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经典读后感有感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是一本由島田莊司著作,皇冠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0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读后感(一):龍臥亭殺人事件

由于夾雜着一些其他的書要看,前後差不多花了兩個星期終于把上、下 兩册看完了。上册給我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神秘氛圍的營造,殺人事 件的不斷上演,尸體的詭异描述都讓人有一直追下去的欲望。下册老實 說有些小小的失望,島田大神的不少作品好像一直有着虎頭蛇尾的感覺 。這本也不例外,先不說最後的解謎,讓人有些上當的感覺。就都井睦 雄案來說,島田花了差不多150頁將整個案件娓娓道來,很精彩。不 過結合整部小說,就有點點騙錢的感覺了,幾乎下册的大半都是講述案 件的來龍去脉。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读后感(二):看点还是颇多的

看的时间最长的一部侦探小说,可能也是因为是台版书吧!不过本书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一直喜欢岛田甚于其他日本推理小说家,不是因为其书中的诡计设计,而是其著作良好的阅读感。对于本书,网上的评价似乎不高,主要的抨击集中在诡计解答简单和下册书对于津山事件描写过多上,很多人认为有注水之嫌。的确,那部分的篇幅过长,而且与主要事件关联不大。但是,作为岛田的拥趸,我倒是很喜欢那部分描述。就像《水晶金字塔》里的埃及故事、《异位》里的吸血鬼传说一样,反而有时故事性比正篇事件更为吸引人。下面就列一些本书的几大看点:

1. 对津山事件长达150多页的详尽描述,这可能是对这类事件最详尽的纪实性描写了,有些像报告文学。

2. “华生”独立断案的开始。御手与石冈的分开,曾经惹怒了不少读者,认为其背离了传统推理的路子。但是,这也是岛田的一个重要尝试。从这时起,岛田著作中的主角纷纷独立起来,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断案的历程,御手、吉敷、石冈以及后来的犬坊里美,都有自己独特的推理风格,并且相互之间互有联系,共同组成了宏大的岛田流风格。这一切,都始于本书。

3. 阿通母女身份的最后揭晓令人惊喜,不仅横向联系起了岛田的两大神探,而且也解答了在另一系列中隐约出现的若干问题。这种横向联系往往会让一直追随作者的忠实读者获得很大的阅读快感。尤其是按时间顺序读岛田的书……

4. 犬坊里美的出现后接岛田最新推出的系列故事——《犬坊里美的冒险》(还没看过),有些启下的作用。

5. 很多人诟病的诡计设计基本上还可以自圆其说,只是“密室”事件的解释有些牵强。

6. 对凶杀案死者及尸体的细节描写很有日本味道,与欧美系的描写非常不同,可以说是“死亡美学”的完美体现。

7. 篇幅很长,很过瘾。(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读后感(三):津山事件>龙卧亭杀人事件(微透)

这被人诟病颇多的没有御手洗出场的御手洗系列作读起来竟然出乎意料的顺畅。寻找自己因果的少女,深山中处处见美人的村子,传说中的色情杀人魔,村人不愿提起的旧时惨案,被幽灵缠身的一族,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奇特的建筑里汇聚一堂再逐一离奇的死去又诡吊的陈尸,这样的设定像极了横沟正史笔下的充斥着乡俗与肉色故事,即便是石冈君啰啰嗦嗦的叙述和毫无进展的推理,猎奇元素满满的上册读罢还让人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然而到了下册风势急变,极尽猎奇之能事的陈尸背后是对曾经震惊日本的津山事件和战时国民性的反思,长达一百余页的都井睦雄内心探秘式叙述,不但说明了津山事件的原委,也一步步揭开了一个在祖母溺爱下长大的好学生如何在人性,欲望,民俗,战争的共同作用力下从聪明的纯真少年被妖魔化为色情狂和杀人狂魔的过程,虽然岛田对叙事的驾驭能力还不到能够将本格和社会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程度,在某些纯本格派看来碍眼的近两百页的津山事件和上下文衔接确实比较突兀,但相比起龙卧庭杀人事件本身,反倒更让人产生记忆度和好感,以至于回顾完毕故事回归主线后让人有“啊咧,前面的情节发展到哪里了?”的错愕感。

