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虹战队小学的读后感大全

天虹战队小学的读后感大全

《天虹战队小学》是一本由(印尼)安德烈亚·伊拉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虹战队小学》读后感(一):向孩子们致敬!

可爱的孩子们就算游过鳄鱼潭,也要去上学。这不仅是一种可爱,更是一种可敬。全书翻阅完毕,留下的是深深的感动。想起儿时常嚷嚷“书好难念喔”,这让我跟天虹战队小学的同学们比起来相形见绌太多,太多。他们那种连鳄鱼也击不跨的求知欲,只能使他们更强大,同时带给我们这些精神上的弱者以希望与力量。

《天虹战队小学》读后感(二):坚持梦想~是否就能不向生活妥协

这是一部写给成人的书

或者你也和我一样曾被书名和封面误导着

在执着的追寻梦想的时候

你的出世无法选择,知识是否真的能改变现状,你那薄弱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还得面对生活的无奈,最后最后,你是否会向现实妥协?

在45章前~ 都让人觉得 那10个天虹战队队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自己的梦

这10个人当中还有2个天才

如果按照这个线路写下去,这本会是一本儿童书

可是12年后,现实还是把梦想给打败

生活依然继续

无情有点无奈

林唐让人感到心酸,

整个故事

除了“我”和库猜

其他人都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这就是生活~

永不放弃,最后那一章还是让人看见坚持的希望

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天虹战队小学》读后感(三):挂着“猫王”海报的学校

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上,一所建在森林边的小学,十名学生,两位老师(含校长);没有校服,没有厕所。差点因为没能凑够要求的人数而遭到关闭。因为自知条件不够,没有参评模范学校的野心,因而不必去挂总统和副总统的画像,挂的是印尼“猫王”的海报。因为自外于等级评价之外,反得自由,而自由,无疑正是教育的本质。

学生们都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父亲是矿工、渔夫、农民、管子搬运工、筛锡工人……校长哈凡大叔像只灰熊,擅讲故事,不拿薪水,课外耕地维生(想到了我们的山区代校老师了没?);穆斯老师刚从职业学校毕业,比学生们大不了多少,把当老师奉为理想。他们会教孩子们做玩具、作祈祷,帮孩子们打自行车的气,为被蛇咬伤的孩子吸腿里的毒。“他们是从未被歌颂的英雄,是善良的王子和公主,是被遗弃的干旱土地上纯净的知识之源。”(P37)

想起不久前看的电影麦兜。一所同样难以为继的幼儿园,向校友募捐却只落得个赔了饭钱。学音乐出身的校长苦力支撑,终于培育出了一支小合唱队,并且当上了华仔的伴唱,却又遭到无良中间人的背叛。里面有句话重复了几遍:“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是哪样的呢?也许,我们告诉孩子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将来很可能就是怎样的,或者,至少是朝这个方向去的。

《天虹战队小学》里,学生们从校长那里学到的第一课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梦想。

《天虹战队小学》读后感(四):很不错的一本书

也许你刚看到这书名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书会有点幼稚没吸引力什么的,其实我对这书的第一印象也是和你一样的--不怎么好,但今天看完了,觉得很不错,有意思,所以推荐大家有空的时候都可以抽抽时间看看,这书很不错!

这书挺精彩的,是作者为了感谢她小学老师而写的,她老师也的确是值得尊重和怀念感谢的,因为在他们那年代在印度尼西亚他们那个岛还存在阶级分化,本地居民世代都如此贫穷,都在为剥削者打工,取这仅够生活开支的工资,当地的锡矿场的开采只是带给更悬殊的贫富差距,当地的孩子都没想过读书,因为去当苦力取得那点钱要更重要得多,这些是这书的背景.在这一间摇摇欲坠的学校里,就一个老师和校长,他们为克服教育部长一心想要他们关掉学校做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他们俩可真是将一生都献于教育事业的~很让人感动(当然这其中的故事也并不是感到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只有你看了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及同伴们也就共10个人,他们每个人也有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就是这帮穷小孩为我们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上学的.

我不会告诉你当我看到玛哈尔因为编排到了一个节目和伙伴们拿到了学校40年来第一个奖时我是如此的欣喜;我不会告诉你当林唐在竞赛中打败PN队我是如此的激动,这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呀,在问及第一个问题时我看着他们第一次面对这场境时我是多么的为他们担心,担心他们的怯场,担心他们输的一塌涂地,担心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们及老师是多么伤心呀,我不会告诉你在得知林唐这天才不能在读书时,我差点急出了眼泪出来,真是太可惜了那个是心疼惋惜...

作者的陈述也是很让我喜欢的,描述得详细却不会累赘,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天虹战队小学》读后感(五):快乐的眼泪

摘自《新京报》 作者:苏子原(9岁 男孩)

暑假里,看了一本《天虹战队小学》,我很喜欢,花了整整一天看完了。

这本书描述的是印度尼西亚十个贫穷的孩子和他们两个老师的故事。

故事里有很多情节都非常生动,读了以后像是刻在了脑海里。比如有家PN公司发现学校所在的地方有很多锡矿,想来挖掘矿藏,几乎要摧毁这座学校,老师穆斯带着学生们跟公司谈判——虽然那个工头有点凶悍,最终使公司的挖掘机绕道而行。他们很有勇气去应对实力强大的权威人物,让我很佩服。再比如,林唐想问题之快令我吃惊,算18乘以14乘以23再加11加14,再乘以16乘以7,他7秒钟就想出了651952这个答案。我估计这个神一样的速度比我的要快五倍以上。我试了试,用计算器都至少要算20秒啊!

这本书在说故事时通常采取的手法是,让读者感觉到一件事几乎已经没有希望,但是通过几根粉笔、一封信、一些奖杯、几幅图画,事情又有了新的转机。就以“几幅图画”来说吧,萨马迪坤来视察学校,如果该配置的东西不齐全,学校就要关门,这时班里一个聪明机智的学生玛哈尔“利用”萨马迪坤先生的近视,把教室里原有的图画放在了应该放“总统像”“副总统像”“国徽”的位置上,成功地过关了。这样写小说的方法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它常常让我觉得很刺激,很激动!

书的绝大部分讲述了孩子们的小学时代,后面一小部分叙述了他们成年以后的故事。我认为还是童年时候的故事更有趣,更贴近我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种种糗事,经常是我也会在学校遇见的,读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书里描述风景的地方我不大喜欢,有时就哗哗翻过去了。在我看来,情节当然更有意思。

梅子涵伯伯给这本书写了序言,他评论说“快乐地读着这本书,也流了眼泪”。这句话,正好表现了我心中真实的感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