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迷神记》读后感精选

《迷神记》读后感精选

《迷神记》是一本由施定柔著作,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神记》读后感(一):是否应该加个副标题叫古代人的迷茫青春期

标题就是我的感觉

前两部觉得还不错,还算古代,还是江湖。

但是到这一部,人物都太个性了吧,即使是古代的江湖人似乎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这些人似乎后不知道还有“责任”这个东西的存在。

我怎么看都觉得很90后。

《迷神记》读后感(二):比起释放内心的情绪,还是应该编一个好故事

曾经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慕容无风是我见过命运最悲惨的言情男主。

身患腿疾、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疾病,出生时双亲即以悲惨的方式去世。

年少时被人砍了腿,又经历过老婆假死,孩子也流产了两次,中年时,女儿也自杀了。

再结合作者写得《江湖庸人传》,老年时,他又经历了儿子猝死,老婆发疯自杀的悲剧。最后他终于殉情了。

说实在,像这么惨的男主,我也只能想到《活着》里的福贵了。但《活着》是将时代悲剧综合到一人身上,本质上还是为了描绘时代下的创伤与希望,而慕容无风吧,感觉只是作者为了营造一种虐情的氛围,给他编了一堆极端事件。

到了第三部,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是想写一种青春期的烦恼,然后她就顾着情绪输出了,于是整本书的风格变得非常飘逸,情节显得散漫起来。

撇开这些,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文价值,还是很有趣味,只是感觉她极力于价值观的输出,对故事的结构并没有很好的把握。

《迷神记》读后感(三):终有一天你会懂这谜题

我爱这故事,爱这故事超过了《羽传说》。。。。。。

因为最终的结局,他们没有留下惨烈的遗憾,而是归于生活,归于平凡,在人间烟火的日子里相伴老去。

苏风沂再见到子忻的时候,她胖了三大圈,而子忻左手也已经完全不能动了,帮庙里抄写经书度日。

我永远记得书的结尾,风沂说,我们成亲吧。子忻说,你怎么不早说。

后来子忻对方丈说我不再来抄经了

方丈说 哦那酬劳可以再长些的

子忻说 我成亲了

方丈说 那恭喜

子忻说 我娘子说了,她挣的钱完全可以养家,我可以在家安心写书。。。。。。。

看到结局的那一刻我非常非常想结婚,很想结婚了。我想成为这样的娘子。

羽传说也好,缥缈录也好,旅人也好,他们骗了我好多年,我以为燃烧了热血的少年走上巅峰失去一切才是故事的常态,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定‘没想到多年以后’或者‘很多年前’这样的句子作开头

为什么不是有一天他们一起办了青都学院每天放课后牵着手去逛旧书市场。

为什么不是有一天早上她催着他去排队买米而他笑着说再存存不了一辈子的去。

为什么不是他寄信给他们问小孩子夜里哭要怎么办。

凭什么受过大伤痛的人就得一直遗憾下去呢,凭什么你不再相信自己能得到安稳幸福的生活呢?当有一天你在平静的生活里感到安心,再回头看,那些事都不是大事。

生若求不得,死如爱别离,终有一天你会懂这谜题

《迷神记》读后感(四):二读三迷的胡思乱想

这一个月我着迷于一套古代小说,三迷。

男主角不会走路,有风湿,有先天的心脏病。于是不能行动自如,还不能大喜大悲。

然而他的内心坚定无比,比正常的人要有个性许多。

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连发病时都坚持自己推着轮椅。他有严重洁癖,很有自尊的希望别人知道他可以将自己料理得妥帖整齐。富有的他,住处从来不要佣人。

他的身世成迷,身体不便,却又固执要强,所以他活得很不快乐。

他是一位名医,以他的医术带动整个地区富甲一方。可惜他依旧生无可恋。

直到他遇见荷衣。

荷衣来是为了生计,她为了一大笔银子来给他探究身世。

她机灵爽脆的站在行动不便的他面前,介绍道:我是跑江湖的。

她爱大口吃肉,喜怒分明,但从不拘泥于小女儿气,该气的时候气,气过便算了。

她的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甚至对生活的热爱都打动了他。

最后,他的身世之迷已经不再重要。包括她的,她那模糊不清的身世,也不再重要。

迷是什么?知道了答案也许比不知道还叫人糊涂。

就如他与她,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就那么再也不愿分开了。别人糊涂,他们彼此心中明白就好。

