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与幼童的读后感大全

哲学与幼童的读后感大全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由[美] 加雷斯·皮·马修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5元,页数: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一):不太习惯

阅读这样的书籍,

显然不太习惯。

其中的言辞偏于陌生,

我读的译本是1989年的,

许多的句子都不通顺,给理解带来了痛苦。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

这本书让我们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接纳儿童 ,

哲学,这样高深的学问,

是人人都有的思考,

连儿童也不例外。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二):哲学

读书笔记151:哲学与幼童

我们童年时提的很多个为什么,经常会困扰到我们的父母。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哲学的终极命题。

马修斯的这本小书非常浅显,写的却是妙趣横生。有两个命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是如何来做定义,一辆自行车为何不是缺了一个轮子的三轮车,进而又可以问死狗是不是狗,如果死狗不是狗,少了三条腿的活狗呢。哲学上有条船叫提休斯,每隔一段时间会用新木板替换旧木板,当所有木板都被替代的时候,把旧木板又做成一条船,那么两艘船,谁才是提休斯号呢?

第二个问题,小乔丹问钟表会不会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跑动,虽然在他盯着钟表的时候,它一直很老实,但是乔丹不确信它不会像幼儿园其他小朋友那样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做小动作。从物理属性看,钟表除了固有误差,排除损坏的情况下都会正常运作,搭载在运动速度不同的物体上,时间会发生变化。从哲学上讲,这是归纳法,由经验推断,它的反例是黑天鹅事件。

哲学世界太费脑,思索越多越迷惘。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三):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就是哲学家!

朋友借给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哲学与幼童》。

在等飞儿学琴的时间我拿出来准备随意翻阅,却被深深吸引。

小约翰(8岁)问爸爸:爸爸,我有两只眼睛,每个眼睛都能看见你,为什么我没有看见两个你?

爸爸首先表示理解他的诱惑,同时指出:你有两只耳朵,你对没有听到双重声音感谢到奇怪吗?

小约翰嘻嘻笑着说:听到双重声音是什么意思?

爸爸说:啊,比如我的、我的,声音、声音,像是这个样子,像这个样子。

小约翰立即回答:可是两只耳朵通往同一个方向啊!

爸爸说:难道路你的两只眼睛不是通往同一个方向吗?

孩子认真思考:你只是向我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可我想的是我提出的那个问题。

爸爸说:也许是因为你用左眼得到的影像和用右眼得到的影像并在一块的缘故,他们合到一块了,就成了一个影像。

约翰(9岁)经常看见飞机起飞、升空,在远方逐渐消失,有一天,他首次坐上了飞儿,等飞儿停止上升,安全带信号灯熄灭时,约翰转过身来向着他父亲,用一种松了口气但仍带着困惑的语气说:这儿的东西并没有真的变小呀!

在这本书里面罗列了很多这样的小故事,我想说,我对于哲学的理论研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我喜欢欣赏孩子单纯、幼稚的思维世界,在他们的发现与提问中充满着哲学的思考。

所以说每个孩子出生下来都是天才,都是哲学家,只是社会的教化让人慢慢变傻。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四):哲学与儿童

导师推荐我读这本书,不过可惜我没有哲学功底,我没有读出她所讲的“好”的境地,所得的无非是两点:其一,儿童天生会对我们眼见的寻常世界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往往是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在成人,这无非是常识,而我们却很少去思索常识之中还存在哪些漏洞、哪些含混,儿童却直指问题的本质。因而,幼童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很难回答的,一方面由于我们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通常没有弄清他问的是什么的就摆出一副知识权威的样子,用权威的态度终止了孩子开启的讨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懒于思考,或者说不善思考,为了防止自己被“搞糊涂”,刻意地回避了这些问题。这两种态度,无论是在孩子面前装作无所不知,告诉他们“事情就是这样子,没有两个月亮”还是说“哦,你这个小傻瓜,别想那个了”都无助于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成长。

成人的好奇心,由于被过度“现实化”了,往往都是指向问题的答案,即“常识”譬如1+1=几,成人想知道的是答案2,儿童则是想知道我们如何知道1+1是等于2的,他们的问题更多涉及到思想方法,因而更为本质与深刻。

其二,本书提示我,要认真对待儿童提出的问题,纵使自己回答不了,也能启发思考,并试图和孩子讨论出关于思想方法的结果(尽管可能极不成熟)。而过去,每当孩子提出此类问题,我都诧异,他怎么连这个都不懂的?!我怎么讲才能让他懂我的意思,譬如1+1是等于2的。因此过去,孩子在听了我的回答之后常常失望地走开,显然他没听懂我给出答案,更可能的是,他知道我没弄明白他问的是什么,而他不知怎么去跟我这个“二货”进一步去讨论了。

台湾有本书叫《如何培养会思考的孩子》,想读,太贵,还没买。读了这本书,倒使我得到一些启发:以孩子提出的问题为契机,挑战自己原有的认识论,和孩子一起去探究日常生活中那些显而易见又含混不明的事物,所有的创造和思想恰是蕴含其中的。本书结尾一句“生命比哲学更重要”,很精彩,这恰好冲淡了我读不懂哲学的尴尬,也启发了我最重要的认识论是源于实践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心得,有谁读得更明白的,不妨指点一下。

《哲学与幼童》读后感(五):我们的哲学思考天赋是如何消亡的

2016年夏天,毕业前,窝居在外校同学宿舍。旧友来找,无事可干,看人家打乒乓球。我对这种运动着实无感,盯着球,脑子里跑出来两个问题:

1.我们是如何知道球被左边的拍子击中之后会“跑”到右边去的?

