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后感100字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后感100字

《社会冲突的功能》是一本由科塞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5,页数: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后感(一):社会学研究的想象力

这本书是有想象力的,不是陈腐的、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论和全书目录的庸才之作。

安全阀的理论,虽然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但是本书向我们树立了一个中层理论研究的好榜样。

里面引用齐美尔的东西太多了。其实我们都不认为那是齐美尔的东西,而就认为那是科塞自己的原创。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后感(二):消费陷阱,权贵的洗脑工具。

只要把冲突与矛盾控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那么冲突本身就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和持续运转。

控制我们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冲突、不满和欲望的中介组织,就是我们的媒体,尤其是深入到社会肌理的自媒体。媒体向阶位较低的阶层主要宣传两件事情:多花钱,多借钱透支消费。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陷入财务陷阱、透支未来的结果。

无论是透支性的消费行为、巨额房贷、还是心灵鸡汤灌输的各种观念,实际上目的都是为了把人的财富和思想套牢,成为规则的遵守着而不是规则的颠覆者。

与此同时,所谓的“消费即爱国”,这个说法很可能马上就要重回现实。在这场消费经济的博弈当中,国家的动员力量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被控制和操纵的依然是社会底部的打工阶层,获利者依然是控制资本流向的大财阀。身处低阶阶层的你,除非彻底改变观念和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他人的欲望和需求,严格节制自己的欲望,才有可能在这场经济大洗牌中实现财富的实际积累,避免落入现代商业种姓制的财富陷阱当中。

《社会冲突的功能》读后感(三):《社会冲突的功能》读书笔记

导言:

第一代美国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冲突理论的理解:产生于变革社会的热情;分为“结构改革者”和“枝节改革者”;他们认为冲突是社会结构中固有的,那些具有消极影响的特殊类型的冲突只有通过社会变迁就可以被消除。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对城市改革、改良志愿团体以及与种族关系机构有广泛的兴趣,他们也比较重视冲突的作用,认为“冲突不仅是获得自我意识的机制,事实上也正是它构成了任何有组织的社会”。

当代社会学:代表人物帕森斯;注意力放在调适的问题上而不是放在冲突上,注重社会静态过程而不注重动态过程;重视维持现存的结构以及保证它们顺利行使职能的途径和手段;把冲突归因于心理范畴,即个人机能失调;关心:社会秩序怎样成为可能?

可能原因之一: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变化可能是社会学家地位的变化,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科层组织都在使用社会学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当美国社会学家日益从“纯”学术研究转向为私人和公共机构的应用研究时,他们就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己选择研究的问题的自由,用他们的委托人的问题来代替他们可能在纯理论领域有兴趣的问题。而这些委托人则更加关心如何“维持现存制度的结构”。

具体理论内容:

命题1:冲突对群体聚合的功能

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限。

与外群体的冲突,可以对群体身份的建立和重新肯定作出贡献,并维持它与周围社会环境的界限。

模式化的憎恨和互相对立可以起保护社会分工和分层系统的作用。这种模式化的对立可以防止社会系统中各子群体之间界限的逐步消失,并为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指定他们的位置。

在可以提供大量流动机会的社会结构中,上等阶层对下等阶层的吸引,恰如阶层之间的互相敌对一样,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形中,下等阶层的敌对情绪往往采取互相依恋的形式,也就是,敌意是与吸引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结构往往提供许多冲突的机会,因为冲突机会的数量随着关系的紧密程度而变化。

在冲突与敌意或对立态度之间必须进行区别。社会冲突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相反,态度或感情则是进行行动时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并不一定导致冲突,权力和身份系统合法性的等级和类型,是影响冲突会否发生的重要的中介变数。

命题2:冲突的群体保护功能与安全阀制度的重要性

冲突对其发生于其中的关系并不总是反功能的;冲突经常是为维护这种关系所必须的。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也许会用逃避的手段作出反应,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

社会系统提供排泄敌对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这些安全阀制度通过阻止其他方面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这些制度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以及发泄的手段。通过这些安全阀,敌意不致于指向原初的目标,但是,这种替代也要由社会系统和个人付出代价;它会减轻迫使系统发生变动以适应变化了的条件的压力,并使紧张由于阻塞而在个人中积聚起来,这样就造成了毁灭性爆炸的潜在性。

命题3: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区别中蕴含了区别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的标准。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所做的估价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的的冲突可以叫做现实性冲突。因为这些冲突不过是获得特定结果的手段。相反,非现实性冲突虽然也涉及到两人或更多人的互动,但它不是由对立双方竞争性的目标引起的,而是起因于至少其中一方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

在现实性冲突中还存在着在各种争夺形式之间进行选择的可能性,这样的选择同样依赖于对其工具适应性的评价。相反,在非现实性冲突中,则仅存在关于对象的功能替代。

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包含着现实性冲突的原因,因为人民会对稀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提出有冲突的要求,而且他们也支持冲突的价值观念。地位、权力和资源的分配虽然是由规范和角色分配系统支配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会成为争夺的对象。当人们在追逐受挫的要求和期望获得某种结果时发生抵触时,现实性的冲突就产生了。

