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宋风成韵》读后感100字

《宋风成韵》读后感100字

《宋风成韵》是一本由黄博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风成韵》读后感(一):小故事里看透历史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是陈寅恪对宋朝文化的高度评价,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宋代是为巅峰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带来文化自由多元,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中不仅有帝王将相的风雅之事,也有世间文人、占卜、算命之流的日常。正如作者所言:以小故事讲大历史,从历史中看懂文化,看透历史。

《宋风成韵》读后感(二):除了豪放抑或婉约的词,宋朝还有什么……

说起唐朝,往往下意识地会想起“盛唐气象”这个词,虽然有唐一代其实并非一直总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说起宋朝,却往往会想到“长期挨打”这个词,不禁叹息一声。其实,对宋朝的这个印象,好像也并非无中生有,但这绝对不是宋朝的全部,全部的责任也不该由宋朝特别是北宋来承担——辩证地看待问题,总归才是比较公允的方式。

先来说军事上。有宋一代,对之对峙的先后有辽、西夏、金、蒙元,一个更比一个强悍。两宋挨打的时候居多、和议的时候居多,但除了“靖康之耻”之外,“澶渊之盟”给北宋和辽之间带来的百年和平对双方都有积极的意义。毕竟,燕云十六州是在后晋丧失的,一马平川确实相对来说不利于对骑兵的防守,更不用说北宋的“崇文抑武”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了。

除去军事上基本乏善可陈,有宋一代,其实还是有诸多可说之处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有学者推算在真宗时候宋朝GDP总量占到了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2.7%。大致来说,宋朝的经济较为繁荣,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经济上的繁荣对文学艺术等等的反馈也是较为积极的。这一点从《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一书也可以看得出来——书中选取了宫廷、官场、旅途、科场和文坛五个最具文艺气息的生活场景,讲述了所谓的“宋风”“宋韵”。比起唐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有宋一代创新的文化成果相对来说至少是在继承中有发扬,特点和特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有宋一代相比前代更加丰富多彩、成果迭出的文化成就如何看待,既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军事不行,经济来弥补;经济上宽裕,有钱了就好办事——另一方面却又算不上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富而不强总会心中隐隐作痛。北宋前期,太祖、太宗两帝,内心想的是要和南唐比比试试,仰望对方的文化、文学,等到活成了对方的样子却又增添了新的无穷无尽的烦恼。盛极而衰的那一刻,“靖康之耻”来得既在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不仅仅展现了富庶和繁华的一面,还有败相毕露的另一面。而南宋,看起来军事上继续保持守势,但经济、文化继续繁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不是还曾经激起了金朝的诸多“羡慕忌妒恨”吗?

所以,讨论一件事情——比如就是评价所谓的“宋风”“宋韵”来说,不能光凭印象说话,还是要“身临其境”到达宋人的真实世界里品味再三,然后给出印象分;光凭几首词作、几篇文章、几盒茶叶,难道就是全部的宋代日常生活了吗?这可相当的不一定,也注定不精确。

《宋风成韵》读后感(三):艺:此书让人读透宋代文艺与士子风骨

艺:此书让人读透宋代文艺与士子风骨

宋代天子在这本书中被描述为从粗犷到温润的过程。这种转变体现在他们对诗词的态度上,诗词在士大夫的朋友圈中成为一种秀才艺的社交工具。宋代士大夫们通过互相赋诗、对诗的评论和赏析来彰显自己的才华和教养,从而加强社会关系与认同感。

这种文化氛围使得诗词在宋代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从学术角度,我们要了解宋代的风貌,必然要从宋代的文艺研究入手。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正是这样一本展示宋代文学艺术及其在社会中的生活场景的研究性作品。

作者黄博经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精心的选材,以扎实的学识和流畅的笔触,将宫廷文艺、士大夫的诗词创作、书法、碑志写作等方面的文艺活动呈现给读者。他通过准确的学术传递,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又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宋代人的自信与骄傲,使读者感受到宋代文化的辉煌与独特。

这本书的副标题“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充分彰显了其主题,即将文艺与生活融为一体,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展示出鲜活而生动的历史画卷。过去的研究往往将历史抽象到枯燥无味的程度,缺乏具体的人物和事例。

然而,探究中国文化的极致之地赵宋时期的历史,需要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填充其中。黄博在书中运用具体的视角和情节,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我们期待黄博和更多历史学者能够以类似的方式,为我们带来更多如阳春白雪般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作品。这也正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

在书中,黄博从宋代人对本朝文化盛世的自豪感中捕捉到时代的脉搏。他以同情的理解立场,从杂乱的小说家言中整理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当时社会不断被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影响改造的情景。

从赵氏皇室逐渐由马上得天下的慢慢转变为热衷于文学的“才子天子”,到诗词创作、书法练习成为士大夫社交的重要形式,再到科考成败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名士文采被用财富来评判的润笔风尚,黄博通过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成功地将宋朝进入“科举社会”的方方面面呈现给读者。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唐宋时期书法风格的差异如何成为宋代土人的日常压力。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有了明显的区别,土人们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得不努力学习和改进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这种对于书法的关注和追求不仅体现了宋代土人对文艺的热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

从文风兴盛的宋代看,科举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必经之径。但是,在科举制度的强压下,宋代士人们却喜欢谈论星座、测字、八字和相术等玄学领域的话题。然而,科举考试对于士人来说毕竟是重要的晋升途径,而大量的竞争使得他们需要寻找其他出路来缓解压力和增加娱乐。因此,士人们开始产生对于宿命论、面相学和命理学等玄学知识的兴趣,以探索未来的命运和个人的优劣。

宋代文艺圈也很有意思,天子自身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所以围绕在统治者周边,就吸引了大量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通过创作出色的作品和在社交圈中的卓越表现,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和高度的认可。这种现象不仅彰显了宋代社会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也揭示了当时文人理念的流行和商业市场的繁荣。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通过展示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使读者深入了解了宋代文艺生活中的点滴琐事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体验,更为我们展示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彩绝伦的文艺盛景。作者黄博通过精心的选材和准确的学术传递,将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以生动的方式真实地呈现给了读者。

虽然阅读上有一定的门槛,但是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确实都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