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锦集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锦集

《The Little Stranger》是一本由Sarah Waters著作,Virago Press Ltd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6.99,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一):为什么小小陌生人讲的是一个苦逼文学系学生码论文的故事

豁然开朗:华老师洋洋洒洒大开杀戒500页讲的其实就是一个苦逼文学系学生纠结论文的过程嘛…

The Little Stranger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医生诊断,以底下厨房的诊断开始,以法庭上的诊断结束,除了这些“诊断”不算,华老师还露骨地揶揄了close reading:三处taint,是否「隐喻」房子自身在生长疮痍?Caroline口中的的a family taint是不是「暗指」inherited family madness?隐藏的能量是不是被压抑的女性性意识?Caroline引经据典解释Poltergeist——就怕我们看不出她在YY自己仿佛重新回到玛丽女王学院码起了论文……

在这个华老师精心设计的背景下,“诊断”就成了文学评论,而评论依赖文学理论,理论即对照the myth of Hundreds Hall。评论者与理论的关系非常纠结,评论者一直在否认与承认理论之间苦苦挣扎。理论绝大多数情况下听上去高忽飘渺,时而引人发笑,时而骇人听闻;但总是听闻理论能将一些人带往真相(“You”!),无奈自己尝试,被其万般蹂躏,但却仅看得见真相芳踪的阴影,和一个破烂窗棂(电脑屏幕)里那个失神、迷惑、而充满渴望的自己。

华老师说,想要获取文学的真相么?那可真是要——“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不可!

Ps,另外,华老师用这群pre-modern的人物与景观,展现了post-modernism的文学作品风貌,是不是很妙~(其实通俗点讲就是个你等了五百页没等来反转的惊悚故事。。。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二):时代挽歌

2011年转眼就过去了,真没想到这一年最让我难以释怀的书竟是萨拉·沃特斯的《小小陌生人》。当然这可能跟《唐顿庄园》的热播相关:一战前英国仍森严的等级制度,楼上楼下穿插交错,时代变迁中贵族的衰落和平民的崛起,人心的边角沟坎细节老道,再加上视感美轮美奂的布景道具服装,怎不让人看完一季再追一季。但《唐顿庄园》虽好,我脑海里常常浮现的却是《小小陌生人》中百厦庄园那萧杀衰败秋草皑皑之景。沃特斯对氛围的描写实在惊心动魄,百厦堂闹鬼那几章直读得人背脊发凉,寒毛倒树,夜半读书的我好几天都是心惊胆颤步入梦乡的。

但闹鬼只是《小小陌生人》的一小部分。我常回忆起沃特斯笔下的女主人公卡罗琳。这个家族没落中的老小姐(其实也就二十六七岁)是个极度不典型的英国淑女,她第一次出场接待“我”,家庭医生法拉第的百厦庄园出诊,给人印象为“相貌平平,对姑娘家来说个子太高,大腿和脚踝又太过粗壮……一头棕发乱蓬蓬地搭在卡罗琳的肩上,仿佛她刚用厨房的肥皂洗了头发,却忘记梳理。此外,她是我所见过的女性当中穿着品味最差的一个,脚蹬一双男式拖鞋,身上的裙子很不合身,使得那宽胸肥臀实在无法令人恭维。”就是这么位大大咧咧的丑姑娘,第二次出场便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

“她认出是我,微笑着从灌木丛中退出来。她小心翼翼,伸手把头发从荆棘刺里拉出来,然后一步跳到满是灰尘的小路上。她弹弹裙子上的浮灰——她还穿着上次那件不合身的棉布连衣裙——她说道:‘妈妈让我去村里办点事。回来时受不了这条小路的诱惑。瞧。’|| 她小心地打开包裹,我这才发现手帕上的污渍原来是紫色的黑莓汁:她把酸模叶衬在布上,黑莓放在里面。她跳出其中最大的一颗,轻轻吹掉表面浮灰后递给我。”

卡罗琳的平庸姿色、不修边幅和与年龄不符的孩子般的天真都与她身后腐朽衰败的百厦庄园太不相称了!她更像是个傻呼呼的农家姑娘,而不是曾经叱诧风云独霸一方的家族后裔小姐。相对而言,卡罗琳的母亲艾瑞斯太太倒是还保有曾经辉煌的影子,她会让我想起《唐顿庄园》里精明华美的大小姐。当然,唐顿比百厦庄园的故事提早三四十年,继续演下去,说不定百厦的命运就是唐顿庄园的挽歌。

