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罪与罚读后感100字

罪与罚读后感100字

《罪与罚》是一本由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647图书,本书定价:31.50,页数:19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与罚》读后感(一):《罪与罚》读后随笔(只是作为个人记录,写得很烂很随意)

耗时3天半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难以用言语描写此刻,和这三天里内心的震颤。(也许只有震颤算得上是比较贴切的词了,激动、敬佩、悲哀、热泪盈眶诸如此类的词,在此刻都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而幼稚可笑啊!)如今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已远超《白夜行》(它们之间已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了),但仍仅次于《三体》。相当有趣的是,这本书不仅使我迷上了陀氏,却也使我意识到《三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东野圭吾之流的肤浅,也许我还会提到阿尔贝·加缪,不过这些都最后再说吧。(噢我的语言风格似乎已经陀化了hhh) 这本书最先给我的感觉,是难读。尽管已经读过了陀氏的《白夜》和《死屋手记》,但一开始还是不免觉得有些难以适应。大段大段的近乎神经质的自我独白、开头主人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动和读起来奇怪拗口、不明所以的描写,一度几乎浇灭了我先前对这本书狂热的期待与盲目的崇拜和热情。当时甚至有些担心自己看完这本书以后不会有想象中那样喜欢、担心自己会不会根本读不懂陀氏、担心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是不是比我想象中要低……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多虑了。 最初的震颤,来自于玛尔美拉朵夫口中他那可悲的家庭。在我看到“黄色执照”那段时,心中刹那间涌上了某种酸楚和悲戚——但彼时,我仍是以理性的、旁观者的姿态在评析和慨叹。第二次震颤,是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那段。全程我的心都是紧紧地悬着的,仿佛在和他一同杀人般。直到他冲下楼梯,我也长舒一口气,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了他那独特的笔风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接下来,还有许许多多次,我紧盯着纸面,嘴唇微张,心脏颤抖得几乎窒息(但并不快)。直到看完那一段才猛地合上书,闭上双眼,抬起头,大口喘着气,像是溺水的人重新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大的劫难,像是心中被抽走了什么东西,久久无法平静。(譬如遇到小市民、和波尔菲利的几次周旋、与索尼雅的几次谈话、斯维德利盖洛夫的自杀以及拉斯柯尔尼科夫最后的挣扎) 我佩服于他对人物的刻画、对苦难的描写、以及所反映出的深刻的思想。但很遗憾,我好像难以凭自己的力量完全参透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所以我只能简单地写写自己浅薄的看法,和一些好奇的问题,希望看完别人的书评或是下次看完时能有更深的见解吧。 我觉得这本书主要是在谈“道德”,关于信仰,关于道德和利益。这也是我一直好奇的、思考过的问题。 首先,关于道德。我觉得我和罗佳的某些哲学观点是类似的,我一直自认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很淡薄(但我在看到斯维德利盖洛夫提到猥亵幼女那一段时,我还是本能地作呕,大概我还是有相当可观的道德感的吧),并且认为道德是可以且应当为利益所让步的,就像他认为拿破仑应当杀人那样。但很遗憾,他不是拿破仑,他杀死那个老太婆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更不能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在我看来,杀死那个老太婆是一种抗争,一种自命不凡的象征。而自首和对索尼雅爱的发现,则是对平凡的妥协、接纳和对普通的幸福的向往。他的理论适用于天才,而他却是一个平凡的人。从前他是瞧不起平凡的,他要成为拿破仑。然而事实证明他并不是拿破仑,而是一只虱子。所以他痛苦、挣扎,他神经质、几乎发疯,而且迷茫、矛盾。最终他开始学着去接受,去过一种新的生活——所幸,他有索尼雅,并不孤独。 其次,关于信仰。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无神论者,索尼雅是上帝的虔诚信徒。我一直是一个无神论者,曾经也极其看不起宗教,认为那是封建迷信,认为那是统治者的工具,认为那是懦弱者的自我安慰。但,此刻,因为索尼雅,我心中也生出了对宗教的敬意。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爱索尼雅吧,但她的坚韧、温柔、勇敢、善良,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宗教的影响的。宗教使她不痛恨苦难,使她不会迷茫。那些正在经受苦难的、穷苦的人们,倘若没有宗教,又有什么能支撑他们活下去呢?偶尔我也会羡慕那些有神论者,因为他们不曾迷茫,因为他们不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最后,我仍旧不解的,是斯维德利盖洛夫的自杀。我看过有人批判拉斯柯尔尼科夫是理想主义者,但我觉得斯维德利盖洛夫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和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的疯子。我猜想他最后的自杀也许是为了他的理想主义的献身,也许是因为对人生的迷茫和玩世不恭吧。当然,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我也有许多不能理解的地方。 最后的最后,谈谈其他书。我觉得我以前说《白夜行》对人性剖析深刻,实在是肤浅了,东野圭吾在陀氏面前简直浅薄得像一张白纸。《白夜行》是一本好书,情节上无可挑剔,但思想深度上确实是不够的。但《三体》也仍旧无法超越,不仅因为它史诗般的格局,更因为我发现刘慈欣的许多哲学观点与我是十分契合的,这是陀氏所暂时无法在我心中达到的。至于上周看的《局外人》,只能说这么多人推荐它,真的…挺有眼无珠的……所谓的深刻,我觉得在陀氏面前真的不值一提。(尤其是那段被人赞美的心理独白,我觉得不过是对陀氏的拙劣模仿罢了) 所以,陀氏yyds!

