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摘抄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摘抄

《与社会学同游》是一本由[美] 彼得·伯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一):通往自由的社会学

是的,社会可能是一个木偶剧场,我们被木偶线操纵着,表演着被规定的角色。但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望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就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二):自由

在社会控制施加于我,我由社会塑造和界定的社会情景中如何获得自由?伯格说要摆脱角色的无意识的状态,要明了你是可以“选择的”。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提出城市的游荡者的角色,他们摆脱作为一个商品,一个符号的存在,但获得的是一种失去存在的自由,一种被抛弃的自由。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三):以社会学为业

社会学的首要智慧是,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社会学家以新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世界,她并非发现新的世界,而是探寻熟悉的世界中发生了哪些意义上的变化。

社会学家基于对人的行为感兴趣而(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提问:人们如何互动?他们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有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以彼此的关系来相互定向,从而产生的意义,企盼和行为举止。

社会学的意识形态( 使社会学研究的存在具有合法性的观点)基于四个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因此一个虚/伪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歌功/颂德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人人沉溺于偏见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狭隘的世界也不需要社会学。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四):以社会学为业

社会学的首要智慧是,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社会学家以新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世界,她并非发现新的世界,而是探寻熟悉的世界中发生了哪些意义上的变化。

社会学家基于对人的行为感兴趣而(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提问:人们如何互动?他们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有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以彼此的关系来相互定向,从而产生的意义,企盼和行为举止。

社会学的意识形态( 使社会学研究的存在具有合法性的观点)基于四个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因此一个虚伪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歌功颂德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人人沉溺于偏见的世界不需要社会学,一个狭隘的世界也不需要社会学。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五):社会学的邀请书

这本书是对社会学整个学科定位的一个介绍,是一封“对一种特殊的激情的邀请书”。作者把社会学研究看作是人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中充满了对人类世界的感情和带有童趣的好奇心。从根本上讲,社会学以实证研究为方法,以人文主义为灵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包括社会学家是什么样的人,社会学研究中的基本预设和出发点,社会学视角对人与世界做何解释,科学和人文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社会学中何以共存。

这本书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它有别于大多数学术著作严肃刻板的话语风格,剔除了很多专业术语,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丰富的实例和恰当的比喻对社会学做出了精准的概述。它对于学科的介绍不是从整体的知识体系入手,而是抓住了这个学科最根本的精神特质。这种论述方式与作者自身宣扬的人文主义视角融为一体,用富有“喜剧”感的视角揭示社会学存在的各种可能的意义,试图邀请读者自发地与社会学建立联系。虽然作者把社会学比做“毒药”,但阅读本书的最终结果是:你会看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五彩斑斓,而社会学又是如何加入到这个斑斓世界中,成为其中精彩的一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