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Museum of Innocence的读后感大全

The Museum of Innocence的读后感大全

《The Museum of Innocence》是一本由Orhan Pamuk著作,Vintage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5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Museum of Innocence》读后感(一):几千次拜访,我只是来坐坐

这是帕慕克在获诺奖后写的第一本小说,聚焦上世纪末欧洲文化逐渐渗透的伊斯坦布尔,讲述了上层社会在旧俗新约之间挣扎几十年的一段恋情。貌似单薄的情节背后是作者的自信和雄心。Kemal和Füsun间千丝万缕的爱恨纠葛让我想到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在叙事手法上则明显有普鲁斯特的遗风,对感官信息的描述事无巨细到近乎病态,却同时保持着华尔兹般优雅的节奏。这本是帕慕克的看家本领,但这一次,他的叙事是如此精妙而有层次,以至于整个故事浑然一体,任何程度的剧情梗概都可能有失偏颇、哗众取宠。

表面上是一个有关性爱自由的故事,但通过主人公全景式地回忆,一个上世纪末自相矛盾的伊斯坦布尔社会也连带跃然纸上。新兴的电影工业试图创造自己的新浪潮,但更多的电影人屈服于市场,拍起情节狗血的商业大作甚至不脱内衣的色情片;男人对穿着暴露的选美比赛嗤之以鼻,却内心向往那完美的躯体;女人拒绝被长辈安排婚姻,却不知道怎样自由恋爱,而土耳其语中甚至还没有对应flirt的词。

故事里多次提到亚里士多德时间运动和个体感知瞬间的理论。在真实的世界,能与时间同步的灵魂终是少数。从个人到社会,大多在被时代的潮水冲向前的同时,还被记忆和传统的水草缠住脚踝。到最后,我们也不确定当地人对处女之身还有多少执着(虽然男主角的前任Sibel随口说“这个年代谁还在乎”,却马上被作者否定),也不好说男主角在多大程度上因为违背婚约、迎娶曾参加选美、又离过婚的表亲而被周围人边缘化。几十年里,Kemal像着了魔般随处收集Füsun用过摸过的物件,由此而生的耻辱直到他孤独终老、决定开这家博物馆的时候才算彻底化解。博物馆,通过遗物来梳理过去的经验,将时间转换为空间。在读这本书前,博物馆总是一个宏大、遥远的概念,这次才体会到它们也可以渺小、琐碎,却能承载更多的情感。小说进展到后面越发像报告文学,尚不清楚有多少史实成份,但当结尾作者也被写入故事中时,人物、笔者和环境已经合而为一,男主角对女主角如一的爱也转化为帕慕克对这座伤城恒久不变的怀念和痴迷。此外,帕慕克的确买下了一间老房子,开了这么一间纯真博物馆。至于其中是否有Kemal收集的小瓷狗、电影票根和Füsun抽剩的4213个烟头,有待回访这座城市时再一探究竟。

关于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注释在故事中很稀疏,通常只在直接影响人物言行的时候才会被详细介绍。一处例外是,男主角八年中几乎每晚拜访女主角四口之家直到深夜,当他试图形容自己的行径时,他用了sit,并因为担心西方读者不能理解而解释了一番。在中文里,它当然可以直译为“坐坐”,其蕴含的意思也几乎完全符合男主角的考量——一次随意的拜访,就像男主角为了缓解窘困而试图淡化这几千次拜访背后的私念。我想到自己曾经每周都去“坐坐”的挚友家,一起吃饭、看电视,天文地理鸡毛蒜皮一通狂聊,然后看着钟表慢慢指向深夜,但就是没有起身离去的勇气。比Kemal幸运的是,我没有军事政变时期宵禁的时限。如今,家被边缘化为一个过分私密的场所,人们不再说“有空来坐坐”,只会说“有空联系”。字里行间,我发现帕慕克与我共享的东方记忆还不止于此,伊斯坦布尔这座被时代撕扯的城市也能在此间找到很多同伴。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大多步履沉重,而博物馆就像承前启后的驿站,没有是非评说,用安静地讲述来还原逝去人事的尊严,赋予来者新的勇气。

