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摘抄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摘抄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是一本由朱子彦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06-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一):说几句

在三国中,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风云人物,只知道刘玄德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之后,开始了他的挥笔江山,戎马生涯,让刘玄德在乱世中与魏吴呈三足鼎立之势,但是,在出山前的他是怎样的?这本书根据历史合理得推算出诸葛亮年轻时候的一生,宁可信其有,因为在世上没有真正的神,一切所谓的运气,人品其实冥冥中都是自有注定,所谓谋定而后动,我想,在诸葛亮的前半生已经很明显了吧!!!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二):我看这本书是为了反驳作者

很多年之后,我努力回想起这本书的内容,居然一句话都想不出来,只记得当年阅读之时觉得无聊极了,可见写的是有多水。然而很意外的是,我这么多年我仍然记住了作者叫朱子彦,是个教授。

回想起来,那是12年前,我看这本书的原因就是为了反驳作者和他在贴吧的支持者。我当年就是这么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初中就想反驳教授。实际上很多年之后,我也没收敛多少,在贴吧写书籍批注的时候一再反驳吕思勉的观点。

如今想起来才感觉,我为了反驳而读书的这个做法其实有点愚蠢,因为我有种阴暗的猜测,作者很可能就是在利用我这种心理卖书或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估计故意在写一些会引起很大争议的观点,不论读者是什么反应,至少记住了他是朱子彦教授。当然,希望真实情况不是我想的这样。

说实话,他就算写诸葛亮是外星人都是他的自由,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为爱发电,只是我不支持把知识完全商品化。一个人能做到教授,肯定是因为对某个领域特别对热爱,我还是希望这样的人一直热爱下去,不要把这份热爱沾染了太多杂质。若是学术界都完全功利化,人类的未来大概就没有了。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三):创新之作

把人写好和把人写坏主要看是哪个视角,本书是对传统诸葛亮形象的颠覆之作,但所列史实,所述过程,所出结论,让你也觉得很有道理,不得不信。

我宁肯信其有,因为诸葛亮非神非圣,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生活在七情六欲中的人物!

以下是我总结的本书几个论点,论据:

1、对诸葛亮择主的标准-曹操人才众多,而刘备在人力和军力资源上都是一穷二白,投靠刘备机会更多!

2、剪除、打击异己-诸葛亮权利欲望很强,在秉政期间,废黜李严-刘备的托孤重臣,本来准备制约诸葛亮,打击魏延-不听话,将蜀汉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打击异己的结果是人才更加匮乏。

3、与关羽的关系-关羽的骄横跋扈,成为诸葛亮攫取权利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因而他对关羽进行”捧杀“,而作壁上观,对兵败麦城也不以一卒相救,最终导致关羽身首异处;章太炎也有类似分析,认为假手东吴,取关羽性命。

4、北伐之目的-为了积累军功,欲受九锡、代汉称帝,堪比曹操;北伐是为了自取,而不用魏延之计,实在是担心奇谋不成,身败名裂。

5、刘备对诸葛亮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君臣如鱼水,而是逐步考察提升,历经十五年,从军师中郎将到军师将军,诸葛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刘备手下第一号人物。

6、与后主刘禅的关系-在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在外交上,完全撇开刘禅,而由自己平等的与孙权对话。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四):“雌黄出其唇吻”

三国志原文如下: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读后感(五):多角度去思维,才能更好的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世界。

内容简介:

诸葛亮忠于汉室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曾经被历朝历代人士称颂不已。《走下圣坛的诸葛亮》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看,诸葛亮既非神,也非圣,本书力图以理性的目光重新解读诸葛亮,对诸葛亮择主的标准,与后主刘禅的关系,以及欲受九锡、代汉称帝等问题均作了大胆探索。

我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大概有以下三个核心特征:

第一点,有极高的智慧。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外交内政,都足智多谋。鲁迅先生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孔明之智近乎妖。

第二点,诸葛亮耿耿忠心。他《出师表》留下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诸葛亮没有,他仍然尽心竭力辅佐后主,一点二心都没有。

第三点,和刘备关系非常好,十分信任他。他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从军师到丞相,地位极高,仅次于刘备。

这些形象是小说《三国演义》营造的,那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什么样呢?可以说,上面三个讲的特征全部都不真实。

