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早安,朋友》读后感1000字

《早安,朋友》读后感1000字

《早安,朋友》是一本由张贤亮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11.10,页数:3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安,朋友》读后感(一):当我年轻时

大学时,男生宿舍到点熄灯,熄灯以后就是夜话时间。大一曾经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在熄灯之前的,是由我来朗读《早安!朋友》......里面那一个个鲜活的年青人,那些青春期性的躁动,给我们这些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小伙们多少似曾相识的感慨.....也给每天的夜话增添了多少话题.......现在一晃十年过去了......

《早安,朋友》读后感(二):没读过高中的我

张贤亮的书读了很多,写作手法,思想思维都是当代文人所难以表达的,把青春期,把爱情,把性,写的如此文雅而真实,揭露社会,评判当下,敢做敢为,男子汉大丈夫也,每读一本巨作都能入其境,仿佛就是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以生活为题材,抓人物内心活动,表现各个不同角度的人性,细细品味,活灵活现,让人爱不释手,不睡觉读,上厕所读,无时不刻,读了就放不下,内容,情节,引人入胜

《早安,朋友》读后感(三):说不清的那些青春

这学期读的第一本小说应该就是张贤亮的吧。已过去好多个礼拜,里面的故事情节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是那种青春的躁动气息仍在脑海里活跃。那种情愫的萌动与叛逆才是骨子里的成长。印象深刻的是文章以一个爆炸性新闻“***摸了银花的胸部”而引发的一段故事,由此展示了各个青年的成长历程。除了青春的跃动与消逝,随着人物一个个走向自己的命运行程,留下那种隐约懵懂的又夹杂着数不清的滋味。暗恋老师,同学之间的暧昧,或者自闭情节,和叫自己钢琴的老师恋爱等等的青春,看似是高中生的成长中的叛逆,实则每个人物的成长都有深刻的家庭因素,我觉得这不仅是学生早恋题材的事,更是一部家长和教师应该阅读的书。就像银花自杀后给班主任留下的日记一样,希望班主任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心声,吸取教训,更好地教育学生。还有其中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问题应值得深思。

《早安,朋友》读后感(四):再见青春,再见老张

昨天看微博说老张去世了,除开这个人的各种生活状态,单就这一本小说来说,就值得我怀念老张。

《早安朋友》写的是1986年高考的那一批人,是我所知道的国内最好的写学生时代的小说,没有之一。老张善于刻画人物,对由思想导致行为再反作用于思想处理的很高超,可见一个作家能否写出优秀的作品仅仅取决于人生的阅历。读老张的《早安朋友》时我17岁,也多半属于书中那1986年的那批孩子的岁数。当时我不懂什么,其实直到后来我还是不懂什么,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每想起这本书,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却能越来越深的意识到,我们的所有举动和想法,都是在告诉多年后的自己——你看,你现在之所以这个怂样,其实早在当时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好了的。

老张是中国作家里第一个把“性”列为主题的作家,所以他是幸运的。认识事情如果有了这么一个“第一”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对比《早安朋友》,他的其他书成人化气息很重,当然这里这个“成人”不是那方面的“成人”,作为当时的我来说,还是很难看得下去的,因此在我的记忆力老张就等同于《早安朋友》,《早安朋友》就等于校园小说,代表着最高峰,承载着大家的记忆。也许多年后的《匆匆那年》能稍微接近些,不过那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