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琼美卡随想录的读后感大全

《琼美卡随想录》是一本由木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琼美卡随想录》读后感(一):原来琼美卡在纽约

常听说木心在文人界的超高威望,一定是我这些年地气接多了,才觉得这文字实在晦涩,若不是木心会隐晦地表现自己扎实的文学和哲学基础,我差点就以为是爱穿棉布裙的安妮宝贝……

这心气儿里的洁癖,读来好笑,读来附和地崇拜……

就像木心自己说的,感动里自由崇拜,但是崇拜里,就绝没有感动了……

《琼美卡随想录》读后感(二):木心的心之随想

琼美卡随想录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木心的书,书非常的短小,很好读。

我思愿的乃是:

集中于一个目的,作种种快乐的变化。

或说:

许多种变化着的快乐都集中在一个目的上了。

(人活着就是在追寻快乐,之前看了伍迪艾伦的《whatever works》,男主角一直在表达快乐的虚

无。也因为快乐的虚无,那么就去做让自己舒坦的

事情不也是更好嘛。)

《琼美卡随想录》读后感(三):这样的文字,是需要天赋的

在绍兴的南方书店买的这本书,还依稀记得书店老板的模样,挺喜欢开书店的男人。我忽而想木心开书店的话会是怎么个样子,想象不出来,就像前面书评里有位朋友写的,他气质里有一种不一样的潇洒缱绻的贵族劲。倒是很容易想象木心戴着礼帽,穿着呢质的长大衣,走进一家书店,在书架前取书翻阅买书的模样。

今天又翻了遍这本书,一辑里《问谁》、《笔挺》、《尖鞋》三篇标题上画着圈,想是之前没读懂的,又细细读了几遍,《问谁》像是明白了,后面两篇,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读一些以前划下的句子,“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咀嚼快乐,会嚼出悲哀来。”“我是病人 你是有病的医生 反之亦然”“津津乐道列夫·托尔斯泰矛盾复杂的人,他自己一定并不复杂矛盾。”……还是每每会心地笑,点到即止恰到好处的着笔,让人猜度到木心丰富广涵且不失幽默的内心。这样的文字,是需要天赋的。

读到“后记”,依旧感动。

《琼美卡随想录》读后感(四):书摘

天堂无趣,有趣的是人间,唯有平常的事物才有深意,除此,那是奥妙、神秘。奥妙神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唯有奥妙神秘因我们的知识而转为平常时,又从而有望得到它们的深意。

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所具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不再看文章了,看那写文章的人的脸和手,岂非省事得多。

爱情是个失传的命题。爱情原本是一大学问,一大天才;得此学问者多半不具此天才,具此天才者更鲜有得此学问的。

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的意思。

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爱情来了也不好去了也不好,不来不去也不好,爱情是麻烦的。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人类害怕战争时,便推出鸽子来张皇表彰一番。不信基督教的也认同了创世记的史实,让鸽子担当和平的象征:凡是鸽子,尤其是白鸽,叼着一枝橄榄叶的白鸽,就是不折不扣的和平,全世界男女老少都知道,唯有鸽子一无所知。

文学还是好的,好在可以借之说明一些事物,说明一些事理。文学又好在可以讲究

修辞,能够臻于精美精致精良精确。

《琼美卡随想录》读后感(五):《琼美卡随想录》

这本书记录了木心在琼美卡生活时的一些生活的随想,一如既往,能看到文章中木心跳跃的思维和渊博的学识,字里行间突然会有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说话,例如:一、若要超脱,除非死,或者除非是像死一般活着;二、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三、当某个环境显得与你相似时,便不再对你有益;四、文学是什么,文学家是什么,文学是对文学家这个人的一番终身教育。

稍微想写的,是《圆满》里,“生命的两大神秘:欲望和厌倦。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馋、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隔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人,即欲望。活着就要想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争战,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好或坏,谁能超脱于世界。“近代的智者劝解道:‘欲望的超脱,最佳的方法无过于满足欲望。’这又不知说到哪里去了,岂非是只能徇从,只能屈服”。超脱、满足、屈服,生活总要选择其中一两个,我们是为欲望而活着,还是因活着而欲望,所有人都是某些东西的奴隶,梦想,金钱,权利,还是家人,身体里似乎有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自己的内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