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桥词典读后感锦集

马桥词典读后感锦集

《马桥词典》是一本由韩少功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71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桥词典》读后感(一):很不错的一本书

看了这本书,仿佛,就在一个个围着马桥展开的叙述里面,你如一个漂泊很久的游子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故乡。很久以前,我们丢失了鲜活开朗的民间对话形式,和一张张如在眼前的乡亲们的面孔。而在这里,一切味道都是那么熟悉,一切感觉都是那么亲切,我想无论是马桥或者他乡,也许都是我们每每记起的温暖和回忆。

《马桥词典》读后感(二):来自马桥的“蛰伏”

《马桥词典》是一位长辈推荐给我的。品读过这本书后,才明白了他的深刻的用意——告诉我蛰伏的力量。

马桥词典是以十年浩劫为主要历史背景,一位下乡知青的视角和大多韩少功先生的亲身经历为原本的一本“故事集”。从书的第一个词条“江(gang)”开始,马桥的地理条件、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便逐渐为读者呈现出来;到书的最后一个词条“官路”结束,所有的小故事即像一块块拼版,最终为我描绘了一整幅有关马桥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画卷。

文中的主人公——“我”,在马桥历经其数年间的变化,最终又回到了原来应有的生活。从不经意间,也许会发现“我”所吃的苦、受的累和经历的挫折,也让我隐约看到了这位长辈的一些经历。

他正当风华正茂,却被派到偏僻之所,无施展才华之机。大病三日之后,潜心苦学,勤练书法,修身养性,不坠心智,韬光养晦,最终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想想现在的我,不免有几分相似。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感受必定不会太相同。但我仍力荐这本《马桥词典》,也许你也会体会到马桥的魅力,体会到蛰伏的力量...

《马桥词典》读后感(三):很有意思的马桥

犹记得上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某老师极其推荐韩少功的作品。此老师每每介绍到某一部作品的时候总是用上这样的字眼:非常或者很 + 有意思,搞到最后没有人相信他的推荐了。

但我不得不说,《马桥词典》确实是很值得一看的作品。尽管很多人批评说他的作品体裁是有抄袭某外国作家的嫌疑,但依旧不损其光芒,重点是它满足了我这个向来执着于方言魅力的孩子。

确实是非常有意思。词条式的问题最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以其有序的,短小精悍的特色,至少不会引起阅读疲劳。基本上每一个词条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看似各不相关,其实环环相扣,在不经意间塑造了很多个生动的马桥人。虽然某些故事看起来很无稽,某些人物读起来很愚。

听说过晕车·晕船,就是没听说过晕街,我正在怀疑是不是马桥人比较高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词汇呢,可读到了最后一页,韩少功才说,晕街这个词纯粹是捏造的。这让我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

“嬲” 这个字挺有意思的。在广东话里用得也不少,但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长见识了,原来不是什么好词来的,哈哈。

词条里有很多已经离这个新鲜时代远远的词汇,如合作化,工分,样板戏等等,读起来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我辈觉得很玩味,却不知这是彼时人们的悲痛记忆。

这是马桥的前生今世,知情的前世今生。方言的前世今生。

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很有意思”了。

《马桥词典》读后感(四):关于马桥

说来惭愧,我以前一直以为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真的是一本词典,因为作家编词典也并非个例,梁实秋就编过《远东英汉大词典》。而且我想,韩少功这本词典一准也是中英对照的,既然有《牛津辞典》怎么就不能有《马桥词典》呢?“牛津”对“马桥”,牛唇对马嘴,渡口对桥梁,那叫一个工整!所以啊,那天看到这书跟其他小说放一起,就觉得放错了地方。不料拿起来一看,原来我的猜测与联想全是牛唇不对马嘴,书里写的是他下放的村子---马桥,六七十年代的事情。

中国的社会比较均质,象此地贫富差别悬殊,彼地也大致相似。六七十年代,真正的均贫富,社会的均质性更强,我这个北方妞看着书里的南方事,并不陌生。不光不陌生,还很亲切。比如马桥人对远处任何地方都称为“夷边”,俺村里的人则对非本地话一律称之为“羌话”。妈妈到外地上大学,回村时候在路上跟三大爷打招呼没注意用了普通话,三大爷说:“嗬,出了几天门,还学着‘羌’了啊!”把妈妈羞得满脸通红,地里干活的妇女都笑得不行,中午回家吃晌饭,全村人都知道了,直谈了好几天。当然都是面带鄙夷:才吃了几天公家粮,就忘了本!

