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摘抄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摘抄

《尼采与形而上学》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一):为了解决宿命的问题

最初为什么要读尼采呢,不是为了装逼,而是为了解决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那就是宿命的问题。

高中时代不知为何在我的脑子里形成了所谓宿命论的想法,尽管不愿相信,但还是对自己由经验得出的种种推断深信不疑。对宿命的无法推翻和不愿相信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困扰我长达两三年之久。宿命论的根据是什么呢,是因果律,宿命的反面是什么呢,是自由意志。尼采,当初吸引我,就是因为(当时认为),他是一个主张意志自由的哲学家,我想,我可以在尼采的思想里面找到答案。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无非就是先天的各种已经形成了得东西,以及后天经验形成的东西。从这一点看,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之前某些原因的结果,一切之前的原因又都是再之前的原因的结果,所以,从某一个最开始的开始,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对于我的困惑,有一些人可能觉得无关紧要,宿命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对我来说很重要。或许这和我心里的某种想法有关。若是注定,那么这个世界就有点太悲惨了。否则,我们还有实现自己幻想里的某种可能的可能。这正是不确定的命运吸引我的地方,你还有可能性,虽然尽管如此,你活过的每一秒,都意味着无数可能性的丧失。

要说起最关键的点,就是证明自由意志,或者推翻因果律。其实到现在看了大概这本书的一半,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那就是意志不存在,因果不存在。世界是绝对的生成。

。。。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二):寻找尼采

林毓生先生曾说,二十世纪后中国共出了三位尼采,即胡适、鲁迅和毛泽东。

林先生的话,不过是类比,是“尼采爱好者”们常见的误会,仿佛一个人决绝地反对传统,致力价值重建,他就成了“尼采”,这实在是笔糊涂账。

事实上,现代中国的反传统大体没走出这样的误区:表面上是彻底的拆除作业,但拆除手段、拆除理念、拆除标准,依然是传统的延续,无非是放弃了温柔醇厚的传统,拿起了汤武革命的传统。这,恰恰是尼采最反对的。

尼采所生活的时代,现代性正极大地改变着欧洲,人们更加忙碌了,媒体成了社会的指挥棒,沉思正被浮躁所替代,每片文化的绿茵上,都有商人在蚕食。更可怕的,是心灵的空洞化,祛魅后的人们突然明白了:谁也没有来生,我们生命的价值仅对今生有用。

虚无主义像一片乌云,前所未有地覆盖了欧洲的心灵。是啊,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为什么还要虔诚呢?为什么还要信任道德呢?堕落与高尚,下场不是完全一样的吗?

在质疑声中,哲学大厦变得摇摇欲坠,上帝已死,形而上焉能独存。学者们要么高唱敬畏、诚信,希望用对传统的乡愁来阻挡真相;要么与科学同流合污,试图沿着工具理性,找出一条形而上的道路。

然而,伟大的尼采站出来了,他高声地宣布着:虚无并不是现代性的产物,而是欧洲文化骨子里的劣根性。在他看来,任何形而上的建构其实都是虚无主义的,因为它承诺了一个人造的世界,我们称它为彼岸、上帝、终极价值,我们竟然以为这个赝品会比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更真实!我们居然要用它来批判自然的世界!

尼采睿智地看到,每一次建构理性,其实都源于心灵的巨大偏见,我们相信世界有一个终极,于是就用它来重组所看到的现象,凡是与统一性相悖的,我们一概视而不见,并把它们说成是幻象!而我们精挑细选的现象,我们称它是“世界的本质”。

在这样的自欺中,道德更美好了,上帝也永恒了,而虚无主义就这样渗透了我们的心灵。于是,尼采拿起了锤子,将欧洲文明的自豪,一一敲碎。

尼采是批判者吗?是反传统吗?不是的,他拥抱希腊文明,拥抱酒神精神,他不是传统的敌人,而是统一、一元、宏大、终极的敌人,从尼采的反抗中,当代哲学步入了宽广的大道。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的博士论文,比他的情感文章要出色得多,周先生致力于从哲学视角梳理出一个完整的尼采,虽是学术著作,但语言浅近,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过去的百年中,尼采热在中国曾数度劲吹,读了本书,可知尼采与当下生活如此靠近,与我们的内心如此靠近。

