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误解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误解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误解的中国》是一本由梁柏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一):技术人才缺失

江南的技术人才是明清时期全国最优秀的,只可惜他们的才干没有机会在重工业方面发挥。而北方的煤铁丰盛地区,在北宋以后饱受战火蹂躏,科技人才和知识损失不少,到了明初已非经济蓬勃及原始工业发达之地;在缺乏技术人才的情形下,发展速度自然也较缓慢。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二):中国平均生活水平的下滑

彭慕兰指出,1750年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集中在较贫瘠的西南和北方。1750年,中国最富庶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江南、岭南和东南沿岸,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到了1850年,这些地区的人口只占全国的25%。因此,即使富庶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变,整个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无可避免地下滑了。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三):被误解的中国

此书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作者书中有的知识点标有注释,让读者更能直接的了解,通过新一代中国史学家的剖析,让所有关心中国的过去和将来的诗者对明清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本人对书中有的欧洲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打心底佩服学术人士,用数据去论证人们的误解,足以见证学术的严谨。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四):历史

一个中国的崛起,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一个时期一个特定的政策或许是迫于当局的压力,革新运动,一个革命的进步,我们在不断摸索。在摸索中,我们渐渐寻找到真正属于一个时期的发展。发展,就要把眼光放到更远,用更远的眼光,看待,

在当今世界,我们看到很多公平与不公平,在不断的发展中,会看到很多我们想看到和不想看到的。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能让一个国家进步,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国家富强,但是什么能让一个国家富强哪,历史为鉴,

《被误解的中国》读后感(五):旁观者清

这本书不断引经据典,是我所见畅销书中引用比较详尽的一本书。其中大部分是引用的国外经典,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以明清为例,是因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在这个方面说法不一。但是,通过梁柏力的分析,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些共同之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当局者已经很难再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综合论述下国外的见解,还是十分有收获的。的确,我们需要时不时地跳出已有的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重新审视一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