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精神》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精神》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精神》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亨利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精神》精选点评:

●不同阶段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重复的内容比较多

●感谢“”豆瓣·書“推荐,带你穿越百年,去看艺术家头脑里的浩瀚宇宙https://www.douban.com/note/703048661/

●非艺术生也推看一看

●适合老师学生读,鸡汤艺术教育书。读到后面有点乏了,因为讲到很多具体的肖像要怎么画,没有刚开始读的时候那么惊喜。

●运气好提前读了这本书的简体版。以前听人说艺术都是相通的,我是没多少感觉。可能最近在学配音的缘故,开始对于“生活”和“美”的表现形式开始在乎起来。我不懂美术,可是在看到作者的心得和经验分享的时候,忽然觉得非常赞同,在自己的配音学习过程中也找到了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印象很深刻的是罗伯特·亨利说不要去刻意考虑技巧和设计布局,而是要去留心生活带给你的灵感。很喜欢译者把作者的那种诚挚也翻译出来了。感受到这种岁月长河里大师那一点吉光片羽,不敢说抓住,反复感受,用心沉淀就很耗费心力了。不得不说标题取得很好,“艺术精神”,精神捉摸不透,也难以言说,它讲绘画要秉承的心,也讲探寻“美”的路途。“美”是通用的,我觉得无论对于一个绘画爱好者还是一个艺术过客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这是一本让我喝的心甘情愿的艺术心灵鸡汤。不得不说,罗伯特亨利一定是一位良师。

●启发: 怎样做好紧贴创作的批评;批评的紧张感与生命力(及有效性)。

●很棒的一本书,特别适合给学艺术的学生。个人认为,如果你已经自己做过作品了或正在做,读此书是为了寻求答案的,那它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只是对艺术感兴趣的话,书中的内容可能不会引起你太大的兴趣。反正我是受益良多。

●100年前的书,现今读起来还是受益匪浅,经典不受时间的影响。而且,不管喜欢不喜欢或者是学不学艺术,这本书都非常有益,比如,育儿。强烈推荐。

●美国老人写得不错。

《艺术精神》读后感(一):艺术启蒙经典

宝藏之书,学艺术的必读推荐。译者翻译的不错,很真诚,很准确,读起来也较流畅。这本书不仅推荐专业的人看,也推荐普通人看,相信能够引起一些对生活美学的思考。相比国内另一个版本的书,我更喜欢这个版本,整体感觉很轻松,封面设计也很美学,内页的排版看着挺舒服,阅读感很好,整体不错,还是要鼓励的。

《艺术精神》读后感(二):《艺术精神》学院的价值

艺术学校就应当是一处沸腾、火热之地。这里的学生对于广博的知识和个人的发展要具有清新的观念,这对于试图向社会传达自身理念的人来说尤为必要。

艺术跟科学、宗教、哲学都有关系。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好学者。

学校的价值应当在于为学生提供了集会之地。艺术学校应当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中心,思想观念要从这里传播出去。

我能看到这样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对内对外都焕发出激励人心的生命力。每个人都能了解它的存在,都能感受到它对所有事情产生的影响。

学校改变了人,人也改变了学校!

—————摘自《艺术精神》学院的价值

《艺术精神》读后感(三):《艺术精神》上美版译者说

这些年来,艺术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不仅艺术家群体愈加庞大,艺术活动愈加活跃,即使艺术圈之外的普通人士,参与艺术的兴趣也愈加浓厚,甚至拿起画笔挥毫泼墨,亲身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但是,看似繁荣的局面并不能表明人们对艺术认识水平的提高。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家?艺术和美有何关系?特别是,对于视觉艺术的入门课程——绘画,它所涉及的种种关键问题:观察、描绘、表现、个性、风格……等等,如何获取登堂入室的门径?至今为止,我们还很难看到让人满意的由现代艺术家撰写的艺术学习指导书。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近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著名现代艺术家和教育家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 1865-1929)《艺术精神:一本给艺术爱好者的美学手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现代艺术学习和研究的绝佳范本。

作为译者,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被亨利先生的深邃思想和精彩论述所打动。正如纽约艺术评论家福布斯·沃森所说的,亨利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是一位灵思泉涌的教师,他拥有极强的语言沟通天赋,他的个性和先知般的热情,足以让受教者成为他的忠实信徒”。当然,亨利的魅力并不限于个性和情感,还在于他是一名富有美学深思的现代艺术家,他对人性和艺术本质的洞察,使他的教学变成一种深刻的富有现代精神的人性启蒙。

