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知识理论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知识理论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知识理论》是一本由[德] 德罗伊森 著 / 耶尔恩·吕森 / 胡昌智 编选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知识理论》读后感(一):Die Historik

„Über den Geschichten ist die Geschichte“

德罗伊森真的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学者,这本书可以说是近现代思辨性历史哲学的起源,同时也是历史研究方法的地基。很多问题讨论的都很有意思的,科林伍德的重演论、安可斯密特的历史经验论也都能在这里看到影子。

有人可能认为其中的核心观念„sittliche Gemeinsamkeiten“和 „sittliche Mächte“略显陈腐和普鲁士学派的趋炎附势,但是如果对其进行类似“意识形态”的再阐释,我相信也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和新的理解的。唯一不足可能是论比证多,但毕竟这是讲稿整理,这一点无可厚非。

德罗伊森思想的“德国性”也是一个有趣的点,他关于„Ideen“的看法和克泽勒克似乎有些共鸣。同时其中的普鲁士学派和历史主义的元素也很明显。在专业术语上他也喜欢用带有德语特色的Genetive。

最后翻译通顺,吕森的序言质量也很高,只是胡昌智老师可能对德语的语法有些生疏了,很多地方的原文标准略显奇怪。

《历史知识理论》读后感(二):【转】吕和应:德罗伊森的“历史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吕和应,1980年9月生。四川遂宁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博士论文为《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研究》。2009年起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讲师。2015年起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2017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学科为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有《德国现代史学探微》,译有狄尔泰《有限性的悲剧: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月刊》等杂志发表论文和译文20余篇。

《历史知识理论》读后感(三):闲评

愿意推荐给所有具有理论热情与兴趣的史学研究者。

我长久地对德罗伊森缺乏了解,甚至因为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兰克之后而共同作为德国历史主义史学的代表,我曾一度以为他可能在史学方法上持有与兰克相似的客观主义倾向(当然,兰克本人、以及其学派,是否是客观主义,或者说,是何种意义上的客观主义,仍可以进一步讨论)。直到读了本书,我才意识到我此前抱有多么深的误解。

本书事实上面对着两个敌人,一方面是兰克学派的客观主义史学;另一方面是以历史决定论为代表的黑格尔历史哲学。也即是说,德罗伊森一方面不能接受专注史料考证、类似“史料即史学”(尽管对提出这一口号的傅斯年本人对历史学的态度能否以这句口号做概括也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式的片面强调史料重要性的史学态度;另一方面,德罗伊森也毫不关心、甚至拒斥说明(Erzählung)“前事如何决定后事”、又或“把现象放在定律中,解说其必然性”,或者说,“把后来发生的事仅仅看作前事的结果及其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由黑格尔历史哲学很容易导致的各种历史决定论倾向。

就第一方面而言,德罗伊森这本书对当下史学界、特别是国内史学界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感到史学界对考证工作有一种“神圣化”的倾向,陷入一种被基础主义支配的盲目之中。对于这种倾向而言,德罗伊森的下面这句话(当然,类似的意思在本书中不胜枚举)就颇有一针见血之感:

“不做考证以外的工作,实际上是把理解的工作,交给了我们的幻想去做。”

德罗伊森对其历史知识体系的组织是相当清晰的,如其在导论中所说,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1.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2. 关于历史研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系统论;3. 陈述历史研究结果的体裁论。其中方法论又可以分为a. 问题之提出与材料收集;b. 史料考证;c. 解释这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就已经体现出了“解释学循环”,德罗伊森也的确在行文中多次间接地但却是实质性地指明了解释学循环。

德罗伊森在导论中就清醒地指出,“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因为过去已经逝去。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此时此地,还没有完全逝去的过去”,也就是史料。而历史研究的本质其实是对史料的解释。而在史料考证之前的收集阶段,我们是事实上已经让“被动的”解释先行于史料了,这种“预设”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德罗伊森似乎并没有完全站在之前的施莱尔马赫,之后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角度上,理直气壮地宣称,这种预设不仅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需要避免的、甚至是使任何解释得以可能、更甚至是可以比作者本人更好地理解史料的关键所在。此外,德罗伊森还明确提出了整体性的目标,并主张建立“解释之网”,诸如此类的主张,令我心有戚戚,相识恨晚。

