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芳心似火的读后感大全

芳心似火的读后感大全

《芳心似火》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页数: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芳心似火》读后感(一):狭隘的地理观和臆想的史学观

看到40页我把书扔了——这已经不再是一本书,已经变成了作者臆想症的恣意书写。齐国,出过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亦名列战国七雄,在东周覆亡的几百年里确实有所作为,但最后敌不过秦国的铁蹄,胶莱小曲被黄土秦腔彻底淹没。古莱国确曾有过,但建国先祖是否如作者说的来自贝加尔湖的游牧民族,尚无定论。作者又云古莱国建立后,贝加尔湖人又遣人越过渤海北上寻找回归之路,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奇闻怪谭。

《芳心似火》读后感(二):芳心似水火

读书如读人。

读小说,看到的是隐形的作者;读随笔,作者就跃然纸上了。《芳心似火》,说好不好,说差也不差,但总体而言,能看到作者的身影和面容,能在那絮絮叨叨的闲言碎语后面,感知作者一片齐国芳心。

在现实中焦灼,对生活不满,充满了“放心”的人,大概看不上这本书,因为本书无逻辑,大概也算得上无文采,念叨,就像一个中年大叔在教育子女,想想句句都可以反驳,又觉得句句有道理。但如果静下心来,则也摘取片言只语,当作人生的感悟,生命的格言,就可当闲适的小说,体味齐鲁那片土地的风情。

齐鲁之地,我仅到过泰山——济南是无足观的——,但这并非张炜笔下的重点。他论齐国,中心却在莱国,蓬莱之境,远在历史的风尘中,他信手拈来,实际上仍显出他的一片向往。因此书中过誉之处遍是,恐怕外人看了便有意见。不过,有意见又能如何?张炜一片芳心,藏在了他的书院的松风后面,自说自话,爱听便听,不爱听的,就当是蔽履,弃之可也,说不定日后想起,重新捧读,倒也能温出一番风味呢。

《芳心似火》读后感(三):看看古代的烟台地区有多富

《芳心似火》是咱们烟台籍作家张炜的代表作之一,诚如封面副标“兼论齐国的恣与累”,书中大量文字涉及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世情民俗。

这本书关于齐国的故事林林总总,今天先从一个最俗的角度讲讲,看看古代的胶东人到底有多富。齐鲁大地文化灿烂,春秋战国时期公认齐国最富庶,其实在齐国的东面即我们胶东半岛地区还有个名气并不大的莱国更加富裕,后来被齐国所灭。莱国之于齐国有多大的重要性?张炜的分析是:东莱不仅是莱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而且是后来整个齐国强盛繁荣的发动机。没有这个海角的渔盐之利、商业和手工业以及农业的繁荣,就没有齐国海内称霸的实力。

莱国人世代久居东部最富庶的平原,那里物产丰富,是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农业技术先进,手工业也十分发达,这些都远不是西周所能比拟的。这样说还有些抽象,不妨以莱国的成绩说话,莱国是最早的丝绸业发祥地,还发明了炼铁术,拥有世上最大的粮仓和最多的骏马,还是水稻最初的栽培者。

后来齐国灭了莱国进而更加强大。勾勒下当年齐国的景象吧:工业十分发达,盐铁业占了天下总量的一半往上;商业繁荣,主要城市街道店铺林立,五业兴隆;娱乐区则红灯高悬,日夜笙歌。上层社会浩大的节庆不断,豪宴连连,一切都没有个节制。宴席场合那是极度铺张,恐怕连现如今的豪华会所都自叹不如。有的君王简直是逢宴必舞,没有艺妓伴随音乐边舞边唱那就不叫做宴席,倒真是应了现在最火的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

说完了吃喝玩乐再说出行。当年齐国的高级轿车选取最好的木材,由最精良的工匠打造而成,要使用上等的坚桦做成,而坚桦当时只在东部莱山才偶尔一见。车厢的装饰美艳富丽,极尽雕琢之能事,可坐可卧。车顶冠盖十分招摇,饰有流苏,奔驰在大道上,远看就好似雨后生出来的巨蘑,五彩缤纷。

