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精神》是一本由徐复观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一):美与善,自然与忘我

只要看看中国画与西方画的巨大不同,就能知道中国的艺术是独具一格的,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又到底是什么呢?又是如何形成一套自有的体系呢?又该如何欣赏中国艺术之美呢?在徐复观的这本《中国艺术精神》中,在追溯中国两千余年的艺术发展之旅中,我们渐渐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气韵。

全书共分十章,前两章溯及孔孟老庄,后面八章则开始讲述中国的绘画。看起来在章节分布上有些奇怪,何以绘画会占这么多篇幅,中国难道没有绘画之外的艺术了吗?为何讲艺术精神的时候会提到儒道两家的开山鼻祖?他们为艺术事业做了哪些贡献? 之所以会有这些疑问,可能还是原本没有领悟本书的宗旨。本书书名落笔在“精神”二字,这是一个非常讲究内在的词,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去看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实物,更要紧的,是透过这些实物,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意味。 书中之所以会写到孔孟老庄,是因为前两章的主题是绘画之外的另一艺术支柱——音乐。礼乐礼乐,中国从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音乐了,从礼乐一词就能看出其重要程度,以礼并重。在本书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在孔孟老庄的言论之中,乐不时会出现,而且还意义非凡。 因而,要追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就要认识孔孟老庄。书中说到孔子将仁与乐统一,由孔子所传承、发展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音乐,作为艺术本性的美,要求美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说,中国艺术的精神的根源,是追求美与善。 书中第二章写到道家的艺术精神,这里要注意,道家的精神与现在所说的道教是截然不同的。书中说到是代表人物是庄子,说到庄子的“以无用为用”。当一个人沉入于艺术的精神境界时,只是一个浑全之“一”,而一切皆忘,自然会忘其天下,忘记了自己平治天下的事功。这是“无用”的极致,同时强调“无用”在艺术欣赏中是必需的观念。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欣赏艺术,都应该是纯粹的感受,没有功利。对于当下的很多人来说,太难了,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三餐温饱养家糊口可丝毫不容易。 读者大概不会想象到,徐复观在书中将《逍遥游》中的艺术精神巧妙地展现出来了。在说艺术的想象时,作者强调了“共感”这个词。共感的初步,乃是自己的感情不属于自己,而成为属于对象的感情。通过想象力的活动,或推动想象力的活动来实现。庄子逍遥游中的天地万物都有人格的形态。其实,如果将共感换成共情,读者就更好理解了。 艺术需要的是共情能力,比如说书法与绘画原本是不同的,草书的出现及发展让书法有了艺术的味道。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草书更多的是表现书写者的性情。比如说天下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都是情之所至而创作出来的绝品,已经超然文字,字里行间将情感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共情,文字有了情感,就成了艺术。草书是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因而,中国绘画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存在。因为中国绘画注重的是写意,这是最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所在。中国的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之时,最主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到作品之上,其次才是技法。最终这股精神又回归到孔孟老庄的美与善,自然与忘我。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二):新儒学大家徐复观先生,深度剖析中国之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被尊为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在60年代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偶尔着手到自己的文化时,总想去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膝容身之地。

此等现象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仿佛没点西方理论的支撑,就显得不够“科学”,不够“权威”,且尤以艺术、商业、科学领域为盛。

先生将中华艺术文化与儒学道学相结合,剖析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为我们呈现了一部贯通中西古今的不朽之作。

本以为这本《中国艺术精神》是先生近期的作品,结果却发现此乃1965年完成的,距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可如今读来,竟毫无“过时”之感,反收获了不少非常新颖的知识点。

徐复观先生从孔子的礼乐之道说起,追溯论证音乐既是中国最早的“礼”,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艺术。

所以,中国艺术从诞生之初,便与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中国之艺术精神便是中华文化的内核。我们的文化底色与西方完全不同,为何要将之套上西方艺术的标准呢?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拍手称赞,对此,深表认同!那么,先生又是如何诠释中国艺术的呢?