卡罗琳的弟弟,二战中遭受了严重战争创伤的年轻人罗德里克也是个颇独特的人物:倔强、任性,死抓着没落贵族的感伤不肯服软,在社会变迁和冷酷现实前又完全无能为力自暴自弃。卡罗琳、罗德里克和艾瑞斯太太依附于百厦庄园,在怀旧与抗争的双重力量中挣扎,在旧时代与新天地的夹缝里苟延残喘。我对他们又是怜悯,又隐隐觉得那所谓没落贵族的不合时宜的高傲与骨子里的冷漠自私让人很不舒服。在法拉第医生与艾瑞斯一家接触的过程中这三人无时不刻地都在回忆、慨叹、怀念百厦庄园曾经的辉煌。纯真的卡罗琳抱怨老宅子是金钱与苦工堆就,抱怨它压榨人的全部心力,却又不由自主地迷恋那腐朽的糜烂之美,在灾难面前只懂自怜,对他人的痛苦毫无怜悯之意。她看不惯百厦庄园旁新兴的中产阶级简易住宅,无法爱上一个低于自己阶级出身的劳动者,就好象罗德里克不停抱怨农场里的工人没用,抱怨家里14岁的小女佣光领钱不尽责,憎恨没有地产、家事的战后新兴商贵断送了正经贵族们的活路。总之,百厦庄园的没落是一个错误,社会阶级的平化是一场灾难,新时代的到来令人无比恐惧。艾瑞斯一家是百厦庄园的影子,卡罗琳的纯真、困惑与冷漠,艾瑞斯太太的优雅与优雅之下根深蒂固不暇思索的倨傲,罗德里克的孤僻无能和自暴自弃,都是这本书真正主角人性化后的某个侧面。

而那个真正的主角,就是百厦庄园本身。

看看沃特斯是怎么描写行将就木的百厦庄园的独特魅力吧:“一条完整的暗廊,只能依靠一侧打开的房门采光;经过的房间大都房门紧闭,因此即便是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走廊里依然阴影重重。那条黑色的拉布拉多犬在光影之间进进出出,仿佛在生命里穿梭。……然而,不知怎么回事,这间屋子却展现了它最内在的魅力,有如俊美的脸庞腐烂后露出了枯骨。室内充溢着夏花的香味:香豌豆花、木犀草、紫罗兰。苍白的墙壁和天花板上仿佛流溢着,不,的确真的流溢着一缕缕柔和的光线,那光线着上了似有若无的色彩。”

俊美脸庞腐烂后露出的枯骨——这是多么惊悚然而又同时充满巨大吸引力的一个形象!百厦庄园,这沉默不语的大宅在阳光中与暗影里的身姿是那么得不同,湿冷冬暮的颓废阴郁对比沙龙客厅内明黄壁纸与水晶吊灯的璀璨,高楼梯没入黑暗的不安与玻璃屋顶投下日光照上水洗大理石板的荣耀,柔美烛光下布满整面墙壁的折叠镶板、波斯挂毯与美妙织锦,然而凑近细看则是随意出没的甲壳虫、飞蛾蛀洞的埋汰与线头毕露的寒碜。这是旧的恐怖、旧的残缺之美,旧的死亡之惑。历史在崩塌前投向世人的冷冷一瞥,令人胆颤心惊却又无法抗拒的巍峨、哀讽,夹杂被吞噬的向往。

作为百厦庄园曾经的下人女仆的后代,法拉第医生也无法挣脱对旧日辉煌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他一方面敏锐地察觉到艾瑞斯一家人对仆从态度的傲慢可笑,对阶级之下人众的冷酷无情,另一方面又以成为乡绅贵族的坐上之宾而喜不自胜。法拉第医生对卡罗琳的爱情是真诚的,虽然这爱之中的确包含私心,但他的小私心比起艾瑞斯一家老派乡绅步步为营的刻薄算计实在算不上什么。我觉得法拉第医生这本该中正客观的第三人称叙事者的矛盾苦闷心态比起艾瑞斯一家的惊惧甚至来得更值得咀嚼,因为他是纯粹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被卷入百厦庄园的腐朽命运的,他从先前的冷静推理到之后的将信将疑,从置身事外的同情到不顾一切的迷恋沉沦比贵族没落本身更具回味——一个阶级的消亡究竟有多少内因主导,又有多少外因辅助?墙倒众人推之中有多少是平权的必须,又掺杂了多少利益瓜分?在时代的更迭中,什么该被埋葬被牺牲?什么才是新的,该树立的?而什么又是鬼,是那吞噬不休,阴暗中苦苦不肯罢手的“小小陌生人”?

沃特斯说,它是“黑暗的胚芽”,是“贪婪的隐蔽的生物”,是“自我的影子”。我想这一切似乎都与历史无关,但我又无法克制那一声不由自主的慨叹,我仿佛听到车轮碾过的隆隆声,听到咯吱响的残败木楼梯在重压下折断,霉迹斑斓的镶板噼啪开裂,巨大的石墙风化倒塌,风扬起细微的粉尘沙沙。然后便是草,衰草、荒草、野草、青草,从缝隙里钻出来,从石块下顶出来,从泥土中冒出来,一眼望不到边。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三):游园惊梦

华老师的第五本小说,说的是二战之后,英格兰沃里克郡(Warwickshire)一处日渐颓败的大庄园百千堂(Hundreds Hall)的人和事。因为是华老师,虽然我想,却不能,做情节复述。我只可站在远处,描摹它的背景轮廓。

1919年,法拉第医生(Dr. Faraday)第一次踏入百千堂,参加帝国纪念日庆典。彼时艾家(Ayres)风光仍在,在地方上声望犹存,艾老爷拿出自家园子,欣然主办了这个乡村庆典。十岁的小男孩被宏伟辉煌的巨宅吸引,偷偷抠下墙饰上一个小小石灰橡果球做纪念。

