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精选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精选

《錦繡藍田(復刻版)》是一本由楊學德著作,三聯書店(香港)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一):蓝田

在小雷的博客看过介绍,刚好过了几天就遇到了再版。

分精装和平装,选了平装。似乎精装的设计更美些。

之前看过杨学德在香港春卷里表现,没想到确实画风多变,这一本整个都和我本来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其实我更喜欢标童话里的阿德。

我想,这和我生活在北方也有一些关系。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二):青山翠谷,爱我蓝田

对故乡的依恋,这个感情是谁都会有的吧.对童年的回忆也同样使人倍感欢喜.刚刚拿到托STORYOF给带的这本书,实在高兴.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彩色的漫画,是不是因为我以为自己是属于捍卫noir那种顽固派呢?而矢量的图像在我看来也是偷懒的很的人才会去触及的.我抱着这样不公允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却受到了很大的感动.阿德从不计较别人,也没有偷懒过呢!这本书实在是真挚的记录着他的童年,记录着他们香港人的童年,记录着我们粤人的童年的.下面文字写的很匆忙,希望不会太潦草吧:

1.什么是广东?或者浓郁的香港气息.

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被指责"残忍",但是我们小时候,用火水(煤油)淋老鼠,然后点燃来玩,这是一件极其欢天喜地的事情.这或许和我们的爸爸们抓老鼠打麻雀是一样的吧.大头娃娃,舞狮舞龙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常见到的.书里面处处都描绘着70年代末那个香港上升期的景象,仿佛一张浮世绘.那个时代,香港的画面和语言一样和大陆相差不远,我们可以回忆那个时代很多连续剧(电影不能算,电影不如连续剧贴近生活吧),还有80年代初的电影(梁朝伟周星驰刘德华的:临岐),里面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动,现在的香港花哨的粤语,和那时候比起来,要离我的家乡远的多了.我也仿佛身住屋邨,和街坊同进同出,求神拜佛,洗衣吃饭,工作麻雀.

2.细节中的暗示.

题目的英文how blue was my valley套用的是how green was my valley青山翠谷的名字.非常怀旧.其他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鱼,龙,电视等等.

3.颜色的变化.要数台风一段,黑白现实一段最为令人动容.

4.节奏和前后对照:记忆里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大家庭.

5.说教:我们中国人的通病.

好的说教:从学生到上班族的悲哀.邻居吃狗肉一段.

不好的说教:国旗一段,我们什么都吃一段.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三):比較長的簡介

以回憶出發,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楊學德不僅用了一隻筆,還運用了他那無比獨到的視野,以及色彩斑駁的觸角,繪出了港人獨有的,在屋村裡掙扎地生活的真實點滴。

這本色彩繽紛的錦繡藍田,讓我們讀到以1979年為背景的藍田屋村,以及圍繞住在第十五座的主人翁們的小故事。作為這次團隊導遊,阿聽先帶領讀者遊覽了一次藍田的地勢,才開始描述有關她的故事:無數的上班族,閒人,主婦和學生們,在斜陽下拖著長長的影子,回到各自的三十平方英呎裡。生活在如此狹小的地方,他們早已培養出高超的適應力,為生活而幹些蠅頭小活。好像沒錢買家具的一家三口,在媽媽的帶領下努力地穿膠花,讓畫在牆上的假電器能成真;街市裡賣魚的小販,就算刮大風也堅持開店,拼命地賺取一分一毫;而隔壁的潮州咸菜東主,卻因有個喜歡偷懶看電視的兒子而損失慘重……

儘管生活在相同地方,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要處理,包括失戀,一事無成,深愛的玩具掉在隔鄰家取不回來等等。然而,正正因為他們是左鄰右里,這些事情都有趣地,並理所當然地左穿右插,織成了一層網,將人都連繫起來,這種濃厚的人情味,卻是私人屋苑所欠缺的。

隨著天氣的改變,畫面開始刮起大風,進入一片藍調,可是小市民從來無懼天氣好壞,做足防風措施,安坐家中,繼續過著屬於小市民的,簡單,但真實的生活。可惜的是,雖然熬過了年復年夏季帶來的颱風,隨著時間的流逝,大自然給的災難,倒沒財團姿意破壞來得徹底。小市民們最終都敵不過大財團的黑暗支配,逼不得已要離開這個充滿了淚和汗的地方。

這是一本難得的漫畫,如此篇幅,卻專注並完整地訴說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故事,時間的濃縮和伸延有致,人物塑造也立體,讓你很容易便走進他們的世界。楊學德有著敏感的色彩語言,細緻地幾乎將所有空隙都填滿了色彩,結構和細節的鋪排處處見驚喜,一讀再讀之下,讓人回味無窮。

於15座的很多個三十平方英呎裡,蘊藏了一段段獨特的地方小故事。這是一本有關香港人集體回憶的書。阿德以成年人的目光,回看了他的童年,他成長的地方,一個地方的曾經。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四):香港漫畫新起點

香港漫畫新起點

序:智海

大概今年年初,為了搜羅市面碩果僅存的《錦繡藍田》,我跑了港九多家可能會售賣本書的書店,看見多少本就買下多少本,發現賣光了就央請店主入貨,最後甚至直接向發行商查詢,真的一本都沒有了。結果我合共買了十數本《錦繡藍田》,為的是送給好些愛書的朋友,以及送給阿德自己保存,因為阿德心腸軟,經常把書送給素未謀面,那怕是不懷好意的陌生人,害他自己一本也沒有了,也害他身邊的朋友常常為他憂心,現在我甚至後悔沒有在我送他那本《錦繡藍田》上題字說:「阿德,這是你的書,不要再送給別人啦!」