《The Museum of Innocence》读后感(二):老大帝国的影子

我以前没读过帕慕克的作品。这次我也只是听这本书,而且还没有听完。

但是,听到一半的时候,我对此书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种感觉以前读萨义德自传时也有过。我讨厌主人公试图把自己的生活描写欧美中产阶级浪子的努力。我知道他们都不是欧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父母的理想是把他们变成欧美的中产阶级。然而只要他们写的故事还是关于中东的生活,我在看他们的时候就没办法不把他们放在那样的社会背景里。我有一位来自伊朗的老师。由于当年参与政治运动,已经飘零海外多年。他一方面不喜欢国外生活中的诸多事情,另一方面又经常以自己适应了外国人的生活而小得意。他也比较关心中国,但是,他的层次不如帕慕克。他所关心的是中国人和波斯人怎样继续回忆当年的繁华,怎样继续活在自己编织的梦中。

幸运的是,我看到了锵锵行天下前段时间在帕慕克家进行的一次访谈。看完之后,我理解了帕慕克的做法,也从中得到了一点启发。帕慕克很坦白的说,他向往西方的生活。他思考过东方老大帝国的后裔在现在的背景下怎样面对西方文明这样的问题,他认为,一味地拒绝绝对没用。帕慕克可能是一个全球史的热心读者。他多次强调,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土耳其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亲欧美派,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优势。他说他知道中国的人口更大,中国离欧洲更远,中国的文明比土耳其的文明更悠久,因此,他明白中国对西方的看法的转变注定会更加漫长。我想他大概是目前的大作家中少有的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有感同身受的理解的一位。他自己也要面临伟大的民族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融合问题,还要思考西方社会管理之东扩与东方集权习惯之绵延两者之间的碰撞。他得到的答案是,应该应该追求去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所缺的,就是这种意识。我们一直坚信我们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让人没料到的是帕慕克是一位中国山水画的爱好者。他的书房挂了多幅山水画,无名无款,但是不妨碍他去体会中国山水的缥缈。他也有一些卷轴,很有可能是高仿甚或低仿,但是,这又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必须收藏真品才有资格谈欣赏,那我们岂不是要让一粟山房的当家的们来写艺术史。帕慕克所展示的一本书是卜寿珊(Susan Bush)畅销多年的艺术史著作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已有翻译)。

对于下面的这个访谈,有一点我很不理解。难道腾讯没钱吗?为什么不请专业一点的翻译?很明显,帕慕克非常想表达他对中国的思考,然而由于语言的问题,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太有限了。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听他多谈谈。

锵锵行天下丨对话诺贝尔奖作家帕慕克:这笔奖金,不是退休金_锵锵行天下_

《The Museum of Innocence》读后感(三):我们留恋的都是细碎的

这是一本好书。

爱情故事还能写出什么新意呢?好莱坞百用不厌的boy meets girl, boy loses girl boy and girl gets back together 似乎已经昭示爱情的深层结构就是如此,一次动心的相遇,一次痛心的别离,再加上一场温馨的重聚,一切其他的细节都只是枝节的修饰,只有这个相遇-别离-重聚的模式仿佛才是爱情的句子主干,subject + verb+ object。在细节上再出出巧,来场打破生活常规的相遇(王子和灰姑娘),一次谁都不想离开的别离(你贵为一国王子,怎么可以和那样低下的女人在一起!),然后再冲破重重阻隔,从此幸福地生活(原来灰姑娘是流落民间的公主)。结构主义的框架很少给具体故事反抗的机会,面对Kemal 和Fusun的爱情故事时也一样,相遇-别离-重聚的三段模式冷静地剥离了阅读时的种种感触和悸动,把故事中最令人扼腕的叙事看作了文字的杂技,仅仅只是对基本模式的大幅偏离而已:打破生活常规的相遇(富有的男子在订婚前遇到了家境普通的美丽女子),一次谁都不想离开的别离(男子迟疑不能和女友分开,女子失去贞操,被迫嫁给他人),然后再冲破重重阻隔,从此幸福地生活(男子守候女子九年零四个月,两人终于可以结婚,踏上了去欧洲的订婚之旅,在路上的旅店一夜温存,第二天,女子却开着一辆1956年的雪佛兰,一头撞上了一棵悬铃木)。