一别近三十年,小男孩第二次进入百千堂,是以年近不惑的医生的身份。此时艾老爷已逝,大屋里住着艾夫人和她的一对儿女,卡罗琳和洛德瑞克。卡罗琳27,洛德瑞克24。卡罗琳未婚,帮着料理家事,洛德瑞克参加了英国空军,战机失事负了伤,跛了脚,手上和脸上留下了烧伤的疤痕。现在的艾家,离群索居,几乎已断绝了社交。艾家雇了一个住家小女佣,14岁的贝蒂。艾夫人仍保留着乡村贵族的风韵和优雅,只是,卡罗琳对法拉第医生叹息,只是我们手头拮据,左省右省,也只请得起一个住家佣人了。

上一个时代的旧贵族,有些神经质的忿懑的儿子,有些神经质的言谈举止不合时宜的女儿,萧索幽暗的乡村大宅,多么完美的哥特舞台。不久,法拉第医生就被他们所吸引,与艾家越走越近。再不久,诡异恐怖的事件便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直至愈演愈烈,导致了最后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法拉第医生也陷身其中,几乎无法自拔——故事,我只能讲到这。

哥特悬疑气氛,是这本书最引人入胜处。如《蝴蝶梦》一般,华老师不会动粗,心理惊恐往往比柜子里的骷髅更令人害怕。坦白地说,阅读不是百分百的愉悦,有时我感到排斥,惊惧,夜晚难以入眠,但好奇心仍驱使我不停地翻页。以华老师的叙事功力,层层铺垫,故事的惊心动魄是没有疑问的。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艾夫人,卡罗琳和法拉第医生,性格跃然纸上,他们之间的互动,各种幽微的,不可言说的情感,写得十分扣人心。及至某日,医生突然醒悟他对她暗生的感情时,读者也察觉,我们对这些孤独的,畸零的人物,也早已有了感情。

然而真相是什么?胆战心惊之后,读者总不免要问,那些怪异究竟是什么?人耶鬼耶?

百千堂蔓延着悼亡的气息,悼亡逝者,悼亡旧日礼崩乐坏。如果你还对英国曾经的阶级差别没有意识,这本书会给你入木三分的描绘。二战之后,帝国余晖已变成在地上拖曳的影子。传统世袭“靠祖上余荫”以庄园土地收入或食利为生的乡绅阶级瓦解崩溃,工商业的发展,使中产阶级迅速冒起取而代之。沃里克至今仍是最富有乡村特色英格兰郡乡之一,书中所写,四十年代末,此处还依稀保留着乔治五世时代遗风,“老爷”和“下人”,贵族和平民的分野,偶尔仍在左右人们的社交行为。世家乡绅们还住着园子,外表还撑着架子,内里早已衰败上来,三不五时悄悄变卖祖上传下的家产维持生计。这样的情景,在电影《高斯福大宅》中有最佳参照,电影中,楼上楼下众生百态栩栩如生。

百千堂的艾氏,便是这样一家乡绅。新兴的“从伦敦或伯明翰搬来的”商人们,出手阔绰地收购大屋,已然在嘲笑old money的捉襟见肘。新贵们不太克己复礼,不讲繁文缛节,那嘲笑,分明是挂在脸上。“下人们”的思想也有所转变,14岁的贝蒂,在艾家被指示穿古旧的女佣服,行屈膝礼,小姑娘干了一个月已经不满,只想离开这讨厌的大屋,脱下滑稽的服装,到厂子里当打工妹去。

法拉第医生,则是一个介于两个阶层、两个时代之间的人物。他母亲曾是艾家女佣,父亲是一个卖百货的小商贩。若按旧时规矩,他应属贩夫走卒的平民阶层。然而这早已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他父母节衣缩食,全力供他读医学院,他成为了医生,有了自己的诊所。在新时代,他是专业人士,中产阶级;然而在顽固而怀旧的乡绅们眼中,出身佣人的他,仍在不尴不尬的境地。他们叫他出诊,却不愿请他参加私人聚会或晚餐。他没有世袭没有祖业,在他们看来他只是一个出钱叫来的服务者,比家庭教师高级一些罢了。法拉第医生内心深处,也存着些许自卑和倾慕。他和艾氏一家的交往中,开始的敏感和批评,后来的同情和迷恋,不无参杂着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

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战后的喘定,摇摆的六十尚未来临。卡在时代缝隙里的,是艾氏一家。他们曾属于的阶级已死,人却还要活下去。他们如未亡人,无法放手过去,无法投身现在。昔日仿佛化身幽灵,在寻常物件中,在楼梯走廊的转角,时隐时现。

长日将尽,在艾夫人眼前,最后的庄园贵族如旧梦,如分崩朽坏的百千堂,随风而逝。那年那月那日,披着黑纱的她,骇然如悲伤的新娘,这一句话,我合上书后再记起,幡然明白其含义。The Little Stranger不似普通哥特或吸血鬼小说,直到结尾都没有提供答案。读者可以相信有鬼,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也可以认为,这是心魔。

