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1000字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1000字

《影海生涯(上、下)》是一本由李翰祥著作,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平 (1/32)图书,本书定价:8.90 元,页数:9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一):电影是砸钱的艺术

李翰祥在书里说自己导演的某一部电影:“作品不怎么样,生意还可以。”

从此语可以看出李对自己所处位置的是很清醒的。他在保证生意不亏本的情况下追求电影的艺术性。当然,此语还透露了他的自得。

当他想法与邵氏公司的生意经相左时,他的艺术追求也不嘎然而止了。

制片人投资某部电影,总不会说,他就是为了亏本。(当然为了捧人,千金买美人一笑,则另当别论。)如果真有这样的冬烘先生,世界上的导演恐怕就如过江之了。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二):那些人,那些事

其实我本来不怎么爱看影视八卦,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这本书,没想到却看得停不下来。

常听说文如其人,看了李老师的文章,不由得觉得李大导演其人真是可爱极了。虽说他总喜欢时不时地刻薄几句,可他的这一特点并不是对人不对己的,说起自己的遭遇,也是极尽自嘲之能事,实在是勇气可嘉。换言之,一样是讲辛苦的奋斗史,李老师的笔下丝毫没有苦大仇深的感觉,这种态度我是佩服的。

李老师笔下的人物也都是可爱的。我看这本书本来也不是为了猎奇,而它带给我的体验则是提供了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图景,让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其特别之处,但也并不神秘,且显得真实。一家之言虽难免主观,但李老师笔下的这个“圈子”有乌烟瘴气的地方,也有充满温情的地方,种种人情世故,在别处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李老师写人真是一大乐事,经他的笔,那些我本来完全不熟的名人的形象就立了起来。他最擅长以三两小事刻画人物性格,无论是乘电车都要计算节俭的周璇还是精明以外偶尔也会关心员工的方小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李老师的了解始于电影,但我想自己更喜欢的还是他的这本书。它让我在莞尔之间,穿越时空,走进那些人、那些事……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三):过气的快乐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翘班出来的下午,我在图书馆里飞快地翻了大半。看得太快了,快到想法追不上眼睛,读后感更是半点也无。非常希望能带回家细看,可现在看来这已成为奢望。因为没办法买到,甚至连借都借不到。听起来这匪夷所思,因为我身在首都,号称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而这本书居然只出过一版,在所有的图书馆,它都已经下架,只能阅览不能外借啦。两个周末我跑了四个图书馆,区级图书馆不是根本没有就是早已丢失,首图和国图就只能阅览。我被想看的欲望折磨得坐立不安,终于有一天翘班跑去了首图。当我真正拿到这本书,离图书馆下班只有三个小时了。我痛苦的坐在狭小的库本阅览区,调整了无数姿势,也没让我的颈椎舒服一点。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我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这本老八卦。李大导演的文笔实在粗放,跟他电影细节的精致完全相反。不过都是一样的恶趣味,作为北平长大的东北人(我一直认为这两个地区的人民是中国最幽默的人群),他用相声和二人转结合起来嘲笑人的恶毒逮谁挤兑谁。其实我最想看的是他对秦沛三兄弟的评价,可惜,刚刚翻到那一页,图书馆就响起了闭馆的铃声~让人郁闷阿

为什么这本书是这么难找,因为它早已湮没在故纸堆里。说到底,不过是李大导早已过气了。不过,寻找过气的过程本身,充满乐趣。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四):三十年戏说从头

这两天闷头儿把李翰祥的《影海生涯》看完了,900多页儿全是老八卦。上一次这么痛快地看八卦,还是黄苗子老先生那本《世说新篇》,讲的是二流堂琐事与旧文人风月,让我在地铁里坐过站。《影海生涯》是万万不敢在地铁里读的,怕要等人来轰,我才肯抬抬屁股。

章饴和的“往事系列”虽然也好看、也八卦,却够不痛快,说到底,作者的份量不够——活该叫我这样势利的读者看轻。

李老师文笔轻佻随意,没有他电影万分之一的精致。这人不仅长了一张黑脸,还长了一张黑嘴,什么都敢诉诸笔端。我看蔡澜时白白为他叫屈,原来只不过一报还一报。比如他写两位明星在道具间的轿子里苟合,写女演员们打架时捞阴掐股……让我又有些眼冷心寒。几年前看电影版的《三十年细说从头》,只觉得香艳夸张得过分,这次在书中把那些破人烂事对号入座,就知道,有些人的戏以后没法儿再看了。

不过,李老师也不是对谁都苛刻,像他写起胡金铨的时候就很温情、很关爱,看得出这两位是亲人。这人更知道避嫌,张彻与他不和,自不必提;而本书作为短章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最红的导演是楚原,他也懒得去惹那风口浪尖——不仅没有提人品、连作品也没有提。

不过明嘲暗讽还是有的,大多借别人的嘴说出来,有一段李太太数落李翰祥衣着的话,看到我笑歪:“你呀,潇洒不足,草莽有余,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强盗扮书生。人么长得傻大黑粗,还喜欢穿黑衣服,难怪张彻要在报上写你不会穿衣服了,我宁愿你穿得跟他一样的老阿飞似的……”张导演,老阿飞……读到此处,我这个小辈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影海生涯》读的爱恨交织,忍着李老师的俗气和流气,所以一直在怀念张彻的好文笔,他评价李翰祥的电影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当年看到的时候,简直有声雷在脑海里炸开。他写:“李翰祥的电影太有算计,就像个锦袍银甲的霸王,腰间却露出半截算盘……”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比喻,因为没见过更贴切的——可能不仅拍电影是这样,大概李老师做文和为人也都如此套路。

