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纳粹与理发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纳粹与理发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纳粹与理发师》是一本由[德]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粹与理发师》读后感(一):谴责,反思

历史背景不是很了解,没能力好好理解里面很多内容。但是在看的过程还是学到了不少。最起码想到,在苦难也要活下去,生存不是可耻的,任何所谓的恶人都有美好的一面,能反思自己。无论何时,或许后一瞬间,人,也是在评判自己的过程里不断生存的~

《纳粹与理发师》读后感(二):可行的戏剧性

相当辛辣讽刺的一本书,作为受害者的他在书中以一个纳粹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用黑色幽默描绘了黑暗的时代。

“200000人。一共包含5个零的数字!你能想象人们怎么划掉0吗?或者两个零?三个零?四个零?…你能想象人们如何让那些0销声匿迹吗?最后连2也没了!”

《纳粹与理发师》读后感(三):不同的角色

书中的主人公无疑在扮演角色上是有很好的天赋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能够很好的驾驭好自己的角色,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够变得很自如。但是在书的结尾,主人公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个很难扮演的角色那就是他自己,自从从红军的手下逃脱或者说在纳粹失败了之后他就开始潜心准备把自己装成一个犹太人,然后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他也一直在收集犹太屠杀犯审判的报道,从各种各样的途径,在自己在以色列成功的开了一个自己的理发店之后,他还特意订阅了德国的报纸,不停的收集了关于屠杀犯的报告,或者说是关于自己的报告,他估计自己罪行在很长时间都会被当局通缉,但是最后他和地方法官的“游戏”中失望的发现自己在德国已经死了,这样一个看似很好的结局,他却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感觉自己不被审判是不能被接受的。这也让他自己始终做不了他自己,而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纳粹与理发师》读后感(四):不算超级好,但也值得看一下

这小说跟很多欧美系的小说一样,都是粗线条的描写,但能很准确地交代故事和人物心理了。

剧情很荒诞,却似乎是有理的,而且有一篇迟来的“新”闻可以为这个荒诞的故事加以标注:这是一个有可能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这书已经出版了。

也许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对犹太人和纳粹屠杀犯的讽刺,但我看到的是。马克斯居然能代入犹太人的角色,这可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一个曾经沾满了犹太人鲜血的人可以给一个贵妇人布道,讲述犹太人的伟大。到了最后,他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人,在沙龙里面慷慨激昂的演讲最后使他有可能参加犹太复国组织。最后即使自己受伤还是想到前线去战斗。如此成功的转变,除了要有惊人的适应能力还需要一个说服自己的能力,过得了自己,就过得了所有人了。

当然,如果马克斯到了最后算是一个英雄,一个偶像。那么这本书就是讽刺偶像崇拜最好的小说了,它赤裸裸地揭露了偶像不堪的一面,在卡车上拉屎,给一个老妇人强暴,被家里的仆人看不起等等。犹太人反对偶像崇拜,这就他们的精神,也就是他们厉害的原因。

《纳粹与理发师》读后感(五):散发着恶魔气息的理发师

摘自《都市消费晨报》 作者:赫塔•米勒

在我的老家,理发师是个掌权机关。我觉得是因为他的职业总和死人打交道。死人入棺之前,由他来剃发。

这理发师身材畸形,特别矮小,还顶了个大脑袋和一个驼背。他就住在我们这条街上,跟我家隔3座房子。他有一个皮包,即他的“医用包”,外边被一道闪闪发光的金属边锁着,里面装着他的全部家什。他就这样走家串户,一登门,就卷开一块天鹅绒布,总是把里面的工具按之前的顺序依次摆在桌子上,把装剃须水的小瓶子排成一个半圆;锃亮的剃刀、剪刀、镊子,好像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器械。光是闪烁的理发工具和那套准备仪式,就足够令人胆寒了。

他一进你的家门,迎面而来的不是一位邻居,而是一团谜。一种恐惧,一种忐忑攫住了我,仿佛他的医用包里面、他的驼背底下藏着一股力量,能够掌控我们所有人的命运。

我从小就觉得,他回家会把所有顾客的头发分开保存,会给它们称重,继而对村中所有男人的所有头发都心中有数。我还相信他可以决定谁什么时候会死。

在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小说《纳粹与理发师》中,那位理发师同样也散发着恶魔的气息。

引人入胜而又令人生畏的是,希尔森拉特偏偏让党卫军兼大屠杀刽子手马克斯•舒尔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理发师。这种角色转变的游戏还会令人置身于双重语言系统之下,阅读时产生双重感受。

纳粹的口头禅如同时钟的滴答声此起彼伏,尖刻的讽刺转眼令人悲从中来。这种双重性令阅读变得迫不及待,紧张程度螺旋攀升,继而崩塌释放。

语气的讽刺意味与场面的悲剧气息相互碰撞,精心引入的陈词滥调,在人与人之间达成某种心照不宣。于是,无法言说的惊悚从头至尾就像被一条纤绳公然拖拽出场。未曾道破的潜台词,在读者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郁积成形。

讽刺与悲剧在这里完全别有洞天,甚至堪称绝无仅有;不可发生之事,在希尔森拉特的笔下,却获得了生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