皇家贵族雍容华贵,大户人家也是腰缠万贯。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讲的就是发生在登州、莱州的故事。登州薛姓大户女子见到另一位出嫁女子一贫如洗,就顺手将锁麟囊相赠,囊中装的珍宝光华灿烂,有夜明珠、紫金簪、赤金链、八宝钏等,价值百万。这个故事太离奇了,可是发生在古登州却让人不能不信,因为这里的确是产生豪门和豪举的土壤。

当然,恣意过度,国家必为物质所累,齐国在放纵了几代后,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今天,浮光掠影般简述了书中对齐国、莱国财富的描述,下次,咱再看看这本书讲述的那些生长于半岛的怪人怪举。

《芳心似火》读后感(四):胶东半岛的怪人怪事

山东是个出圣贤的地方,也是出官员的地方,甚至还出了很多怪人怪事。胶东半岛至今流传着很多故事传说,一些怪人怪事听上去荒诞无奇,却不能不让人相信故事是真实的。说他们怪不是傻更趋于奇,世俗人无法理解,故而称之为彪。《芳心似火》里就讲了不少胶东怪人怪事。

故事一、“莱州人的鬼,黄县人的嘴,蓬莱人的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征,鬼是指心智,嘴是指能言善辩,腿是指勤能奔走,这三项基本涵盖了胶东人的特点。黄县嘴子到底多么能说会道,历史上曾记载这么件怪人怪事:民国时有个老黄县人,不知怎的突发奇想,想在当政高层走上一遭,显示下自己的本事。一个稍微识文断字的老农,其貌不扬,矮小且有点罗锅,却搅起不少的波澜。他对地方官吏上达宏愿,说要献出自己的家财万贯用来抵抗外侮,言之凿凿,终于层层感动,最后竟被国民政府请到京里,从部长到最高执政都出面接见叙谈,正经款待一番。“能把死的说成活的”,都不能形容这老农的伶牙俐齿。

故事二、相传海边有位老人终日面对一个棋盘、两个棋罐,静待高手前来对弈,来的人没有谁能战胜他。奇怪的是老人赢棋却唉声叹气,原来结局时棋子的形状并不好看。后来终于这位老人由于过分重视棋形导致连连失败,那些虚荣的毛头小子也拥到老人那里,以赢了老家伙多少盘棋而自傲,老人却越输越高兴。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老人下棋不假思索,出手飞快,不再仔细分辨棋局,而是直奔心中那个好的棋形而去,最终不知道多少人败下阵来。

故事三、栖霞有位年过半百的山民,翻山越岭路上口渴难耐,恰好遇到一处山泉,清冽甘甜,让全身有种说不出的爽气,直喝得腹中饱胀才开始赶路。眼看就要到家时,担心回家之后就要弄丢那眼泉,再度回去做了记号,以便将来能随时找到。不料老人竟日思夜想,决定搬到荒凉大山里的泉水旁定居。就这样父亲住在山上,妻儿住在村里。过了许久儿子进山发现石屋依旧,唯独没了衰老的父亲。村里人都说他成仙得道,只有儿子觉得父亲可能又发现了一眼更好的泉。

故事四、在古登州和莱州交界那有个临海的城镇,当地一名制琴师享誉盛名,最拿手制蟒皮琴。城镇上有户收藏世家存着一把上百年的古琴,可惜蟒皮开裂,无奈去找这位制琴师重新镶造。这位收藏家老来得子,对孩子疼爱得不得了。有天他突然听到尖叫声,原来孩子蜷缩在草垛旁,被两只豺狗盯着。但见一条蟒蛇用身子围住孩子,身上满是鲜血,原来蟒蛇为救孩子与豺狗搏斗。前来救孩子的妻子记住蟒蛇脖子上有一块金黄色大斑。等啊盼啊,制琴师傅终于送来修复好的古琴,声音韵味十足,价值千金的古琴重生了。可妻子凑近一看大惊失色,她认出这蟒皮上的斑纹!问了制琴师才得知,为了追求完美,他联合猎手,方才寻觅到这么好的蟒皮。收藏家一声未吭,返回屋子砸掉了所有的古琴。

故事五、海上有位守鱼铺的老人特别喜爱下棋,冬天里没有对手,就一个人摆弄棋子儿。有年秋末,几个年轻人逮住一只大龟,前肢左上方有道深深的割痕,就在他们要烹杀这只龟时,老人赶到了将受伤的龟买下,多日之后在老人的照料下乌龟完全康复,它离开时,朝老人深深磕了几个头。从那年冬天起,无论多大风雪,总有一个黑衣老人赶来与他下棋,长着一口细小坚硬的牙齿,闲扯一些海上的见闻。黑衣老人对自己的来路遮遮掩掩,后来他打了瞌睡,不小心露出左肩一处不小的伤疤。七八年后的一个冬天,黑衣老人第一次爽约了,而守铺老人已病重最终离世。开春后,黑衣老人赶来大嚎:“我冬天害了场大病,没能陪你下棋啊!”

