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画像读后感精选

自画像读后感精选

《自画像》是一本由[德]恩斯特·勒贝尔 著 / [德]诺伯特·沃尔夫 编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5.00,页数: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画像》读后感(一):这本书带你看艺术家与自画像背后的故事!

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里,拥有一张肖像画可以说是令人歆羡的事情。而身为画家,则拥有常人不敢想的便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肖像画出来,于是便有了自画像。

在这本《自画像》中,为我们揭秘了自画像的历史。透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艺术家眼中的自己,他们可能捕捉了某一时刻、也可能是一个事件!这些画作可能天马行空,也可能展现了艺术家真实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打开这本书,你就认识艺术家不为人知的一面。

文森特·凡·高与《耳朵绑绷带的自画像》

你对谁的画像印象深刻?凡·高的“一只耳”算是我比较深刻的自画像了,很难想象凡·高在割掉耳朵后没有将重心放在疗伤上,反而将这样的自己记录了下来,没有人知道他当时的心情,只有画作记录了当时凡·高的模样以及精神状态。

迭戈·委拉斯凯兹与《宫娥》

在大师的自画像中,我觉得迭戈·委拉斯凯兹的自画像最有意思,他将自己的自画像藏于为皇室创作的《宫娥》之中,在这幅画里,委拉斯凯兹依旧是画家的角色,他不仅构成了这幅画,同样创作着这幅画。可以说非常有意思了!

弗里达·卡罗与《剪发自画像》

说完了男艺术家,让我们来聊聊女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画作中,拥有很多关于自己的画作,如果你了解她的经历,真的很难不被打动。所以她的画作是她与命运的抗争!在一副自画像中,她减去了头发,穿上了西装,眼神坚定,这在1940年的墨西哥,这意味着遭到抛弃或者是羞辱,但她坚毅的眼神却告诉我们,离开男人,她依旧可以做她自己!

书中集合了众多优秀艺术家的自画像,创作主题无数,形式多样,不仅探索了自画像的演变发展,也探讨了艺术家富有独创性的方法和视角,以及随着作品产生的引人深思的问题。

对于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艺术入门好书;对于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讲,在这些自画像中你可能会重新认识某位艺术家,并且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艺术从来都为了表达自我,而自画像则是非常明显的一种方式。透过自画像,我们可以了解艺术家的样貌以及他们创作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同时感叹于他们厉害的绘画技巧!

《自画像》读后感(二):自画像不仅仅是美颜后的自拍

在过去,没有照相机的年代,人们怎么相亲?怎么留下全家福?

这就需要画家的妙笔生花。画家通过光和影以及构图,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留下无数家庭和个人的身影,让他们流传百世。

自画像更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照相技术普及以后,自画像的自拍的功能完全让位给画家的艺术创作。

那么,自画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谁是“自拍”狂人呢?《自画像》副标题《基础艺术05》告诉你答案。

《自画像》是TASCHEN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入门书籍系列之一。该系列是TASCHEN出版社经久不衰的图书系列,自1985年出版的《毕加索》以来,一直受到全球读者的追捧,如今这一系列已包含200多个主题,被翻译成约20种文字。

《自画像》开篇是整体介绍,让读者了解自画像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好理解又有深度。接下来分别选取了三十多位画家的自画像,让读者有了整体印象之后,对具体的作品进一步欣赏和理解。

在那个还没有艺术家称呼的时代,画家、建筑师都属于匠人,他们绘制的画作、雕琢的作品,是不允许署名的,于是,很多艺术家选择将自画像融入作品中,作为另一种署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艺术家终于有了署名自由和创作自由的时候,自画像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意识和想法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以为自画像只是一个人规规矩矩或站或坐的半身像,那么你就错了。画家会通过描绘场景并让自己置身其中来展现自己的喜好、功勋、地位、意识、情感等。即使脱离群像的自画像,画家也会用转身望向画面之外、描绘正在绘画的场景之类的方式来创作自画像。即使是最中规中矩的半身像,也会通过背景、服饰、首饰等媒介来丰富自画像,更好地表达自我。

书中内页实拍

那么,具体到某位画家,他/她又是如何来构图、表现的呢?

