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堂吉诃德》的读后感大全

《堂吉诃德》的读后感大全

《堂吉诃德》是一本由米盖尔·德·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9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堂吉诃德》读后感(一):对堂吉诃德变化观

也许它对于西班牙文学的意义,大于对世界文学的意义。它所弘扬的正义,针砭的丑恶,从堂吉柯德做的事,说的睿智的话直白的表达了出来。善恶如此分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明显。桑丘的形象更符合一般平民的形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典型的西方小说。有趣而简单明了的故事,适合初中生看,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人文主义精神。 20天后,我突然想起来堂吉诃德总是与幻想的敌人打得头破血流。我们不是常常与自己心里的敌人纠缠不清,郁郁寡欢么。

三个月后,看梁道长的一千零一夜,不了解时代背景,文学史,真不懂它的价值!它对小说的意义,确实启发,那种玩笑又傲气的态度真佩服。角度与世界观的探索,开发对写作者的意义很大!四百年前,伟大!

《堂吉诃德》读后感(二):荒诞的结束

没看以前一直以为堂吉诃德会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心地善良英俊潇洒的青年英雄,这个看法从我知道这本书一直到看这本书之前都没变过,看了之后才知道相去甚远啊!到底自己有多少自以为啊……人丑真的应该多读书

被那么多伟人称为好书的书真的是不会差,很好看,虽然很厚的书,看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引出来的生活里的智慧和真相,一个人一生所遇到的大多问题和迷茫几乎都能在这里面找到答案和解决的办法。爱情也好,生活也罢。

在爱情里不应该被无数次拒绝后而仍执迷,爱情本来就不是感动就可以成功的,勇敢拒绝别人的痴情也是大多数女人应该学习的,面对世人的道德绑架时不要动摇自己的是非观,勇敢为自己辩解。

涉世未深的女人总是会被个人的心思单纯所害,轻易相信异性或者是他人的许诺,更容易成为被抛弃的人

贪心的人的际遇和可怜的桑丘总是相似,得不到想要的,却还承受很多本不该有的痛苦,可生活中的人却往往做不到像桑丘那样心思简单无忧无虑,也很难像桑丘那样收获到额外的惊喜

恋人之间常常为了试探另一半是否忠诚而让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去引诱另一半,结果往往都大失所望,世人多无圣人,面对长期而又看似真实的诱惑时,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无聊而又不能带来额外惊喜的试探行为还是不要尝试为好,况且想要试探的那个人也是绝对的无所事事之人,可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太多了

选择文路比武行之路容易太多,忍受的大都是精神上的苦楚,肉体的苦就少多了,更没有与生命相关的迫不得已,生活在和平盛世的年代,被人看做不好走的路顶多就是从文之路,但只要能够意志坚定地走下去,往往都会有所收获的说

爱情带来的感觉固然美好,可是,如果你的另一半只是会取悦你却不在意你们的生计,这份感情不会长久,因为拮据和贫穷与兴奋和喜悦是很容易起冲突的,也不要妄想自己是一个圣人,可以感动一个原本就不是好人的另一半。

谎话不能说的太多太久,久而久之,自己都会忘记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说出去的谎话也容易被身边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套住自己

桑丘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吹牛假话,不断夸张吹牛手法,有些错事开始了就很难停下来

出门永远记得得体,成事离不开勤勉

痴心妄想成为现实是有心人的刻意为之,用羞辱他人换来乐趣

珍惜生命,远离荒诞不实的作品,不要让自己的思想被吞噬,不要直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穷极一生只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就像荒诞小说里的小丑一样可笑。

生命珍贵,开不起玩笑

《堂吉诃德》读后感(三):《堂吉诃德》

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因为第二部的基础是堂吉诃德的传记第一部已经付梓并流传开了,如果不是这样,整整两三百页公爵府里和巴塞罗那城里的故事都不会发生,这么多人兴师动众只为了逗弄堂吉诃德和桑丘·潘萨获得开心实在不可思议。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里牧羊女马尔塞拉的故事,我把她说的话大多摘抄了下来,我对洁身自好有了或许是最高处的理解。马尔塞拉的故事,以及嵌进去的《好奇的冒失鬼》使我为塞万提斯文字的成熟感到惊讶,这里的成熟,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感受过的同样的成熟,而不是悬疑小说的成熟。我认为小说家最见功力的就是大段对白,而非情节。第一部里主仆二人遭难的频率高的多,但第一部里却有那么多勇敢重情的男男女女,因为我偏爱这样的女性角色,所以我列出与草木为伍的牧羊女马尔塞拉、逃离北非信奉圣母的摩尔姑娘索莱妲、拒婚的卢斯辛妲和聪明伶俐的多罗特娅,而这样的好故事在第二部里几乎尽失,有的只是诓骗和逗弄。但这样确实更显出了堂吉诃德凡事都认真对待的悲凉,特别是他被参孙·卡拉斯科扮的骑士打败后消沉地与桑丘回乡的路上,仍惦记着要让桑丘鞭打自己以便为杜尔西内娅解除魔法。堂吉诃德重礼一丝不苟,不容忍无礼,这是我在学习重礼方面的最高标准,一面是对傻逼决不妥协决不忍让,一面是对或淳朴或高贵的人谦恭有加礼遇有加。我明白其实我还很不懂礼不会礼,我依然有点孤傲,但是我明白礼真的很重要。礼完全不是没完没了的客气,而是一种最合适的尊重他人的方式,对不同的人或许都不一样。我正在学礼。

