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1000字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1000字

《青年艺术家画像》是一本由[爱尔兰]乔伊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一):向前!向前!

感谢让我在图书馆等她的同学,感谢图书馆书架上摆着的是上译的版本,感谢译者隽永的文笔和苦心注释,感谢考试的打击父母的意愿选择的迷茫孤独的缠绕种种困顿(最后一个不在其列)将我推向风口浪尖,感谢学校僻静处有一个适合读书的秋千,感谢德达罗斯的日记恰停在了3月25日、其后的一切由无数年后的3月26日读到它的我来续写。 意识流又如何?乔伊斯又如何?我看不到《都柏林人》中的忧伤幻灭,看不到(传说中、没读过)《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中的艰深晦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向死而生的成长。 临近结尾处,斯蒂芬日记里的几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得令人发笑。 ——(父亲)希望我读法律。说我正是学法律的料。又是烂泥,又是鳄鱼。 哇这不正是我的父亲吗?一心想让我学法律的父亲。当我用一个学期从理科实验班一百人中的物理倒数十几名爬到正数二十几名,当我做题快做吐了的心情和不知为物理流了多少次的眼泪刚刚被微弱的喜悦救赎: ——地理历史呢? ——十来名。 ——那物理能考前十吗? 无言以对。 物理能考年级前十吗?当然不能。我曾说我学物理是付出别人两倍的时间获取别人五分之四的分数,一语成谶,上次章测最高分90,我72。 ——选什么科? ——物化生。 ——选什么科? ——...史地生。 ——以后学什么专业? ——生科/中文/外语。 ——理科学不了了吧。 ——那就中文/外语,我想学文学。 ——别学人文类,学法律吧。 我真想说: ——尼罗河的烂泥! 可是,我已经抱着历史课本,背诵发源于尼罗河的远古文明了。 并非我不爱史地,我深知人类的智慧蕴藏于此。并非我对法律深恶痛绝。我所痛恨的,不过是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醨。生命科学是我志之所存,文学亦是心之所向。我“失去了信仰但还没有失去自尊”,却依旧在被不依不饶地反复告知:你不仅不适合学理科,而且不适合为自己的未来作主。 高傲的人们,驯顺吧! 我不愿驯顺。 “现在,以传说的巧匠的名义,他似乎听到了朦朦胧胧波涛的喧闹声,看到了波涛之上有一个长着翅膀的人影在飞翔,缓缓地往天上飞去。......这难道是他生来就要为之服务的目的的一种预言吗?” 我明白了!我一切痛苦的来源都是自我认知的不清与对不定的未来的恐惧。我没有与生俱来的预言,也没有选好自己的路途。我信仰什么?生科与文学真的能算吗?我的信仰有多虔诚? “他的脚底燃烧着想到天涯海角区漫游的欲望。向前!向前!他的心灵仿佛在这样呼喊。海上的暮色会渐渐浓起来,夜色会降临在平原上,在漫游者面前会展现出一片黎明的熹微之光,显现出陌生的田野、山峦和脸庞。在哪儿?” 我的目的地又在哪儿? “欢迎,哦,生活!我将百万次地去迎接现实的经验,在我的灵魂的作坊里去锻冶我这一类人尚未被创造出来的良知。” 我不知道斯蒂芬诺斯能走多远,不知道他为何会在太漫长的流亡中思念故乡。有朝一日,我也要选定属于自己的归宿,一旦选定,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ps. 感觉阅读无障碍,反而有点喜欢意识流。找来了英文版,文字给我一种从容之感,这才知道翻译失色了许多,然而译文已让我为之沉醉了。如果未读过带有详尽的注释中文版直接看原文可能会一头雾水。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二):画像深处的灵魂和欲望,艺术和追逐。

曾经在学校图书馆的一角看到过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翻看了几页就放弃了。那个时候总觉得这种晦涩难懂的意识流书籍还是远离为妙,太伤脑细胞。很久过后的现在,空闲迷茫状态的我,决定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那几部一直想看的大作。《青年艺术家画像》被誉为《尤利西斯》前传,而这个书名也同时吸引了我。在读之前,我想象中的样子是主要就描写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才之路,细细读完后才知道我错了。这本书所涉及的并不只是一个艺术家的成才之路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它是显微镜,在它的作用下,这位青年艺术家的灵魂深处,大脑跳跃的思维一览无余。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灵魂在道德,宗教,习俗的束缚下,内部自我挣扎冲撞重组。

“他将沉静地走过她们面前,期待着他自己的意志下突然的决心,或者等待着她们那粉嫩的散发着香水味儿的肉体向他耽于罪孽的灵魂发出召唤。”