追根溯源:中国人的艺术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与"观物"这一思想相关,观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理念之一,指的是用心静观、细致品味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事物,从中获取审美、感悟和启发,这其实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物上的表现。

历史演变:魏晋时期,儒学和玄学思想在文人士子中得到广泛关注和追求。儒学注重礼仪、道德、学问和政治伦理,强调人伦关系、社会秩序和治理方法。玄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灵性与悟性,强调超越世俗的境界和人性的超越性。这两种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魏晋文人思想的基础。

而艺术的发展,在魏晋时期完成了它的升级,由最初的只是一种装饰美,演变成一种完善的艺术追求。

晋代顾恺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画气韵生动,人物极为传神,从这一时期开始,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包括文章,都讲究一个“传神”。

这就完全区别于西方艺术所追求的“写实”!那些总是不分青红皂白拿着中国文化批判一通的人,实在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当然,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亦是一本不可错过的经典佳作,甚至可以说是一本收藏级的论著。

先生非常有学术精神,在本书中,他将历代名人有关于艺术评论,从典籍中摘录出来。我们可以一边了解古人的思想,一边听先生的深度解析,实属文化之饕餮盛宴!这可真不是一般的文学功力可完成的作品!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三):中国艺术精神的底色,与庄子的无心插柳

徐复观先生的"新儒学”大名声动海内外,没想到论起艺术和绘画也如此可观,而他自述是个“一笔也不能画”的人,这不能不叫人佩服。

虽然之前读过几本关于中国艺术史的书,本书仍然令人耳目一新。要而言之,孔子和庄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前者主要体现于音乐,然而早已式微;后者则在绘画领域亘古绵延,“虚、静、明”为核心的艺术精神状态影响了魏晋以降的画人,其中尤以山水画为重。

徐先生将庄子的思想视为中国艺术精神出处,实在是令我感到震惊,细想却又有道理。

我曾粗粗涉猎老庄文字,从未发现他们的“道”与艺术有何关联。然而本书告诉我,这一来是因为当时的“艺”指的是生活中的实用技巧和能力,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性质不同;二来是虽然主观上没有这样生发,但若从他们“修养的功夫所到达的人生境界去看”,所用的功夫正是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功夫,人生境界也正契合艺术的精神。这种契合,在魏晋人物画已有所体现,到山水画则体现得更为彻底。

范宽(传)《雪景寒林图》

作者进而总结: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

我们一般认为,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徐先生却指出,庄子同样关切人生,他所感发的也都源于现实,故而两者都是“为人生而艺术”。从功用来说,中国绘画实则都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目标。艺术并非无用之用,为人生而艺术也并没有轻忽了艺术的品味,把两者对立起来,是因为没有勘透本质。

这是令我深受触动的另一方面。

赵孟頫《江村渔乐图》

此外,书中也解答或纠正了我之前一些并不全面的看法。比如,书画不同源。

稍微读过一点艺术书籍的人,对于“书画同源”的说法都不会陌生。徐先生却认为,画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文字和书法属于帮助并替代记忆的实用系统,书画实归两种精神状态和目的。我想了一下,同源的说法或许和共同的工具——毛笔有关,书法中的中锋、侧锋和绘画中的线条、皴法确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追根溯源,则文字和绘画确实是各自发展起来的。

中国画为什么侧重于山水?

对于中国画的创作者来说,在作品中“安放自己生命中的世界”,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寄托和释放,这是更高层次的满足。以此需求来衡量,山水之间才是寄托庄子的艺术精神和创作者人本需求所在,宋代文人画盛行之际更是如此。也正因为同样原因,中国的风景画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董其昌仿黄公望山水卷局部

以南北宗划分山水画的派别并不准确。

这又是以往阅读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固有印象,自北宋以来,中国画便分南北两宗,受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北派多是雄壮峻拔的高山奇石,南派则为润泽秀丽的流水低峦。徐先生明白指出,这是明代文人宗派意识过强的弊病,分得也并不合理,但董其昌名气大,故而流传下来。在论及分宗时,徐先生又批评了董其昌将赵孟頫从“元四家”中剔除,以及对“米家山水”的过度褒扬,诸如此类尚有不少。

李唐(传)《晋文公复国图》

徐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成本书,将近一个甲子过去,他的许多观点读来仍然发人深思。在他之前,或许从没有人将庄子对艺术精神的影响抬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这注定会引发许多争议,但他所做的缜密考证和努力公允的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都深深打动了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