另一方面,尽管德罗伊森很明显地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表达了不满,但他也毫无疑问地深受黑格尔,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主要还包括康德)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他在行文中似乎不经意地对相关术语的使用,更尤为体现在他强烈的现实关怀,特别是将当下的道德、政治等实践层面几乎作为史学研究的全部并且是最终目的与旨归。对此,我持审慎的态度,即我一方面可以理解这样做的好处,但对其风险也本能地保持警惕。这的确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这是对本书的一个非常简要而随意的评论,是在旅途中与参加讲习班间隙的草草阅读与草草评论。(即便阅读如此仓促,我所做的笔记与勾划的章句,也远没有被这个评论所完全涵盖。即评论之草更甚于阅读。)希望将来在对繁杂的德国历史主义、解释学的传统都更加熟悉后,能有机会重新阅读此书的德文全本(这本中译是节译)。我想,德罗伊森的重要价值的确值得我更多的阅读。

《历史知识理论》读后感(四):德罗伊森

中文读者对德国19世纪思想巨匠德罗伊森(J. G. Droysen, 1808-1884年)的了解,原先主要通过二手文献。伽达默尔曾经在《真理与方法》第二部分中论述“在德罗伊森那里历史学和诠释学的关系”。他谈到,德罗伊森的历史学,其哲学意义在于,他试图把理解概念从它在兰克那里所具有的交织着美学和泛神论的含糊性中解脱出来。围绕着理解问题,伽达默尔为德罗伊森在诠释学的谱系中安排了一个重要位置。这大概是国内哲学界对德罗伊森了解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在史学界,德罗伊森被视为19世纪晚期德国普鲁士政治史学派的重要代表,这种定位通常呈现在各种史学史著作。除去德罗伊森早年史学研究作品的合集《希腊化时代史》等作品之外,他的巨著《普鲁士政治史》正是这个学派的重要经典。这么一位在19世纪德国哲学界和史学界都有着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尤其值得关注。《历史知识理论》一书便是德罗伊森史学理论思想的结晶。

1977年,彼得•赖考订了德罗伊森的《历史知识理论》(三卷本),出版了第一卷。本书编选者据此,以第一卷第三部分《历史知识理论大纲》的95条条文为核心,辅以第一部分的相关讲稿作为条文的补充说明,来反映德罗伊森史学理论的精髓。

无疑,《历史知识理论》一书的主题词是“历史学科”和“系统性”。德罗伊森对自己写作历史知识理论这项工作的要求是:“用系统的方式,回答我们学科的范围及方法的问题。”这样,历史学科的基础,它的存在之道,它与其他人类知识形式、方向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科的任务、本质、研究方法等问题,都要在此得到系统的回答。

《历史知识理论》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致力于确定“什么是历史”,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及历史知识理论的任务;此后三章则根据德罗伊森的划分来探讨历史知识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德罗伊森认为,历史知识理论包含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关于历史研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系统论,以及陈述历史研究结果的体裁论。

在德罗伊森的观念词典中,时间、变化、自我提升、道德界都是与历史紧密相关的概念。“能在变化中不断自我提升而且跃进的现象,是所谓有前后关系的现象;时间是它的特色;我们称这些现象为历史”;“在人类的眼光之下,只有关于人类的事物,才是不断自我提升的”;“人类不断自我提升的一切活动,我们总称之为道德界。历史一词,最确切的所指就是道德界”(《历史知识理论》,第8页,下同)从这样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德罗伊森必将为人类以及“人类的眼光”在历史知识理论中安排最为恰当的位置。

可以说,这种“人类的眼光”就是历史研究中主观认识的一个代名词。历史认识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这种“人类的眼光”。例如,德罗伊森认为,世上的现象并非客观地自行区分成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现象,区分它们的是人们的理解力;研究性的眼光可以唤醒和照亮现实事物的既往,对我们而言,这就代表着整个过去,但它只是我们意识中的过去。

在“人类的眼光”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理解。德罗伊森之所以在诠释学发展史中获得崇高地位,就在于他对理解的认识。他说,个别的只能在整体中被理解,整体也只能借个别的事物来理解。(第11页)人,只有在道德团体中理解别人以及被人理解之后,才具有自己的整体性。(第12页)这种观点被后人以诠释学循环来描述。针对历史与理解的关系,德罗伊森认为,历史方法的特色就是以研究的方式进行理解的工作。(第10页)理解的行为恰如从事理解活动的人的心灵潜入到被理解的客体的心灵,这是一次交配受孕的过程,有着无限创造力。

本书编选者之一吕森是德国当代著作历史哲学家,也是 “历史的观念译丛”主编之一,他曾以德罗伊森为研究主题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吕森为本书写有长篇引论,对德罗伊森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历史知识理论》一书代表了反省历史学基础这类工作的一个高潮。这是因为,德罗伊森自觉站在历史作品丰硕的成果之上来申论历史学科的自主性;他将以往各种历史知识理论汇于一炉,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德罗伊森本人从事历史研究的经验,以及作为理论家的反省能力,使得《历史知识理论》一书成为19世纪德国历史主义自我反省后的一个典范性自我表达,表现出了历史主义在历史学上所达到的水准。为此,我们相信,对《历史知识理论》的阅读,不仅可以令我们领略19世纪德国史学思想的精粹,也可以藉此一睹19世纪西方历史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