心之所向,魔之所生。百千堂的新来者为平民医生,或许喻意救治?然而膏之上,肓之下,那不可测的黑暗郁结,针药不能及。华老师有对书写人心之中黑暗的偏爱,边缘人物,畸零却强烈的情感,是她的拿手。爱,怨,欲求,怀念,感情激烈到某个临界点,便会转化。爱恨之间,占有和伤害之间,相差只一线。

华老师推举的十大悬疑小说中,赫然便是亨利•詹姆斯的The turn of the screw。The turn of the screw采取的转述者读他人日记(主观的叙事)的方式,体现了“叙述者的不可靠”,使阅读角度拓宽,从完全假设叙述准确,只是关注叙述的内容本身,延展到考察叙述者的心态和情感。The Little Stranger也用到这手法。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是医生,一个约定俗成意义上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科学的态度的第三者。然而,从引述对象的转换,从贝蒂,到洛德瑞克,到卡罗琳,到艾夫人,到法拉第医生;叙述者心境的转变,法拉第医生从坚信闹鬼之说的荒谬,到渐渐怀疑动摇,仔细的读者不难看出,他的态度的变化,进而开始质疑“叙述者的可靠性”,甚至可以推翻之前所说的事实。他说的是真的吗,还是,他说的是他以为他听到他们说的,以为他见到的?

The Little Stranger是一本精彩的心理悬疑小说。

为什么给四星,因为它是一本循已有模式创作,风格成熟的小说,也许是向前辈致敬,也许并满足了华老师一直以来的哥特灵异小说的写作心愿,但在创新性上,没有给我带来特别的惊喜。或者,是我对华老师太过苛求。

百千堂的后院马房上的挂钟,永远停在八点四十。我怀疑有时候他们会回来,或者弹起客厅里的被莫里先生乱搞的羽管键琴。“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四):小鬼当家

Sarah Waters的新作,意义特别。第五部著作,却是第一部并且“可能是此生唯一一部不含les内容”的小说。嗯,所以献给父母和姐姐,华老师如是说。

简要说来,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是:Night watch的二战后,Fingersmith的大宅,Affinity的鬼影,以及一帮直人…哈。由于第三人称口吻转述的局限,完全由Farady医生之口娓娓娓娓娓娓地道来。不知道是不是厌倦了前几部来来回回的曲折错落倒叙插叙变换人物地叙…Waters这一次返璞归真、走的是平铺直叙的大道,途上制造些大小交通意外不时蹿出来吓人;只可惜一路下来路标指向混乱、时时变幻,令人糊涂,看到结尾也不知道肇事者究竟是谁……

所以也不算是悬疑吧,悬而不决的悬疑不是好悬疑…这样开放式的收尾令(逻辑推理强迫症的)人茫然。偏偏Waters说:我就是想“在不让读者失望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这一点做的确实很成功。较真的读者都快疯了,恨不得把单词掰成字母来分析。

作为耐心有限的读者,我得出的结论是:无神论者是没有办法圆其说的!本故事纯属鬼怪。

-----------------!!!有书透的分割线!!!-----------------

小说以Farady医生的回忆开篇,讲述年幼时和百千堂(Hundreds)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919年),小男孩看一切都带着仰视和倾慕;时隔三十年,小男孩成了年近不惑的医生,由于“纯属偶然”的工作原因二次造访,并在百千堂与Ayers夫人及其一对儿女小坐饮茶。至此主要人物已全数登场。

医生出身微寒,母亲曾是百千堂的女佣,父母辛苦工作负债累累地供其读医学院,毕业后却也只能从做私人诊所的学徒做起——想到同学同行中那些有背景有家业的世家子弟未免心酸。奋斗兼拮据了十五年,终于自己成了诊所合伙人,略有盈利,却赶上NHS(英国的医保…)即将进驻,前途未卜忧心忡忡。

Roderick小哥二十有四,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时受伤瘸了腿,脸上也留了疤--然除此之外还算是英俊清秀的小青年。Roderick的精神面貌从一出场就十分萎靡不振。病痛加战争的精神创伤加家业维持的重任,小青年原本就脆弱的小神经只欠一根稻草的重压。

Caroline小姐年方27,相貌平平,大个粗腿,丰乳宽臀,打扮男性化(活脱脱一个butch形象),即便穿裙也坚决不穿丝袜、不拘地裸着腿。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虽然奔三仍未及三,已经被归于spinster一流。(唔,出处前头还加了个natural一词。natural spinster?叹。)人人都说Caroline小姐聪明有头脑,二战后期曾在wrens(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还是WAAF(英国空军女子辅助队)工作,可惜被Ayres夫人召回家照看战争中受伤的弟弟(也是无钱请护工的缘故),从此大院深闺与世隔绝,埋没于家务琐事;偶尔出门参加个舞会就high地不得了…

Ayers夫人五十好几,风姿犹存。头胎女Susan八岁夭折,是心内挥之不去的隐痛。为了弥补丧女之痛后又连接生了一女一子,然而对Susan的爱与思念之切让她仍旧郁郁;相应的也让敏感的Roderick感到自己生下来就注定是令母亲失望的,也构成最终他的崩溃的间接原因之一。