《尼采与形而上学》读后感(三):给自己的思维认知打开一扇窗

为凑够优惠金额买了一本周国平的《尼采与形而上学》,一口气读了一半,同买的《路西法效应》和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反倒放在一边,没翻几页。

《尼》毕竟是哲学读物,即便经周国平之手,已经条分缕析面目澄明的呈现,还是需要在思维全盘紧张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读下去。我放不下手,一则自然是因为它所涉及之内容均可归为最高思维等级的那一群落,高屋建瓴的通透视角是普通文学类别无法企及的,二来是怕自己一放下手就丢了线索和兴致,再也拣不起来。我买的书,读不完的其实很少,除了一些“买岔了”的,其余应该就属此类。记得早以前买过一本2006年出版的《尼采》英文版,是剑桥哲学研究系列中的一本,黄封皮的砖头书,密密麻麻的英文字,买回来很快就束之高阁了。纯粹自讨苦吃,中文看着都磕绊,还要看英文的。还想起来大一住在中财清河校区的时候,在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了一本纯黑封皮的《黑格尔》,难道人家叫黑格尔,书就得是黑色的么?内容自然是晦涩得一塌糊涂,我还硬是痛苦的啃了一大半。现在记得的也就只有这种痛苦的感觉。

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对生命没有深层次质疑或领悟能力有限,最好还是少看哲学原著,多半会迷失在哲学家们各自构建的精密而极具迷惑性的理念宫殿中。从名家的解读看起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本书大致是在解读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发展、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解构和批判以及积极虚无主义的提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看当下我们周遭的人与事,看看这个社会发展至今的种种状态,稍有探究精神的人自然会有一堆疑问,我为何要遵循这些准则行事,仅仅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为何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存恶意的某事而自责,仅仅因为它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这诸多应该、不应该是经谁制定而传播,如何牢牢钳制住每一个人并让其乖乖顺服?外在的种种如何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而让我们自以为是顶着自由意志的帽子走着别人早就设定好的路?这些怀疑和探究早已被思索过千万遍,以不同的发展速度被不同的社会阶段所经历。对此窥探一二,就是给自己的思维认知打开一扇窗,而不必把自己闷在角落郁郁苦思不得其所。

下面是前半部分的一些书摘:

从形而上学到虚无主义:

P37 人之所以要在变动不居的万象世界背后寻找一种终极实在,一个最高统一体,一方面是为了把自己与永恒、绝对…联系起来,以确认自身存在的绝对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因为恐惧欲望和激情而迷信道德,因为恐惧非理性和偶然而迷信理性、合目的性,因为恐惧变化、暂时性而迷信不变的“存在”。

P43 苏格拉底一生的活动,无非是游说于雅典街头,运用他那一套概念辩证法,推演普遍的道德范畴,给各种美德下定义…苏格拉底主义的典型公式是“理性=美德=幸福”,即理性运用逻辑推演出一般道德范畴,然后以指导生活。

彻底的虚无主义

P61 尼采说:“在我看来,善意、精纯、天才算什么呢,倘若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容忍自己在信念和判断方面无所作为,倘若他不觉得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是最内在的渴望和最深邃的冲动,置身于生存整个奇特的不可靠性和多义性之中而不发问,我觉得这是令人鄙视的。”…一个人倘若对世界和人生的可靠根据毫不关心,是想不到要对以往提出的这类根据加以审视的。

P62 道德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它为根据,它在根据问题上的这种严格态度就促使人们对道德本身的根据提出了质疑。凡是以最高根据自命的一切,无论“善”、上帝还是形而上学家们设想的其他终极实在,都必须提出自身的根据来,如无根据就归于虚妄。对根据的这种无穷追究必然使任何最高根据都站不住脚,终于达到一种认识:不存在最高根据。

P67 如果说积极虚无主义者不需要一个“真正的世界”,敢于接受无意义的现实世界,基督徒需要并且尚且能够虚构一个“真正的世界”,那么,消极的虚无主义者则是需要却无能虚构一个“真正的世界”,又没有勇气接受现实世界,陷入了绝境。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便是这样一种消极虚无主义的典型形式。(看到这里不得不说,消极虚无主义,难道描述的不是我们当下的社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