《罪与罚》读后感(二):读《地下室手记》+《罪与罚》

正在读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我更加了解了《罪与罚》里的“正常人”、《地下室手记》里的“实干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反过来更加能读懂“地下室人”和“不正常的人”。

又回想起来《罪与罚》也忽然感觉到了陀设计的那些配角其实都是很有内容的,他们其实都是“正常人”、“有极大惰性”的正常人,比如玛尔美拉朵夫他就是心口不一,惰性极大,他知道自己酗酒会让家人痛苦却依然停不了酗酒。

但配角们比起拉斯科尔尼柯夫来却是懂得爱、懂得在如何在现实中生活,这是拉斯科尔尼柯夫很不能明白的--为什么他那么“心眼坏”妈妈和妹妹还是那么爱他,索尼雅爱他不抛弃他,拉祖米欣一直照看他想让他快乐起来;他也很气愤疑惑像斯维德利盖洛夫这样卑鄙无耻的人怎么能那么心安理得地继续着他卑鄙无耻的行为,最后陀也给他安排了一个在自己的噩梦过后自杀的结局,应该是陀认为一个人在明白自己所有的卑劣后很难再继续假装着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地下室人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生活而窝在了地下室里,但陀写“地下室人”、写“正常人”、写他们之间的对话,极端的人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对话,还是让我感到了他是依旧怀有希望尝试着去与生活和解、学习爱。读《地下室手记》和《罪与罚》的时候真的好累,因为会不断地被鞭挞想起自己是怎么虚伪地背着良心生活的,陀看穿了我的一切的软弱,明明白白地看到自己的心口不一就会很鄙视自己,但要求和我同处于世界的所有人都这样不违背良心,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看到人人都这样心口不一我还要去理解别人吗?还可以心安理得地爱别人爱生活吗?理解了别人不就是赦免了自己?最近又觉得自己无力去爱了[哭],感觉也想躲进地下室里(但实际上我依旧虚伪)……

但幸好我知道陀一直在写小说,一直在写他们,《罪与罚》最后说“生活取代了论证”、“在新的生活中彻底得到了新生”、“他爱她,无限地爱她”、“难道她的信念就不能成为我的信念”,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拉斯科尔尼柯夫突然有这样的改变,我自己也没有对一个现实中的人产生过爱情,但我知道《卡拉马佐夫》中有这样的话--

“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永远这样,一辈子都手拉着手!乌拉,卡拉马佐夫!”

我也就可以满怀希望地继续读陀了!这几天就着手开始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地下室手记

9.2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12 / 漓江出版社

罪与罚

9.6

陀思妥耶夫斯基 / 1999 / 安徽文艺出版社

《罪与罚》读后感(三):读书两三言——《罪与罚》

这本小说还未读完,就已经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明,就已经为他对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的设计折服,就由衷地赞叹起这个比工程设计师更精密的小说家头脑。恨不知道,既有这样的大脑存在过,尔等众生又生之为何。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幻想家吗?提到小说(fiction),不论流派归为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还是后现代,抑或是魔幻现实主义,似乎通常总是凭空生出的念想?可是随意一个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些许了解的人都会觉得罗季昂的经历同作家本人的经历有些许的雷同吧。

