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出版人》读后感100字

《出版人》是一本由[英] 汤姆·麦奇勒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出版人》读后感(一):译文相当精彩

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得不好,实在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被这本书震撼了——如此机智幽默的文笔,也只有英国人才擅长,反观中文作品,尖刻的讽刺文章倒是不缺,但是能把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暗藏机锋,确乎凤毛麟角。

感谢本书的译者。

《出版人》读后感(二):是自己还是别人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兰登书屋》,贝内特的幽默和智慧为我们读写议作业的完成减去了不少苦恼。既然同是出版人系列的图书,就尝试着把这本书也买了下来,用了一天的时间啃了下来。

可遗憾的是,带给我的更多的是遗憾。要想回想起什么,更多的是他介绍了一个又一个作者。即便是我抱着研究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态度去看,也很难说有什么收获。

《出版人》读后感(三):出版人是一个焰火师

一个出版人的传记凭什么引起关注?

凭他旗下的十一位作家先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凭他进入出版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海明威整理遗稿。

凭他发起创办了英语世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布克奖。

写传记一定要傍大腕,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汤姆·麦奇勒干了几十年出版人的工作,换来的成果就是:他可以在书中开出一串长长的、令人咋舌的名单,并看似不经意、实则炫耀式地称他们为自己的老朋友。这些人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加尔巴斯·略萨、多丽丝·莱辛、菲利普·罗斯、约瑟夫·海勒、库特·冯内古特、托马斯·品钦、约翰·福尔斯、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等等。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西方文学的人,会发现当代最重要的英美作家几乎都成了麦奇勒这个家伙的猎物。

出版人像一个焰火师,点燃一个个焰火,任满天飘洒斑斓色彩,布下灼灼的星辰,给黑夜带来无尽的荣耀。他把光亮全部射向天空,让众人抬头仰望,沉浸在花火的绚丽中,自己却躲在阴影里,享受着他者的享受。他所能获得的瞩目,就是在从业之旅行将抵达终点时,伴随一道拖曳长尾的火焰升上天空,接受所有星辰的最后致意——那是唯一闪现在幕前的时刻,也是告别帷幕的时刻,如今被他记在了这本传记里。

麦奇勒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他曾经一口气买下马尔克斯未来五部作品的版权,虽然前四本的销量并不理想,但《百年孤独》的出现让第五部书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在约翰·福尔斯还默默无闻的时候,麦奇勒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收藏家》,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好莱坞拍摄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当美国作家的作品在英国打不开销路的时候,是麦奇勒相中了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它的英国版一下子卖出了五万册,比美国版卖得还要好。

麦奇勒并不是在干上出版行当后才拥有这些传奇经历的。年少时期,他的母亲为了让他说好法语,将他送到法国过寄宿生活。学习结束时,老妈来了封信,只丢下一句话:十二岁的你没有理由找不到回英国的路。于是小学生麦奇勒就自己跨过了英吉利海峡。多年后他把这种闯荡劲儿带到了美国,凭着区区五英镑在那兜了一圈儿。

冒险精神让麦奇勒闯荡出版界时获益良多,家传的出版业经历则给了他独到的眼光——面对利润的压力和默默无闻的作者时,勇气与智慧帮助麦奇勒准确地甩出钓鱼竿,把那些日后成为巨物的鱼苗钓了上来。这个富有生气的人将每次的猎获都视作极大的乐趣,并在传记中将这些乐趣分享出来。他虽出生在德国,却没有德国人的古板,整本传记的文字都相当幽默,也相当坦诚。他编辑的第一本书,是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几十年后,当他回顾自己的从业生涯时,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与作品确实成为了他摆下的一席奢华晚宴。

《出版人》读后感(四):翻译低劣到极致!

《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译者: 章祖德 谢山青 郑秋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9

这绝对是我读过的翻译最让我失魂落魄神魂颠倒的一本书!

之前读了同系列的《我和兰登书屋》,译笔精彩得很,翻译是彭伦,他也是这套书的策划。在得知这本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要出版的消息时就在热切盼望,之后是第一时间买下。大失所望!看到10来页的时候就如鲠在喉,憋着一股气继续读下去,什么叫不忍卒读啊我的天!侧封印的是“生动、幽默的文笔”,既然如此,那么我该相信英语原文是可读性强的。至于翻译过来的汉语版本,语言清汤寡水般毫无味道可言,短句罗列节奏混乱,跟一中文水平刚入门的外国人似的,大量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可是”之类的关联词,生硬磕巴,如同小学生在学习造句,却没有小学生初学造句时所具备的想象力。

摘几个句子搁这儿,信口开河血口喷人的罪名我可担不起。再多我也弄不出来,没心情继续找也不可能往下继续读。

1.“ 安德烈的小气不仅仅表现在抽我的香烟、把洗手间的灯泡换成二十瓦的。可他自己穿的却是在萨维尔街订制的西装,连指甲都有专人精心修剪护理。”(P30) ——“不仅仅”,然后呢?如果是校对错误,此处应为“仅仅”,那么“仅仅”“可”“却是”算哪门子的逻辑关系?这么翻译是不是通顺多了——安德烈的小气仅仅表现在抽我的香烟、把洗手间的灯泡换成二十瓦的;他身上穿的可是在萨维尔街订制的西装,连指甲都有专人精心修剪护理。

2,“他很快就告诉我他没什么工作可以提供。而我则告诉他钱不是问题。于是,他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我们决定从下周一开始。至于薪水,安德烈建议给一份圣诞节将近。到那时,他会根据他觉得我值什么价来付报酬。而我忍不住指出……”(P29)——这一连串的“而”“则”“于是”“而”几乎要让我崩溃,断句和句号的使用更是让我匪夷所思。您能把话说顺溜了么?

