绿林网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1000字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1000字

《有闲阶级论》是一本由[美国]凡勃伦 / Thorstein B. Veble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一):这个版本翻译得太差

就理论来说good,作为译著来说,翻译得相当拗口,文章条理性太差,很多地方反反复复讲一件事,分几句话翻来拂去的说,相当倒胃口。看着看着就好像在读文言文,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作为台湾译者,用这样精辟的理论译出这样的书简直就是糟蹋,和百度翻译没什么两样!!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二):看看热闹

《有闲阶级论》是制度经济学家的鼻祖凡勃伦在100多年以前所有所著的一本关于经济和阶级构成的书,同时形成了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三):读《有闲阶级论》有感

《有闲阶级论》这本书的内容一如书名所指出的那样,是针对有闲阶级的存在而发。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

对于经济人与有闲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其实也一直在探究。在他们笔下,人类被描绘成一群理性化的人,在生存竞争中,有些人上升到峰顶,有些人下沉到谷底,成功者能充分享受他们的财富与闲暇,失败者因自己的无能而忍受贫穷,这都是十分合理的事情。但凡勃伦却认为这种人类观没有多少道理,他在某种程度上否定将社会束缚在一起的力量是出于“理性自制力交互运作”,他更不认为闲暇本身比工作更为人所喜好。

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1899)中,标榜自己与正统经济学不同之处是要寻找和分析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凡勃伦在书中力图用进化思想来研究现代经济生活。他指出了炫耀消费行动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有闲阶级、企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希望出现工程师集团来管理社会。他认为工业体制要求勤劳、合作、不断改进技术,而统治企业界人士却只追求利益和炫耀财富,这两者的矛盾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但随着技术发展,技术人员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一旦这两者相联合,取得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那么追求利润的“企业主制度”就会被摒弃。这本书曾引起文艺界的广泛兴趣,认为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

著名的经济学家威斯雷·米歇尔曾对他的先师凡勃伦作过如下评论:“凡勃伦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他平常思想里所熟悉的一切,就像外力在他身上炼成的奇妙产物一样。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其他一个心智的解放者,能像他一般地摆脱环境的微妙钳制,而在思想探究的领域里,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一样锲而不舍的人。”

一百多年过去了,凡勃伦所提到的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上演不衰,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四):什么事有闲阶级

“有闲阶级”是和财产所有权同时出现的。财产私有制出现以后,人与人之间就发生了占有商品的竞赛。而人们之所以占有财产,财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财产可以证明财产所有人比社会中其他的人占有优势地位,它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习惯的基础,是满足自尊心的必要手段。在托斯丹·本德·凡勃伦眼中,有闲阶级的是伴随着人的基本欲望如虚荣心、自尊心、控制欲而产生的。

托斯丹·本德·凡勃伦(1857—1929)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挪威移民的家庭里,在青年时代,他入卡尔登学院读书,受业于美国边际效用学派首领约翰·贝兹·克拉克。大学毕业之后,凡勃伦又入耶鲁大学研究院。后来凡勃伦曾在康奈尔、芝加哥和斯丹福等大学教书。他的成名作既是在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在该书中,作者力图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其对有闲阶级心理学理解———有闲是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自尊心、控制欲等。

有闲阶级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凡勃伦认为,在野蛮时代,不存在经济特权和业务分化,因而还不存在“有闲阶级”;但是从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那些部落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可以看出“有闲阶级制度”是从原始的野蛮部落发展到未开化的阶段这一转变中逐渐涌现的。按照他的意见,有闲阶级的产生最初表现在业务分化上,在生活习惯上,男女担任着不同的工作,生产业务和非生产业务之间有了区别,出现了身份的差别。在未开化的较高阶段,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这些非生产性业务归上层阶级掌握。生产性业务则由下层阶级担任。这种业务的差别是具有歧视性的,非生产性业务在习惯上被认为是光荣的、值得尊敬的。在现代社会,这种区别仍然变相存在。总之,凡勃伦把阶级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演变的结果。他认为,在原始的野蛮时代的和平生活习惯转变为坚决好战的生活习惯以后,侵占就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因而产生了侵占和劳役之间的职能分化和业务的区别,阶级区别也就产生和形成了。