那么,亨利其人若何?书中观点若何?如何评价本书在我们当下艺术生活中的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概要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

一、罗伯特·亨利:似曾相识的问题和语境

亨利是美国19-20世纪之交的画家和教育家。他是“垃圾箱画派”的发起人,是“八人展”的核心,是独立艺术家展览的组织者,是军械库展览的观念之父。他长期在费城、纽约、爱尔兰、新墨西哥创作或从事艺术教育,《艺术精神》就是由他学生记录整理的他的美学理念和艺术学习方法。该书初版于1923年,距今似乎已久,但读之依然感到极为亲切,他提出的问题仿佛正是我们的问题,他给予的答案似乎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答案。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跟时代背景的契合性有关。

20世纪初美国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转型、本土和国际交错的关系中。国际艺术中心是巴黎,美国却是艺术的偏远之地。美国依然保持着19世纪具有民族特质的写实绘画传统,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等等新艺术逐渐传入美国,相对滞后的美国艺术界感到困惑和压力,对艺术道路无所适从。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新艺术?本国艺术家方向在哪里?这些我们谙熟的问题,在当时美国同样真实而重要。亨利毕生以创造一种伟大的美国本民族艺术为己任,但他同时以开放的胸襟面对各种艺术资源,为此他必须用富有智慧的艺术观念和策略来面对这种现实。

另一个背景是则是对学院教育的悖反。经过一个世纪发展,当时美国已经有学院教育体系,也有了类似官方性质的机构“国家设计院”和国家展览。学院教育和国家准则代表了美国的精英艺术,这种情况跟中国当下也十分相似。亨利对精英艺术十分警醒,一方面他坚持学院教育的精粹,另一方面他对学院规范和精英价值充满反思和批评,其宗旨则是鼓励艺术家摆脱受约束的状况,回归本心,追求自由感知和创造的艺术精神。

二、“艺术精神”:生命美学的艺术本质论

亨利思想中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恐怕就是他对艺术本质的美学判断。何为艺术?在他看来,传统的形象之真、主题之善、形式之美都不能切近艺术本质,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精神”,是人通过艺术而获得的心灵中的某种“精神状态”。正如前言中他的名言:“我们生命中有这样的时刻:我们会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去审视世界。我们在这样的时刻是最幸福的。我们在这样的时刻拥有最高的智慧。”这种时刻当然就是融入艺术或者审美的时刻,也就是心中具有艺术精神的时刻。他说,人在这个时候心灵中好像“活着一个艺术家”。

拥有艺术精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幸福、独立,意味着人拥有最高的智慧,充满活力、激情和创造力。想一想,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啊。为什么亨利的演讲和教育总是令人心动神迷?显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他让艺术变成了人们获取幸福美好生活的途径。对当代中国人来说,这难道不也是极为重要的吗?

可以说,亨利对艺术教育、艺术创造甚至审美生活的看法,都是基于对这种“艺术精神”的信念之上的。他反对拖延日久的学徒训练,认为“艺术学子必须从一开始就是一位大师,就是说要具有一种艺术精神,或者说要具有大师的心理状态”。他反对创作中缺乏激情的细腻描摹,他认为作品无非是“那些自身才华得以自由释放的人留下的印迹。”他反对传统和权威规定的“美”的概念,他重新定义美为“心灵中感受到的愉悦感”,这正是艺术精神的完美体现。他也反对功利的艺术活动,他坚持认为艺术爱好者必须保持个性和独立,“摆脱控制,为自由而奋斗”。

无疑,亨利的艺术美学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张扬的现代性的表现主义美学。我们在他的著作中时时都能读到他对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推崇和赞美。当然了,亨利不是美学家而是画家和教育家,他是把高亢的美学理想跟具体的艺术学习方法和过程结合起来讨论的,也正是这种原因,才使得他的演讲更接地气,让每一个普通人读起来都觉得亲切自然,感同身受,都能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启发。

三、美术之路:学院教育的反思和超越

对一个艺术爱好者来说,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一条正确的艺术之路?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让艺术学子踌躇莫展问题。亨利可以说是为艺术学生指点人生道路的伟大导师。他身旁汇集了一大批无怨无悔的青年,他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成长为美国现代艺术中的佼佼者以及很多艺术机构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我们不禁要问,他为学生描绘的美术之路是怎样的?