3,“这是一条窄小的、不令人注目的无名街道。”(P18)——令人注目。引人注目有什么不好?引人注意也顺畅多了吧?

4,“一路上,所有人都视我为奇人,因而以令我吃惊的热情善待我。”(P10)

“由于我已经十二岁,母亲认为时候到了。”(P6)

“在这些法国家庭看来,这个提议一点儿也不诱人,他们赚不到什么钱,因此很多家庭都拒绝了我们。”(P6)

——因而,由于,因此,我靠我知道这是体现句子因果关系的词,但拜托能不能考虑下句子的流畅度和文气的连接?试试干脆删掉,对意思的表达有影响么?

我发誓,若评选关联词使用最频繁最反复最重复最离了关联词就不能活的书,本书绝对无敌。

5,“ 她认为来的时候她必须陪着我,但是没必要连我回去都要陪着。她认为十二岁的我没有理由找不到回英国的路。”(P8)——汉语里能表达“认为”含义的不是只有“认为”这一个词吧……咱也不能原文里有10个thought就整10个认为出来吧。我靠。。。。这个句子的糟糕程度前所未见。

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先从上面那些石破天惊的句子里掂量掂量,看是否有足够的忍耐力把它读完。

第一次对一本书的翻译质量有微词,哪儿得罪谁了就爱谁谁吧。

《出版人》读后感(五):出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行当啊?!

如果有人试图通过汤姆·麦奇勒的《出版人》来了解出版这个行当,那肯定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首先,您会觉得出版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后能被人选择的职业。麦奇勒的理想是当一名导演,即便他的父亲就从事图书业,有凯斯特纳这样的巨星级作家。他去了罗马,展示了与众不同的生意头脑,靠教英语生活得挺滋润,但是在意大利电影界找工作却彻底失败了。“既然当导演到处碰壁,我就决定试试出版业。”

在从事出版前干什么的都有,出版业都成职场的备用轮胎了,这个现象在世界出版业似乎都是通用的。环顾一下身边的出版朋友,有的是诗人(这是最靠谱的),有的是地理老师,有的是毛衣贩子,有的是学机械出身,有的是厂长。“既然……,那就试试出版业”,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招聘口号。

或许,您会觉得出版实在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麦奇勒在回忆录中不时地、“不经意”地提一句某某书销了几万册,甚至说,“我打算把三本书单独写一章。这三本书家喻户晓,一本卖了三十万本,另一本卖了六十万本,第三本卖了一百五十万本。”然后,凯普出版社居然就亏本了,而且欠了四百万英镑的债。生意越好越不赚钱,书卖得越多越赔本,似乎是这本书得出的唯一结论。

麦奇勒提到的三本大书都是儿童书,他被苛责因出版这些书阻碍了成人书的出版。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等待马尔克斯似的奇迹。他一把签下了马尔克斯五本书的版权,但是翻译书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薄,没赚什么钱。马尔克斯也知道他的书在英国卖得不太好,但是他对麦奇勒说,“别担心钱……我的下一本书一定会创造历史,它会一直卖一直卖一直卖。”果然,第五本书好卖得一塌糊涂,它就是《百年孤独》。

因为出现概率少,所以就成了奇迹。做文学出版就是不停地播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收获,更不知道会产出多少。此时,回忆录看上去像他个人的私家小花园,用鲜花绽放的荣耀记忆来冲淡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题为“交易”的章节,简单交待了凯普出版社被出售的过程,这一定是他人生中编辑得最疼痛最难堪的一章。章节末尾,他用英国式的傲慢指责纽豪斯买了凯普出版社后倒卖给贝塔斯曼的行为是一种背叛。

您大概还会觉得做出版的人的人生充满荒谬。你为作者付出那么多,但是,你依然还是会被无情抛弃。麦奇勒给戴蒙德·莫里斯出版了《裸猿》,他们的关系曾经亲密到一起在马耳他岛泡路边咖啡馆,但是后来两个人突然就冷淡了。麦找不到原因,只能感慨出版界的人际关系就是这么脆弱。这样的作者还有几个,显然他都没有找到答案,或许这也是他需要寻找的人生的答案。

出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行当啊?!

近期美国纽约杂志发表了关于美国出版的专题文章,题为《TheEnd》,中文大概可以说成:穷途末路。长文从出版、作家、书店等各行业要素,讨论传统出版业是否已走到了尽头。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强势作家越来越贪婪,渠道垄断加剧。在2008年上半年,美国的五大出版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只有0.5%,全年衰退不可避免。还看到某位国外文学杂志编辑的博客,说现如今一本文学杂志只能卖出去三四百本。如果麦奇勒再干三十年,或许回忆录也会只写到七十岁,或许他会面临更多的困惑、背叛。2000年末,英国《书商》杂志评选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麦奇勒入选。这是恰如其分的,那是属于他和瑟夫的文学出版黄金世纪。

麦奇勒的回忆录对众多文学青年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他们可以因此去憧憬美好的未来;对那些试图进入出版行业的人来说,是一针迷幻剂,他们还会幻想成为众多文学青年的救星;对那些已是浸淫此圈多年的行业人士来说,更像一针清醒剂,纵使麦奇勒有十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让凯普出版社陷入亏损的境地。

最恰当的选择就是把《出版人》当成是一个文化娱乐读物,在一个金色黄昏,就像该书封面中的麦奇勒坐姿一样,慵懒随意地找个地方坐着,享受一下对出版黄金年代的缅怀,偶尔为那些熟识的作家的八卦开心笑一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