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是和财产所有权同时出现的。财产私有制出现以后,人与人之间就发生了占有商品的竞赛。而人们之所以占有财产,财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财产可以证明财产所有人比社会中其他的人占有优势地位,它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习惯的基础,是满足自尊心的必要手段。这就是说,在凡勃伦看来,占有财产并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自尊心。实际上,凡勃伦在这里是把虚荣心和自尊心说成是产生阶级的一个原因。

凡勃伦描绘了在金钱竞赛中金钱(财产)占优势的阶级如何力图过有闲的生活。他认为,他们所以不愿参加劳动,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劳动阶级的不同。在习惯的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他们把参加劳动看作是有损体面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有过有闲生活才能保持自鸣得意的心情,才能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他们日常只是从事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脑力劳动,如学习礼仪,讲求修养等等。在第四章《明显消费》中,凡勃伦说明在金钱上占优势的阶级如何从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从事对财产的浪费性消费;并说明有闲阶级的存在如何产生了不事劳动的主妇和一批仆从、门客等的“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

凡勃伦认为,为了在消费的财物的数量和等级上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有闲阶级”总是争取提高消费水准,它在消费上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程度。根据凡勃伦的解释,人们争取提高消费水准的动机是在于满足竞赛心理和“歧视性对比”的要求,其目的不过是要在荣誉方面符合高人一等的生活习惯。凡勃伦说明,在财产私有制度下,由于金钱财富成为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它也就成为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无论是宗教、美感、实用性还是对美物的占有,都是以显示金钱为目的。

凡勃伦认为当前的制度同工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人们总想保留原有的思想和习惯,因而制度改革引起了有闲阶级和贫困阶级的“保守主义的阻挠”。他还从遗传和自然淘汰等方面解释现代社会中有闲阶级的性格是怎样从远古残存下来和留传下来的。他还分析了金钱制度所形成的有闲阶级的性格怎样不符合工业发展的要求。在后几章中,凡勃伦进一步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的政治职务、好斗的气质、体育竞赛、爱好赌博的心理、信仰命运、宗教迷信以及对高级学识的研究等等,认为它们都是同金钱制度相联系而由远古遗传下来的有闲阶级的“秦质”和特性,它们都不符合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工业阶级所没有的。

凡勃伦提出了所谓有闲阶级,又把这个阶级说成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本能、性格、习惯等的差异所产生的。这样,他一方面用所谓有闲阶级同工业阶级的差异偷换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把这种对立的形成归之于心理原因。凡勃伦的观点所能导致的结论只能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只有等待人们的思想、习惯和心理逐渐改变,什么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都无济于事。

《有闲阶级论》读后感(五):《有闲阶级》内容笔记

有闲阶级的产生

有闲阶级的共同特征是非生产性,与劳动阶级相对应。这个阶级主要包含贵族、传教士、以及他们的大部分随从。

在早期的掠夺型社会,有闲阶级与劳动阶级仅仅是一种仪式上的区别,他们的活动实际上对族群的生计颇有贡献,比如猎取巨兽。

当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维持生计的物品不再匮乏,大部分人能够免于从事经常性劳动以后,有闲阶级才以固定的形式出现。此时的竞争主要是增进生活舒适程度(物质需求或者精神需求)。

生产活动取代掠夺活动后,积累起来的财富就取代了掠夺式的战利品和功勋,作为优越性和成功的表现。财富成为荣耀的象征,拥有财富的人受到尊重。

自我尊重通常来自于他人的尊重,要获得他人尊重就要表现出自己的财富优势地位。

1、炫耀式休闲

劳动是贫穷的标志,认为生产性工作毫无价值,炫耀式的脱离劳动成为有优越财力的公认标志。早期财富则由奴仆、牲畜、放牧的奴仆构成。

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他人注视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通过产出来证明。劳动生活以实物产出为证据,休闲生活以礼仪作为证据。精致的品味、仪态及生活习惯是有涵养的有力证据,因为良好的教养需要时间、实践和开销。不是那些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干活上的人们所能企及的。