堂吉诃德在我心目中代表着个人的英雄主义,仅只个人的英雄主义,单枪匹马,这两年里,特别是独自读书散步时,我心里总会涌出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觉得生出了可与之相配的勇气来。堂吉诃德这样的刚毅之人尚且会逐渐珍惜桑丘,尤其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个人的英雄主义是我努力让自己配得上的,我不在乎一定要和别人一起吃饭,我努力抗拒那种被周身的浪卷入的诱惑,我努力辨清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也充分厌恶自己的懒惰,厌恶自己的纵欲,不少时候,我感到孤寂,可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自己是不是真的让自己在接近达到那种可以成为个人英雄主义的条件了,我有没有扎实工作,我有没有珍惜时间,我有没有勤于思考,我有没有不断学礼,我有没有克制欲望,我有没有抵制懒惰,我有没有比过去的自己更好。真的,所谓失望、焦虑、彷徨、寂寞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跑个步洗个澡看两三小时书就足以让我调整任何这些销蚀我的情绪。我并不需要勉强的阳光,我只在乎内心的平稳和刚毅。当我明明知道我还有那么多不足时,我怎么还能够再多干一件蠢事,我必须在身在心都揭示自己可以配得上个人英雄主义,士不可以不弘毅。我还远未接近勤于思考。记录下自己研究生两年的三个我很看重的进步,第一,是能见着别人好了,第二,能完全独自调整情绪,第三,能坚持每天读书。记录下研究生两年仍未改变的两个很大弱点,第一,对科研仍然怯于思考和惰于思考,第二,仍会不断浪费时间纵欲。克服这两个弱点,我才能确保我能主导我自己,而不是被我的外壳挟持。要向堂吉诃德学,少食少眠。

维特根斯坦说:深刻的景貌容易消隐。为一本我喜欢的书写书评时,我常有这样的困境。把时间拉长到过去的两年,我最自信的时候都是密集地读人类史上最好的作品的一段时间,因为那段时间我总是能不停潜水到很深的地方,我的身上就像绑着羊皮筏上的皮胎,把脑子丢在一边几天就足以让我浮上海面,成了绝望的海藻。我需要不停地自省,不停地拍打双腿向下潜。读书对我来说只有这一个目的,我对读书有热情,可却毫无要做与书有关的工作的想法,我更喜欢自己搞技术的工作。书,是一生的可靠伙伴,书对我就像桑丘对堂吉诃德一样(或者是堂吉诃德对桑丘一样...),但存在永远是自始至终的目的。《存在与时间》已经以令人绝望的速度大部分对我消隐了。想保有较深的灵魂多么困难!

《堂吉诃德》读后感(四):我心中的堂吉诃德,永不退色

《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豆瓣8.6分,推荐5颗星

最后的骑士—堂吉诃德

本书的关键词—荒唐,骑士精神,啼笑皆非,波澜壮阔的社会

提起堂吉诃德,我想更多的是这样一副插画,一个瘦弱年老的骑士,冲着风车在战斗,幻想在自己的世界里,时而疯狂不由自主,还有旁边的老实侍从桑丘,一胖一瘦。

推荐理由:首先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小说,书里有着700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这是一副有他们组成的十六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他们交替登场,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演绎。由此这本小说的宽度可见一斑,一边读一边在想,这简直是一副西班牙的“清明上河图”,目不暇接的壮阔同时,也在感叹这部小说的精心,文章天成,独具匠心。

这是一部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骑士小说。读了很多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疯疯癫癫却遭遇可怜,本身就是一副讽刺的漫画,骑士小说看多了的堂吉诃德多么可笑,多么可怜。冲着磨坊吼叫冲锋,举着长矛催着胯下的劣马,结果却跌倒在地,侍从桑丘跑过来告诉他那是风车,不是巨人,他狡辩说那是被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