女仆Betty是神奇的配角、十四岁的发育不良小童工,不情愿地穿戴过时的女仆装束,端茶送水洗涤拖地无琐不做,关键时刻则表现勇敢沉稳,与开篇装病时疑心大宅闹鬼的惧怕颇有反差,所谓无知者无畏。

后面就是闹鬼,形式多样,据说很多取自那个年代的报刊相关报道。午夜凶铃果然是经久不衰的典型案例。

这个“小鬼”,如果真是鬼的话,从最开始拿动物做实验和简单的物体位移、到最后赤裸裸地行凶杀人…力量是在渐增的。

惊悚

作为说故事的人,医生却非直接受害者,绝大部分异象甚至都非亲见,转述起来始终让人觉得像是隔了一层透明玻璃演戏,并且转述之时距离事发已经有时间差,算是追忆…于是滞后恐怖程度大打折扣。

若说惊悚,纵观亚马逊评论,相当一部分读者表示阅读过程中“确实很害怕”,我猜想他们真正是一开始就把这个当做鬼故事来读,一面担惊受怕、一面恨不得噼啪两耳光打醒医生。另一些淡定的、特别是在Affinity着过道的读者(比如我),则会谨慎怀疑一切活人并不断地更改直接怀疑对象。虽然他们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多次犯困,但总是自我打气“再往后翻一定会有更骇人的情节”,一直翻到最后一页还抱着“一定会水落石出的!”的残念…不失望?才怪。

阶级

医生对阶级之别体会最深。每日开着辆破车往返病患住处,奔波劳累之余还得担心自己的前途,觉都睡不踏实。建立于二战后的国民健康服务 (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就是所谓的医保体系,因而对当时占主导的私人诊疗冲击颇大。正如医生所担忧的,他的病人以下层阶级穷苦人家为主,NHS的进驻对他的影响格外大;而他的同行的主要客户则是支付得起昂贵私诊的富贵人家。艾氏家族虽然经济很危机,自家人感冒头疼都靠免疫力抵挡,但唯一的住家仆人生病却还是得撑门面找“签约医生”。百千堂原本只是医生奔波路上只可远观的风景,若不是因为他的合伙人赶去别处急诊需要临时顶替,怕是也没机会再度踏入。

医生深知与同行们的不同,“不会打猎打桥牌,也不会扔飞镖,足球也踢不来”,卡在穷人和贵人两级之间上下为难,自己也恁是心怀不满。第一次在百千堂下午茶便在艾氏兄妹嘲笑以前的住家女佣时冷了脸,骨子里的农民血(peasant blood)也暗暗地热上了心。知足常乐,医生的怨念只是偶尔才发作;可是白天受此刺激,晚上回自己的寒舍回顾这一弹指三十年成败,免不了心灰意冷,感觉自己做人好失败。后来主动提议给Roderick的腿伤做免费诊疗,也许是治病救人的本性(the doctor in me),也许觉得替艾家看病自己亦面上有光,总之是双赢啦。

艾夫人的门第观念还不算太顽固,毕竟没落至此,女儿大龄待嫁,对于邻居伦敦商人这样的新贵/暴发户,不但没有不屑(倒是Caroline小姐毫不掩饰鄙夷),反而想要攀交,打肿脸充胖子地要办家庭聚会。第一念头并没想到把这位经常来探望的医生也加入邀请名单,犹豫只短短一瞬间,却被足够敏感的医生捕捉到。

没落和适应

Seeley医生在小说中常常语出惊人。The Ayers' problem is that they can't or won't adapt.

衰败的百千堂建造于18世纪初,当日如何辉煌风光,也只Ayres夫人和年幼的医生得见最后荣光。Ayres夫人年方十八的时候尚可以在蜜月间身着雪纺晚装去看莫扎特歌剧,三十多年之后首次出场却是穿着旧旧的亚麻裙在花园间劳动。

医生二入百千堂的时候便觉“心下一沉”,昔日华丽丽的大宅子经年失修颓败至此,连外人看了都觉惋惜。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可再生资源…也变成了割地买卖的一次性收入来源。大宅子已成了一个负累,吞噬时间和精力,这一点Cathorine是看的最明白的,并一直有放弃的念头。

二战后,正在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开端,战后重建百废俱兴的时候,哪里容得下没落乡绅的生存空间。同时代的大宅已经没落十之八九,艾家算是仍在勉力支持,捉襟见肘地一块接一块地卖地。买下附近另一处闲置大宅Standish的是伦敦建筑师(城规师?)一家,旧主人早已举家搬迁南非开拓并适应新生活了。Waters更是让包工头把新式住宅建在了艾家边,新旧日日相对,在那道分隔的围墙倒塌之际,百千堂那最后一点高贵神秘也荡然无存。只可惜不适应变革的结果来得残忍,竟然是生命的代价。

医生与Caroline的爱情?