炫耀式休闲的方式:出访、驾车、参加俱乐部活动、出息文娱活动、加入慈善组织等。

炫耀式生活的道具:住宅、家具、古玩、服饰及餐饮。

2、炫耀式消费

生活用度不仅要超过维持生存的最低消耗,还要注重物品的质量,达到专业化的消费水平。各类物品无限制,并且优质。

1、随着财富的累积,一般公认的财富标准不断提高,拥有奴仆作为展示奢华的手段也随之改进,蓄养不从事生产的奴仆更能显示出较高的财富地位。身无分文的奴仆从主子那里得到声望或财力的提高,以进入有闲的生活。

2、家中的妻妾也不从事生产性劳动。

3、有闲生活转化为认真学习如何恰如其分地过着表面休闲的生活。不仅要能无限制的消费,还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消费。

任何一个社会,只要炫耀性消费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环,则个人支付能力增长时,最有可能采取的支出形态,就是从事某些被推崇的炫耀性消费。

对工作选择的影响:那就是尽可能的谋求最多的财富,并对不能带来金钱利益的工作不屑一顾。

对消费的影响:集中在某类最能获得旁观者好评、属于别出心裁又很显眼的事物上。

对生活的影响:缩减维持生计这类隐晦的消费,然后将私生活隐藏起来。注重隐私和态度保留的习惯成为社会较高阶级一个显著的礼仪特征。

对子女个数的影响:体面的教育成本太高,人们减少生育或者不生育子女。

我们借着美丽之名使用高价物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性挥霍。我们享受的是拥有和消费时带来的荣誉,并不是其本质上的美丽。

所谓品味,就是选择性的塑造审美观,指引我们辨别什么才是法定认可的美:昂贵且稀少,非生产性和尊荣性。

现代社会,人们在服装上的花费主要是为了光鲜体面,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服装的商业价值主要是流行性和博得名声。为了购买奢华的衣服,人们甚至愿意缩减生活舒适方面的开支。

高雅的服装不仅显示出穿戴者有巨额消费的能力,还表明穿戴者只顾消费不事生产。所以服装流行的花样不断变化,并且越来越不实用,也不美观。

有闲阶级是保守的,在进化职能中,他们是延缓进化和保留业已报废的事物。富裕阶级反对革新,因为他在维持现状中有不值得称道的既得利益。

贫困阶级也是保守的,因为他们讲所有精力都耗费在日常生计的奋斗上,没有余力去想明天的事。

有闲阶级让低层阶级变得保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手绘他们的维生方法,消费他们的可用精力,让他们再无余力去学习和采纳新的思维习惯。

制度是以往社会进程的产物,和过去的形势相适应,也因此和现实的需求不能完全的吻合。如果人们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局势,而环境局势又是持续变化的,新的局势刚刚形成就与现实不相符,变成下一个心的调整步伐的出发点,继而永无止尽地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对革新的反抗,社会将会陷入动荡不安的革新。今日的种种制度虽然总有某些程度的不足,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处于群居生活最原始阶段,生活环境属于平易相处性质。在这种环境制度和早起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具有平易相处和非侵略性。

在竞争制度下,这种特质对集体生活有益,能促进部落生活的便利。这些特质就是讲求诚信、爱好和平、心地善良及对人和事存有非竞争性非歧视性的关切。但是对个人而言,充其量是“一个聪明的滥好人”,是懦弱、无效率、缺乏创新能力,懒散的温和。

过度到掠夺型文化后,从族群对非人类环境的斗争转为对人类环境的斗争,种族与种族之间,种族内部成员之间日益对立。

成功者的人类性格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是残忍成性,党同伐异和虚伪奸诈。

在竞争制度下,个人成功的条件和阶级成功的条件不完全相同。一个阶级或党派的成功,依赖于一股强烈的党同伐异精神,或效忠一名领袖,或信守一项主义。至于竞争状态的个人,需要结合蛮荒人的精力、原创力、只知利己及虚伪奸诈,加上未开化蛮人的缺乏忠诚或不具党同伐异的团结精神,就会得偿所愿。

残暴和狡黠这两类蛮荒特质,构成了掠夺型气质或精神态度。这些都是一种狭隘的利己思维习惯的表现。此两者对个人在生活中追求高人一等的成就的顺遂上极具实用性。他们是靠财力文化培育而成的,但对于集体生活而言是毫无帮助的。

赌博的偏好是蛮荒气质的另一项附属特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