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忏悔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忏悔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忏悔录》是一本由让·雅克·卢梭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7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一):文艺女神的小宠儿,世间的那喀索斯君

有人说要是你想知道自恋是怎么一回事的话就去读卢梭的《忏悔录》好了,读过的人不禁莞尔一笑。由于我们习惯上总是容易倾向于作者的立场,因此即使卢梭大叔的大段抒情显得沉闷自恋,最终都会给他宽容的一笑而已了,我本人是这样。

印象最深的是通过卢梭那些不太靠谱的记忆残片,为我们展示了中世纪欧洲的整体文艺氛围、情感理念。不得不承认,我羡慕那种可以自由寻求知己情人,崇尚纯粹精神的时代。这种羡慕来自于对知己的渴求。不过应该注意到这种想法的自我幻想性,毕竟任何自由都是要需要付出代价的。

《忏悔录》读后感(二):哲学即生活

全书虽看着比较简单,其实真正读出味道的人有多少呢?相比现在社会的虚情假意,作者的真情流露,天真无邪(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保持一颗童心),难能可贵。爱智,爱生活,善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作者的出生就是和生命的斗争史,作者的出生造成生母难产而死(说明作者体质不太好)。很小就离开家乡到处流浪,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饥饿,疾病,各种危险而死,然而作者却依然坚强的活下来了遇到好心的“妈妈”。作者后来因为做石灰石和雌黄加水的实验处理不当,导致吸入肺部。死神又一次擦肩而过,或许正是在死亡的边界线待过几次,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无论“妈妈”当初收留作者是为了出于一如既往的好心,还是栽培,还是其它。作者一直敬畏,仰慕妈妈,不敢有半点造次(或许个人觉得他们的结合才是最优战略)。青年卢梭存钱希望给妈妈改善下经济状况,然而加速的妈妈的破产,也希望抑制妈妈奢侈浪费的习惯来改善,但这是不现实的。妈妈的感情经历更为不顺,第一个不久就死了,然而遇到第二个的时候,就纯粹是引狼如室,贪图美色和钱财,妈妈的晚年自然是贫困和疾病中凄惨的度过。卢梭就幸运多了,各种艳遇,还遇到了虽然知识上配不上卢梭,但真心爱卢梭,而且善良的妻子。——

第一次写书评,有不对之处请各位大神指正,欢迎交流。

——————希望遇到懂你的我

《忏悔录》读后感(三):要想生活过得去,就要人际方面的和谐

我的读后感:

1.就算是卢梭这种生前已经著作满身、名满天下的大文豪,到晚年回顾人生时,耿耿于怀、着墨最多的还是人际关系。他的思想、他的作品、他的创作经历相对而言提及很少。

2.他青少年时代家庭破碎、颠沛流离、贫穷无依,但他的主观感受上,比他的后半生好非常多。因为他前半生没有敌人,后半生充满着关系破裂、树敌、围攻。可见,是否结仇是一个极端影响身心健康、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3.他疾病缠身,但和第1点一样,着墨篇幅还是远远少过人际关系。

4.他已经这么勤奋、这么事业有成了,但最向往的生活是无所事事的清闲生活。

5.因此,我读这本书,结论就是,结仇、被围攻的人生太不幸了,反之太幸福了。

6.可是,我读完书来豆瓣看读后感,发现大家重点都不一样,有人重点在接受自己不是非凡的人物;有人重点在原生家庭造成心理问题;有人重点在于卢梭的道德、诚实和自由之宝贵……目前没看见和我一样关注人际问题的。

7.原来,我之所以关注人际问题,是因为我有人际问题。在我没有之前,我不和第6点的读者一样么?

8.我不喜欢看这本书,这本书看得很慢,需要意志力去坚持阅读。原来,我对他人完整全面的、琐碎的一生并不感兴趣。

9.与此同时,我对作者干妈、妻子那种无法规劝的、被周围人吸血压榨掉所有金钱的事迹,印象深刻。扶弟魔类的伴侣真碰不得——虽然作者本人觉得这是她们心地善良。

10.对了,为啥作者赞美妻子守贞,但自己却出轨?

11.可他的诚实,确实可贵。《忏悔录》没有达到我对它诚实程度的预期,但它依然是诚实方面成就最高的自传。

《忏悔录》读后感(四):《忏悔录》读后感

不得不说忏悔录是一片相当长的书。看到后面的确对我来说算是有点枯燥。不过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我还是耐着性子将整本书看完了。由于从开始到结束相隔的时间较长,所以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快忘记了。就只能大概说一说我能记得住且有感悟的地方吧。

卢梭的确是一个浪漫,多情,敏感,正义,善良的人啊。这些地方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了。对于善良,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他说他并不会怨恨或者嫉妒(记不太清楚了==)别人,他说他天生就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是什么,所以从来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的感觉是什么。我还是让我觉得这样的人未免也太善良单纯了。

卢梭在中年时期喜欢上了乌德托夫人。从书中描述可以看出,那种感情是多么的强烈和炽热。但也充满了理智。那种光辉灿烂的美德抑制他越界。那种爱是多么的纯洁和高尚。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去毁了这美好的一切。而且卢梭对于美好的人大部分是更愿意对其欣赏热爱,而不是占有,因为他怕这样会破坏掉这种美好。不得不说,我很欣赏他这一点。也想到自己因为冲动做过的错事与蠢事,不得不为此而感到惭愧和忏悔。我也经历了相当大的痛苦。我也感觉到,经历过痛苦,人的确是会成长的。

还有卢梭不把它的写作当成赚钱的工具这一点也是让人觉得佩服。因为他觉得为了钱而写作会损耗他的灵感,以后就写不出好的东西来。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很少能找出这一类追求真理追求美,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金钱的人了吧。

对于卢梭喜欢安静的乡村生活。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他在书中里面说过,大致意思就是,他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过上愉快的乡村生活。话说古代的圣贤还都是向往这一类的生活。远离了浮华,淡淡的平静,其实才是真正的快乐啊。三毛曾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 死,也在天堂里了。”其实中心思想都是挺相近的。包括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也是如此,不过,我觉得《人生的智慧》的价值观会偏得更消极一些吧。我以前也是会幻想那种精彩刺激生活,觉得自己生活的太平淡太没有意思。当我真正进入到那种生活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的心有多么的累,多么的不快乐,甚至给我带来了好多的痛苦。当那一切结束,我又回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平凡的生活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想要的喜欢的还是这样的生活。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大概就是这样了吧。而且经历了痛苦,也把我爱幻想,浮躁的心医治好了。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生活了吧。

就这本忏悔录来说,卢梭真的是很坦率的一个人。公正客观,诉说一个本真的自己,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或许哪天我也该写个“忏悔录”来检讨一下自己。深挖自己的内心,好好的认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胡乱写写,就到这里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