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学引论读后感100字

史学引论读后感100字

《史学引论》是一本由王学典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学引论》读后感(一):总体很好了

这个评价是拿这本书和被强行塞给老师和学生的某工程教材对比得出的。

有些内容的确有些乱、啰嗦。但至少理念上是持平中肯的,甚至有些内容的确高能。能看出各位参编老师是想努力向学生传递较为理性客观的历史观念的。在编写理念和撰写用心程度上完全吊打某工程的教材。也是我本人难得愿意读的一本教材。

《史学引论》读后感(二):19世纪以来的西方史学

19世纪欧洲史学 (兰克史学为现代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孔德的实证主义史学则把历史学推向了科学化的顶点) 一、客观主义史学 1、历史研究与史料研究的结合 ㊣哥根廷学派 ㊣尼布尔:①批判前人②基于史料③重建历史 2、兰克客观主义史学(对尼布尔的发展)的基本特征 ㊣对上帝的信仰使他远离了哲学和历史的宏大叙事 ㊣只要事实不要是非 使用原始材料 考证(外考证 内考证) 如实直书 历史主义特征 描述独特性、个别性,展示特殊的精神活动 ㊣历史学走向专业化 ㊣限制在政治军事外交史以及杰出人物;难以做到真正客观;片面强调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性和个别性拒绝一切归纳、综合、概括等一般性方法,这种对理论的否定造成哲学与历史的分离;无法摆脱欧洲中心论 3、对事实的崇拜(兰克学派对兰克的继承) ㊣历史事实论 代表 ·“习明纳尔研究班” ·魏茨 、吉泽布雷希特 《德意志史料集成》 ·伯伦汉《史学方法论》 ·斯塔布斯《英国宪政史》 ·朗格诺瓦、瑟诺博斯《历史研究导论》 ·19世纪三大史学家(班克罗夫特、普列斯科特、摩特莱都) ㊣对历史事实论的反对 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 二、自然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史学 1、孔德的实证主义历史观 ㊣《实证主义教程》 ㊣①观念服从事实②把发现规律作为目的(不同于兰克史学对规律的否定,在这一点上高于兰克史学)③主张对历史的整体研究④采用比较方法⑤重视集体心理的演变(拓宽了视野) (确定事实;发现规律) 2、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 ㊣(英)博克尔《英国文明史》(特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述,强调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就是人变革自然和自然改变人的过程”) ㊣(法)班纳(特色:机械决定论) ㊣古朗治(特色:与兰克史学合流的趋势) (法国的实证史学更多的体现为“文献的实证主义”,忽视了对规律的探寻,范围限制) ㊣(德)普雷希特(挑战兰克史学 重视文化史和社会心理史,探求规律) ㊣(美)亚当斯 (美国的实证主义异化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费斯克《宇宙进化论概述》)) 3、成效与缺失 ㊣科学历史学 ㊣用纯粹的自然科学眼光看待并要求历史(照搬自然科学方法,公式化地图解历史,否定历史的个性和偶然性,否定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等),忽视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指导老师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不能深入本质,因此无法从宏观和根本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 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及特征 (以总体史学为抱负,以问题史学为导向,以社会底层为视角,以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为目的,以跨学科研究为旨归) 一、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的变革 1、费弗尔、布洛赫 ①提倡“总体史学”或“综合史学”,关注人类整体,把整个社会和人类纳入研究范围 ②以“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 ③强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关注现实) ④跨学科的研究倾向(以历史学统一其它学科) ⑤史料的多样化(历史学的“资料革命”) ⑥开辟心态史的研究领域(社会群众所共有的观念和意识《国王神迹》《马丁·路德的时运》《16世纪的不信教问题:拉伯雷的宗教》) 2、布罗代尔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长时段历史观 ㊣进一步强化了早期年鉴学派总体史学的思想,包括了社会经济史和社会心态史。一方面是地理环境在与人类相互交往过程中对历史造成的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受前者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前者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等 ㊣不足:①在具体运用上并没有阐明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者之间的关系②否认政治事件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反作用③人被放在被动地位 3、勒高夫、勒华拉杜里 、费罗、比埃尔吉尔、雷维尔(年鉴学派的变化和新史学的危机) ㊣变化:①历史人类学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蒙塔尤》) ②恢复了对心态史的兴趣(《为了另一个中世纪》《“炼狱”观念的产生》《中世纪的想像》) ③放弃了“总体历史”的抱负,否认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强调间断性是决定一切的东西 ④重新确立政治史和人物史的地位 ㊣内部矛盾和危机①没有处理好总体史和局部史的关系②没有处理好长时段和短时段之间的关系③没有处理好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的关系④没有处理好跨学科研究和学科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的扩张 (①形成社会史和心态史等新兴研究领域②形成新的分支学科,如口述史学③形成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史学、计量史学等交叉领域) 1、社会史学:结构的或底层的历史 ㊣特征:①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②突出普通人特别是社会下层的作用 ③理论和方法的跨学科运用 ㊣体现:家庭史、妇女史、城市史等 ㊣不足:①研究课题琐碎繁杂②过多依赖社会学和其它学科理论,自身的理论概括不足③片面排斥政治史 2、口述史学 ㊣类型:口述史、口头传说 ㊣理论著作:鲍姆《口述历史的抄录与编写》,柯蒂斯《口述历史指南》,戴维斯《口述史学》,哈里斯《口述史学实践》,汤普森《往昔的声音:口述史学》等 3、全球史 ㊣基本理念:①打破民族国家界限②整体观③互动观④反对欧洲中心论⑤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研究层次:通史类全球史,区域性全球史,专题性全球史,微观个案全球史 ㊣研究视角:①中心―边缘视角(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②跨文化的互动视角(杰里·本特利《旧世界的相遇者》)③交互比较视角(互为参照,不预设一方为标准来评判另一方 彭慕兰《大分流》)④生态环境视角(克洛比思《哥伦布大交换》《生态扩张主义》)⑤微观个案的广域性视角⑥大历史视角(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三、现代西方新史学的社会科学化 (在历史学研究中借用和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合作进行历史课题的综合研究;交叉学科) 1、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整合 “深度描述”理论 吉尔兹《深爱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争的记述》;戴维斯《马丁·盖儿归来》;达恩顿《屠猫记》 “使历史学家掌握把周密观察的丰富的但看上去是琐碎的无意义的行动、事件、符号、姿态、讲话和行为方式用来揭示整个的思想体系,从而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亲缘关系、家庭、社区结构等问题上去。” 《历史学与人类学》杂志 “人类学对平凡普通及日常事务的强调正威胁着史学,使它远离了那些真正影响世界的力量,转向对底层的迷恋以及大声喧哗、嫁妆、屠猫这些能感动读者的东西。” 2、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合 ㊣社会学内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质疑,强调对社会过程的纵向和动态的考察;历史学借鉴社会学形成新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结构―功能理论 ㊣实现整合面临的问题 ①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平衡关系。历史学可能处于劣势而导致历史学过度社会科学化而丧失学科特征。 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不应停留在消费与生产的模式上,而必须进入互动状态。 ②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很难消除彼此的隔阂和偏见,反对学科整合的势力仍然存在甚至还很强大。 ③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个尚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仅限于借用对方的理论、方法、概念、视角形成以历史学为主的社会历史学或以社会学为主的历史社会学,基本上还是在各自学科内部打转。二者之间很少有实质性的平等的对话。 ④存在滥用或误用理论模式的危险。历史学家的弱点是轻信理论,常常把社会学当作可以任意从中选取概念的理论库。此外,社会学的许多概念和术语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清晰,缺少严密的逻辑学和语义学的洗练。 3、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 (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心理史学;对集体心态群体心理的研究:心态史学) ㊣心理史学奠基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潜意识 “力比多” 重视童年心理的理解) 埃里克森《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及历史学的研究》 ㊣特点:①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心态。(弗兰兹《俾斯麦心理分析初探》) ②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与术语。 ③扩大了史料搜集和应用的范围。 ㊣问题:①作为历史心理学基础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本身存在问题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关注内心活动,而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③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不顾事实任意解释历史的倾向 4、历史学与经济学的整合(计量史学) ㊣代表:M.柯蒂,R.福格尔,C.蒂利等 ㊣计量史学和传统史学的主要区别是定量和定性的区别。计量史学提高了研究的精确行,修正了一些传统的观点。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涉及历史现象中量的方面,只从数量关系上揭示事物的性质,并不能代替全部的研究(精神分析)。计量史学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叙事永远是历史学的立足之本。计量史学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和世界观的指导(GIGO效应)。同时,计量史学面临的一些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也不容忽视(研究成果的不可检验性)。