大概是因为之前看的书评略有透露,自始至终对医生和Caroline的关系进展很关注,医生一握住Caroline的手我便开始浮想联翩。Waters一向擅长心理刻画,终于能以医生之口诉说医生自己的感受:深夜车内失败的求欢、筹划婚礼时的喜滋滋、被拒绝之后的绝望愤怒乃至对Caroline的刻薄言语、离去后的自我安慰和徒生希翼…读来真是…感同身受!免不了对他起了大大的同情 。

医生年近不惑,回顾过往情史只有一个曾爱过的姑娘,却因出身被女方家长不屑,败给了更门当户对的女婿。医生的爱情悲剧是阶级的悲剧那!Caroline不仅仅是一个适婚对象,更代表了他一直融入不进的阶层,代表了触手可及的大宅生活…在他描绘两人共同生活在百千堂的美好将来的时候,或许他自己也没意识到,他对Caroline的爱,究竟混合了多少对物质对身份地位的欲望?Caroline也不傻啊:“Or is it the house that you want?”。性向疑似模糊的她最终选择取消婚礼,没错感激不是爱;更何况她此刻了无牵挂,留下来和医生继续在鬼影重重的大宅共同生活?显然抵不上伦敦、加拿大的新生。

鬼耶?人耶?

Waters太狡猾了,一上来就怀疑Susan的读者们你们太小瞧Waters了!虽然…虽然她自己没有标准答案也就罢了,还故意到处丢线索、误导我们!以致于无论是Susan的鬼魂、Caroline的私心、Roddie的分身、医生的自卑或者爱慕或者占有欲等等都能说得通一点,但都说不通全部。Waters已然挑明:the little stranger,特指+单数呦。

末尾的末尾,医生只身在人去楼空的百千堂,试图感知神秘力量却只在破损的窗格玻璃上看到自己扭曲的脸。因为这句话浮想联翩的读者们会不会太天真?

纠结许久,我只能做最不情愿的选择:仅仅当做一个鬼故事,一个藉由百千堂的衰败暗暗滋生力量的恶意“小鬼”的故事(或者——是的即便到现在我还在两个设想之间摇摆不定——我的另一个终极设想是…医生的evil twin!)。反正,死鬼也好活人的心魔也好,都是超自然的力量。

在不劳而获的罪恶感的长期心理压迫下终于写完这篇书评。不是企鹅送的书能这么使劲读吗?最后再感谢一下。

《The Little Stranger》读后感(五):没读完的千万别看哈/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为了感谢企鹅的慷慨和Lang细心写成的“读者指导”,我花了很久来理顺思绪——刚读完的时候,它们不可思议的纠结,杂乱——列了一些表格,也做了若干猜测,甚至写出了几个条件公式。我相信这么说并不夸张。当我用手捏着Chapter 15的几页飞薄的纸片时,几乎绝望地发现“I can never sort this out myself",而waters却心安理得地用整本书中最为舒缓与平淡的语调来书写这一章,看似抚平了前述的所有悲恸和惊惶,实则暗暗地把一种人类共通的悲哀从读者的下意识中驱遣出来,leaving everyone's heart in a terrifying turmoil and crazy bewilderment.(just a compliment, don't really mean it)

绘画的时候,透视是十分重要的技法,误用或滥用便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也就是白话里说的“不像”。而写作里,与透视相对应的是逻辑,它也是我们给小说做出分类的依据:神话,科幻,推理,志怪……而逻辑的拼贴则给人以不真实感,比如,当人们把神话和现实编撰在一起时(比如周星驰时常做的),没有人会信以为真,只当是恶搞。但单独看待神话或科幻的时候,即便不是事实,也会给人以真实感,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不从第一季开始看buffy the vampire slayer,你会觉得情节很扯的原因——你没有内化它的逻辑和它故事发展的大前提。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困倦,现在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The little stranger,细细想来,竟然有三种逻辑(如果我们像NASA那样老把责任推给外星人,那大概又有四重,不过waters没提过,relief)!多重的逻辑淡化了作品的真实性而无法让读者融入其中,成为“枕边书”也就难免了。

逻辑列表如下:

1.志怪类(超自然原因主导的)

受害者: 起因

Gyp: 不知是什么鬼的一种鬼

Rodrick: 爱纵火的鬼

Mrs Ayress: 手很小的鬼

Caroline: 鬼或者是个叫“你”的鬼(just kidding)

2.叙事类(客观因素主导的)

受害者: 起因

Gyp: 被Gillian惹恼(但不大站得住脚)

Rodrick: 因战后精神创伤和财务压力而精神失常

Mrs Ayress: 女儿susan之死(表面原因),现在的生活无法承受往昔记忆光辉的灼烧(深层原因)

Caroline: 意外事故,亲人亡故引起的神志不清

3.谋杀类(潜在的,也许是waters本来要写成的)

受害者 起因

Gyp: Caroline不愿与Mr morley办成亲事,故意要毁掉晚会,用某种手语或口哨为口令(参照364页第二段)让gyp gone wild ,同时为之后的计划营造一种preternatural的假象,掩人耳目。

Rodrick : 为了可以支配他的财产,caroline必须除掉的一位。同时由于这位的挂彩,caroline被Mrs Ayress从WRENS召回做rod的私人护士 ,以致深陷庶务和杂事的囹圄,大约又让她不爽。