五个故事诡谲怪诞,读来啧啧称奇。胶东地区论谈怪力乱神者自古有之,最著名的当属徐福凭借不烂之舌引得秦始皇晚年一次次往东颠簸。而流传民间的故事也是源远流长,可如今胶东人还记得多少祖辈口口相传的神奇呢?

《芳心似火》读后感(五):回归千年的文化寻根

认识张炜是从他的《古船》开始的,其后又在《九月寓言》、《柏慧》、《外省书》、《丑行与浪漫》、《刺猬歌》等一系列作品中进一步欣赏了他,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张炜的血液里流淌着齐国的血脉。山东在北方的南部,又在南方的北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张炜看似柔情的外表不露声色地透着几分硬朗的性格。如果说《古船》、《九月寓言》等作品是硬朗的,那么,他的新作《芳心似火》却展示了他柔情的一面。

也许是少年时代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张炜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忧郁的。纵观张炜早期的作品,也大多写尽了上个世纪中期胶东地区的苦难人生,可以说,张炜的血液里有着浓浓的悲剧情结。他的作品打动了无数热爱他的读者,也为他奠定了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

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张炜深深地藏起了他的锋芒,他以更婉转的叙事方式来关注社会,与社会对话。于是这一回,张炜象一位地质勘探员,把他的笔探深到二千多年前的齐国,并用他饱含深情的笔向我们展示了那块差不多被人遗忘的多姿多彩的广茂的文化湿地,张炜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了。

为了能让今日的读者和齐国那个时代迅速对接,于是他在书稿的开篇以赞美之笔大谈“芳心”,这种高昂的情绪相信也感染了读者,并带动着直往齐国。

在张炜的眼里,“芳心”是什么?是爱意萌发的那一刻,是最美好最动人、最令人神往的那个时期,“芳心”也是人与世界的一次长恋,它有着月光一样的清纯。用张炜的话说,“芳心”孕育和积蓄着人世间最大的热量。

毫无疑问,山东作家张炜就拥有这样一颗伟大的芳心,他一直在用他的芳心描写着家乡,描写着他对齐鲁这块土地的热爱。

每个人爱的形式都是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的。

星云大师在一次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说:“他年轻的时候喜欢文学,年长一些就喜欢哲学,现在更多的是喜欢历史,因为历史是永远不会变成过去的。”也许有阅历有责任感的智者都一样,张炜二十岁左右就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从《古船》开始一路写来,不是小说就是散文,每一篇都留下了他那个时代的印记。人到中年以后,张炜把他深邃的目光聚焦到二千多年前的齐国,《芳心似火》看似一部描写齐国的风土人情和齐国文明的散文集,其实她是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文明之旅,这本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的作品,正默默地引导着人们回到二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让人们闻到了从厨房的一角冒出的炊烟。在张炜的笔下,齐国的人,齐国的土地,甚至是齐国的物件,散发着久违了的芬芳。

张炜的作品一路写来,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无一不渗透着对历史的追寻和思考,《芳心似火》也不例外,他通过齐国这一古老文明的挖掘,折射出对现代文明的忧虑和多思。他让我们深思,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文明是多么的宝贵啊!《芳心似火》几乎就是齐国文化的代言人,而策划者就是张炜。

张炜是聪明的,面对精神日夜下滑的现实世界,他拿不出良方,于是就找古人代言,古为今用。这就是写作《芳心似火》的现实意义。

一位作家,用诗一样的语言讴歌了他生活的那块土地的二千多年前的历史,他的壮举实在是值得敬重!

于是,我们看《芳心似火》,和张炜一起重温那二千多年前的古代文明。

朱慧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