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份认同》读后感1000字

《身份认同》读后感1000字

《身份认同》是一本由[加]杰伊·J.范巴维尔 / [加]多米尼克·J.帕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4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认同》读后感(一):《身份认同》:我思,故我在!

这几天读了《身份认同》,全书名为《身份认同:我是谁?我们是谁?我能成为谁?》,其实,提起这个话题,在某一个固定区域一直生活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因为生存环境的固定,会淡化自己对身份的认知,而人一旦从自己的圈层走出来,就会因为你自己和周围环境(or人群)的差异性,而感受到自己身份的独特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留学生,新生到了不同文化属性的环境,就容易存在身份焦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这个时候他就会思考和审视自己和环境的差异,选择融入或者保持独立,或者说,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养成新的生活习惯。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参考,之前一个留学作者到了新的地方,刚刚开始也会因为文化和环境不适应,比如语言不通畅,生活习惯不同等等,她也尝试过融入,在书的最后她并没有成为“当地人”,而是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组合了一种她觉得舒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然,这本书不仅仅通过大量的例子科学的阐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概念,也从科学的方面启发你,有些你想加入的群体,他们排斥,或者拒绝你,也许并不是你的错,可能是你不够优秀,也可能是不适合你,所以不要沮丧,不要为了各别群体丧失自我。

这本《身份认同》同样也给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比如代入个体,以你为主题, 剖析你在社会上的多种身份,我们以一个成年女性为例,在工作场所,她可能是一名员工,在家庭里她可能同时是女儿或者自己孩子的妈妈,在商场里她可能是一名顾客等等,不同的环境和场合有不同的身份。 同时作者也提供了旁观者视角,再次帮你审视个体和个体,个体和群体,以及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帮你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共同点,给你的人生提供一些参考。

所以,综合来看,这本书适合喜欢心理学的入门级读者,帮助他们了解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群体之间身份的多样性,也同样适合换了环境比如移民、留学有身份焦虑的读者,帮助他们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身份认同》读后感(二):我是谁?我们是谁?我能成为谁?

读这本书的起因是我好奇有没有更多元的身份认同研究,比如星座身份、mbti身份等……因为我发现我们现在对于“我是谁”的理解越来越多元了,而传统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是种族、国家、宗教、性别、性向等等,我觉得有些out了。 于是我在检索中意外发现了这本《身份认同》,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一开始是有点点无语的,因为英文标题(The power of us:Harnessing our shared identiti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increase cooperation,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和中文标题(身份认同:我是谁?我们是谁?我能成为谁?)很不一致,直译的话应该是《我们的力量:利用我们的共同身份来提高绩效,加强合作,促进社会和谐》。 但是读后我觉得这个标题没问题,这本书确实是研究身份认同的,尤其是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我”。而且不同于文化研究利用很多欧洲理论资源去思考,这本书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几乎全是用社会心理学实验作为论据提出观点。所以对我这个文学背景的读者来说,是一本角度非常新颖的书,而问题则是最重要的经典问题:不是专门研究某一个身份、某一个人群,而是研究普遍的“身份认同”:“群体如何真正成为构成我们身份的一部分”,为什么人需要身份,为什么人需要认同与被认同…… 本书首先说明身份的重要性,身份影响我们对世界体验与认知,身份让我们的认知存在偏见,也影响我们的决定和行动。比如支持甲球队的球迷就更容易看见乙球队的错误,不愿意接受自己所支持球队的错误。——其实就是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屁股决定脑袋。然后还有社会媒体会利用不同人群的情绪放大偏见,可能让矛盾激化。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身份不同的人是否可以合作?又如何合作?身份不同的人如何可以减少对彼此的偏见? 作者并不认为矛盾是不可化解的,而相信合作是可能的,那就是创造共同身份。比如让两个不同种族的人成为同一个足球队,让这个球队对抗其他球队,那么这两个不同种族的人就创造了一个共同身份,同属一个球队的队员。新的共同身份,让不同人群之间有了共同点,逐渐互相认同,互相信任,最终两个不同人群得以融合。“共享一个身份可以让人们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背景的队友和群体内成员更加宽容。” 除此之外,“若人们能建立一种可促进人们彼此信任的制度性结构,即便没有形成一种共同身份也能有效消除偏见。”作者举了一个爱彼迎的例子:“若让挪威爱彼迎用户在租赁公寓或酒店时进行选择,他们选择租赁其种族内成员拥有的公寓的可能性比种族外成员拥有的公寓的比例要高25%。然而,若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关信任度的简单提示——来自其他用户的五星评价,那么这种偏见模式就会完全消失。而评分差距不明显时,这种歧视现象则会继续存在。”——这要求我们不断改进制度。 作者进而认为,我们需要培养异见。异见可以提高创新力、创造力和改进集体决策的方式。“异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改变了其他人的思考方式。这意味着并不是说异见者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才能使群体受益。他们只需要不太保留地表达,引发其他人的思考。他们的存在可以激发更多不同的想法,并为其他人提供表达不同观点的空间。”“而为了利用异见的潜在好处,团体必须做到如下两点:其一是必须吸纳愿意表达不同观点的成员;其二是其他成员必须并愿意带着好奇心而非防御的态度倾听。以上两点都基于牢固而安全的身份。”——最后,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有领导力的领导者,优秀的领导者会给予一个关于我们的叙述。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们以往会重视我们的过去,比如种族、国家、宗教、性别、出身阶级等,但是这些并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必须用这些不是我们选择的身份来定义自己吗?这些身份之间也经常存在冲突、偏见,我们只能继续传递这类矛盾吗?作者并不希望如此,所以他强调,更重要的是“你想成为谁?”——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想成为谁,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共同身份来减少冲突与偏见,团结起来面对地球的共同危机,比如贫富差距、全球变暖、移民问题等。