读过本书之后就会发现,亨利所倡导的美术之路跟传统学院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他对包括艺术学院在内的任何艺术机构都充满警惕。他自己曾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巴黎朱利安学院、法国美术学院学习,对学院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十分熟悉。他也熟知国家设计院的权威,通过展览和评奖对创作造成示范和制约。他认为,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常常会“碍手碍脚”,学校“有优点也有缺点”,“教育让我们偏离了自然的本性和道路”,学生应当“利用学校”而不能“被学校利用”。他批评国家评审和奖学金机制,认为“艺术价值不可能被权威裁决”,倡导不被评审和奖励的“独立艺术家展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以开放的胸襟、强烈的个性以及对现代艺术和文化的领悟,为学生寻找全新的艺术之路。

在他看来,艺术道路乃是一条“自我教育”的道路:“不管学校有多好,教育必须由自己来决定”;“自己决定要上的课程,判断别人的建议,判断自己的表现”,“只有自我教育才可能利用学校实现自己的成功”;自我教育就要“敢于冒险,敢于面对各种难题,做真正的学生”;自我教育就要“下决心忍受孤独,并且要学会终生享受孤独”,“要想成功,孤独就是要付出的代价”;为了克服困难和孤独,他倡导艺术家自发的“充满手足情谊的兄弟会”……亨利显然认识到,自我教育绝不是一条坦途,也没有任何可以复制的经验,为此他用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情感鼓励学生勇敢追求,在他的著作中这种令人心动的话语随处可见,这些无疑是一位伟大导师给艺术学子的最宝贵的馈赠。

四、绘画之途:立足并超越技法的精神磨砺

绘画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课,绘画也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形式。作为画家,亨利在费城女子设计学院、纽约艺术学校、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等地的教学主要是绘画教学,这跟中国当下美术教育模式也很相似。然而,学院绘画教学主要还是学习传统大师技法,亦步亦趋地写生对象,学生需要经过长期循规蹈矩的基础训练才能尝试独立创作作品。亨利对这种积习可以说深恶痛绝。他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就是批评这种教学模式,然后从“艺术精神”培养的视角,创立一种全新的且富有成效的绘画学习之途。

什么是真正的绘画研究?是“复制实际的事物”吗?是“朱利安学院的学生13年来重复练习、毫无新意的绘画”吗?是“长达数小时、数周、甚至数月才完成一幅画”吗?都不是。亨利断言,“真正的艺术研究乃是发展那种儿童时代就与之俱来的自然感受力和审美想象力”;艺术学子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要从一开始就是一位大师”;技巧并不重要,“用某种技法表达一个无趣的观念,这个技法将和这个观念一样无趣”;他鼓励学生画速写而不是长期素描,画记忆画而不是机械描摹,画生动的“未完成之作”而不是细腻而麻木的“完成之作”……谙熟绘画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种充满睿智和启发性的论述在著作中比比皆是。

作为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亨利对人物绘画的教学建议尤其具体。他讲述绘画的观察方法,倡导对模特儿的感受,对草图、色稿、色调、背景、笔触、材料提供细致的建议,分析人物的头部、须发、五官、姿态、服装、风景……的观察和表现要点,字里行间,绘画学习者自能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不过,亨利从来不提供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他反对把任何规则强加给学生。他讲课的目的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观察和思维的表率,他希望学生做的,则是以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独立地“感知、发现、探寻、创造、大胆地进行自我表达”,鼓励学生“扰乱、颠覆、启蒙,以更好的理解和表现这个世界”。

五、亨利的启示:我们的时代和艺术教育

我们跟亨利的时代背景有所不同。亨利处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美国,个性和自由是20世纪之初的主旋律。我们处身于21世纪的中国,这是传统、经典、现代、后现代文化多元共存的时代。尽管如此,由于强大而久远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艺术教育和创作中依然充斥着模仿、传承、法则、技巧的因素,艺术被教育、权威和商业制约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这使得“注重个性化表现”的现代艺术精神在中国依然有价值,现代性启蒙依然是中国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艺术事业,社会对艺术的兴趣日益高涨,艺术逐渐变成整个民族提高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跟一个世纪前的美国也有相似之处,机构的保守性和滞后性似乎是一种难以摆脱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出版像《艺术精神》这样的倡导现代艺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著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虽然当代的艺术手段和媒介已经极大的丰富了,艺术学子可以有极多的途径了解和从事艺术,但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也往往让学生感到混乱和无所适从。相比之下,罗伯特·亨利的《艺术精神》在艺术理念上单纯而有力,对艺术实践的分析基础而本质,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魅力。笔者相信,无论是艺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业余的艺术爱好者,在本书的阅读中都能获得人生教益和艺术精神的启蒙。