《历史知识理论》读后感(五):评《历史知识理论》

文:吕和应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6年10月

伯恩海姆的《史学方法论》(1889)和朗格罗瓦、瑟诺博斯的《史学原论》(1898)对现代中国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德罗伊森(Droysen,1808—1884)的主要理论著作《历史知识理论大纲》(1882年第3版)先于这两部著作问世,在国内却一直无人问津。相形于伯恩海姆和朗格罗瓦、瑟诺博斯之书的流行,何炳松点评德罗伊森之“失”在于:“高谈哲理或讨论修词”,“以空谈无补见识于后世”。真是如此么?

由吕森和胡昌智选编,胡昌智翻译的《历史知识理论》(Historik),为我们重新审视德罗伊森的《历史知识理论大纲》提供了便利。何炳松的点评是否公允,读者自可通览该书,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中译本是在1977年彼得•赖版的《历史知识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编选而成。《历史知识理论》的1937年版和1977年版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其精华部分在《大纲》中,以《大纲》为主干,重新编选《历史知识理论》,德罗伊森的基本思想清晰可辨。

阅读该书不可不注意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的思想渊源。德罗伊森的晦涩也正在于其思想渊源的庞杂。总的来说,德罗伊森受新教神学、人文主义教化理想、德国唯心主义和诠释学的影响。德罗伊森在柏林大学攻读期间,受黑格尔和博克很大的影响。柏林大学的创办人洪堡,也对其有重要影响,他称洪堡是历史学领域的培根。其思想中人文主义的修辞传统也时有所见。

《历史知识理论》主要包括“方法论”(Methodik)、“系统论”(Systematik)和“体裁论”(Topik)三个部分。在《历史知识理论》的序言部分,德罗伊森指出了历史学的学科范围、存在的基础、任务、本质和方法。第一章导论主要是提出“理解”(verstehen)作为历史的方法。第二章方法论主要在总结历史研究的具体步骤:材料收集、史料考证以及解释。第三章系统论可谓是对“道德世界”的基本把握。第四章体裁论主要在讲“表达”(Darstellung)研究成果的四种方式。

由基本概念出发,可对德罗伊森的思想再作一概括。Historik,Ausdruck,sittlichen Mächte,Verstehen,Forschen,Darstellung都是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最基本的概念。

德罗伊森以Historik(历史知识理论)作为书名,是想借该词确立一门新的学科,这门学科专门考查历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它不同传统的历史哲学或历史写作的诗学等。它的任务是成为历史思考和研究的工具(Organon),即侧重于考查历史研究中的经验和方法的层面。

这门学科以Verstehen(理解)和Forschen(研究)为基础。德罗伊森说,历史方法的本质是“探究性地理解”(forschend zu verstehen)。Verstehen(理解)和Forschen(研究)均有“使复活”的意思,这与历史研究复原过去的特点相吻合。在德罗伊森看来,“我们只能研究,并且除了研究外不能做任何别的”。可见其整个历史知识理论都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这正是19世纪历史研究更加注重经验层面在理论上的表现。

历史学家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其对象,但透过sittlichen Mächte(道德力),却可以把握到现象背后的理念(Idee),也即上帝的力量或真理,因为sittlichen Mächte(道德力)是这些理念的表现(Ausdruck)。借助这一思路,历史学家与其对象之间就得以沟通。伽达默尔说,道德力“既奠定了历史的存在方式,又确立了对这种方式进行历史认识的可能性”。

人文修辞的传统注重如何表达研究成果,德罗伊森在这点上也毫不含糊。“体裁论”就重点围绕四种表达方式展开。研究式的表达(untersuchende Darstellung)适用于细部研究,可确保事实清晰呈现;叙述式的表达(erzählende Darstellung)按某个线索和主题编排,集中表达某种观念;教学式的表达(didaktische Darstellung)是为了体会和重演前人的思想,适用于历史教化(bildung,“通识教育”);讨论式的表达(diskussive Darstellung)是直接针对现实问题编排研究成果。

伯恩海姆的《史学方法论》与德罗伊森的《历史知识理论纲要》(1882年版)几乎同时成书,但在观念上却有天壤之别。伯恩海姆认为,表达历史研究成果,当以求真务实、追求客观为本,反对以美学的方式看待历史研究。德罗伊森正好与之相反。此一正一反的对照,德罗伊森“体裁论”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意义就完全彰显出来。德罗伊森的《大纲》讨论历史方法不及《史学方法论》详尽,其理论的综合程度和深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同样“务实”的何炳松不能理解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