但是刨去津山事件以后龙卧亭杀人还有什么呢,除了阿通小姐的身份能让岛田粉体会一把彩蛋的感觉外,华生当侦探也不是不能不让人接受,然而被渲染的神乎其神犹如超能力透明人的凶手一个是既聋且盲屡屡下手屡屡失败还未除掉目标就不堪良心自杀的老太;一个是虽然在劈腿但仍对不伦对象的主母深情一片不惜屠人成林的黑心厨子;一个是从小接受祖母和母亲的洗脑要让仇人子孙断绝又被男人欺骗的无知少女,除去凶手以外的七个连环死者,一个自杀,三个误杀,一个意外事故,所谓的造林藏木不过是拿着数十年前的死亡台本的顺势而为之(至于子弹反弹真空爆炸概率计算什么的就不要详究了,只会觉得坑爹),通篇渲染的因果则是凶手谎言与村人的无知,频频现身扰人心神的鬼魂则是自觉命不长久便默默赌命守护恩人后代的悲情辐射病男——这设定实在是称不上精彩。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读后感(四):推理小说的人文精英意识(有剧透)

气氛渲染还是一如既往的杰出,诡计的设计和最后真凶的揭露也算水准之上,但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不像是御手洗系列的作品。

这并不是因为龙卧庭是一部没有御手洗出场的御手洗系列作品,看点自然少了很多但我并不是说因为这个原因才不像系列作。

案中案的津山杀人事件占了很大的分量,讲述的是一个失意的知识分子(或者该说是知识分子之卵)因为他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在小农社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最后演变成疯狂的杀人事件这么一个发生在现实中的故事。在时隔了六十年后,失意的作家石冈因缘际会前往事件发生地点冈田县,被卷入连续猎奇杀人事件之中,最终独立解决了该案件同时寻回自信和勇气。

两个不同时代的主人公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都被自卑所困扰,为找不到理想中的女性而困扰,曾经和爱人们和谐相处过一段时间但最终被抛弃(无误)。

岛田真是太基了。。。

相比起龙卧庭案件本身,我反倒是对下册200页的津山事件更有好感,有些不喜欢社会派作品的人会很反感在新本格小说中插入这段看似和事件无关的案中案,但我觉得这是理解石冈乃至岛田创作心理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推理小说,特别是新本格小说之器到底什么,我觉得这个正是龙卧庭创作的原理。岛田本人曾经写过新本格小说创作原理,一共七条,但是他在龙卧庭的创作过程中几乎没有遵照自己所研究总结出来的七条原则,似乎和他这位新本格推理小说之父的身份不合。

龙卧庭没有真正的密室,看似密室的诡计其实是一个心理骗局;虽然凶手在一开始就已经出场,但曾经中途退场的发展也多少有些违规;案件中甚至有让完全没有描写过的人物突然登场,这根本就是犯规了;最大的问题是作为推理小说居然没有让侦探本人登场而是由助手解决了问题。这么看来龙卧庭非但不是一部符合新本格创作七条的作品,根本就是对着来的嘛。为什么要创作这么一部看似本格外衣实则社会派内核的推理小说呢?

我认为应该重新回溯一下侦探小说的创作过程,世界上第一位创作侦探小说的爱伦坡曾经在他的笔记中写了侦探小说的创作方法。和诗的创作不同,诗是诗人心境从无到有的生成,是诗人心中有感想要捕捉到那一瞬间的感觉才炼字造句逐步生成。他认为侦探小说不同,侦探小说的核心是诡计,严格来说一个诡计的诞生就表示侦探小说已经完成,杀人凶手、动机、地点等其他小说元素只是为这个诡计量身定做的外衣,同时侦探也是事先知道了答案的作弊者,所以才可以大模大样地出场说着些漂亮话轻轻松松地把案件解决。从本质上来说侦探小说就是这样的东西,虽然给读者产生侦探们都很厉害的错觉,但实际上只是作弊,如果知道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吧。

有多少人在看本格推理小说的时候是同时认真推理的,这样的人十分之一兜不到吧,虽然推理小说标榜着读者和侦探(作家)斗智,但区区一个作家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超越全体读者,那么缘何还会有作家被人称为推理之神?因为绝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去推理,他们只是看了一部小说,从头到尾只是看而已,仅此而已!没有多少读者会认真分析推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你我都是一样看到繁琐的描述就草草阅览而过,如果小说最后的解谜让自己不满意就将一切过错推诿到作家的写作水平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阅读推理小说只是一种娱乐绝不是为了挑战谜题。看着帅气的侦探登场,轻轻松松把困扰自己和书中人物的诡计密室搞定,获得那一瞬间的小小满足,几乎没有人认真去思考每部推理小说的诡计,被困扰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即便有几本书能一开始就看出答案那也只是经验起的作用,或者只是偶尔猜中罢了,推理小说给人带来的乐趣仅此而已。

岛田作为一个推理大家,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在龙卧亭颠覆了侦探这个角色!一个平均智商在读者之下的人,靠着他不懈的努力也能解决在别人看来完全不明的案件,说不如做。

