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摘抄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摘抄

《巫师苏格拉底》是一本由(法)居古拉·格里马尔迪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页数:1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一):不知所云~

翻到一半,努力的想要理解,但是实在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我得承认,是我无知~

书里的注解太多,看几行就会发现一句,见某某书详解~实在是看不懂~

所以不得不放下了。

标记一下,等咱知识渊博时再重新看吧。

看完此书,只有一收获,知道了苏格拉底是第一位哲学家~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二):还行

没有了解过作者是否对苏格拉底很了解,但文章写得还是比较浅显易懂,当然跟翻译也有一定关系,翻译还行,某些地方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翻译的合适,基本上看下去没什么问题。

不过作者应该还是比较系统的研习了苏格拉底,某些观点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的,当然自己并非哲学牛人,只能算门口窥视之小雀鸟,断然还不敢大嚼言辞,感触罢了

楼下所说撰者名字,没错吧,

Nicolas Grimaldi. Professeur émérite à l'Université de Paris-Sorbonne, Nicolas Grimaldi y a occupé la chaire d'Histoire de la philosophie moderne, puis celle de Métaphysique.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三):古希腊“最高尚、最伟大”的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苏格拉底还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0958801000bzx.html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四):刀枪不入

西闪/文

我常常对人说,对死去的人要宽容,对活着的人要严厉。当然,我也可以跟人讲,对死去的人要严厉,对活着的人要宽容。之所以我常常讲的是前面那段话,不是因为它比后面那段话更有道理,只是我先想到了它。

世事芜杂,人们却总想生活得简单。虽然不一定照办,但最好有那么几句话,翻来覆去可以运用,可以宽慰自己的昏昏噩噩。上学那时候喜欢在笔记本上抄写人生格言,到如今有了自己的格言,也不写在本子上,直接刻在脑子里了。有时候想想,一个人没有几句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语言,其实活着会更艰难。

在某部国产影片中,一群凶神恶煞的团练跟着一个腆着大肚皮的黑脸壮汉,齐声高喊“刀枪不入”,挥舞刀枪冲向红军的阵地。一梭子子弹将壮汉撂倒,众人惊慌四散。导演用了不少菲林来交代这段场景,可能只是觉得精彩,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嘲笑,一种对语言的嘲笑。这种嘲笑像子弹一样滚烫而冷酷。

在剻因一类的哲学家眼里,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东西,语言以及语言的对象。简要地讲,也就是两类,一种叫“刀枪不入”,一种叫“刀枪”。这两种东西彼此依存,又在历史中制造冲突。在上述那个场景中,信奉“刀枪不入”的壮汉是唯心论者,而显然,善用子弹的红军战士是唯物论者。当然,导演的哲学立场是不言而喻的。

但语言有语言的力量。在穿过一条寂静无人的夜巷时,语言能壮胆,这是儿时的经验。长大了,语言可以帮助一个羞涩的男孩去亲近一个女孩。“刀枪不入”显然是对语言力量的滥用,可反过来一想,不管这四个字如何荒唐,它毕竟支撑着那些人冲向了阵地,在子弹横飞之前豪情万丈。

语言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苏格拉底把它用到了极致。他的学生斐多曾经满怀感激地说到自己的老师:“他治愈了我们。”用什么治愈?无他,惟语言尔。尼古拉•格里马尔迪(Nicolas Grimaldi)在《巫师苏格拉底》一书中说苏格拉底在本质上是萨满、魔法师和巫师的混合体,因为苏格拉底用有魔力的语言蛊惑人们,同时也治疗人们灵魂中的疾患。

正因为语言有特别的力量,使用的人便须谨慎。

以前百姓管写有字的书信、印有字的报张之类为“字纸”,是不可随意丢弃的。按习俗,这类“字纸”须拿到指定地点统一焚烧,以示对文字的敬畏。我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街道叫“惜字宫”,就是因一个焚烧字纸的小庙而得名。这让我想起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异象。古人比我们多的,就是一份敬畏心:语言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有天知道。