历史学的新动向(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 “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挑战和反叛。(质疑人类历史的进步趋向;试图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注重非理性因素;“主体性的黄昏”,对主体加以消解)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激进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先驱,从20世纪中期的存在主义思潮中汲取营养,与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多元主义有着某种理论上的契合和共鸣,并在结构主义尤其是德里达的结构主义中达到顶点。 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它在历史学界引起的反应远不及其他领域。 一、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历史哲学的挑战 “对元叙事的怀疑” 1、断裂的历史(否认连续性) (攻击历史的连续性,抽掉了连续性存在的理性基础,认为连续性是历史学家的一种主观建构,与实存的历史毫不相干。历史叙述的过程是一种解释的过程。传统的历史时间建立在一个直线发展的、目的论的模型之上,后现代时间观则强调不延续性,时间是一种构造,是多样化的。) ㊣代表: ①福柯:“知识考古”“谱系学概念” (《疯癫与文明》《词与物》) ②德里达:时间不是连续的、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时间的外在化便是空间,而书写编织了时间之网,书写过程即是文本的赋意过程、结构的生产过程,也是时间之网的编织过程。结构不断在时间中构成的运动被称为“延异”,它是差异在时间中的运动。 2、破碎的历史(否认总体性) 微观史学取代总体史学 ㊣代表:金兹堡《奶酪与蛆虫》;勒华拉杜里《蒙塔尤》 詹京斯:“大写的历史”“小写的历史” 3、多元的历史 打破欧洲中心论,多中心或无中心 ㊣代表:斯宾格勒《西方的衰落》;汤因比《历史研究》;萨义德“东方主义”;弗兰克《白银资本》;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后现代主义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元叙事,历史研究离不开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作为预设假定和理论工具,后现代主义者完全取消元叙事的主张是不恰当的。宏大叙事不可废弃,但不应由一种宏大叙事垄断、排斥其它叙事,应代之以多种宏大叙事兼容并存、展现不同历史侧面。 二、根本冲击:历史客观性 新黑格尔主义: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新康德主义:克罗齐、柯林伍德 1、知识与权力的互动 ㊣强调历史学知识背后的权力支配,不再将其作为一种具有客观性的科学、转而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 福柯:“知识―权力模型” 提醒人们在考察一种知识或学术时,不但应从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出发,还要充分留意到笼罩着它的巨大的知识和权力网络。 避免陷入权力决定论 2、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 中西“文史不分”的传统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历史学家真正所做的就是把过去事件的文献翻译成由历史学家叙述的文献。这种翻译的程序总是或多或少受到四种比喻的支配: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历史著述就被当作一种语言修辞艺术,一种“诗性”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语言是第一位的,资料是第二位的。 3、文本与真实 后现代社会不是由现实构成的客观世界,而是由语言、文本、符号构成的。他们将历史当作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文本。 ㊣对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关系的调整(“作者之死”):取消了作者对文本的权威,让读者成为主角,可以随心所欲地赋予文本以意义,文本也获得了独立于作者的生存权。 ㊣后现代主义应当走出破字当头的误区,积极探索历史客观性更新后的出路(“如果说后现代主义造成了历史学的终结,那只是传统的兰克史学的终结。”)正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客观性的质疑与反思,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 三、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具体影响 1、后现代史学的典范――新文化史 以下层弱势者的主观事物为分析对象,多半以叙述方式进行历史书写。新文化史强调人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或文化符号(表象史)。 新文化史研究的焦点是人类心智,其视线由社会结构转向主观精神。 2、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研究 ㊣主要包括理论方法的探讨和具体问题的考辨。 现代化叙事是后现代中国研究者的众矢之的。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现代化叙事的一条主线因而成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杜赞奇:用“分叉历史”、“多线的历史”对抗线性的、民族国家的“大写历史”。) 受后现代主义的启发,提出了历史认识论、方法论上的新认识(柯文:事件、经历和神话) ㊣中国大陆史学界的“后现代”努力是将中国历史从现代化叙事乃至整个西方话语的霸权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平等、多元、同情的立场和视角出发,最大限度的还原其本来面目,并尽可能地充分解读、诠释其价值和意义。 大陆学界的后现代意识与如何理解“传统”息息相关。 积极引进后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史的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在地方史和口述史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形成一种“新社会史”(对地方性和日常生活的关注,吸收后现代的文本解读方法,构建本土化的中国历史叙述。)

《史学引论》读后感(三):史学引论·读书笔记

即使口述史学家排除了自身的主观因素,他所使用的口述资料也不可能是完全客观公正的,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一个历史事件只要经过了回忆,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历史事件了,回忆者的个人偏见、怀旧的情绪、童年的不幸经历、对亲人的情感以及健康的妨碍等都可能使回忆发生扭曲。至于历经几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口头传说,误差的可能性就更大。三、全球史:世界史的新模式

在2000年挪威奥斯陆的第19届国际历史大会上,“全球史”成为大会的核心议题,正是通过这次大会,中国史学家开始接触和了解“全球史”这一全新的领域。

“深度描述”理论(thick description)——吉尔兹《文化的解释》

社会学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

口头调查法

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模式和类型方法

1、关系不平衡

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不应停留在消费与生产的模式上,而必须进入互动状态。

2、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很难消除彼此的隔阂和偏见,反对学科整合的势力仍然存在甚至还很强大。

