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阅读的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阅读的历史》是一本由史蒂文·罗杰·费希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16开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的历史》读后感(一):人类阅读的历史是从读开始的

一本比较严谨的讨论人类阅读历史的书,恨不得从远古还没有文字说起!不过显然还是不得不从有文字开始。其中对古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阅读的境况的描述还是比较新鲜——莎草纸时代的以读为主和羊皮纸时代开始以阅为主,很有意思。

有一件事情最为不解:奴隶制时代难道奴隶主、贵族不认字,要由奴隶来读给他的主人听?实在是想不通。

后面的印刷时代、宇宙时代等没有细读,觉得没有太大新意。

《阅读的历史》读后感(二):阅读是另一种思考

文字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会体现出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观点。在语言的翻译时这部分态度会被忽略或转化。

拼音文字印刷的便利性让欧洲在印刷时代文化超越了印刷成本昂贵的亚洲,对印刷内容的宽容让欧洲北部文化超越了欧洲南部,而与罗马教会的分裂让英国获得教会财富的同时也获得了超越其他国家的图书,使英国的文化超越了欧洲本土。

阅读是第六感,本身是一种人类潜在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让读者的思想漂浮在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和任何一个作者对话,甚至可以与自己的过去未来对话。

《阅读的历史》读后感(三):阅读史

《阅读的历史》这本书是和《如何阅读一本书》同时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比之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强调“指南”的性质,这本书显得更加专业,它是作者《语言史》、《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视线放眼整个世界,从标记、符号的出现一直写到当今电子文本的出现,考察追溯了整个世界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的方方面面。

坦白说,我读这本书的感觉不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方面也许是这本书不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用一些生动且妙趣横生的比喻将本来比较枯燥的东西说得很形象,比之于那一本,这本显得要晦涩得多——当然,也显得这本书更加专业,而我自己太业余;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自己对世界历史的所知太过浅薄,所以当作者天南海北古往今来的信手拈来之时,对于我多少有些对牛弹琴的味道。

我原本打算用“分析阅读”的方式来对待这本书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仅仅是粗浅地浏览了一遍,正因如此,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我这里变成了打折甚至是贱卖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印象较深的地方的,如作者对阅读和写作的一番论述——“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但两者是对立的,甚至激活大脑区域也诚然不同。写作是一种技巧,阅读是一种智能。写作始于精心撰写,经几易其稿方可杀青,阅读的演进与人类对文字潜能的认知水平协同。写作史基于人类的观念借鉴和升华,阅读史关乎社会不断走向成熟的各个阶段。写作是表达,阅读是感染。写作是公共行为,阅读是个人行为。写作拘泥受限,阅读无拘无束。写作把瞬间凝固,阅读把瞬间延绵。”在我所看到的关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的论述中,这番论述很独特,尽管对其中一些方面我个人不太认同,但尤为喜欢最后两句——“写作把瞬间凝固,阅读把瞬间延绵”。

(2014.7.20)

《阅读的历史》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能就语言、写作、阅读这类领域展开历史研究和写作的作者肯定是了不起的。这些领域需要的知识储备太多,对组织材料和完善思路也有极其高超的要求。阅读与整个文明史相伴随,书本的形式和载体千变万化,牵涉到的也不只是书本这一个领域,往往还有意识形态、工业、商业、政权诸多因素,但阅读本身有过挫折却从来没有衰亡。作者提到的一个现象,早期的记录很少与口头言语行为区别开来,书面的优势真正展现出来要到后来。“与书面文字这个天赐之物相随的是专制。作为一种自主变化的结果,识字的人丧失了口头记忆、口头文化和扣头自由。作为一种人为的权威,书面文字把自己强加于每个识字人的身上,就像一个暴君奴役虔诚的臣民一样。如今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口头传统,根本意识不到这个暴君无所不在地征收苛捐杂税,我们的生活、思维、信仰,我们的敬重之情,都离不开书面文字,让我们忘却了世间存在的其他一切可能,我们所有人不经意间成了阅读的附庸。”(p36)

十七世纪印刷出版业的一个现象,值得摘录下来:

整个历史上最会阅读的一个人当然是18世纪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约翰逊博士谈论阅读,随便说出来的话几乎都是格言,他的传记作者鲍斯威尔记录:

约翰逊博士还说:

作者最后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