这是斯蒂芬第一次在红灯区面对妓女时的样子。细节描写更为详尽,他能看清屋内的陈设,耳边的低语。意识的跳跃尽在笔下。情欲的沾染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而在这之前他一直学校的制度和宗教的压迫让他的灵魂处于一种极端压抑的状态。王尔德曾经说过,“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愈灵魂。”感官和灵魂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这一点似乎适用于斯蒂芬的身上。满以为在宗教的束缚下,他会自觉弥天大罪无法挽救,但这罪却让他感到了一股生命力的春潮,在他的肉体和灵魂间建立起了一个平衡。一直以来性,都是罪恶的象征,堕落随之而来。另一个角度,性却能让人到达自己大脑的意识深处,濒临死亡的片刻,意识飘渺迸发。书中关于地狱的细节描写,恐怖灰暗,让斯蒂芬去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孽。欲念却不是那么去除的东西,它如影随形。而这诱惑,又一步步把他推向罪恶的深渊。斯蒂芬的挣扎点在于他所受教育中的情欲—罪恶的化身,却让他的直觉意识达到了一个不曾有过的高度。在那一刻,他的眼睛通透明净,似乎看到了生,也看到了死。他忏悔,堕落,又忏悔,又堕落。可是当他知晓他的灵魂热烈追求自我毁灭之后,祈祷又有什么裨益呢?也只有在他的灵魂热烈追求自我毁灭的过程中,他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不合适的艺术所激发的情感是能动的,激发的是欲望或者厌恶。欲望催使我们去占有,去干点什么;而厌恶促使我们放弃,避免去干什么。这些是能动的情感。激发这种情感的艺术,无论是色情的或者是说教的艺术,全是不合适的艺术。审美情感因此是静态的。心灵被这种情感所占据,然后升华而超越欲望与厌恶。”

这是斯蒂芬在谈论艺术时所述说的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艺术家心中就有一千个艺术形态。艺术究竟是什么,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斯蒂芬在这探讨的恰巧是艺术的合不合适。用他的话来看,宗教的艺术恰巧就不是合适的艺术。他在宗教学校所学的知识无不是让他放弃欲望心念,清心寡欲,一心向着上帝。而这激发出来的就恰好是欲望或者厌恶。斯蒂芬在孩提时代,一直认定神职将是他的归宿,而后来他却又凭着本能加以拒绝。也许他的内心早就将宗教分门别类,排除在他的合适艺术之外。书中的意识流描写满篇皆是,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杯子旁洒落的暗黄咖啡渍所引发的一些列联想。在作者乔伊斯的心中,这种意识流的艺术又能否称为合适的艺术。这种艺术致使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面对小说里的场景,思维百转千回,跳跃密集。而最后带给读者的是一个全新的文字体验,不再是纯粹的描述,而是意识上的亦步亦趋。

“由于他可怕的生活方式,他似乎将自己置于现实的极限之外。他不想玩耍,他希翼在现实的世界中遇见他的灵魂经常邂逅的虚无缥缈的那形象。”

斯蒂芬活在自己的世界,外界的浮华世事,他感受不到。艺术家似乎都有一个飘渺的形象在驱使他们向前,燃烧自己的才华和激情,对外界毫无知觉。正如《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俗世的一切,去追寻那个虚无缥缈的形象。这场邂逅,是身为艺术家注定的命运。斯蒂芬孤独的灵魂,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和艺术。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不仅是外表的画像,更多的却是意识灵魂深处的画像。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三):艺术追求以及与宗教的决裂

两三年前看《都柏林人》,因为几乎每个故事都暗示了被娈童的遭遇,视角往往来自稚嫩柔弱的少年,无法忍受而中断。今春到上海季风书店,看到一本没塑封的《芬尼根守灵夜》,拿起来翻了几下,多是关于性的意向,像意识的碎片,感觉更适宜出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病历里,就掩上不再看。但是看电影Carol时,发现Therese在商场售货午休时看的正是这本《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突然又萌生了兴趣,某天kindle电子书特价入手开始读。读得起劲时又买了《尤利西斯》,预备着,今后愈加黑暗想要保存心性时有书可看。