但是在塞万提斯的心里,堂吉诃德却是英雄,他见义勇为,锄强扶弱。他荒唐地冲向风车,冲向羊群,因为他勇敢地冲向了他所谓的邪恶势力。他就是一名骑士,那时他正直、荣誉、自由、平等。这也是书里最悲哀的地方,因为在我看来,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们眼里的堂吉诃德都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疯子。即使他高喊着骑士一样,也是个笑话。

在塞万提斯的心里,堂吉诃德是存在的。追求骑士道路的疯子,内心炽烈的追求理想,现实却是林外一番模样。多么辛辣的讽刺。其实也是塞万提斯的真实写照,内心高傲的追求,却在现实里碰得头破血流。

侍从桑丘潘沙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朴实善良,机灵乐观。却又目光短浅、狭隘自私的农民形象。跟着这样一位固执疯癫、幻想连篇的主人,他跟着堂吉诃德游侠的时候,也大受其影响,思想也慢慢开阔。后来在海岛总督时,做到了爱恨分明、秉公执法、光明磊落,比起来他更像一位被改造的骑士。由此看来他们主仆一正一反、一智一愚,在给我们带来笑料的同时,也是全书的主要矛盾。

塞万提斯在这本书里给我们设计了矛盾的元素。现实与想象、智慧与愚蠢、崇高与荒唐、勇敢与懦弱、诚实与虚伪、真实与虚幻等等,让这部作品人物饱满,性格突出,成为不可多得的巨著。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对于将要告别的2021年,用这本书来结尾,我想着本身就是一场圆满,是一场结束,也是新的开端。好好的告别一无所获的2021年,我想用乐观勇敢的坚持,来定义我的2022,我的读书目标定得确实很高,对于一个书蟲来说,没有比啃书更让人愉快了,我的精神食粮,缺一不可。

我希望在读书这条深远且长的路上,会有很多的障碍,我理解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存在只是在证明我的选择要走很长的路,不要带有过多的期望,行亦艰难,退也容易,可是能走进来又可曾想过退却呢,我想我从来没有想过。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里也写满了荆棘,最后是圆满的真实。

我想我走的路应该有人走过,只是我进而在坚持着自我的成长。我拍奶读书这件事,固然是因为痴迷,更想做的应该是成就自我,我在于发现,也在于通透,更在于对生命的真诚。

《堂吉诃德》读后感(五):堂吉诃德的遗产估价

1.

作为欧洲现代小说的开端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拉伯雷的《巨人传》开创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普通民众走入原先只有贵族存在的第一世界 ,幽默和模棱两可取代固有的绝对性 ,承认世界有不同的可能 ,理性和思辨借助小说进一步拓展深度 ,有着复杂而深沉人性的人本身成为书写对象 ,书中不再只有诗歌里的高尚情操但木讷的英雄和神 ,将一直视为是自身的善的给予者即高高在上的神从书中驱逐 ,将作为矛盾聚集体和有复杂人性的人本身摆到纸面 。

所有的这些现代世界的特征 : 上帝的死亡 、理性、贵族的落寞 、民主化进程 、幽默和生活的价值 ,都在小说上面表露 。正像诗歌于童年希腊 ,戏剧于文艺复兴 ,电影于现代,艺术的形式载体在处于自己的生命阶段的同时 ,不同的载体特性是时代需求的 ,表露着时代印记 ,也就是说一种载体代表人类整体生命的一个阶段 ,小说无疑是人最光辉青壮年的产物。欧洲人自称欧洲为小说的欧洲 ,是自豪 ,也是老年对于青年的留恋 ,但是过于谦虚 ,其实应该掉过头来:欧洲的小说 。

2.

塞万提斯造了第一间房屋 ,久居树上的人觉得这种居所舒适且安全 ,便纷纷效仿 。后人改变房屋的结构 ,加上精细的装饰 ,赋予多样的风格 ,如果说最开始的房子只具有实用性 ,那么后来的则算得上美学功用高于一切。但不论怎样变化 ,房间里还是只有餐厅、客厅、厨房、卧室和卫生间 。

看经典必然得将它放于它的时代 ,后来者早已将它的触角和可能延伸到尽头 ,在结构的精细和外表的美观上在如今它是个不符潮流的半成品 ,但作为开创者和祖先 ,里面遗留下来的东西是永恒的 ,就像房屋里不变的餐厅和厨房 。撇开塞万提斯繁琐的叙述 ,我们要寻找的是堂吉诃德的遗产 。

3.