于是有人开始反思语言,对如何使用语言、该不该使用语言产生了疑问。黄子平在《害怕写作》的代序中就表达了一个写作者对语言的诸多困惑。他问自己:是谁给了你写作的权利、写作的资格?是语言让他体会到了写作中的空虚与充实、软弱与坚强。他是一个有敬畏心的人。

和“刀枪不入”的壮汉一样,不少人仍在滥用语言。拙劣的翻译是司空见惯的例子,粗心大意的作者和编辑也在创造新的笑话。比如前面提到的《巫师苏格拉底》,在书的封面上,作者尼古拉居然印成了“居古拉”。这样的错漏也可以放过,看来出版社也在玩“刀枪不入”的把戏。

《巫师苏格拉底》读后感(五):言说的存在——《巫师苏格拉底》速读小记

显然,言说的蛊惑力,最后不仅让苏格拉底变成了巫师;同时也让Nicolas Grimakli成了巫师。然而,略显不幸的是,出版商显然也被蛊惑了,洁白封面上错误的撰者名,形成了巨大的讽喻效果。难道,这只是一个陷阱?

谁说苏格拉底不是智者?因此,将其比喻为萨满的巫师并非新颖。只是,苏格拉底的辩论以更高的道德形而上为其追逐。苏格拉底不收青年人钱,窥见其道德精神之纯净;全然以追求真知,认识自己为毕生追求,并以身殉道,使得这位古希腊的“另类”智者成为了哲学家的典范。他的榜样,恰恰源于他那种伟大的实践道德的勇气与智慧。

显然,Nicolas体会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道德追求。但是,他没有从道德形而上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是从言说入手,为苏格拉底的现代性展现提供了一个缤纷的舞台。掌握了言说,便掌握了可能的存在,掌握了存在,便掌握了人之为人之全部。

阅读此书,是件过瘾的事情。需要一气呵成,而绝不可过多追问。因为,显然,从头至尾,作者都在进行现代哲学作者所擅长地堆砌术。即:将从古至今,最为成功的伟大论断集中起来,进行寓言式地联接。在这样的表述过程种,各类哲学学派都站到了同一的战线上,俨然一副“六经注我”的姿态。这里,任何学派的专用术语,都成为了具有寓言效果的故事,并同时承担着范畴学的意义。对此,可以有仁者见仁的观点,我以为,是种堆砌。而我自己也在常常如此矫情。至于究竟这样做,是一种传承,还是标榜,我并不能给出详解;只是,如果能将其观点表达清晰,倒也不失为一种愚策。

用萨满巫师来形容苏格拉底,不过是为了说明言说的伟大力量。逻辑的意义也在于,让言说具有了蛊惑的能力,让言说的存在成为可能。因为,Nicolas在【逻辑的巫术】一章中,说:

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达到认识,即达到解脱,也正是按照认识的阶梯唤起的东西所显示出来的。

当然,他用辩证法说明逻辑的核心,以逻辑的意义说明言说的意义,以言说的可能确定存在的实现,并最终从人类最为平常的言说中,解构了自苏格拉底构建的至善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这样一个庞大的形而上体系。同时,认识的阶段性的开端也被定在了言说的十字架之上。他将真正的巫师,即他自己隐在了【巫师苏格拉底】这个华丽的名字背面,然后用绚烂的词藻来攻击读者的心理防线。(当然,我宁愿以自身之理解,将文中数次表达的语言以言说的角度进行理解,未识法文,不知此解偏颇否。)

我得承认,我被蛊惑了。或许不能归于他的言说,而是在于他的视角。以现代性话语解说古代传统思想是有困难的,好在西方的传统断裂早在文艺复兴时便被修复了。中国的“文艺复兴”,如果这种新儒家的观点可以成立的话,则是在几十年前便以兴起的。可是,以中国的现代性话语进行传统解释的努力并未见成功。在中西交流日益发达的今天,别说是古代之道学之衰微了,就是现代中国性话语,我们也很难自我权衡,更何谈解释。甚惶恐于屈原之漫漫长路兮,此番求索必将苦痛掺半。即便是有“六经注我”的妄言,或许按Nicolas之观点,也会是种伟大的言说之存在。

p.s:早几日便想写的书评,碍于琐事与网络之故,今日才完成,观点必显生涩。读快书的好处,无以复见,实属遗憾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