读这本书还是有些艰辛的。首先,这本书的自传性质决定了所有人物都有原型,频繁出现的人名注解一般包括:这个人物原型是谁、他跟乔伊斯的关系如何、乔伊斯在日记或信件里如何评价此人,可以想见研究乔伊斯生平与创作的文献是如何汗牛充栋。看完后发现注释占全书超过10%的篇幅,这个比例甚至高于大多数学术著作,高密度的注释实在是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但我控制不住自己不去点开……其次,但可能对于东方读者更为要命的是,青年斯蒂芬寄托于宗教救赎的那段,连篇累牍的对天主教教义、仪式、宗教体验、恐怖地狱的描写,大约占了全书20%篇幅,确实难以卒读,中间看了两本游记加两本科幻,还穿插了部分三岛由纪夫的小说和维特根斯坦传,才有勇气和动力慢慢读过了这一段。等主人公上大学时,虽然思想的飞跃有些些突兀,但对我无异于一种解脱。不过这就是艺术手法吧,大量铺垫和渲染,让读者分享了主人公的激越之情,不能像论证那样,仅一句同理或得证之类轻轻带过。

关于乔伊斯:

在看《都柏林人》时,感觉到娈童遭遇对乔伊斯的阴影,随手查了查就断定他是gay,还抱怨说真受不了这些内心住着little boy的基佬。看完这本觉得不太对,上网查发现所有中文世界的指称,都来自陈丹青接受某杂志采访时随口扯的一句:“有篇文章,很抱歉我忘了题目和作者,指出现代文学史差不多就是同性恋史,作者列举的似乎是兰波、乔伊斯、马拉美、艾略特,这四位人物差不多奠基了现代文学,他们都是同性恋。”

散步跟辛大姨抱怨百度不到真相时,才意识到应该用英语搜索,辛大姨摇头哀叹:“你思维已经被墙了!”让我不由想起刘慈欣在《三体》里的“思想钢印”——环境对人的钳制竟能如此难以觉察和强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主页都改成Bing,也强迫自己开始适应难用的Bing中文引擎搜不到时用英文搜索。

说回乔伊斯的性取向,英文搜索虽然也有这样的传闻,但没有确凿的证据,wiki更是只字未提,只有amazon.uk把他分类在gay& lesbian文学中(腐国的想象力),也许是因为他(可能的)童年经历以及敏感、纤细和自省的风格吧。

说回来,关于这本书:

贯穿全书的主旨式意象,是希腊神话里伊卡洛斯逐日坠落而死的故事。伊卡洛斯的父亲德达罗斯是设计米诺斯迷宫的工匠之神,为了出逃,他戴上父亲用蜡制作的翅膀,在飞翔中忘记了父亲的忠告,不由自主地想接近太阳,却因为温度太高翅膀融化而坠落,淹死在大海。

书中主角斯蒂芬一直称呼父亲为德达罗斯先生,将灵魂充分觉醒喻为长着双翅在海面上向太阳飞去,也喊出了:“像他所取名的那位伟大的工匠一样,他将充满豪情地从他的灵魂的自由与力量中创造出活生生的东西来,新的、翱翔的、美丽的、无法触摸的、永不消亡的东西来。”

用这个意象来表征艺术追求无疑贴切传神——以精湛的技艺为基础、超出局限、奋不顾身地追逐无法预期的结局。对个人而言,这样的追求往往意味着不幸,然而人类整体却因此而发出了光彩。

书中反复出现的另一个意象,是Lucifer反抗上帝而战败,从神堕落为魔鬼。如译者对以下引用中那句“我不想伺候我不再信仰的东西”的解读:

“斯蒂芬在小说中多次想到路济弗尔的话‘我不想伺候了’是有深刻的含意的。在早期基督教教父(摘注:原文如此,猜测是教义、教会或者神父)的著作中,路济弗尔——堕落之前的撒旦是明亮之星,早晨之子。读者在读这些章节时很可能不仅想到路济弗尔的堕落,而且会想到伊卡洛斯的坠落,雪莱的‘形单影只,成年漂泊’以及纳什的‘光明从空中坠落’。见《旧约·以赛亚书》14:12:‘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伊卡洛斯象征艺术追求,Lucifer和“我不想伺候了”代表的是与宗教的决裂。

《青年艺术家画像》读后感(四):正像是每位略带理想主义的青年

童年时的斯蒂芬经历过被高年级同学扔进厕所便池,受到老师不正当的鞭笞手心的惩罚,他当着全班的面受罚时的羞赧与窘迫被描写得细腻而真实。他也像每个小男孩一样对母亲有着深深的依恋。当他颤颤巍巍地对教区长讲出自己受到的来自老师的不合理的责罚时,他为自己得到了来自教区长的理解而感到幸福而自由。