Mrs Ayress: 离开hundereds的又一障碍,并且Mrs Ayress对susan没完没了的悼念让caroline妒恨(参考305页第一段),还有一个原因同上一栏的第二项

Caroline : 自作孽不可活,陷入自己一手导演的鬼片而弄假成真,被因内疚产生的幻象逼死。

我想对最后一种逻辑的争议是最大的。waters在441页通过faraday之口颇为作弄了我们一番:看似荒诞不经的挖苦,实则却是使得caroline面红耳赤、迫不及待地下了逐客令的揭示。看到这一出,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不禁地倒吸一口凉气,从牙缝里说出:this backstabbing bitch!!随之,脑海中闪现出过往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圆满了这个bitch+butch的形象:她对faraday的所有叙说似乎都象是一种有意的迷惑,而她勾引faraday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把rod送进疯人院,让faraday提供无偿的镇定剂来辅助她的作案,让Mrs Ayress的所谓自杀多一个有权威的、使人信服的目击者;在Mrs Ayress死后,她异常的冷静和突然的悔婚,“英国不接受我,而加拿大、美国可以”(paraphrase)和“I can't marry any man"的断言,貌似预谋已久的财产变卖,还有faraday之前描写过的他和caroline的所有一头热的爱抚、亲吻……我几乎又一次经历了《affinity》的阅读心历——读过这么些鬼呀怪呀呓语似的叙述,突然被拉回到现实,恍然大悟:caroline原来是个同性恋情节受到压抑(wrens出身的caroline在waters上本书The night watch的官网序言——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中,是乱世中lgbt人群的首发阵容)而四处搅混水做乱以便逃离hundreds成堆的庶务,追求美好妇妻生活的gay,dyke,butch or whatever(或多或少让人想起A note on a scandal~不爽)。这样的话,全书的三个逻辑立刻只剩下最后一个,当然,如同waters所期望的,人们会用第三种逻辑再看一遍全书,不同的是,这一回才是真正惶恐地读完的。

但……不,绝不!从前文的许多细节,可以略略地感到情节是偏离这个我们突然闪出的Murderous Drama的。但我一直肯定,waters也许曾经有这个意向,把它写成围绕“逃出过时的封闭城堡(as in Fingersmith)”和“扫平一切障碍来满足私欲(as in Affinity)”等情节展开的小说,其所用的套路也是waters一直乐在其中的“前奏小风小浪,终曲振聋发聩”的方式。只要去掉几句话,改改几个细节,再用一章来再现作案手法,这个假设是十分有可能的。

也许是厌倦了,也许是想推陈出新,也许waters又不想让任何人猜透结尾。她在十五章草草收场,可能又在前几章加了许多条条框框来限制这种谋杀的可能,这第三种逻辑只留存在了441页,退居到一个不起眼但戏剧化的tease的角色。不过有这样一种开放式结尾来作终场,第三种逻辑,如同,第一、二种一样,都给人一种无法置可否的感觉(实在喜欢yy的同学可以自己再写一章结尾),更何况文中的所有情景都是通过faraday转述,留给客观情况很大的弹性空间。但总的来说,从十五章田园诗般的口吻来看,waters并无导向第三种逻辑的明显意向。但谁又敢肯定呢?

第一类和第二类逻辑总是惺惺相惜地纠缠不清,以至于最后连waters精心安插的这位满腹医学心理学经纶的铁杆无神论者faraday都略有些倒戈的倾向。原因?看看第二类逻辑,它们能够一气发生已经是诡谲至极,更何况waters冷不丁地加塞进来的小细节根本无法用第二种逻辑完全解释。最终第一类逻辑轻易地填补了一切空白,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慰情聊胜于无,它甚至还意外的收到了三项bonus:1.增添了哥特风格 2.象征了hundreds与世隔绝且日渐消亡的畸变状态 3.引申出真正的厉鬼乃心鬼的主题。最有意思的是这第三个bonus,它模糊了第一类逻辑与第二类逻辑的界限——最突出的由seeley在家中对faraday说的那席话体现出来,随后,faraday自己也多次想到同样的理论,即:令人过虑的问题转变成了厉鬼或某种超自然的strength。这样一来,第一类逻辑中的莫名其妙的鬼们都在第二类中得到了解释。至于究竟是人为还是鬼为,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对waters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这便是令我极为叹服的一点了,waters用两中透视法做成了一副怪异,倾斜,多维的georgian hundreds hall。那些扭曲的、畸变的描述,那些令人错愕良久的飞鸟、哨声、尸体,仿佛把人们弃置在萨瓦多.达利的画中;他们带着一种惊惶与不安,无助地等待着,等待着体内的那只异形破壳而出的一刻,而过往所拥有的自信,所建立的尊严,统统在caraoline在月光中坠下的那一刹那,坍圮殆尽.

