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穿旗袍的姨妈》读后感摘抄

《穿旗袍的姨妈》读后感摘抄

《穿旗袍的姨妈》是一本由程永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旗袍的姨妈》读后感(一):旗袍下的青春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编辑家程永新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穿旗袍的姨妈》再版了。这本书最早写作于90年代,经过十余年的断断续续的写作,于2007年出版,这一版属于是再版了。这本书当年在文学圈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著名作家余华曾这样评价这本书:一部简洁而博大的长篇之作。这足以证实本书的文学价值。

其实熟悉余华老师的人,也应该对本书的作者程永新不会太陌生。程永新作为《收获》杂志的编辑,当年编辑出版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余华老师的《活着》。在他的散文里,讲述了许多当年写小说、发表小说的故事,这其中,当时的年轻编辑程永新的名字就经常被提及。可以说,作为一名专业的文学编辑,作者的文学功底肯定是十分深厚的,这也在他的文字中体现了出来。虽然作者自嘲是一名专业编辑业余作者,但是,他的创作还是有他本人的独特特点在里面的。

这是一本16万字的小说,体量不算大,甚至可以说精致。大概是断断续续5、6个小时的样子我就读完了第一遍。刚刚读完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受是,这似乎是作者的自传。书中的少年-我名叫骆驼,因为父亲和大哥的相继离开,同母亲住到了二姨妈家中。整个的青春漫长又残酷,短暂的欢愉背后是长久的苦痛。书中开头,骆驼在幼儿园中忐忑的等待家长来接,因为耽误了幼儿园阿姨下班的时间,小孩子敏感的心灵充满了委屈与恐惧。在二姨妈来接走他的那一刻,哭喊着奔向门口的那一幕,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作者的笔力之深可见一斑。至此,二姨妈对骆驼有了不一样的的意义。虽然书中的部分描写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也都是为了故事而服务。

本书的封面值得一提。墨绿色打底,一个穿旗袍女人的剪影浮现其中。这个形象,实在是太符合作者所创造的这样的一个人物。翻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封面居然是黄海设计的。这也算是作者人脉之广的一个体现吧。

《穿旗袍的姨妈》读后感(二):青春的迷茫折射时代的缩影

曾经听到父母讲起他们在生产队挣公分的经历,如今听到这些词汇只能在老一辈的口中听到或者是在各种书中找寻答案。文学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好奇产生探索欲,带人们走进时代的高速列车中。 程永新的《穿旗袍的姨妈》写于九十年代,在07年第一次出版,今年再版让更多的新读者可以看到这部围绕着身世之谜、成长之惑的长篇小说。书中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采用回忆体的方式,书中的男孩骆驼已到中年开始回想从儿童时期成长中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儿童更单纯也更能从侧面烘托出时代的冷漠与人们的迷茫。 开始阅读时我以为书中重点围绕姨妈这个人物来叙述,然而越往下读越发现“穿旗袍的姨妈”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在那个年代偏向保守的人们会对穿旗袍的女人指指点点,得有好心态才能不被流言困扰。其实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对于别人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成为网络键盘侠,不顾他人是否能够承受的了。 上学堂排座位,按照老师安排的往下走,这仿佛是十分合情合理,然而骆驼不这样认为,他在进入一年级六班时的女同桌身上带有一股气味令他不喜欢,他狠狠地往女孩子脸上插削尖的铅笔,这是一种明目张胆地叛逆,让人感到惊讶。当然这种方式极不可取,女孩子的父亲找上门理论,骆驼的母亲给人家好说歹说地赔礼道歉才让人家原谅骆驼,而骆驼蕞终保证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再动手打人。 骆驼曾经非常喜欢二姨妈,她在他被小朋友欺负时挺身而出像个英雄,然而在成长后思想观念的转变让他疏远了二姨妈,他每每听到二姨妈粗俗下流的话都觉得羞耻,只想逃离。 二姨妈在十几岁时与家里闹掰甚至在亲人去世时都没有回去,让人觉得她过于冷血。有人说她是地主婆才能有这么好的房子住可是她却只住灰楼把更好的红楼当宝贝一样闲置,明明不差钱的二姨妈硬生生地把自己熬成长期营养不良,让人觉得她不会享福。在其去世后的遗产更是让兄弟姐妹撕破脸皮,闹得不可开交,真可谓是人心难测,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这是一个时代的小小缩影,终有一天会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穿旗袍的姨妈》读后感(三):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姨妈的故事里是作者自己的青春

读完本书后,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本书虽然题目点名了作者对姨妈的思念,但其实写的是作者自己的青春岁月,写的是作者历经当年的时代和岁月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写的是作者对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青葱岁月里的亲人、朋友、爱人的思念和记忆,可以说,这本书写的并不仅仅是姨妈,而是那一段属于作者自己的年少时光,那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作者的记忆,是从姨妈开始的,作者的家庭环境并不好,从小并不被家人理解,也不太理解家人,总仿佛有一层隔阂,但姨妈不一样,姨妈很疼爱作者,能理解作者的想法,因此作者从心理上很依赖自己的姨妈,这份亲情一直让作者难忘,这大概也是本书书名的来源。 作者在姨妈的疼爱下成长,慢慢的经历了青葱岁月里的各种难忘事情,恋爱,每一个女朋友都给了作者一份难忘的记忆,曾经有人说“爱情之路上,有的人是陪伴你一段路的,有的人是陪你走到老的,有的人是帮助你成长的”,作者也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在作者的几段爱情故事里,有的人给了他难忘的温柔,有的人给了他刻骨铭心的思念,有的人让他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互相理解,学会了如何在彼此不同的性格中一起成长,作者在本书中说,他在思考这几个女孩子的出现到底对他意味着什么,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每段恋爱带给我们的回忆都不同,有甜蜜有心酸,这当中的滋味和感触,只有自己知道。 本书作者还对亲情进行了思考,大概是因为作者的家庭生活总让他觉得格格不入,跟作者想要的想做的有所不同,尤其是后面姨妈去世后,在财产的问题上,更让作者深有感触,作者想让大家明白,亲情比物质可贵。 本书中还出现了其他人物,例如作者的老师等等,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和作者所在的时代相连,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对他们的怀念和回忆,大概也是对自己那个遥远的,回不去的时光的怀念。 本书作者虽然通篇用姨妈的经历作为主线,但作者真正想写的是自己的青春和年少岁月,那段回不去的过去,那个时代下人们的青春疼痛,是作者难忘的记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