韩少功说,“马桥人的一个‘夷’字,流露出明显的华夏血统,如果没有暗藏着他们对任何远方事物的轻蔑和不以为然,那么就伏下了他们对任何远方事物的好奇和兴致勃勃。”说得很对,村人对远方的人和事,这两种态度是兼而有之的。本村人出门学“羌”当然大不应该,忘了“本”,外地人,说着“羌话”来了,却无端地羡慕,觉得自己太土气,是要被人笑话的,即使自己跟外地人同是农民也是这样。

从宇宙看来,地球不过是个村子,从全球来看,国家不过是个村子,从全国来看,省不过是个村子,从全省来看,县不过是个村子。既然都不过是村子,那么,一个村子,马桥,对社会对人类的看法,有时也直指本质。所以,解剖了这个麻雀,就解剖了当时的社会。儿子看这书,处处觉得好笑,合上书却叹一口气,说:好可怕。

一个时期的流行词,是时代的标志,如同时空隧道,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烟云,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血腥还是芬芳。写这种书,是反思的一种。一个人能细致而深刻地做到这一点,而且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实在令人敬佩。

《马桥词典》读后感(五):一些想法

1.读词典的时候耳机里在放雅叔的专辑,我觉得这很合适,正像我读山南水北时耳机里传来的emo一样。在我看来,少功是真的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记录者一样,记载了太多太多人或平凡或不凡的一生,尽管是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但是不能够忽视的是他在书写在叙述时所包含着的深情,他虽然尽量让自己跳脱出事件的本身,但是我们却不难从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绪中发现,实际上他在书写的过程之中还是悄无声息地介入了故事之中,他的笔调因此显得格外的温柔动人,恰如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在向你诉说曾经一起的时光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还并不能完全将他看作是一个局外人,相反,他生活在他所描述的世界之中,他与那些人和事都有着切身的共同经历,因而小说显露出一种非小说的特性,或许他本来就是如此,正如《山南水北》让我觉得不很像散文一样,《山》和《马》在这个层面上可能也就是一脉相承的吧。

2.有关小说的发展,我觉得大概是按照一个人一个人的生活写下去的,前后所写的两个人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许是因为死亡的牵扯,或许是情感的纠葛,亦或许是历史相因的原因,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又一个人物的连线中形成了小说的行文逻辑,这条线索缀连起马桥世世代代的人,展现着他们的人性;与此同时也和词典的编纂相联系,二者之间形成明暗双线,勾勒出这个地处湖南的小地方的风土与人情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

3.在小说后附的谈话中提到小说中的“诗性”,我觉得正是这一点让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知悉这是少功德文字,他总是会在不经意中突然将一个被压抑了很久的情绪引爆,然后令我觉得突然生发出的无限感伤,无论是《鞋癖》、《女女女》、《山南水北》还是现如今的《词典》都是如此,这是他留给夜行者的一个路标,尽管在无尽的黑夜中只有些许微亮,但总能够指引我们找到他所在的地方。

4.从主题上讲,最为重要的自然是对于语言的探讨,但其实除此之外还是一如既往的知青生活与农村社会人情与文化的展现,他对这些内容的不断重复书写在某些程度上确实会带来一种重复感,但是他每次的切入角度都不同,因而也会生出一种新鲜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令人难以抛却。说回“语言”,他以“语言”这个主题为媒介,实际上串联了一系列的问题,现代化、农村的女性问题、对时间的思考、方言同共同语背后思维方式的不同性等等,正如他所言,小说更多地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介入问题的由头而非完全展开的探讨,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能够从他融散文文体于小说的写作方式中更多地得到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与思考也和他在散文中所显现出的一样——深刻而富有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