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1000字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1000字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是一本由苏友贞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一):杂志体

因为之前对此书有期待,收到书翻阅,稍觉失望。就是《万象》或《书城》体例,显得很知道分子,在杂志上看看可以,但在好书不多的情形下,满坑满谷垃圾书垃圾文字的世界中,这书算不错了。

近年很多比较文学的人作这些东拉西扯的研究,兴之所致,饶有趣味,有广度,蜻蜓点水,看来很新鲜,但缺乏深度的大家气象。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二):悦读

漫游书海、游历名胜,是这本书的内容。

我很喜欢生长在台湾,尤其是还有留学背景的女作家:独立是她们人格的标签。在我读三毛,读彭怡平……读苏有贞的时候。她们是一群视野开阔的知识分子,同时她们对生活的选择也体现了她们所追求的自由、独立以及对某种生命质地的认同,让人艳羡。

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特别地感到:读书是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事!苏落笔的大气:无论是她视角的独特,还是旁征博引的笔力,让我一边享受,又一边想到了我本科的毕业论文。

那个时候,即使准备论文,阅读也是很少的。错误地觉得论文的关键在于观点和思考,对引材料是有点嗤之以鼻的。写过一次论文才知道,多看看别人的观点,多阅读些材料是多么重要!我那篇闭门造车的论文当时弄得导师很是恼火。自己也知道问题在哪里,但是因为学养不够,只好眼睁睁看着它,却想不出办法。

书的后半部分。旅游和旧忆,爱的不是苏的经历而是她舒缓而毫不造作的文笔。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岩泉岛那篇:

公园某年某日,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三):一些有趣的文章

不喜欢这个书名,也没听说过苏友贞;之所以读是因为梁教父曾经提及其中一篇关于亨利.詹姆斯这个“没有心的男人”的文章。拿到书,翻开,居然是王德威写的序,她和他原来是同学。也许不能算巧合,反正最近一两年读的书,作者基本都是相识的。

辑一读完觉得很一般,也许是不了解上海的人赋予了上海太多的幻想,所以这些文章在每日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眼中难免无趣。辑二应该是全书最好看的一部分,起码是对我启发最多的。比如说文学上的“势利眼”带来的对人评判的两分法,比如说哈里.波特现象应该被商学院教授讨论而不是文学院教授讨论,但感觉最欣喜的还是读到了一个女诗人的作品---Elizabeth Bishop的《公鸡》和《鱼》,另外还尝试找来“未央歌”阅读。

想来最近读那么多半作家半知识分子的搞“比较文学”的产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信息,通过值得信赖的引荐者,让我得以接触到更多美好的作品/作者,而他们的使命也基本在这时结束。这些人我都挺喜欢,有些羡慕他们那样的生活。

总体来说,可读性蛮强的一本书,虽说有200多页,但这样的集子翻起来很快,大半本是在济南来回的飞机上读完的,要是去稍远一点的地方,估计单程就翻完了,看来以后出行需要多带几本书喽。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四):如下

侦探推理一直是我的最爱,接着就是文学评论或者杂文评论类。《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正是后者此类书籍。它有一个让人想一探究竟的书名,当你咀嚼完整本书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个书名的意义。作者本身对写评论的态度,不带世俗偏见,不带既定思维,不带个人幻想,所以才能把对人和事的评论叙述得如此诚恳而让人信服吧?

阅读是私己的,从“所有的了解都是误解”联想到“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这样的开篇很容易就引起读者的认同感。文化之间存在的隔阂,还有阅读地点、时间的差异,都有可能造成阅读者无数个完全相反的个人认知。《洛丽塔》作为一本曾经的禁书,在家里舒服的软沙发以及柔和的粉色灯光下阅读,比起在伊朗昏暗潮湿的密室中怀着战栗害怕的心情阅读,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在这个书名中,作者借亨伯特之口告诉我们的无非就是这一点:“叫人绝望的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而是那反对的声音,不自觉的,也自我禁闭在另一种狭隘里。”

“旋风似地走过生命的路程,却顾所来径,却能有多少事物人情还有着焦距对准的明晰?多数是一片模糊,就算曾经有过,因为有得那样的不彻底,和不曾有过又有什么不同?也许只有那缓慢的凝望,是我们真正的救赎。只有凝望的眼神能让我们对人对事产生切身的悲悯。只有真正细观过一朵花的人,才能爱惜所有的花朵。”

以我喜好猎奇的读书心理,《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具备了某种警示作用吧?提醒我某些时候要记得慢下来再慢下来,用一种“凝望”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事物。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读后感(五):评论的艺术

评论一本本来就是评论的书,这种奇怪的事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也没有自信,尽管如此,还是想聊一聊。不能免俗,我拿起这本书也是源自“洛丽塔”的诱惑,书中内容自然与《洛丽塔》大相径庭,不过最终我还是兴味盎然的读了下去,也算是庸俗的猎奇心理的一点可取之处吧。

除率真以外语言也没有什么足以让人耳目一新的出彩之处,但仅此便足以让人感到快慰,现在的评论多凭作家情史,或是自称掌握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吸引买者,包裹着文学外皮的商品,也给了一些只对八卦野情感兴趣的人一件漂亮的外衣,苏友贞对这种行为可谓大为不屑,作家的想法行为不可凭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揣测,这是尊重。这样的固执倒让人觉得十分可爱,对提及的作家的作品或是生活作风或性格进行谨慎的评价,不追随任一种流行的说法,却有一种罕见的宽容,这样的率真,让人无法产生抵触的情绪。

苏友贞可以算是标准的知识分子,十足的文人式浪漫与小资情怀(秋秋^^),她毫不掩饰的表达对海明威的不欣赏,尤其对他的沙文主义,喜欢毕晓普的诗,喜欢海边的小客店,对教堂奇遇惊喜不已……这一点文人的天真却也让人不觉反感,甚至产生一些浪漫的想象,这也可以说是文艺青年的可爱之处(可爱的秋秋)。

她似乎极热衷于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管是文学还是日常生活,差异自然很大,也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文化本就是为适应社会而产生的,不必过于执著与比较他们的高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必然会被淘汰,钻牛角尖也没有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