历史学家必须导出自己的解释模式。

3、就目前来看,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个尚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仅限于借用对方的理论、方法、概念、视角形成以历史学为主的社会历史学或以社会学为主的历史社会学,基本上还是在各自学科内部打转。二者之间很少有实质性的平等的对话。

4、存在滥用或误用理论模式的危险。历史学家的弱点是轻信理论,常常把社会学当作可以任意从中选取概念的理论库。

此外,社会学的许多概念和术语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清晰,缺少严密的逻辑学和语义学的洗练。

埃里克森《青年路德——对精神分析与历史学的研究》

1、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经历,形成心理史学的重要分支——童年史的出现。

——童年时遭受毒打的儿童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当中就包含了自恋成分),这种情况,大概容易形成偏执型人格和自恋型人格?

2、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与术语。(应用实例参见弗兰茨《俾斯麦心理分析初探》,载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第301-330页)

3、扩大了史料搜集和应用的范围。

如回忆录、私人信件、日记等,并特别关注历史人物生活习惯和个人癖好的细节。

【问题】

引进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

计量史学和传统史学的主要区别是定量和定性的区别。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单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计量史学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

开端之作:康拉德、迈耶《内战前南部奴隶制经济学》

美国社会学科历史协会(SSHA)

叙事永远是历史学的立足之本。西方史学界出现的叙事史复兴,本身就是对计量史学的一种反动。

GIGO效应: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

【局限】之一:研究成果的不可检验性。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先驱,从20世纪中期的存在主义思潮中汲取营养,与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多元主义有着某种理论上的契合和共鸣,并在结构主义尤其是德里达的结构主义中达到顶点。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对历史客观性进行了根本的质疑和颠覆。分为三个方面:

1、强调历史学背后的权力支配,转而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

2、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根据其创作活动的特点,视之为一种语言游戏;

3、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将历史文本化,贬低作者,抬升读者,从而突出主观解释的意义。

历史学家真正所做的就是把过去事件的文献翻译成由历史学家叙述的文献。这种翻译的程序总是或多或少受到下列四种比喻的支配:

隐喻(metaphor)

转喻(metonymy)

提喻(synecdoche)

反讽(irony)

对应四种情节编织技术:

浪漫剧

喜剧

悲剧

讽刺剧

既然如此,历史著述就被当作一种语言修辞艺术,一种“诗性”的工作。

在这一工作中,语言是第一位的,资料是第二位的。

历史学家的写作活动可归结为三个过程:

1、原始的素材、碎片或者资料;

2、编年史;

3、“带故事性的历史”,即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加上头、尾、结构、逻辑,把过去那些没有逻辑和历史起点和终点的事加上逻辑的开端和终点,这实际上像编故事一样。

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

提醒史学家增强对主观因素介入的自觉意识。因为在历史叙述中,想象和虚构是不可避免的。

后现代社会不是由现实构成的客观世界,而是由语言、文本、符号构成的。他们将历史当作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文本。

20世纪的两次史学史变化的高潮:

1、50年代新史学反对传统史学;

2、70年代新文化史挑战新史学。

社会史vs新文化史:都是眼光向下的,但:

社会史侧重人的行动,是具体可见的事物,

新文化史则强调人行动背后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符码。

新文化史研究中的热点当属于表象史:

对自我、民族及他人等的形象、想象及感知的历史;

既注重视觉的和文学的形象,也关注头脑中的意象。

思想史vs新文化史

思想史研究者也开始转向文化层面,试图以文化作为意义架构来重新定义思想史,因而这成为思想史的新方向。

理论方法的探讨

具体问题的考辨

对抗、解构现代化叙事(以今度古的“后设叙事”、以西方为中心)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历史三调》

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教——中西比较》

何亚伟《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

史景迁《王氏之死》《胡若望的疑问》

【台湾】

以立代破

《新史学》

“社会礼俗史”、“新社会史”、“医疗史”、“疾病史”

熊秉真《童年忆往》

卢建容《分裂的国族认同》

【大陆】

1997-1998围绕《怀柔远人》的讨论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

北大出版社:“历史学实践丛书”

北师大出版社:“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华东师大:“新文化史经典译丛”

史景迁、彼得·伯克、罗伯特·达恩顿等人的作品陆续翻译出版。

大陆学界的后现代意识与如何理解“传统”息息相关。

史学界对待后现代的态度比较谨慎,罕有公开标榜后现代并付诸实施的。

引进后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史的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在地方史和口述史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未完待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