《龍臥亭殺人事件(上)》读后感(五):龙卧亭杀人事件

老早就看过很多网友对此书的评价,在岛田的系列作品中,显然它的口碑不甚乐观。不过因为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且又是我一贯来喜好的长篇大作,爱屋及乌的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想要得到它。

此书购于2007年9月,本属于那个月我的阅读计划。谁知,真正看完全书竟已到了2008年的4月。其实,想要一字不漏的看书上下全册,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第一,啰嗦。记得有人形容过龙卧亭的开篇,用的是“迷幻”二字。自称有很强的因果,被恶灵俯身的女人二宫佳世来找石冈,希望他能陪自己去高人指点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因果,解除恶灵的束缚。尽管“胆小”的石冈百般推脱,终耐不住佳世的苦苦哀求,只好与其结伴上路,踏上了赶赴龙卧亭的道路。一路上,佳世时而表现的十分神经质,并时有诡异的景象发生,(光想想在没有任何灯光的陌生山间走上几个小时,身边还伴着个被恶灵俯身的女人,就够让人心寒的。)两人到了龙卧亭当晚,即发生了本书的第一起密室杀人案,案件发生的速度竟有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住在龙卧亭教授琴艺的幸子小姐在玻璃通透的密室中被人枪击身亡。案件一开篇就发生动人心魄的杀人案,这本是很让人兴奋的事情。但是随着书本一页一页的翻过,我竟渐渐的开始不耐。石冈先生似乎完全丧失了在《占星术杀人魔法》中的那种对案件的好奇心和还比较不错的推理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丝毫没有大脑的凡人,在书中没完没了的说废话,来来去去的胡思乱想,亲爱的同好们,要想看完这700页,就得忍受无穷无尽的废话和石冈那尽作无用功的“分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结构。我说的结构并非是小说叙述的结构,而是龙卧亭这座杀人舞台的结构。日系本格推理小说多喜欢在书中附上案件现场的地图,可以方便理解某些案件中错综复杂的“馆”。这本书的开篇就有龙卧亭的平面图,但是这图作的很意识流,不知这个形容词是否合适,尽管书中不下数十次的描写到石刚在走廊、中庭散步,什么时而走上台阶走下花坛之类的对于地理方位的描写,但是原谅我直到此书看完,也始终没有十分精确的理解了龙卧亭的准确构造。或许正是石冈对散步的独特喜好,反倒把我弄的晕头转向。我不知道对于龙卧亭结构迷糊的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难道真的是我对于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差?

第三,纪实。《龙卧亭杀人事件》有着本格的外衣,社会派的内核。很多人对书的下册对于“津山事件”长达200页的回顾赞不绝口,它详尽的分析和记述了一个一晚杀害30人的大案源何发生的深层原因。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看社会派的书,所以本书中这段内容占了竟然200来页,真是有些让我心疼纸张。看完那段纪实内容后,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中的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第四,密室。说龙卧亭,不能不说密室。很多人对本书的密室觉得失望,其实我倒不觉得如此。其实世上本没有密室,没有什么人真的能在绝对密闭的空间里被杀害。我想 ,密室无非两种,凶手使用了某种机械性的手段,杀害了处在某个空间里的被害者,这不是密室,只是使用了某种手法使周围的人暂时无法发现那个“门”。还有一种是心理密室,这也不是密室,而是凶手使用了某种手段或是发生了某种巧合,让周围的人误以为这是密室,其实这是心理的错觉或是受到固有观念的桎梏。龙卧亭的密室没有那么差,或许只是因为被前面浩浩荡荡600的期待所累,到最后没有出现一个惊世骇俗、空前绝后的密室,所以有点小失望?

第五,遗憾。虽然早就知道这本书中御手洗并不登场,但是还是觉得很遗憾。石冈是真的不能和御手洗大人比的,我甚至怀疑他的智商比我还低。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怀念阅读《眩晕》时的感觉,节奏感强劲,时不时的都可以领略御手洗的逻辑分析带来的冲击和愉悦感,不似石冈兄,害怕、担心是他最常出现的心理状态。这里顺便一提书中御手洗给石冈的电报,电报中短短的三个字就揭示了密室的精髓,当然,在刚看电报时,是无法领悟的。只是我不太明白的一点是,仅仅通过石冈的文字记录,御手洗如何可以洞悉密室的真相?没有亲自在龙卧亭待过的人,真的可以发现那个秘密吗?

无论怎样,岛田庄司始终是我喜欢的作家,龙卧亭丝毫不会降低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前不久刚在网上订阅了《水晶金字塔》,快乐之旅就即将启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