罗季昂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大概是一个潜藏着同黑暗一样深不可测的光明的人。我偏偏爱惜并且崇拜他的自命不凡,即使这样的自命不凡已经到了危险极端的阶段。我爱他的古怪和他的矛盾纠结,他与女房东的女儿定下婚姻,不因她美丽如天仙下凡,偏偏因为她体弱多病,还要进修女院;他把母亲借来的20卢布一股脑儿全送给了只有一面之缘的文官做殡葬费,而文官是在酩酊大醉后被马车轧死的;他对于社会中两种人的划分: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会做一切逆来顺受的事情,而不平凡的人,如拿破仑,为了更高的目的和更好的未来,是敢于去破坏一些已经存在的准则,去违反常规,而这里的常规包括法律,包括道德,而当不平凡的人,终于在破坏以后树立起一些东西,无人会追究他曾为建立而越过的法律、道德,所有所有的出格。而他,罗季昂,是终不会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的,却终于因此而杀了人。他既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却又是一个无可饶恕的杀人犯,甚至在案发后和警察们开始了缜密高超的心理战,默默下定决心不去自首;他既游移不定,无所事事,辍了学,而家教馆的工作也丢了,像只蜘蛛趴在一个暗无天日的角落,却又能果断无情,抡起斧头就劈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而后又无计划毫不犹豫地杀了无辜的丽扎维达。他其实是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的抱负。在容易激动的年纪,像他这样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年轻人,过剩的年轻精力,要在黑暗的彼得堡如何释放。

在这一方面,罗季昂的热心好友——祖米拉欣可以算的上是平凡得可值得称赞的。他的头脑里也有似罗季昂一样浸染年轻人血脉的先进思想,是在民粹主义之后的,似乎也已经超脱了空想社会主义,是要与过去断绝联系,并且发挥人独立自由精神的无神的无政府主义。但祖米拉欣却有如下这般呼号:

我要对你们讲清楚:你们这班人,一个个都是空谈家和吹牛大王!你们有了一点点痛苦,就跟母鸡下了蛋似得咯哒咯哒叫个没玩,就连这种做法也是从别人写的东西里偷学来的。你们的生活里丝毫没有独立做人的气息!你们的躯体不适血肉造的,而是鲸蜡油造的,你们学管里流的不适血,而是血清!

是啊,从别人那里直接偷来的或者听说来的价值观和逻辑,要怎么思考出自己的人生。道理说得再头头是道,再响亮,也走不出一段自我的人生。虽然祖米拉欣也不再去大学里了,但却在四处工作谋生,家教,翻译,能做的他都会尽量去做。比起罗季昂,祖米拉欣,并没有可以用退休金担保借钱的母亲,也没有美若天仙,气若贞女的妹妹相互扶持,不论是经济上又或是精神上。而他却是一个甘愿卑微到土里去的角色。或许,甚而有时候,罗季昂身上引以为豪的自命不凡的大学生气,那种祖米拉欣也理所当然拥有的优越感,他却甘愿隐匿起来。相比罗季昂,他不会同不理解他的人,不配理解他的人,不看好他的人拗上,他的自尊不是别人堆砌出来的,而是自己栽种的。

而祖米拉欣,之所以讨我喜欢的原因,从不会是因为他是一个较罗季昂更为现实的人。反之,祖米拉欣,也是一个梦想者,梦想着,小的:翻译一些好的书出版;大的:和杜尼雅合资开办出版社,联系翻译有价值的其他语种书籍在俄国出版。说完以后,似乎觉得这大的小的未免太没有应该有的差距?但他却不想罗季昂那危险的大抱负:要做拿破仑那样的不平凡的人,而且不能够把精力和目标集中于当前,小的事情上。不是说去杀掉跳蚤一样活着的老太婆,而是其他一些可能真正证明他的勇气和智慧的事情。年轻气盛时,总会缺乏耐性等待把那小小的梦想渐渐地累积成宏大的伟业。似乎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不是现在,就是永不。(Now or Never.)在我看来,罗季昂就是要急着证明一些什么,有时候只是向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空想家”,也是一个“行动者”,于是乎,他果敢地干掉了老太婆。

罗季昂的矛盾,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他对于生命的纯粹的渴望和他那种尊严名誉同生命无法兼得的戆直。当他将他仅有的20卢布都送给被苦难缠身的玛尔美拉朵夫的妻子,当他接受杀人以后来自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的吻,他感到生命无比的甜蜜,并大呼:

假如我有机会活下去,哪怕是在一块高高的峭壁上,而且那块空地狭小的很,只放得下两只脚,四下里都是深渊、海洋、永恒的黑暗、永恒的孤寂、永恒的风暴,只要让我照这样在一块小小的地方站住不动,站一辈子,站一千年,站千秋万代……那我也宁可这样活着而不马上!只要活着,活着,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只要能活着就成!这是多么真实!主啊,多么真实!人真卑鄙啊!不过,谁说这个人卑鄙,谁也就是卑鄙的人。