当然,张老师的手笔也不是那么稳定。前一阵看《小煞星》,卖点之一是老爷子亲作的歌词,看人引用过其中四句:“强宜和水仙,我们很穷也很年轻。我们没钱买灯泡,所以只能在黑暗中相会。”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我第一感觉是——哦?张老师也用金山快译呀。

拍电影的人,很多我都想不透,比如香港有个王晶,台湾有个朱延平。

又好像李翰祥和张彻这两位爷,有时我会把他们看作反转的对位,

有时又觉得不必反转,已经很对位。

《影海生涯(上、下)》读后感(五):大导演小品文

偷闲看刚买的《影海生涯》。此书原名《三十年之细说从头》,是李翰祥在报纸连载的影坛八卦回忆录,在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过,四册。1988在大陆重新编辑,由农村读物出版社(瞧瞧这地方)出版,上下册,照港版有删节。

这书够奇怪,没目录,也不分章节,只有黑体字的小标题,隔成一节一节的,上下节情节是连续的,硬生生加了标题,标题也不能充分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想是报章上连载的缘故。我觉得倒挺妙,合老李电影的风格——什锦小品,什么《风月奇谭》、《捉奸趣事》、《声色犬马》都是一个个小故事连起来,这种电影文体不好见了,前几年有个《巴黎我爱你》,那是不同导演导的,不是小品。

小品文是有闲阶级的产物,世俗消费,绕来绕去,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其实眼睛没离开。阿城赞《扬州画舫录》的闲笔好,“一笔荡开了”。儒家虽推崇正,可还是邪性的有市场,我有时看李翰祥就觉得是一笔戳到读书人的G点了,有文化的宣淫。他拍历史,细节考究,但立的主脑还是野史细说的路子,这很符合老百姓的历史观。不过细节考究也是依电影需要的,当年来大陆拍《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让故宫博物院的朱家溍老先生给参考,朱老不客气提了好多意见,诸如妃子侍寝不可能让被子裹着送到皇帝身边的,这还不伤大雅。我不能忍受的是刘晓庆唱《艳阳天》勾引咸丰,按朱老设计应该唱昆腔,《玉簪记》就好。

我这也算“一笔荡开了”,但不是小品文,还接着说书。

老李文笔不算多好,但合我口味——贫嘴、真性情、恶俗、八卦、洒狗血。洒狗血洒的我这看的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一件事非得叙述的天花乱坠,得加描述、比喻、指代什么什么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好些个人都有这毛病,写在纸上还好,你要说话都这味儿可让人难受了。我就见过一位,几乎每句话都想带着机锋,和它聊天特费劲,而且人家什么都看不上眼,都得嘲讽嘲讽,显得自个儿能耐。老李只是有些过,他还是热爱生活的。因为热爱,所以写起文章活泼风流,像喝大了,笔停不下来。

看这书有个乐趣是按图索骥——照着他提的人名看看电影里是谁,再去网上搜搜。邵氏的老角儿,几乎老李每部戏都有的:谷峰、姜南、郝履仁、杨志卿、胡锦、陈萍、王侠(王杰他爹)、朱牧、井淼等等,都有提及,看到会心处就笑:“他原来这样儿啊!”做老八卦看,是第一人称,好像《阅微草堂笔记》,怪力乱神“余实经历过”。看他写李允中自杀,真是叹叹。第一次看李允中是《大醉侠》里的三当家,好像是王逊配音,真是奸人奸的有气势有文化,一看就是江湖里打磨的,圆润如玉(形容奸党有些不妥),我觉得比身旁陈洪烈的笑面虎好,都赞陈的笑面虎,是因为化妆,李大哥是演技。后来在李翰祥的片子里再见李允中,就是沦落到老婆偷人的乌龟了,可怜的绿帽子相。书里写李允中是天津人,以前参加过抗战,为人平易。据说李是因为艳星狄娜才跳的楼,书里语焉不详,老头儿为了初恋情人终生未娶,身后凄凉。

老李是北京长大的,我听过他说话,口音不重,粤语也过得去。下册后半部分回忆老北京,谈京戏曲艺,采访侯宝林唠相声。他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都好奇都懂的人,我爱他世俗的气味儿,真真声色犬马,看多了胡金铨,看看李翰祥,犹从云端里走回来接接地气儿。低级趣味也好,我们不是要小资到天天文艺片过活。偶尔看个风月、好莱坞,不丢人。

书前面有照片,是八十年代旧书的照片风格,模糊发白,偶见李翰祥为《金瓶双艳》的胡锦和杨群说戏,骇笑不已,搁在现在都是被禁的片子,当年大陆的编辑们知道吗?李翰祥之所以可以在大陆出版回忆录,主要是80年代初回祖国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也算红色艺术家了,起码是赤化过的粉红色,大陆方面内部放映过他在邵氏的《倾国倾城》,不知道《风月奇谭》《风花雪月》的沾过没有,有,也得是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老将军被女秘书搀着批判使用。

还有一张照片,陈萍和余莎莎的合影,但只注明是“演员余莎莎”,都是艳星,为何不注明陈萍,我觉乎着有两个原因,一是陈萍是台湾人,虽说一个中国,但当年港台人士兹要来大陆拍戏就被台湾当局封杀,梁家辉就是例子;二是陈萍脱得比余莎莎多,艳得狠。原因一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原因二是编辑也看风月,知道轻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