先说智慧,其实诸葛亮的短板很明显。他长项是治理民政和外交,短板则是军事指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有一句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长项不在战场上。

再说地位,在真实的历史中,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地位,不但长期在关羽、张飞等人之下,甚至庞统、黄忠、马超、糜竺等人的地位和诸葛亮也不相上下。历史学家田馀庆就说过,刘备并没有把“隆中对”当作核心战略,更没有事事都问计于诸葛亮。很长时间里,诸葛亮都不在刘备身边。进入四川以后,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诸葛亮。对此,诸葛心里很清楚。

再说信任程度,关羽死了之后,刘备决心对吴国开战复仇,群臣纷纷劝谏,刘备一概不听。诸葛亮这个时候叹了口气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他很清楚,刘备言听计从的,不是他诸葛亮,而是法正。

诸葛亮的幸运在于,他的政治对手大多早早死去了。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法正、黄忠都已经死去。留下来的功臣宿将,张飞只是个武将,马超不被信任。刘备数来数去,只有诸葛亮可担重任了,这才封诸葛亮为丞相。这时距离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已经整整十五年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君臣关系很好的故事,这是一个职场的打拼故事。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到底有多少?

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是,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加入刘备集团?要知道,当时曹操、孙权的实力都在刘备之上。投奔曹、孙,更符合情理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不就投奔了孙权么?

三国演义提供的解释是,诸葛亮忠于汉室,不愿意与曹操这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家伙为伍。刘备是皇叔,诸葛亮投奔他,是为了“匡扶汉室”。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诸葛亮生得有些晚。他比曹操、袁绍、刘备这些人要小二十多岁。他成年时,天下群雄已经都成了气候。投靠曹、孙的好处明摆着,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这两家已是人才济济。诸葛亮去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

《三国志》中有两句话,反映了诸葛亮的真实想法。一句是,他劝阻一个投奔曹操的朋友时说:中国饶士大夫。中原地带,士大夫扎堆,你投奔曹操没有冒头的机会。另一句是,孙将军能贤亮而不能尽亮。东吴老臣张昭曾经向孙权推荐诸葛亮,诸葛亮拒绝了,孙权虽然以我为贤德,能用我,但是不能尽我,也就是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他加入刘备集团,就像是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加入大公司,要加入创业团队,背后的考量是差不多的。所以他投奔刘备,并不是因为忠于汉室,更多的考虑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这当然无可厚非。

那对刘备的这个蜀汉,诸葛亮的忠诚度如何呢?有一个史料,我在这本书中是第一次见到。有一个词叫加九锡,从王莽开始,有一个政治上的做法,那就是权臣想要夺取帝位,先封王,然后加九锡。九锡是九种很高级的礼仪设置,象征意义很强烈。曹操、孙权、曹丕都曾经加过九锡。在当时的人看来,权臣受九锡,就是夺皇位的前奏。

话说蜀后主刘禅的时候,蜀国有个大臣李严给诸葛亮上书,劝诸葛亮受九锡。这当然是一种试探了。那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既不是接受,也不是严厉斥责,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若灭魏斩睿,(睿就是当时的魏国皇帝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我要是灭了魏国,功劳这么大,别说九锡了,就是你再搞出一样十锡,我也敢接受。诸葛亮是不是忠心,就从这句话你可以听得出来,暂时不考虑这件事,核心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功劳不够大,还不能服众,再高升一步的条件还不成熟。

刘禅就曾经无奈地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我就是个牌位管管祭祀之类的。诸葛亮刚死,就有蜀国大臣给刘禅上书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殒殁,大小为庆。”就是诸葛亮握有军权,我一直担心啊。今天他死了,我们是弹冠相庆啊。

诸葛亮死后,蜀国就不再设丞相了。可想而知,不管刘禅对他什么看法,他实在是受够了这种受制于人的处境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诸葛亮之于蜀国,和曹操之于汉朝,其实区别不大。

这本书不是想做翻案文章,抹黑诸葛亮。黑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人有啥意思?有一句说的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说,一切写历史的人,都是用自己时代的观念来理解过去的事实。本书并不是发现了什么新的事实,而是提醒我们多角度去思维,才能更好的看到一个近似真实的世界。

无论这本书写了什么,都不妨碍我喜欢《三国演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