作为“人形照相机”的丢勒将他的自画像绘制得极为完美。他的自画像真人等大,庄严自负。通过完美对称以及几何学上的平衡(脸是椭圆形,头发是三角形,躯干是长方形,而领子构成了一个角)达到构图上完美的平衡和稳定。这幅穿着盛装的自画像,彷佛就像是神降临人间一般。

书中内页实拍

面具与个体似乎是对立的。艺术家十分重视它们间的区别。但是,有这么一位画家,他的自画像用面具来展现自己同流不合污,“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境,同时也隐喻了那些曾经嘲笑他的批评家。这位画家就是詹姆斯·恩索尔。

书中内页实拍

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肖像与墨西哥象征主义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画家本人一直反对这种归类,但恰恰是这些风格标签让她家喻户晓。画家有着悲伤的人生,经历过严重的车祸、失败的婚姻、猜忌和酗酒,几乎一生都要依靠轮椅。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的作品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在她的自画像中,画家描绘了剪掉长发的自己。在画家所处的时代,遭到抛弃或者剪发意味着羞辱。那么,画家为什么还要画一副剪发的自画像呢?答案在画面中最上面的歌词。此时的艺术家刚刚离婚,而歌词表现的便是类似的主题。不过,通过这幅自画像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并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直面观众,展现出自尊自重之感。

书中内页实拍

如果你喜欢欣赏艺术作品,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艺术作品,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画家自画像背后的想法,不妨翻开这本《自画像》。

《自画像》读后感(三):艺术家为了青史留名,可以有多拼?

过去的艺术家,论身份地位不可与今日的相提并论。“艺术家”的概念15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的文化领域。在此之前,那些从事绘画、雕塑、织毯、制作珠宝和器具的人主要是工匠,在中世纪时,甚至可能是僧侣。他们接受委托创作,虽然从事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却很少能自由地表达个人意志。

最卑微的工匠,也有声名鹊起的梦想。为了能实现“青史留名”,他们尝试过各种办法。

最初,古代的工匠会在陶器或雕塑上刻下“这是某某之作”。简单的签名中,洋溢着满足和自豪。但是,“小手艺人”在作品上签名以求出名的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厌恶。14世纪末的时候,意大利诗人但丁还说:“连小手艺人都热切地想要出名,难怪画家都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作品上。”有鉴于此,艺术家不得不用上一点“巧思”。

据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记载,雕塑家与建筑师菲狄亚斯为了维持自己的名望,在为雅典卫城雕刻雅典娜雕像时,将自己的形象刻在了雅典娜的盾牌上,“因为他不被允许刻自己的名字”。

15世纪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贝诺佐·戈佐里,虽然并非一流的艺术家,但与当时的权贵的交往密切。1459年,戈佐里受美第奇家族的委托,为其私人宫殿中的礼拜堂绘制湿壁画。其中一面墙描绘了《三王来朝》的故事,画面中包含众多的人物。而有一个人非常特别——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外面,头戴的帽子上写着几个字,直译就是“贝诺佐之作”。他为自己选的位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位于画面左侧的人群中,既不特别靠前,又能确保自己被人发现。对于看画的我们来说,他既是画面的一部分,也是画家对自身存在的“宣言”。

修士菲利波·利皮·将自己画进了教堂祭坛的屏风中,成为圣母加冕场景周围的“群演”之一。他将自己画在一位虔诚的人物后面,但姿势并不怎么优雅——右手托着腮帮,略带挑衅地看向外面的观众。20世纪的艺术评论者分析说,他是有意识扰乱观众与圣母之间的信仰关系,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文艺复兴推动了艺术家地位的提高,艺术家个人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很多像戈佐里这样高调宣扬自身独立存在的艺术家——吉尔贝蒂、达芬奇、丢勒、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等等。而自画像,就成为他们自省的宣言。

在数百年的艺术发展史中,自画像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题材,在无数的艺术家笔下,被赋予各自的内涵。《自画像》这本画册,精选了自12世纪至当代的33幅艺术家自画像——从中世纪德国的格拉赫斯大师在教堂上彩绘玻璃上留下的自画像,到典型的格哈德·里希特风格的自画像,展现了不同艺术家对这一题材的个人化演绎,乃至对自我的审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