当然,这样的批评少了很多细节,比如Kemal是如何在Fusun嫁人之后,痴痴地缠绵与一切和她相关的物件;又比如他是如何从Fusun家拿走盐瓶、空香水瓶、电视上的磁狗、酒杯和四千多个烟头,这样他可以在见不到Fusun的时候在堆满两人过去的公寓里,把自己埋在她的痕迹中;还比如Kemal是如何陪着Fusun和她的家人,一次一次的看到午夜电视台停播,电视机里响起土耳其国歌,屏幕上是盛装的士兵列队走过,而他却无法起身离开,一次又一次地推延。承认阅读的乐趣是来自于小地方,把细节纳入对书的批评之中就意味着放弃对小说的整体阐释,一头扎进层层叠叠,繁繁复复,曲曲折折的故事,回归到阅读本身,重新构造一本536小说的阅读体验本身:一次打开小说,读一点,放到一边,等有空的时候再来读一点,然后回味着今天这几页或者几十页对吸引你的那一句话,或者一个词。

当你看过最后一页,看过Kemal想要告诉世人的最后一句话,Let everyone know, I lived a very happy life,你还是会忍不住想要把自己从已经熟悉如自己生活的小说世界中抽离出来,站在云端,绕动食指,给自己的阅读体验(尽管你觉得你定义的是这本小说)做一个总结陈词。你的根据也是那些还记得的,或者已经遗忘的小地方。你从小说中再拿出零件来,拼出了一个你认为是这样的文字世界。一千个读者的一千座伊斯坦布尔便是这样来的:

This is not simply a story of lovers, but of the entire realm, that is, or Istanbul。伊斯坦布尔。对铺满鹅卵石的道路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向往让我总是难忘书里的伊斯坦布尔,虽然帕慕克没有让鸽子或者其他什么鸟在高空略过伊斯坦布尔(比较比较《长恨歌》吧),书里也自然没有了城市的鸟瞰图,但是我脑子里总是有那么个伊斯坦布尔,春天会有椴树花香,有大片绿叶的悬铃木,有地中海吹来的海风,有Fusun住过的小楼房,有Kemal为了躲开回忆曾经不敢靠近的街道。那个叫伊斯坦布尔的世界包容了这两人的爱情和其他无数人的爱情。Kemal爱Fusun越深,就对这种城市也越熟悉,可惜当Fusun死去后,伊斯坦布尔也只能沦为一座城市,Kemal选择把自己的回忆都存放在他为爱而建立的博物馆里。

现代性。如果一个土耳其女人(按照Kemal提供的信息,这应该是个资产阶级出身,受过一定教育,至不济也是Lycee毕业的土耳其女人)有了自己结婚的对象,那么她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如果她爱自己的男人,确定要嫁给他,她似乎就应该在婚前就和他做爱,可是如果她这样做了,她就必须要承受可能的后果,她还是可能被抛弃,成为一个失去贞操的女人,众人会对她施以怜悯,但是她还是一个失去贞操的女人;还有可能更糟,即使她结了婚,丈夫也有理由以此怀疑她,因为她把持不住,就说明她骨子里其实水性杨花。做,还是不做,在Kemal的眼中似乎没有这么复杂,他以为受过美国教育的自己已经完全不在意这样的土耳其陋习,可是最后,恰恰是土耳社会对于贞操的看重让他无法和Fusun一开始就在一起:他因为女友Sibel失身自己无法轻易离开她,而Fusun又因为失去贞操不得不匆匆嫁人。

宗教和现代性。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不应该太在意这样的宗教故事了,就连Kemal的司机Cetin都会说,Kemal Bey是受过教育的,自然是不信教的。可是最后,Pamuk故意地结尾重新点出了很久以前提到过的这个故事,因为Kemal用他自己的一生来阐释了从这个故事里能够读到的两层意思:

If we give what we treasure most to a Being we love with all our hearts, if we can do that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in return, then the world becomes a beautiful place

Substitute for the one you love most with another (Fusun/Museum of Innocence)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