重要的是,《錦繡藍田》是阿德第一部個人作品集。就像許許多多作者的處女作一樣,它迸發出作者有生以來積聚的所有爆炸力,傾力一瀉,無可收復。這是一場色彩的、技藝的、記憶力的、黑色幽默的不計後果的賭注,展現出像你像我的蟻民在無可選擇的生活下的無力,以及驚人的活力。好像他的潮州爺爺,不要跟他說什麼有機營養素食,光吃致癌的醃製食品都可吃得長命百歲,彷彿在說,我賤命一條,死唔去,吹咩!阿德筆下人物對時代變遷嗤之以鼻的幽默感,既是他回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賦予讀者某種生存力量的手段。

《錦繡藍田》的重版,意味一切正在重複。不只藍田,還有灣仔、還有官塘、還有許許多多在推土機鐵臂前不加思索地給夷平的點,我們將陸陸續續失去生活和記憶的據點。阿德卻以他過敏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重構整個年代的面孔:執拗左右的長輩、好強凌弱的臭飛、車衣養家的母親、吃盡珍羞的呆子……,主角當然還不只這班「茄哩啡」──豬血腥,雞屎臭,嘴邊叼一支煙,咸菜酸濕,香肉艷濃,神灶冷雞燒酒,家常小炒街頭雜吃,蚊香水氣混於一室……,氣味之於回憶,細節無處不在而且密不可攻。或者也因為阿德記憶力太強了,使他成為一個始終悲觀的人;回顧我們處身的當下,恐怕只剩下冰冷的空調,或嗆人的汽車廢氣兩種單調的味道了,藍田最終剩下一片藍,和藍色的况味。

香港漫畫過去多偏重虛構性的故事,即使有與時代現實正面交鋒的作品,也以短篇小品居多,鮮有像《錦繡藍田》般達到搖撼人心的力量和厚度。就算阿德不是第一位漫畫家作過這種嘗試,也肯定是第一位能以這般極端純化的技藝和書寫魅力去畫漫畫的人。因為《錦繡藍田》,香港的漫畫史正在經歷一場質的改變。

《錦繡藍田(復刻版)》读后感(五):谷内六郎和杨学德

2003年的一段读书笔记(现在看略有偏激之处):

谷内六郎

是我前段时间最喜欢的,在北京给绿看过的小册子,绘本,有点像童年记忆的那种,用水粉等多材质完成的绘画,结合了很多日本的传统,很奇怪的是和我们也有很多共鸣。

一方面可能在于作者小时候的日本,现代化的水准和我们的童年相近,有些共同的日常工具是我们也熟悉的。中国的城市建设参考欧美的多,很多传统的东方气质被撇弃了,但还存在于我们内心,所以日本的有些东西会让我们觉得亲切。

另一方面则在于童年记忆的特质,在他的作品中得以极大的发挥,含糊离奇缺乏逻辑富有想象力,在画面中看到了很多童年时候的心理暗示,世界的每一处都新奇陌生,充满了未知的生物,就这一点而言几米和他相比就太不入流了,几米笔下的生物是成人扮天真的矫情。

值得一提的是谷内六郎这本关于童年的小册子当中,最让我着迷的是光线,而我一直认为,光感(包括空气感)比颜色更为重要。

杨学德

他的作品锦绣蓝田,是我这段时间最爱翻看的画册,最初买来的时候不太喜欢,觉得有很多香港的市侩气息,鸽子笼一样的小屋子,缺乏文化根基的市民色彩,但现在渐渐找到了融合点,爱不释手的感觉。

同样也是讲述童年和记忆,不同的是看世界的目光,已经成熟了很多,可能是八九岁的孩童(谷内的那个不会超过六岁),纪录客观而真实,但颜色使用却是令人惊异的,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大胆不合常理的色彩搭配,令整个作品弥漫着梦幻色彩。

在他的作品里,记忆已经开始条理,开始忍受真实生活的乏味和单调,但童年的关注角度,依然有异于成人的特别,妈妈的缝纫机是个新奇玩意儿,隔壁家的啊猫啊狗偷了我的玩具,昏暗楼道里的家常里短和买米炒菜跟我无关,我们头顶50公分,就已经被成人世界的气息完全笼罩,我们异常清醒地看着这一切,却仍然在大人们的腿间混沌的奔跑。

就像作品封面那架缝纫机,它绝对是儿童心目中新奇的玩意儿,但却有着更深的意味:生活的艰辛。被闷热蒸醒的夏夜,我们在蚊帐里看到妈妈坐在缝纫机前的背影,渐渐的开始知道了一点什么,这感觉令人烦躁不安。终于我们跑不动了,停下来,加入他们。

我在这里发现了一种贫瘠而熟悉的趣味,开始融入成人世界的不安和挣扎,非常触动我,这是一段我们容易忽略的过程,回想起来却有眼泪的味道。

锦绣蓝田的结尾,是台风之夜,这是童年的节日,在这场蓝调的台风中,大人们都不再忙碌,开始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忘掉一切,在无忧无虑中幻想着入睡,窗外雷电交加,斗室好像大海上飘摇的小船,在台风中,这个世界回复了新奇陌生和有趣。然后台风过去,我们终将醒来。

2003.0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