2.我们是如何知道球会“跑”过去并能用语言讲出来的(假设在球还未过去的那一瞬间我们就能讲出来)?

我对朋友讲这两个问题,他大概无法理解。对方听不懂,我自然应怀疑是我不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与普遍的概念讲述能力,可能当时我重复说明想让他明白反而是越说越乱。不过按他这两年的状态来看,即使我当时说得极为清楚,他也不会明白我说了什么。

看了《哲学与幼童》这本书,我很庆幸我还未被完全“修剪成一棵普通的树苗”。

这本书虽然薄,但是蕴含的东西、激发的思考却不少。可以作为个人反思以及检验思维的书之一,也可以用它来做哲学思考入门的书。

这本书我大概只读到了浅浅的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思考如何源起(在个人那里如何开始,而哲学思考也的确是源自于个人)。

2.我们大多数人的哲学思考能力是如何消亡的。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题目,我惊喜地发现我以前竟然都做过,并且是自发的做,那时候我还没开始读书(不是指上学)。那个时候,也是刚脱离了原来的团体不久。脱离团体,做个个人,大概是哲学思维的开端。幼童对外界感到困惑,不正是代表着他自己来困惑的么。在团体中,我是没有什么困惑的,离开团体之后,我重新发现了我童年时的困惑。

重拾的第一个困惑是语言。小学五年级,有那么几天,经常和一个六年级的同学“探讨”为什么老虎叫做老虎,猫为什么不叫狗……记忆很清晰,夏季,核桃树,牛呼出甜丝丝的气味。但我们大概没得到什么结论,我们既没人引导,又只读过课本。他上初一,我上六年级,以为他懂得了大知识——因为初中去镇子上读,便向他讨问,他对这问题已经根本没兴趣了……

16年底,我想起这个事,兴奋得直搓手,想写短篇小说,把角色写死。只写了一半,这半截在电脑里扔到现在。我对这个题目想得很吃力,读完《圣经》也难完全去惑。读《哲学与幼童》突然意识到去年写的两篇“童话”里又进行了关于语言这题目的细末思考,很开心,因为我写的时候像发愣,钢笔像是在自己滑,我自己完全没法解释我写了什么。

另一个话题是梦。小时候就很奇怪为什么梦里尿了,醒来发现真的就尿了呢?这大概是因为一次尿醒后月亮很圆很大很亮,像贴在窗子上一样,我可能被吓到了,对梦就奇怪。17年也关于它瞎写了许多东西,像呓语,很昧糊。其中有推理,虽然不是很明晰。推理是哲学思考不可缺少的。

关于个人、主体、感觉,真是有过玄妙的体验。六年级把铁片磨得很尖利,向我的同学展示,说我扎自己不疼。那有点像一种暗示,扎上去的确没知觉,但我自己好像也懵了,似乎感受不到自己。后来《阿拉伯的劳伦斯》着实感动了我。这方面的考虑我和梦放一块了。

对话也是我考虑过的题目,人的对话是怎么从第一句到结尾的?我总是对对话中产生跳跃的点和跳板感到不可思议,也为对话中丢失的分叉惋惜,它们本有可能发展成其他对话。对话也被我写进了“童话”,我才发现。

一流哲学家做小说家文学家,看来我还不赖。我也许不适合读哲学家著作,一读就睡,但我自己也似乎有过一点点哲学思考了呢。

回想我以前玩双节棍,那也有哲学困惑其中吧。我总是愿意自己做点不一样的动作,不习惯模仿。现在想,那是快活的。但我说不出其中道理。

我们的哲学思考能力是如何消亡的呢?大概是我们周围缺少苏格拉底与加雷斯·皮·马修斯这样的人吧。

他们能认真倾听孩童的困惑,冷静对待,愉悦地与孩童讨论,引导孩童。但他们并不充当权威,甘愿让孩童来考问自己。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常识常怀戒心,对权威并不盲从,敏感观察,发现问题,并且能去实践证明。

而我们的周围,父母、老师等等都充当了扼杀者的角色。偶尔有学问的人,却高高在上,像书中提到的皮亚吉与比特尔海姆一样不耐心,把别人当作他的实验工具,而实验结果却早是他心中预想好的,他们的实验像是给孩子设置陷阱,强迫孩子达到他们设想的标准。读他们对孩子冷冰冰的询问,我有一种警察审讯嫌疑人时只允许嫌疑人点头或摇头的厌恶感。

他们的理论一旦成为权威,便要主导许多教育者的认知,同时便更进一层地扼杀着孩子的天赋,使孩子丧失对语言的细腻感知,失去哲学思考的可能与做诗的天才,为“取得知识”而去“空洞因袭惯例”。及至成长,又迅速抱团,丢失了个体的独特,而这些也将不复存在。

“儿童,要是由于文化,以及减少敏感性的论点所同化,许多言词的用法仅不过是形象的或是抽象的,这就丧失了言词信号的魅力,这本是可以促进诗作的灵感和活泼哲学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