有人说得好:荷衣爱生活,无风却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荷衣。

三迷中第一部,故事说得好。第二部说到了两人的分离,又很动情。

在读到无风不理荷衣,荷衣急得剪掉头发时,我哭。读到无风去有深刻夙愿的唐门祭悼荷衣,写给唐门的拜见信中,自称“一介蜉蝣,不知旦暮”时,又哭。

爱的最高境界,是忘掉自己。荷衣与无风都是如此,将对方摆满在自己心中。

还有一处细节。荷衣一日回家,习惯用了轻功,走到门口想起无风心脏脆弱,突然见到自己会被吓到,于是又掉头准备放重脚步重跑一圈。

细节见深情。

到第三部,有人埋怨散漫,中心不明。我却很爱,看到一群人聚会又离散,看到热闹又看到寂寥。更象荒谬又无奈的真实人生。

他们都出身名门,却都放逐于江湖。迷失一代,不沉沦,选择清醒。

比如唐蘅,他奇装,于是独居。他有自己的神,遇事必认真虔诚的祈祷。

那子忻,他坚持做他的江湖郎中,以至跑到军中。他的放逐最是彻底,谁说苦行僧不是快乐的?

有本事坚持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懂得他们的人的世界中,他们是自由的。

《迷神记》读后感(五):《迷神记》:寻找自我的旅途

和其他几本不同,《迷神记》的主题并不是爱情,而是成长和寻找自我。(其实迷神记我没太看懂,理解的也不一定对,以下只是我的个人观点:P)

子忻从小处在天才父亲的阴影下,父亲是他的偶像,也是他要突破超越的对象。他并不愿意沿着父亲的路线走。无风因为其病痛,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留在云梦谷中。子忻虽然也有风痹、腿疾,饮食有很多禁忌,但他的身体比无风强健得多,他有条件走出谷中,去亲眼看外面的世界。他选择做一个江湖郎中,即有少年反叛心理的因素,也是因为他很迷茫,想借此找出属于自己的路。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小湄,小湄的死使他不能原谅自己,他不允许自己享有安定、舒适的生活,出走也是一种自我放逐。那位神秘的竹殷不知是真的妖怪还是只存在于子忻的想象中,这个角色我一直没明白他的意义,也许他是子忻内心的折射?

子忻在外漂泊多年,但他一直没有找到心灵的平静,没有一个地方或一个人可以让他安定下来,苏风沂原本可以做到,但命运似乎也阻止他们在一起。他也始终没有走出父亲的阴影,因为他写的书仍都是针对父亲的观点,虽然意见与父亲相左,但这种争论存在本身,就说明他摆脱不了父亲的影响。

直到最终,苏风沂的话才使他领悟:真实地面对自己,原谅自己,让自己幸福,才能令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幸福。他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向苏风沂求婚,带给了两人幸福。

苏风沂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内心深处惧怕男人,无法与所爱的人亲密,只能一次次地逃婚。她爱子忻,勇敢地追求他,但距离越近她越害怕,于是会不自觉地推开对方。但她最终还是勇敢的,也因此获得了幸福。原来如果深爱着一个人,什么恐惧都可以克服。

苏风沂是一个抗击命运的斗士。她出身官宦大家,但她不甘于被父亲利用,父亲看不起女儿,不给女儿传授鉴古的专业知识,她就偷偷地学;社会不认同女子的专业性,可她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认可,做出了自己的事业。她的身上,有现代女权主义者的身影。

唐蘅是个性别错乱症患者,也就是俗称的易装癖。这样的人即使在当今社会都属于边缘人士,更不用说是书中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了。唐蘅是个勇敢的人,他不逃避自我,选择正面面对,并不隐瞒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渴望被认同,但现实是残酷的,他被主流社会所唾弃,只有极少部分人完全接受真实的他。唐蘅当然是痛苦、迷茫的,由于被大多人所排斥,唐蘅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朋友“阿青”――一个小青蛙木像,这和宗教同理,通过信仰,他有了朋友有了依靠,借此使自己坚强。最终唐蘅娶了沈轻禅,固然是为了帮助沈轻禅,但也代表他对社会的一种妥协。

郭倾竹背负了祖辈的仇恨,顺从自己的命运,将猎杀仇家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最终他成功地杀死了所有仇家,但弟弟也死了,他的人生也全毁了。郭倾葵、沈轻禅想要抵抗这种命运,但他们的力量太弱小,未能完全成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成功的,最终沈郭两家仍是结合了,唯一的血脉流着两家的血。

慕容子悦是另一个被命运压倒的人。从她小时候的描写来看,她是一个相当聪慧、坚强的女子。没想到最终因无法生下健康的孩子而投水自尽。由于她形之于外的坚强,没有人看到她内心的脆弱,她的死造成了所有人的遗憾。(现代社会的很多自杀者都是这样的情况,在人前开朗自信,可内心深处有难以承受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发展成绝望,并且感觉没人能帮助自己时,就可能选择绝路。这是个社会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