孟宪平

2019.1.13

(译者为鲁东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艺术精神》读后感(四):来,我带你穿越百年,去看艺术家头脑里的浩瀚宇宙

(本文首发于@豆瓣·書)

要向人言简意赅地安利《艺术精神》,实在是很难——因为,一时间涌上笔尖的话太多了。

它有百余年的悠长历史、

有富有传奇色彩的作者、

有妙趣横生的文字、

有零散易读、辞微旨远的风格、

有百年来被艺术学子视为圣经的崇高地位……

想了想,还是从大家都乐意听的一则小八卦开始吧。

《艺术精神》的作者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原本不叫这个名字。

罗伯特·亨利 照片

1865年他出生时,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是罗伯特·亨利·柯扎德(Robert Henry Cozad)。

他父亲的职业是房地产开发商,私下里又是一名赌徒。

1882年,亨利的父亲卷入了一场与农场主阿尔弗雷德·皮尔森(Alfred Pearson)的纠纷,

起因是争夺土地上放牧牛群的权利。

在争执中,亨利的父亲用手枪打死了皮尔森。

虽然最终没有被判刑,但亨利一家成为了镇上人们千夫所指的对象。

他们逃往了科罗拉多州,父亲将姓氏改为了Lee,

亨利则伪装为他的养子,将名字改成了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这里Henri的发音读作“hen rye”)。

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人生巨变的亨利,

这一年也仅仅17岁而已。

罗伯特·亨利的传世之作《艺术精神》成书于1923年,

书中收录的是亨利从事艺术23年来的笔记和信函。

翻开书页,那些文字是确确实实地跨越了百年时间,呈现在你眼前。

然而100年过去,它一点也不过时。

其中某些棱角分明的观点,甚至在今天也堪称新锐。

比如:

亨利的一生都在反抗权威,拒绝窠臼。

他反对学院派经院式的死板艺术,而去寻找不那么文雅却真实的题材。

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说道:

“亨利希望艺术能像新闻业一样。他想让绘画像泥土一样真实,

像冬天结冰在百老汇大街上的马粪和雪一样真实,像汗水一样真实,

带着人类生活中无法抑制的气味。”

1895年,亨利开始重新审视他早期对印象派的热爱,

他敦促他的朋友和学生创造一种新的、更现实的艺术,直接反映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亨利和他的朋友们——包括后来被称为“费城四杰”(Philadelphia Four)的费城出版社插图画家:

威廉·格拉肯斯(William Glackens)、乔治·卢克斯(George Luks)、埃弗雷特·希恩(Everett Shinn)和约翰·斯隆(John Sloan)。

他们把视角投向社会底层,

描绘底层小人物为了生计如何奋斗,描绘各地移民的艰苦生活,

描绘杂乱琐碎的生活场景,描绘肮脏的城市角落。

他们由此开创了名噪一时的“垃圾箱画派”(Ash Can School),

而评论家们称其为“传播丑陋的人”。

(图为亨利这一阶段的作品)

《纽约的雪》(Snow in New York),1902年

《街角》(Street Corner),1895年

《巴黎街角》(Street Corner in Paris),1896年

《蒙帕纳斯》(Montparnasse),1898年

1906年,亨利被选入美国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

但1907年,他所在画界的画家被该学院拒绝参加1907年的画展。

他指责评审团成员有偏见,将该学院称为“艺术墓地”(A cemetery of art),

然后离开了评审团,决定组织一场自己的画展。

今天我们很难理解当时这些年轻画家做展览的条件是何等的艰难。

大型的官方展览控制在反复获奖的那些人手中,

他们对社会公众和私人收藏的影响极为强大,让年轻艺术家根本没有机会卖掉甚至展出自己的作品。

那些人对亨利可谓恨之入骨,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

亨利对他们的抨击是公正无私的。

他赋予了学生们勇气,

为年轻的美国独立艺术家们,争取了公平和自由的机会。

1910年,亨利在约翰·斯隆(John Sloan)和沃尔特·库恩(Walt Kuhn)的帮助下,

组织了独立艺术家展览,这是美国第一次没有评奖的无奖展览。

他模仿法国的独立沙龙(Salon des independence),作品按字母顺序悬挂,以强调平等。

这次独立画展就是当今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Independent Society)的前身。