第一章这段结尾的场面描写太完美了,总是让我回想起初中傍晚吃过晚饭后在操场上闲逛,等待晚自习开始的那些时候。

青少年时的他有些反叛与放纵,有了更多的不解以至苦闷。“有些事情他曾经认为是不可能改变的,但还是改变了,这如此多细小的变化冲击着他对于世界稚嫩的看法。有时在他灵魂阴郁深处涌动的勃勃雄心每每找不到出路。”大概是同每个人在初次与世界交手时会受到的那种冲击相似吧。他也会在上学路上给自己找乐子,会为了捍卫喜欢的“异端”诗人拜伦奋力和同学争辩。木心先生说过拜伦属于宁可高飞、宁可摔死的伊卡洛斯式人物,书中这位小伊卡洛斯恰好也喜欢拜伦,他们都有一种反叛式的决心。

他努力使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怒气,保持耐心和理想主义。他也通过放纵自己的方式缓解孤独,投入妓女的怀抱,即便这种放纵的方式也并不能让他摆脱孤独。

第三章是读得最艰难的一章,书中出自神父之口的大段大段的内容都像是布道辞一样。斯蒂芬与耶稣之间的隐喻关系也没有完全读懂,他明明是想要去努力与宗教保持距离,甚至也有些反叛。书中对神圣体验的描写虽然细腻,但是也有些难以体会。

第四章中又长大了一些的斯蒂芬,他首先尝试以一种近乎畸形的方式来抵抗自己的一切欲望,以便让自己做好准备成为神圣的、有使命感的神父,这好像是一种令他神往的神圣的召唤,他想要这么一个归宿。“世界上各种陷阱便是它那诱惑人犯罪的路。他会堕落。他还没有堕落,但他会默默地霎那间堕落的。要不堕落太困难、太困难了:他感受到他的灵魂正默默地在往下滑去,正像它总会那样的,掉坠下去,堕落下去,虽然还没有掉入泥坑,还没有完全堕落,但总要堕落的。”他知道自己要堕落又害怕堕落,他试图用宗教要求的道德感来压抑住自己的欲望,从而避免堕落。

但同时他也惧怕这种严肃拘谨而毫无激情的生活,其实比起这种生活的平板和无聊,他更担心的大概是不能够顺从真实的自我,他本质是位充满理想主义与热情的艺术家。所以他最终选择违反母亲的意愿,同时也是违反自己最初的想法,拒绝成为神父。比起担任神职的神圣和体面,比起宗教带给人的清静和安宁,他仍然更愿意选择自由地追寻自我。

在他下定决心追求自我而非皈依宗教后,书中出现了几处美妙而奇异的对颖悟性时刻的描写:他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像伊卡洛斯那样往太阳的高度飞翔着、他看到海边的少女宛如变成了一只奇异而美丽的海鸟:

去活,去犯错误,去失败,去成功,去从生命中创造出生命来!但书里处处是克制和矛盾,紧跟着这种狂喜的又是沉思、倦怠与宁静,宛如刚做过一个充满激情的梦的初醒之际。这一章的收束也简直完美,这里的节奏正像是慢慢退回大海的落潮:

第五章中难以读懂的是关于爱尔兰民族问题的部分,还需要补充更多对爱尔兰民族历史的了解。斯蒂芬关于诗学和美学讨论有些难懂但是很有趣,感觉他充满灵气。但是暂时也没办法总结出他对美学和诗学系统的观点,大概是因为它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总觉得不够连贯。教导主任说的一段话像是做学问之道:“这些问题很深奥,德达罗斯先生。这如同站在莫尔山的悬崖峭壁上往深渊看。许多人下到深渊就再也没有上来。只有训练有素的潜水员才跳入深渊,在深渊探索,然后再游出水面来。”

在斯蒂芬和朋友们讨论诗学和美学时,他也逐渐弄明白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大概的确是每位理想主义者都会有过的愿望:去寻觅、发现一种生活方式或艺术方式,你的精神可以在其中毫无阻碍地自由表达。就像之前读过的一篇散文中写的: "Give me the liberty to know, to utter, and to argue freely according to conscience, above all liberties. "

结尾斯蒂芬的这段宣告让人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可以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吗?人可以诚实地了解自己心底隐藏的幽微的念头吗?可以真的不惧怕孤独吗?

结尾突然从小说转换到了日记,比起对话,第一人称大概可以有更多诚恳而真实的披露。日记的日子恰好是三月四月这段时间,还读到了今天的日子,真开心能在这时候读到这本书。生活该是什么样子呢?要舍弃什么保留什么呢?激情与理智哪个更值得遵循?我也被这些问题久久地困扰,做决定的瞬间不能对自己的内心说谎。借用书中那句美妙的拉丁语的原出处:“快鼓起年轻的英勇气概吧,孩子!你将抵达星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