不过有一些缺陷,我也想谈一谈(现在觉得缺陷居多)。

首先是一个软肋,但也是无法避免的:faraday转述了许多作为一个旁人无法获知的信息,尤其在“mrs ayress 育儿室探究竟”一处,这不符合逻辑。但为了达到惊悚的效果,必要的心理生理变化是必须的,不过仅凭当事人的讲述来获得转述材料的faraday却又是注定要缺乏这种素材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第一人称转述的局限,waters在某些地方的描写又不得不有所保留,使得一些情节给人一种温热的恐惧感。

其次,Dr Faraday与caroline的romance,脱离了第三种逻辑,几乎只起到两种作用:1.让faraday更多的介入hundreds的日常事务,为小说的高潮做准备 2.作为令人惊魂卜定的情节间的小小调节——a trick she never gets tired of,well,but I do. 或许还有第三种潜在的商业价值:拍成电影可以多一个卖点,啊,但是这种由dyke drama expert写出的一头热的romance很难说可以成为卖点。于是我不得不又强迫症似的想起了一种可能性:waters本来是要写一部第三类逻辑的小说的——那么很明显的,caroline和faraday,这两个文中花费笔墨最多的角色,可以完美的作为一条粗大的、相当显著的主线,而这romance又是一次treacherous exploitation——如同fingersmith和affinity中的一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害怕人们厌烦她的老生常谈,waters笔锋一转,向更崇高更全人类的主题奔去了。

第三,继续第二个问题,caroline究竟为什么故意勾搭faraday,又在为她娘办完丧失后才提出分手?最后竟是不了了之了~虽然所有人的gaydar都噼里啪啦乱响了,却突然发现目标失踪在雷达视野内了——isn't this the craziest thing? 或者,她是emotional crippled(b&t教al的那一手)? 没有第三类逻辑,这许多关于她感情生活的叙述几乎成了废话,离题太远,令人纳罕。

最后,还有一些小地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符合逻辑。比如:mrs ayress自杀的一处,既然她“不愿意被轻易找到(caroline's line)”,钥匙当然是放在身上最好了,为什么要大大打开窗户,把钥匙扔出去呢?的确,按照lang所概括的“小鸟来衔匙”,乍一听挺唬人,但如同一幅画中错误的透视一样,逻辑的错误会让人猛地从一种与作者交流的状态转到普通的阅读状态——即发现这不过是一本书而并非事实。对惊悚小说而言,这无疑是硬伤(也是我doze off掉大半本书的原因)。

起初,我不得不承认,the little stranger让我失望。但正因为她暧昧纷繁的透视手法,没有终了的结尾 ,让我思考了许多问题。而能够让你无奈的前前后后的来回研究它作品的作家,又能有几个呢?我恨waters的愚弄,但也因此得到了许多惊和喜。愚人节再送礼物,waters的书再好不过了。

ps:我最大的遗憾是:waters舍弃了第三类逻辑。运用前两种逻辑,sarah waters 表达了她“鬼由心生”的主题,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混淆,使作品失却了真实感,self-defeatingly,使这部小说,对一部分读者来说,成为了一部失败的悬疑/惊悚小说,但却无疑是一部有思考价值、又稍显蜡味的寓言。

突然想起荀子写的涓蜀梁被自己的影子和头发吓死的故事,寥寥数笔,便让人产生同样的感慨。而waters东扯西拉,逻辑松散,各种写作意图脱了缰一般狼奔豕突。positively,让人深思; negatively,对没耐心的人来说,惟有令人烦躁于那些尚未看完的许多页数,我本人就经历了两种感觉。有时想想the night watch和这本书,一句话实在很不敬地飞出脑海:Sarah, you write your lesbian romp, don't push it.

忽然怀念起国学来。

ps:ps:I really can't see any point in The Little Stranger as a ghost story if it indeed were.Just as in Affinity Margret's so-called My Poor Darling as a real spirit would drive me nuts, so shall The Little Stranger as an apparition story. My problem is I can hardly imagine Sarah Waters would untangle an elaborate conundrum as long as 500 some pages in a way that primitives would do, say: personalize the sun,earth and the sea to explain each and every natural disaster or call Phosphine burning in cemetaries "friar's lantern".

Atheism might sound not so romantic here, but this is the one and only way that complicates her scheme.

I'm actually thinking about who on earth is defying sarah's talent while The Little Stranger arbitrarily being simplified as a pure apparition fiction.

I could handily get chilling ghost stories,say: "Death's Daughter" of Amber Benson----a hot actress(you know,these years,everyone could write),then the thought of Sarah Waters writing a ghost story so torpedoed my nerve system when I clearly could get the same or even better ghostly chill from Amber Benson's----and,gee,she is hot. Thus I sincerely hope that it's not a pure ghost-story, for I'm afraid if that were what she really had in mind ,then she might want to set her porn hack career into motion on the horizon----yeah,just like Mr lily.

We could only pray.

ps:ps:ps While most of us are reading lang's expression instead of the book,I guess no one would say a malign word to Sarah-------Cult of both of them made this book delicious imaginatively-------although at least 60% people read this book gave the book a fairly tolerant "just-so-so" remark-----who are those people? Where are they?------- They are those who wrote "totally agree,my majesty" under the stream no matter what at the same time.

No wonder someone just read Virginia Woolf's diary and presumably takes that they completely know Chaucer. Speechless.

And I know this "ps:ps:ps" would piss a hell lot of people off.

I could only pray.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