亨利一直执教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

1915年至1928年,也任教于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他培养了一批20世纪初期优秀画家,譬如乔治·贝洛斯(George Bellows)、洛克威尔·肯特(Rockwell Kent)和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等。

20世纪初的美国,几乎没有哪一位学生没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他的指导。

亨利当年的学生,很多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艺术。

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亨利的教导之下,

才第一次听说杜米埃、马奈、德加以及戈雅等艺术家的名字。

人们可能会感到奇怪,这些年轻人何以在对艺术常识如此孤陋寡闻的情况下,

竟然还能够成为画家。

这正是亨利的功劳。

亨利对于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教化,

他所追求的是发掘那种潜藏于各种原始伪装之下的与生俱来的天分。

他让未经训练的学生保持纯真的、未受教化的状态,

甚至怀有对审美的误解也没有关系。

他不介意学生的外在装束,甚至衣衫褴褛也无所谓。

他在意的是个人的内在潜力,只要发现有潜力的学生,

他就会投入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导。

他要求他的学生从生活中直接获取亲身感受,而不是从艺术中。

在阅读《艺术精神》时,我常常恍惚置身于百年前亨利的课堂上,

听着他热情澎湃的谆谆教诲,看着他在讲台上因艺术而燃的炽热灵魂。

就仿佛,我也成为了他众多学生中的一员。

纽约艺评家福布斯·沃森(Forbes Watson)在为《艺术精神》撰写前言时,

回忆起亨利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学相长的那段时光,也饱含怀念: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坐在纽约联合广场的长椅上,听亨利的一些学生满怀激情地讨论,

他们谈论亨利当晚在夜校跟学生们讲的话。当时的讨论可谓慷慨激昂。

听到这些话的人可能难以置信,

这些年轻人白天做完一整天的苦力,晚上接着在亨利的学校作画数小时,

然后只能去公园的长椅上过夜,

因为他们甚至连租下一个房间过夜的钱都没有。”

作为一本多达352页的名著,

《艺术精神》的文字很零散,随手翻开一页便可阅读。

因为那都是一百年前,罗伯特·亨利亲笔所撰笔记、书信、讲稿和文章的原始篇章。

那些纵情恣意的字里行间,亨利的才华如泼墨般挥洒纸上:

对线条、明暗、色彩、笔触的独到见解,

对伦勃朗、提香、雷诺阿、塞尚的犀利评论,

对绘画、音乐、雕塑、诗歌、哲学的共时思考,

对时代审美的反思,对自由表达的鼓励,对永恒之美的追寻……

他所谈论的早已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推荐这本书时说道:

杰克·多西在演讲中推荐《艺术精神》并朗读他喜欢的段落

《艺术精神》百年来畅销不衰,它的读者早已不仅仅是艺术学子,

在各界杰出人物的书架上,它都占有一席之地,

包括著名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

中国知名水彩画家简忠威、

世界知名画家&教育家理查德・斯契米德(Richard Schmid)、

美国著名油画家&《油画的光与色》作者凯文·麦克弗森(Kevin Macpherson)……

在国外拥有近百年的口碑后,《艺术精神》终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推出了简体中文版,

实在是姗姗来迟,但好在终究没有缺席。

《艺术精神》中文版封面

内外双封面设计

《艺术精神》中文版实拍图

简体中文版采用圆脊硬精装,内外双封面,

以最精致的形态将罗伯特·亨利的原始文稿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为了保证它能够随身携带、随手翻阅,

我们选择了130mm×185mm的小开本,

内页选用轻盈又质感极佳的进口北欧书纸,

保证这本书托在你手上时,

不会比一本手帐本大,也不会比一本手帐本重。

你可以将它放在随身的包里,

闲来无事,或是需要灵感时,

就翻开它的任意一页。

无论读到的是哪一段文字,你都一定会有所收获。

《艺术精神:一本给艺术爱好者的美学手札》现在全网有售,

抛两个地址,欢迎购买~

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26486599.html

天猫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51.ec2879b929csiA&id=585756834561&user_id=2041592426&cat_id=2&is_b=1&rn=ff4633a1fba804f1ce8b089c161f88c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