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书五经读后感锦集

四书五经读后感锦集

《四书五经》是一本由孟子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9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书五经》读后感(一):成为共同遗产了

读了孟子,不读不知道,一读才发现,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些词汇原来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比如为富不仁。原书里还有仁者不富。

比如事半功倍。

老夫子讲话很有意思,男女授受不亲,可是嫂子掉到水里救不救?不救就是豺狼。这时候救了肯定有身体接触,这是权变。

比如有人可以让掉王位,有人连一碗饭都不肯让,这是性格问题。

比如舜吃馒头野菜的时候,好像一辈子都可以这么过下去。

等到成为王,穿好衣服,有人服侍的时候,又好像一直都是这样似的。

自己看去吧。

《四书五经》读后感(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应该是指内心,朱熹解释为不偏不倚(都可以翻译作中间,而中间有两个意思:在其中和处中间)——我觉得不是朱熹这样理解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上“中”字没朱熹解释的这个意思,倒是有“内心”这个特指。另外,“发而皆中节,谓和”的“节”我觉得朱熹解释的挺对,是礼节的意思而不是节制的意思,否则“中节”——“中”(“符合”的意思)和“节”都成动词——就不通顺了。既然“发而皆中节”的“中”明显不可能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则又证明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也非处中间的意思。

所以说《中庸》不是人们字面想像的那样,不是讲“中”而是讲“正”的,前者是一种个人说法,是对经书意思的引申,是对原旨的背离:从论语里记载的孔子言行可以鲜明地看出他的正直,这是孔子最显著的品质,所以虽然书上有“过犹不及”之类的言辞,也应该认为“中庸”一词的意思是诚恳,而非后来人的不过又非不及的投机伪善的中庸路线的说法。

如果或许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中”是孔子提出的一个不逾矩的为人标准,那么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孔子的想法是不应当会这么复杂拘泥的,中仅仅是符合的意思。

-------------------------------------------------------

以前有个教员,她一直疑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的“夫子哂之”这句的“哂”字,觉得孔子怎么能笑话弟子。其实“哂”字的意思只是轻微的嘲笑,表示了不同意见。我查了下网上的翻译,这个字有译作“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的,我觉得不译成引申义“讥笑”,还是译成“微笑”就可以了。

《四书五经》读后感(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之一,无论是乡野农夫还是渊博学士都把传统美德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四书的 “仁爱”“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名言,至今口口相传,四书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大学》 大学之道实为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从夏、商、周的教育制度、教学设施,到学术的兴盛、衰败、发展,始终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弘扬人性的美好品德让人达到安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实质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以《三纲八目》为主,“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平天下”。“格物而致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认为表现出一个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不同的作用,能力有限就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提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于出世的境界,孟子曾效仿孔子带领徒弟周游列国,但当时不被各国接受,而后退隐山林与弟子一起著书“不得志时追求善,得志时推广善”。正是表现出当时孟子的境遇。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要及时反省自我,并从中总结损益,才能提高修养,不断革新! “止于至善,知其所止”其实什么身份,不同地位、不同遭遇的人,其努力的方向和所走的道路也是不同的,但殊途同归,无论是谁最终还是要实现一个人生目的,即成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从而流芳百世,受人敬仰。但对于一般人来说似乎过于理想化,因此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最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漫无目的,随波逐流。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态,要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四书五经》读后感(四):错字多,如临深渊。

1

这本书虽然是白文本,没有任何注解,但是查阅起来还是有一定方便性的。我虽然长期拿他对于学生教学,但是细读之下,发现出了很多不应该出的错字,请大家一定要小心对待。

也就是说打字的人是毫无学养的,审稿的人是毫不负责的,所以里面的很多文字绝对不能相信。

举一个例子,光是《中庸》,这一篇每页就能达到错三个字以上,太可怕了!

