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象征的贫困2》经典读后感有感

《象征的贫困2》经典读后感有感

《象征的贫困2》是一本由[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象征的贫困2》读后感(一):浅翻的一点看法

原文不必多说,是斯蒂格勒多经典作品。吐槽中译,虽然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译者都是一个人,但很显然,这工作他没太走心,莫非都是交给第二译者主刀?这样说不是个人偏见,详情可见两本书中的译名偏差。卷一翻成南希,卷二翻成南锡。André Leroi-Gourhan在不加原名的情况下直接译成勒儒瓦-高汉,当然法语发音层面这个比早年翻译出来的《技术与时间》系列里勒鲁瓦-古兰要更专业一些,但是为何不标注原名?改传统译名不是新鲜事,但不加原名实在有些玩忽了(何况台湾等地有其他译名,不标注实在不算严谨)。还有,文中出现大段Barbara Stiegler 的引用,而没有对此人任何的译注,此人姓氏如此特别,不加译注,会让人怀疑就是机翻校对之后出版。反观第一卷,译注详尽细致,对重要问题也有展开加注。当然我本人见识浅陋,对斯蒂格勒语境不具备精深的研究素养,但国内大多数对斯蒂格勒有兴趣的学者难道都被要求先成为斯蒂格勒大师才配阅读吗?译注对读者真的很重要。

《象征的贫困2》读后感(二):感性经验的灾难,感觉拥挤的灾难。

续接上了象征的贫困1:超工业时代之资本主义某个疑难时代下,斯蒂格勒称之为感性的灾难的贫困。

感性是人类团体的第一个统一因素,也就是任何心理社会的先决条件。而我们目前所处的由于个体化的丧失,带来的美学参与的丧失失调期,正需要这个先决条件。因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生命形式,需要有真正美学的参与。

必须要有最小限度的参与去感觉,心理与集体的个体性(独特性)的丧失在摧毁我们原始的自恋,而自恋是构成最佳个体化的可能性,自恋与冲动在倒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趋势在解体......而个人艺术的份额问题对人类的未来而言极其重要,哪怕它同时对驱动其退化的未来而言也同样重要。但就是这两个不同方向的未来可能性、我们正在遭遇和处于亚稳定状态,正在位于平衡和失衡的边界,需要在这次共同的与技术义肢的战斗中(这个间歇期,潜在状态,失调期具有较长的持久性)将自己胜出。

即现在的问题除了去指出这些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在这场由于资本主义依赖信用,依靠由自己经营摧毁其物品和热情的力比多经济带来的逐渐失信的内在矛盾性,走到最后片段的戏剧结局之前,去开启别的事情,那个我们应该承担的事情。

在感性变成最佳前线的时刻,在作为经济性质的美学战争,一场时间的战争里,去对抗这种象征的贫困的斗争,对抗这种对感性经验的毁灭。从我们现实本身出发,通过思考去感觉,通过感觉去思考,去“找到新的武器”,尤其是在感觉的机械转折时期。

《象征的贫困2》读后感(三):读书笔记2161:象征的贫困2感应的灾难

传世古琴有七根弦,伏羲时代为五弦,代表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和武王各加了一根,成为七弦琴,从现代音乐来讲,一弦是C,频率为65.41赫兹,发声最为浑厚,弦也最粗壮,七弦最细,为D,频率为146.83赫兹,发声尖细清脆。在古代工具调音比较落后,琴师通过耳朵听音来调节琴弦的松紧度达到音准。这就导致不同的斫琴师制作的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差异,不同时间温湿度条件下,每首琴曲也有了不同的韵味。

在斯蒂格勒看来,工业时代的到来,彻底摧毁了小农经济,手工作业,好处是成本大幅降低,标准化,产量大,而缺点是个人参与丧失,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差异化的消失,所以的东西似乎都是一样的。公众的选择权消失,从满足社会需求转变为控制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化,这个趋势变得不可逆且被不断强化。

音乐的毁灭起始于存储技术,不懂音乐的人也可以参与到音乐的欣赏和制作中,从早期的模拟磁带,唱片,到数字时代的cd,无损音乐,最终音乐的所有秘密在频谱分析设备上被一览无余,机器可以统计分析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感受,进而通过一行行程序编织出不需要人类参与的音乐,制作者只需要选择模板的类型就可以了。

当我们谈论科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可以看到日落,但是当我们谈论感性,我们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论是音乐还是影像,大多数人不能巴拉巴拉说出一二三四五,就是单纯认为这个好,那个不行,这种感性有些来自于先验,我们的婴儿时代就有这种能力,有些来自于经验,教育和训练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感性能力。

社会的发展就像驾驶一辆载着所有人的大巴,不过我们不是开在高速公路上,可以不断选择最好的车道,而是在漫天黄沙的戈壁上,没有道路,也没有车辙,最优的选择不过是活在当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