非现实性冲突产生于剥夺和受挫,这种剥夺和受挫则产生于社会化过程及后来的成年角色义务或其结果,也有的是由原初的不允许表达的现实性冲突转化而来。

命题4:冲突和敌对冲动

进攻“冲动”或敌对“冲动”并不足以对社会冲突提供充分的解释的。憎恨恰如爱一样需要对象。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冲突才可能发生;它总是以某种关系为先决条件。

命题5:紧密社会关系中的敌意

对立通常是亲密关系中的一个因素。共同的和相异的动机是如此密切地结合在一种实际的关系中,以致只是为了分类和分析才能将其分开,相反,实际的关系则具有一种独特的整体特征。

内群体的冲突与群体结构:

命题6:关系越紧密,冲突越剧烈

在关系紧密的群体的冲突中,一方对另一方恨的越切,它对这个群体的团结和一致的威胁也就越大。

其成员在群体中的参与越多,人格投入越多,所提供的发生冲突行为的机会也就越大,而对不忠诚的反应也就越强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剧烈的冲突和群体忠诚是同一种关系的两个方面。

命题7:群体结构中冲突的影响与功能

冲突可能有助于消除某种关系中的分裂因素并重建统一。在冲突能消除敌对者之间紧张关系的范围内,冲突具有安定的功能,并成为关系的整合因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对群体关系有积极功能,而只是那些目标、价值观念、利益及相互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不相矛盾的冲突才有积极功能。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由于允许冲突存在,这样就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小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命题8:作为关系稳定指标的冲突

如果某种紧张关系的参与者认为这种关系是脆弱的,如果他们感到他们之间的团结经受不住他们敌对情绪的展示,如果他们害怕断绝这种关系,那么他们就将努力避免表现出他们的敌对情绪。

没有冲突不能作为关系稳定和牢固的标志。稳定的关系可能以冲突行为为特征。紧密的关系造成经常发生冲突的机会,但是,如果参与者感到他们的关系是脆弱的,他们就会避免冲突,害怕冲突会危及关系的持续。当紧密关系以经常的冲突为特征而不是以敌意和矛盾心理的积累为特征时,我们可以认为,由于这种冲突不可能涉及基本一致的意见,这些经常的冲动有理由作为关系稳定的标志。

与外群体的冲突和群体结构:

命题9:与外群体的冲突会增强内部的团聚力

与其他群体的冲突能动员起群体成员的活力,进而增强群体的团结。集权是否会伴随团结的增强而加强,这要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和群体的类型。集权更可能在战争冲突事件和要求以劳动分工为标志的异质结构中产生。

集权似乎与缺乏团结有关;在群体团结不够的地方要调动起群体成员的活力就要求采取战争行动。

在与外部敌人进行斗争的群体中集权和专制的发生都首先取决于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结构,而不是首先取决于冲突的爆发。

缺乏社会团结的社会体系面临外部冲突时可能会瓦解,虽然某种统一会被迫加强。

命题10:与其他群体的冲突限定群体结构及随之发生的对内部冲突的反应

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往往不容忍内部冲突。他们不能容忍超出对群体统一有限背离。这种群体往往有着类似宗派团体的性质,他们根据特殊的品质选择成员,他们要求成员全面参与群体活动。他们的社会团结取决于群体生活所有方面的共同参与,并通过坚持群体一致反对持异议者而加强这种团结。他们解决意见不一致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使持异议者自愿或被迫退出群体。

教会类型的群体没有卷入与外界的不断冲突之中,对成员个性的全面参与也没有特殊要求,同时,由于对成员构成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因此其规模往往较大。这种群体能通过显示结构灵活性和允许内部的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冲突”来成功地抵抗外部压力。

命题11.寻找敌人

通过树立“敌人”,实现群体整合,加强内部团结。

意识形态与冲突:

命题12.意识形态与冲突

参与者感到他们只是集体或群体的代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们所代表的群体的理想而战斗的冲突似乎要比为个人原因而进行的斗争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冲突——整合器:

命题13:冲突使对抗者结合

冲突产生了对抗者之间其他类型的互动,即使两者之前毫无联系。它通常也发生在一定规范的范围内,这种规范规定了它得以表现的形式。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

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条件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成为可能。

命题14.敌人统一的益处

鉴于组织的统一有益于其在冲突中取胜,可以假定每一方都迫切期望对方的组织缺乏这种统一性。但这并不总是正确的。只要对方势均力敌;统一的一方更喜欢一个联合、统一的对手。

命题15.冲突建立并保持权力的平衡

冲突在于检验对抗双方的权力关系。和解只有在双方各自意识到他们的相对实力的时候才有可能。

斗争可以是一种通过更改对方权力关系的基础来避免不平衡条件的产生的重要途径。

冲突需要同盟者:

命题16.冲突创造了联合和联盟

斗争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的个人和团体联系在一起。联盟和暂时的联合体,而不是长久的更具有凝聚力的团体,将从参与者的主要的实际利益冲突中产生出来。这种联盟更可能发生在一个灵活的组织结构中,而不是一个僵化的结构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