大家翻到54页,倒数第13行开始,诗经大雅的句子被篡改了,矧可射思,第1字错为吲。下一行不可掩,错为拚。下三行,倾者覆之,错为则。

上一页(53),罟擭陷阱,错为攫。下一页(55),禘尝之义,错为谛。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芦苇)也。卢错为庐。

其他此类因为形近的低级错字特别多。诗经,礼记,也是重灾区。所以请师生朋友们使用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写文章的时候,要去查《十三经注疏》或者是《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1914年商务印书馆铅印为底本),这样就不会害人于无形。

2

《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1914),到此书已经过去百年,虽然都是所谓的白文本,但是相去天渊有别。

我们来看看诗经,一首诗就能错两个字。请大家翻到第189页。思齐这一篇是歌颂文王,还有一些女性祖先的特殊诗篇,里面包含了文王的奶奶妈妈和妻子这三代女性,是周人祭祀的妣。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女性是不是文盲,但这些诗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烈假不瑕”,错为遐。这句的意思就是使可怕的大病都不能把人击倒。是文王之德。

“古之人无斁”,错误为古人之无斁。朱熹讲的很清楚,古之人就是指周文王。 再看162页的名篇 七月流火,这是周人在老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是重要的史料,男人耕田,女人织衣。而且在记月上,夏历与周历并用,七月流火,用的就是夏历,事实上是在今天阳历的八九月。一之日,用的是周历,是周历的正月。

但是第三段漏了一大句: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硬生生的少了“我朱孔阳”!

所以我说中华书局的这本书:错字多,如临深渊。

《四书五经》读后感(五):《诗经》《尚书》读后感

《诗经》《尚书》读后感 2017-02-23 Jacky Jacky的分享空间 由于对先秦时期真实历史的好奇,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大致看了《诗经》和《尚书》。为什么说是大致看了。原因有二:第一是,考虑到阅读的速度,我主要看的是翻译过来的白话文。基本没有去看原著的文言文。说实话,里面的文言文大部分我也看不懂。看到这些古籍后,才知道,原来先秦的文言文对我而言就是天书。第二,我也不是每一篇都自己看过的。《诗经》里大量对帝王歌功颂德的颂和《尚书》里的伪古文我就没有仔细看了。 看了《诗经》后才知道,我们现在汉语里的很多成语和俗语都是来自它里面。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辗转反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生之初,我生之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悠悠我心;百岁之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子同仇等等。这些优美的语音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呢?《诗经》的国风里大量的运用了排比和暗喻。这个对后世文学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后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特别喜欢用排比句型,我想应该就是起源于《诗经》。 《诗经》国风里记录了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到三千年前普通人民的真实感受。语言表达的真挚而朴实。里面有普通人对家人思恋;对爱情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可奈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能帮助普通大众改善生活的伟人的崇敬和歌颂;对贵族压迫的反抗;对用贵族用活人殉葬的悲痛;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千百年来不管社会,科技,环境怎么变,人的基本感情需求是不会变化的。这个就是阅读《诗经》后给最大的感受。正是由于人类的感情需求的一致,才会让这些带着感情意境的优美语言流程至今。 《尚书》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统治阶级关于对治国的一些言论。每一位统治者或是一个阶层都是以天命来强调自己的合法性。顺应天命就能让四海归附。不顺应天命就理应被其他人能顺应天命的取代。里面对于顺应天命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讲求做人纲纪,采纳众人谏言,明察下情,反省自己,不纵情舞蹈,不沉迷酒乐等。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国社会政治的合法性并不是固定由法律来决定的,而是由人心(民心)来决定的。哪个帝王或是统治者得民心,那他就是顺应天命的。哪个帝王如果不得民心,那他就是违背天命的。这样就可以被其他人推翻。 尚书里的《洪范》记录的就是箕子对周武王讲述的治国方略即治国的九种大法。仔细看里面的要求,全是要求君主做到完人。要求君主做到十全十美。态度应当谦恭,语言应当正确并可以遵从,眼光一定要明亮,听觉一定要灵敏,思想一定要睿智。要中正不邪曲,刚强而能立事,柔和而能治理。可是哪个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了。君主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到十全十美。圣人思想应该是中国古代思想里不好的地方。洪范里还强调了祭祀和占卜。当然这个可以理解。三千年前人们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很朦胧的状态,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给自己做事情的信心。 阅读历史,特别是往细处读历史,可以让人更好里理解当今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然后能让人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慌不忙。 阅读 2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