塞万提斯通过荒诞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让人发笑的经历 ,将矛头指向骑士小说 。堂吉诃德在梦和现实间游离 ,而塞万提斯则用在真实叙述和童话间不断变化造成模棱两可的景象 ,我们从一开始就打算看的是场愚蠢的闹剧 ,而不会对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科有半点怜悯 。读者知道作者不是在讲一个有教益的有普世企图的故事 ,而是指挥他的木偶在现实世界的背景里展现一场小丑的滑稽戏 。这种煞有介事的描写和现实的幕布是小说的特性幽默本质。

然而 ,稍有理性的观众在闹剧中回过神来 ,就会发现作者不会仅为了让读者发笑就大展篇幅 ,进行这种几十万字的书写 ,这在纸和书还只属于贵族的时代难道是可能的吗 ?作者必然有藏在文字里而没有表露的深意 。

骑士在那个时代是显贵者 ,是国王的同伴,不受只施加于贫民和奴隶的法律的约束 ,只需要受控于自己的道德 。骑士作为享有特权的贵族,被视为具有高尚的美德 :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这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于骑士身上 ,就像马毛生于马身上一样自然 。而骑士身上的美德的对立面 ,那些贪婪、自大、怯懦和私欲呢 ?当然被神化 ,被隐藏 。

骑士小说里英勇善战的英雄 ,强壮而高尚 ,受美人崇拜 ,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作为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正常并享有良好声誉的乡绅 ,堂吉诃德踏上骑士的征程 ,却漏洞百出荒唐可笑。奸坏的商人、深谙世事的捕快、粗俗的妇女这些人都知道骑士小说是“骗人的玩意”,也就是知道骑士的不真实 ,即类神的只有美德的人的不存在 。《堂吉诃德》本质上是部骑士小说 ,但描述的是个愚蠢的不适应自己骑士角色的骑士 ,而他在现实生活中是正常的 ,那么不真实的只是骑士了 ,通过文字里隐藏的东西塞万提斯完成对骑士代表的美德的讽刺。

4.

骑士是神的人类变体 ,他属于规模庞大的史诗 ,文字在此前是被这种属于美德和属于宗教的所占据 ,如果说骑士是人类对于神的拙劣模仿 ,是对神提心吊胆的亵渎 ,那么塞万提斯和他的后继者将人完整地搬到纸面 ,则是对上帝明示的背叛 :人不仅有美德 ,还有污浊的一面 ,美德不是神的怜悯赠与 ,而是人本性的纯良 ,污浊和美德一道都是人的固有属性 。

人类从荒芜中走来 ,身上带着原始的野蛮和强力 ,在建立起璀璨的文明后 ,人们再不用将信仰寄托于自己亲手创造的上帝 ,也不用为了群体内部的平和将人身上赋予沉重的原罪,靠美德来规范行为 ,将人性的另一面放入永远不谈及不承认的阴暗 。

小说 ,源起塞万提斯,经过四百多年的开拓 ,这门研究人性的科学是历史的产物 ,是对人最好的尊重 ,最美的赞歌 ,流淌的是人本身最深沉的自我之爱 :我爱你勇敢的英雄的身躯 ,我也接受你阴暗的污浊 ,只要是你的 ,我全然接受 。

5.

除去小说巅峰时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对现实的生硬模仿 ,小说在塞万提斯的开端和卡夫卡的后现代都试图在现实世界外再创一个梦的世界 。我们在笑堂吉诃德的同时 ,不能否认他所处世界给我们带来的轻盈和魔幻 ,这个梦一样的世界当然会是被时间和空间局限 ,被道德限定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出口 。

我们自身就像是在幕布前表演的演员 ,不知道某个行为某个思想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就像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的集合体 ,而对于它的整体我们毫无力气 。这就是人类在外部世界靠科学取得璀璨文明时 ,对自己的掌控却仍旧是如此单薄。

小说的最大意义即照亮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的存在 ,让不能体会生命全部情感和方式的我们知道我们身处何地 ,就像给在一片黑暗里的人一张可以依附的蜘蛛网 。抛开堂吉诃德带给我们的幽默和讽刺 ,塞万提斯给我们展现的是他完整的征途 ,完整的思想 ,每天的言谈举止 ,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来窥探堂吉诃德一生的秘密 ,我们又难道不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吗?

我们在小说里发现自身 ,不再像海德格尔“被上帝遗忘的粒子” ,我们惊异地发现 ,塞万提斯的愚蠢小丑里隐藏着一部分的自我 ,塞万提斯是懂我们的 ,他就像个上帝 ,怜悯地在人满为患的世界里发现了你 。

6.

堂吉诃德的遗产被他的后代无限地分割延展 ,精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甚至出现许多畸形的变种 ,忘掉了卧室或厨房 ,但四百年走来 ,小说已经将人性做过结构而系统的剖析 ,普通民众也随着全世界的民主化进程走入第一世界 ,小说已经走到它的边界 。然而触摸到边界是否意味着终结 ?在最碎片化和最道德化的时代,小说是否还有存在的需要 ?影像又是否能完全接替小说 ,又有怎样的自身特性 ?对塞万提斯的遗产的估价仍未有定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