是啊,像这样苟且偷生的人是多么卑鄙!竟然在这样只能放下两脚的局促空间,当所谓的活着的自由、尊严都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仍旧要义无返顾地拥抱生命。从小,舍生就义就是被歌颂,永垂青史的,而苟且活着是被唾弃的。但是,分明在死与生之间,从没有一个简单的选项。一个是要即将面对无知的恐怖;一个是要面对已知的无限痛苦。和斯维德里盖洛夫——那个在彼得堡大雨后晨雾间,桥头上,终于扣响扳机,自我了断了的男人——不同的是,罗季昂几次漫步过那城市的河,虽然他爱疯了他高傲的自我,却终于没有跳进去。他也不是不能选择去到遥远的美洲,逃避劳役之苦;或者,总之俄国也有广袤的大地,他大可以亡命天涯。他也没有选择去流亡。他选择的恰恰是生命之重,那种几近再次把他推向死亡边缘的苦役生活,并不是他受不了皮肉之苦,而是他的精神和自尊在受苦,也是他曾宁死也要保全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然而,这是一场救赎。它开始于,罗季昂向索菲雅袒露之时,而非是西伯利亚的劳役。罗季昂曾有冲动要向他天仙般的妹妹坦白杀人的事情,却也喃喃自语道:像这样的姑娘是不会明白的。是啊,从斯维德里盖洛夫嘴里,我们知道杜尼雅是个圣洁的贞女,在她那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又怎么容得下自己正直善良的哥哥一下子变成了杀人犯呢。然而索菲雅不同。我们不论,她是如何沦落风尘,因为个人喜好,又或,对于她,确确实实,是为了养活她的酒鬼老爸和他老爸再娶的患有痨病的妻子以及她的三个孱弱的小娃娃。不论其中因由,总之,在上帝面前,索菲雅是一个不会比罗季昂清白多少的罪人。然而,正如罗季昂说的,受人敬重的有点权势和钱财的卢仁还比不过索菲雅的一根小指头。索菲雅并未有很高的文化,不如杜尼雅幸运,但却明白有时候黑与白,善与恶是可以完美的融合的。这些看似极度对立不兼容的概念其实却是彼此依附,相辅相成,一方因另一方的壮大而壮大的。索菲雅可能会被看作是一个最肮脏的人,但她的心灵却又是最澄澈的。这一场救赎,在这两个人,在罗季昂到达西伯利亚,完成了一年苦役,终于坠入爱河时达到高潮。这一场爱情,似乎没有任何先兆。整部小说都笼罩在罗季昂那阴郁的心理战斗中,仿佛彼得堡漫长的黑夜,谁人会注意到爱情的滋长!然而就是这样两个人——一个高傲到几近放弃生命,一个卑微到可以放弃自我;一个思想锋芒,一个善行闪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寥寥几笔的凑合下,变顺理成章地爱在一起了。爱情,似乎不如所歌颂的那样光芒四射,但即使在极寒的西伯利亚,它也仍然照耀着未来苦役的七年,给了这两个似乎可以存在也不必存在的两个人一种活下去的念想。私下总以为这末尾的爱情,总有些狗尾续貂的嫌疑。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了,接下来的事情,那是另外一本书的事情了。

而罗季昂的救赎,不仅仅是靠爱情,还有他高傲的思想的转变。不然如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原谅自己的,或者依他看来,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他只是还不够胆量,在杀了老太婆以后还继续去成为拿破仑。他从过去坚定的无神论者,变得有些犹疑。我并不敢说,他成了虔诚的宗教徒,或者“宗教狂”,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开放态度。是爱屋及乌嘛?因为索菲雅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抑或,在坚定的绝望之时,放弃宗教信仰,是需要巨大的信念、信仰支撑的;而在终于归于某个宗教之下,又是在怎样的对现实绝望之后?因而有言:绝望是伟大的信仰;信仰是伟大的绝望。他终于放弃了他需要用更坚定地信仰架起的绝望,接受了生命本质的这场苦行。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早期参加空想社会主义革命活动,曾被沙皇推向绞刑台,而恰恰在绞刑的最后一刻,被改判,发放到西伯利亚,而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这恐怕是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在小说中呈现出这么饱满的热衷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青年,以及他们年轻气盛的谈论;这恐怕是罗季昂复杂的源头。

还没读完,就以为,小说从来不是闲书,小说家从来不是闲人,或许是幻想家,但最初却必须是现实生活的狂热爱恋者。而末了,更是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爱生活爱得有多狂热,没有比生活更戏剧化的了,虽然有时候狗血,有时候却也出人意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