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谁会认错经典读后感有感

谁会认错经典读后感有感

《谁会认错》是一本由卡罗尔·塔夫里斯 / 艾略特·阿伦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会认错》读后感(一):《谁会认错》读书笔记

此读书笔记是根据章节做的,用了多种颜色进行标记,有pdf版、doc版和one版三种格式。

由于篇幅较长,而且也无法显示出所作出的格式,在这里发表就受到限制,所以直接提供了读书笔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博客下载http://www.yangjiabin.com/2010/12/102.html

其实说是读书笔记,更准确地说是书摘,总共有一万多字。

《谁会认错》读后感(二):人都會為自已做過的事無可避免進行自我辯護.

這本書看起來有點累人,書中很多語句需要用心推敲方能理解,沒想到原來人的記憶也會對我們說謊,一直以為小時候在腦中的畫面和事情我都能自信的回憶和訴說,可現在看來,極有可能被自己無知的將事件按所想的合理化了,以往所犯的錯誤也在自我辯護中變得心安理得.特別在闡述夫妻關系中的問題,為何離了婚的夫妻在離婚很久以後仍然會用自我辯護來減少這種失調;幸福的夫妻比不幸福的夫妻能將這種失調向積極的方面轉化,而我們只能在生活中用堅強的意志長期學習如何避免這種認知失讞的發生,在責怪別人或向別人發火之前,先換位思考一下對方的立場,不要等到連自己都意識到做錯時,卻還要接受來自內心的自我辯護的蠱惑,這樣只會相悖於最初的初衷而越陷越深,進而錯上加錯!

《谁会认错》读后感(三):冲出错误的束缚

每个人都会犯错,因为每个人都会“认知失调”;每个人都会沉浸在犯错后的情绪中,因为每个人都会“自我辩护”。所以,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当自我辩护的理由足够充分时,错误便不再是错误,至少自我意识中不是。当错误开始累积,自己还沉浸于自己圆谎的心安时,却不知已经慢慢走向“金字塔底部”,覆水难收了。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错误”,如何面对“错误”,在“认错”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更进一步说,如何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婚姻、子女教育、交际甚至整个人生。

《谁会认错》读后感(四):思维中的暗箱——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感受最深的有两段话:

“误解、冲突、人格差异,甚至吵嘴都不是爱情的杀手,自我辩护才是真正的爱情杀手。如果双方不是只为自己辩护并责备对方,而是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么弗兰克和黛伯拉与新来的那对夫妇共进晚餐后,那天晚上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

“相比之下,结婚多年的夫妻就知道如何最低限度地减少自我辩护。换句话说,他们在维护自己的空间之前就已经先替对方考虑了。”

细细回想起来,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是我们的所爱,或是爱我们的人,总由于出语不合而闹矛盾。说到底,可能就在于我们习惯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虽然自认并不是一个全然的自我中心者,事后总会反思自己。但错误已经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已然是覆水难收。所以这里提到的次序很重要,“首先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事后冷静下来再做,那样只能是亡羊补牢。这对于天性自私自利的人类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需要后天艰苦的克己功夫,挑战自己的本能,直到习惯成自然。

这本书很不错,有大量的例证与分析,特别是与美国的社会现实结合得很紧密,感觉国内这方面的书太少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其中,谈到弗洛伊德心理学中“恢复记忆”的部分、司法程序上冤假错案的处理,以及在婚姻中二人的相处,都颇有见地。

人类不同于动物,便在于我们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这本书便是指导我们如何发扬这种自我反思,对抗天性中的不好习惯与思维误区。

《谁会认错》读后感(五):朋友仍是朋友,错误仍是错误------杂乱读书笔记

书中对加入兄弟会的研究表明,加入越是困难,加入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度越是高。

宣泄假说被彻底推翻,与没有机会表达愤怒的人们相比,那些被允许表达自己对卡恩愤怒的人对他更加深恶痛绝。由于学生们认为自己已经给卡恩带来了麻烦,因此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让自己相信卡恩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由此增加了自己对卡恩的愤怒。同样可以证明,为你做过好事的人,较之曾经受过你恩惠的人,更加乐于随时帮助你,因为帮助了你之后,他会偏向于你是一个好人,因为人大多一般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愚蠢的人,会帮助一个坏蛋。

日三省吾身,多方面思考自己是不是做对了,不要总是站在开始的角度,或者对自己有利的观点上,从金字塔的顶端慢慢划入底端。

一旦人们感到愤怒、焦虑或者受到威胁,他们的预设的立场就会激活所有的盲点,我们拥有人类的智力品质和深刻情感会变得麻木,它们就像哭闹的婴儿,并不知喜爱、羞愧、悲伤或悔恨的含义。

当人们对于自己付出很多心血与努力的成果时,更加难以接受错误,更易固执己见。

作者鼓励大家承认自己的错误,认为人们可以容忍技术上而非良心上的错误。知道错误认错然后避免下次的发生。然而为错误需要付出代价书中没有讲到。然而错误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去进行自己的事业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是自己真心认错,而是无奈被逼着认错,惩罚不痛不痒的话,会不会导致知错不改,肆无忌惮。

勿因人废事,勿因事废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