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南旧事(修订版)读后感100字

城南旧事(修订版)读后感100字

《城南旧事(修订版)》是一本由林海音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2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南旧事(修订版)》读后感(一):初读城南旧事

这是一本小说,而且是20世纪比较畅销的小说,所以我买来看看。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状,和作者本人的感受。一定程度上能感觉出来,很多内容是作者当时记录下来的,而后经过梳理最后付诸出版的。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可供大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残酷现实,也更能让大家珍惜现在,珍惜和平。

《城南旧事(修订版)》读后感(二):偶然感慨

最近闲时读书,其中有不少是以前读过的,读完之后有了更多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触。 无论是之前读到的《边城》等等,还是刚读完的这本《城南旧事》,都有不少新的收获。 或许有些书,注定是在少年时难以读懂的。 记得十年前,我故作炫耀地写过一篇关于《边城》的读后感,并且欢喜地将它作为暑期作业交了上去。还能大略地记得一些内容,无非就是说了翠翠的爱情,大致也就是少女含春的东西。笔墨轻轻拂过,自己却沾沾自喜。现在看完,更多地是沉醉在它那处处不着力,但又处处迸发生机的文字里面。同时,又感到一股隐藏着却又摆脱不去的忧伤,以及命运的无常。 会导致这种情况,或许往往是因为当时缺少了一种所谓“阅历”的东西吧。 这一篇《城南旧事》也有新的感受。我以前读过2次,当时自己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并不知道小英子那单纯的目光下,所蕴含着怎么一个沉重的世界。尤其是读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内心实则没有太大的波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突兀地写夹竹桃、写落下的小青石榴。读完之后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有这次读完,才终于有那么些感慨。秀珍、宋妈、兰姨娘、草丛里的那个人,甚至是至亲至爱的爸爸,大家也就是这么缓缓地流淌过去,然后就这么缓缓地告别过去,甚至这种告别大多也是在一种“懵懂”中就过去了,让人来不及做些什么准备。最后,也只能偷偷地说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城南旧事(修订版)》读后感(三):谁又能在人生中自由行走呢

(随便起的名字,为了能够随时保存。上一篇写到一半,因为同事要用电脑,而我又一时之间没有题目,全没了。)

18年双十一买的这本书,闻名而至,以为是一个大长篇,结果今天拿起来看才知道是三个短篇的合集。从书评中才知道,这个版本的[城南旧事]只截取到英子的小学毕业。马上搜了下同名的电影,浏览了下剧情梗概,也差不多是演了这些剧情。突然还挺遗憾的。

关于[城南旧事],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跟着英子的回忆走一走,走得越远越好。英子有着小孩子独有的敏感与真挚,却不具备与思考想比肩的知识储备,很多东西是自己一个人想明白的,靠着与生俱来的善。故事结束在英子爸爸去世的那天,也是她刚小学毕业却不得不从此以后当个大人。后面跟了个草草的结尾,截取到这个时候,有点艺术的美感,总让人心里留着空缺,留给读者无限怀念与想象的不舍,放下书本,开始新的故事,好像就要与英子割裂开来的痛感。

关于[春风],“今天的日头,照得人特别的舒服”

故事在一段和煦中戛然而止,静文就那么接受了命运给她的重击,仿佛这才符合作者所描述的坚强、大爱。我却在了解整个故事后,随着帘布一点点掀开,慢慢变得气愤起来。

所有人都先于她在消化这件事,甚至妄自评判着…这其中我率先体会到的就是背叛。

真心提携,像自己孩子一样用心去培养、去鼓励的学生,以为彼此是知己,所以聊了很多内心话,知晓比访问稿上的内容多得多的琼英,却也是那么轻易的就越过了震撼,甚至把老师的遭遇当做自己成长的踏板,并因从中获得的对生活的思考而与男友互相拥抱着接受,也许还因为有了共同的秘密而更促进情感的增进…

而学生时代的挚友,一同北上完成学业,性格无比契合的秀云,竟也在知晓后接受了,甚至在侃侃而谈是静文强硬的个性推走了宇平,太过强势、不够温柔似水、太过上进让丈夫去了别的贤淑女人的怀抱。六七十年代的小说,这些理由放在现在竟也还在使用。大家都忘记了,当初柔弱不堪的宇平,正因为静文如长姐般强撑着的坚韧,才找到了依靠,他曾在静文事无巨细的安排中得到安全感,而如今弟弟也终成长到可以给别人一个依靠了吗?

通篇在写立美多内疚,甚至因此郁郁而终,即便羞愧,却也还是偷了12年的时光,甚至临死还想把孩子托付给静文,背着别人生孩子,享受美满喜乐的生活,最后还想让别人养孩子。这是多荒谬的故事啊,又是多真实的逻辑。故事结尾的绝笔信,既像忏悔,更像是道德绑架。她料透了静文。

这故事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恰到好处的隐瞒,明明知晓真相却看着静文独自一个人在形同虚设的婚姻里痛苦的盘旋,他们避而不谈、欲言又止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想必都有自己的评判吧。毕竟关于人性的复杂,利益的角逐取舍,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但我也的确如琼英般,真切对亲密关系有了别的思考。与别人产生羁绊,敞开心扉展露自己的软肋,仿佛就一定要开始如履薄冰的经营,一开始对方所能接受的你并非能从一而终,打个盹的静默,就会被有心之人填满所有权的空位。当婚姻真的出现变故,是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想想静文多强硬,在冷战的时候都不愿意踏出一步,导致曹先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直至组建新的家庭。还是要从对方身上找原因呢,是他变了,在两个人一同向前的路上选择了休息,心猿意马地停留在了温柔乡,选择了更符合自己人生意义的方式。可为什么不能直接结束掉这一切呢。互相推诿责任仿佛就是人类最擅长的事,尝试着去接受,结束,然后向前走,是不是就是作者想让静文做出的选择呢?难道真的将所有的怒火发向一个刚失去母亲,易碎却也学着忍泪的孩子吗?这样看来,好像真的没有最优解。也让我更害怕进入一段关系。

关于[婚姻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