不难看出,作者试图呼唤一个共同身份,世界公民,以此建构世界和平与和谐。但是想让地球上不同人都认识到这个共同点,“我们都是地球人”,我是持悲观态度——除非外星人侵略地球,只有阻力、敌人才能让我们团结。不过我还是很欣赏作者的思考与努力,我的概括省略了很多有意思的实验,推荐有兴趣的读者看看,确实有助于理解自我,理解群体,理解这个世界。

《身份认同》读后感(三):如果你对一些群体行为无法理解,可以看看这本书

被书封上“我是谁?我们是谁?我能成为谁?”这一串问题吸引,翻开了这本《身份认同》。书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围绕这些疑问,列举了无数的例子,来为我们解释了关于“身份认同”的相关知识,以及“身份认同”对于社会群体活动的中重要意义。

我是谁?在《身份认同》这本书里,“我是谁”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指的是我们具体的“身份”。有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一个身份,是学生,是老师;或与其他人的关系,是一个母亲,一个儿子;也包括自身拥有的特点,一个红头发的人,一个爱跑步的人。这些都是我们在不同环境,不同群体,不同关系里的“身份”,构成了一个具体的,区别于别人的“我”。

我们是谁?别人和自己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时,就构成了“我们”。比如某一个学校的学生群体,喜欢同一个球队的球迷,会经常去徒步的户外旅行爱好者。这个“我们”会有群体的认同感,会不自觉地维护群体里的共同利益,甚至愿意为了利益牺牲自己。

我能成为谁?“我能成为谁”,取决于“你想成为谁”。书中提到,群体是我们身份的核心”,我们最核心的社会身份是极其稳定的。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会被激活不同的“身份”,无论更好或更坏,未来最终都是我们抉择和创造的。

读到《身份认同》关于“我们是谁”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时,好像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公司把“团建”看得特别重要了。认同这个群体的人,基本有着同样的“观念”,可以更团结一致完成某项任务。大概是在这些公司的价值观里,认为强化他们对自己是某某公司的一员这个“身份”,可以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而对公司有“认同感”,是员工积极工作的动力之一。

当然,群体里也有持有“异见”的人,他们对某些观念不认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刺头”。群体里有“刺头”,可能对某些需要团结一致的群体活动造成阻碍,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他们提出的意见,可能促进这一群体的进步。世界的进步,有时候便是由“异见”开始发生改变的。

从书中可以知道,“身份认同”被应用在了很多的方面,比如“领导力”,用维护群体集体利益的方式,来获得群体的认同与拥戴。又比如“营销推广”,当你减少某些代表了“群体”的词语时,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客流,反之,也可以用好一些定语以精准营销。

总而言之,了解了“身份认同”,可以让我们突破自我的边界,理解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或者在未来帮助我们辨别解决问题的方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