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100字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100字

《未删的文档》是一本由卫西谛著作,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朱赢椿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一):还是删了吧,留着也是鸡肋

不好看,也说不上有多难看

我看着本书完全是被各种各样的评论迷惑了

其实拿到手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或许是不符合我的阅读风格吧

但其实光看书名就知道,可能是作者的执念才有了这本书

应该删却没有删的文档,发稿的时候应该是没有被采用的

不管什么原因,一定是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而且封面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华丽、有质感

书页上的银粉掉了我一手,处理过还是在继续掉

总之很无趣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二):小感想

虽然只看过书中提到的极少数电影,并且作者明确表示不太喜欢的一些正好是我的所好,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本书的评价如此之……

所以忍不住要写几句,以示支持。

不同于常见的从自我感受出发的影评,作者在极短小的篇幅中构建了极宏大的叙事结构。这样的写法,甚至有些为电影撰编年史的意思了。更难得的是,这样的有气魄却又写来从容淡定。

他已经到了需要摆脱一切他所知而专心感受电影的层次,我却还只能继续为自己无法看到更多电影之外的讯息而叹息。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三):那些老电影的故事

书的侧面有覆银粉,我不是很喜欢。银粉会粘在手上,虽然不多,但还是觉得不好。整本书的版式设计,很贴合文档的感觉,完完整整的银色覆盖,有种值得交付的感觉。书里,图片虽然是黑白,却也蛮有古调的情味。

可惜的是90后的我大部分的电影都没看过,看着卫老师的精道的评论,兴趣也逐渐浓厚。电影评论的内容比较宽泛,可以看出是博闻的人,或是结合电影的背景,或是鉴赏导演的风格,或是品析细节的余韵……洋洋洒洒,张弛有度。

打算还是剩一些特别有名又感兴趣的,看完电影之后,再看书,一定会收获更大。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四):还是删了吧

临近春假。得闲可以在办公室翻翻这本买来多时的书。

随意找了几篇《钢琴教师》、《断背山》、《风吹稻浪》,最后竟实在不忍卒读,只能合上,上来喷上两句。

我是第一次读卫西谛的文字,买书的意愿也是出于对后窗的敬意。但作为后窗的资深影评人,拿出这么虎烂人的文章出来充数,并且还要价不菲,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看影评,不是要看故事简介,或者导演经历。要看的是观影人对于影片的感受。可是在这些未删的文档里,竟找不出大篇幅的文字来聆听作者本人对于这些影片的认识,相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文字用来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在业界的口碑,原作者的生事,导演的履历等等等等。这些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要得知一二并非难事,就不用劳驾作者费心收集出版了吧。

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这本书“山寨”了一点。

《未删的文档》读后感(五):始终如一

昨天收到卫西谛的新书《未删的文档》,

起这样的书名,真的是自谦。

照例是朱嬴椿老师做的,很喜欢,

铁灰色的金属气质,极有质感,贴合卫西谛的影评风格:

冷静的,理智的,不滥情,但是能冷冷的写进你心里。

我一直很欣赏卫西谛兄。

我们一拨人(如果我也能算那一拨的话)都是从写影评(我写的是影感)开始,

但是慢慢的,我们游开电影,游开影评,

电影仍旧是我们心头热血,但是,血已经不再那么热。

电影仍是唯一,但已不再是全部。

但是在这个世上,还有人始终如一的那样观看电影,

始终如一的撰写影评,始终如一的将自己沉浸在那个光影世界。

始终如一。

对电影的感情不知悄然发生了多少变化,激越,仰望,日常,平淡,麻木,

又再度死心中萌发草芽,意外的惊喜,理智的看待一部电影,慢慢的升到更高的境界。

是的,我以为,他已经升高到更高的那个世界。

他的笔触沉实,但并非不涉内心,他的风格冷静,不洒狗血,

但若无最纯粹的狂热和挚爱,

又怎么能在这个浮华动荡的世界里,始终如一,面对:

自己,电影,和那只笔。

只有写字的人,才知道他做的工作多么恐怖,他做了电影的囚徒。

但是他是欣喜的吧,在万千滋味之后,只是淡淡的说:

这是我未删的文档。

在我心里,影评人是一个崇高的头衔,不为了取悦别人,甚至也不为了取悦自己。

以自己的品味,始终诚实,始终苛刻,看待电影的目光,永远幽深而天真。

卫西谛是一个影评人,他写的不是他观看的那个电影世界,

写的是他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