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李煜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李煜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李煜集》是一本由王晓枫著作,第2版 (2006年6月1日)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煜集》读后感(一):千年之伤,很爱很爱你

李煜

南唐后主

我不明白

你明明不想成为君王

为何历史偏偏不放过你?

注定要亡国

注定只能事后主

你要是个普通人就好了

平日里写写词

何等舒畅

可是如果没有这般的痛定思痛

你的词也不会为后世人所传诵吧

亡国前的你

像是未长大的孩子

终日都是宫廷奢华的糜烂的生活

只有后来亡国的哀思

才塑造了成长的你

虞美人

望江南

注定爱上你

那易碎、孤单的字词

在千年后

为你感伤

《李煜集》读后感(二):读李煜的词

读李煜词,仅"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已是天上人间.其遭国破,身毁,铸如此之词值矣.

诗词,文章--境界之事,实是非意愿所为;境界实难创造,词章表达仅是适时内外写照而已.而那天上人间的参悟,表达,实是难得的天意-人求.重光身为帝王,纵然是偏安求生,终是性格-命运使然,才有那天上人间的无限悲凉,慨叹.两重世界,两重人生,这大起伏,大跌宕,乃大词人诞生之根本.重光身为帝王,虽逢国破,身毁,留如此大慨叹已是千古不朽之人.

境界总是命运所赐,总是生活之味,总是性格所写.如那大造化,非刻意所求之事,化身物外或方可得之.盖人生种种何不皆通于此?得之,失之,彼此而已.而大得者必大失矣.

《李煜集》读后感(三):胭脂泪

用浅浅的笔画你,描你

画你如沉霭中的远黛

薄凉,薄凉

用悠悠的心读你,品你

读你如玩味后的残香

悠长,悠长

你用浓浓的胭脂泪

将自己喝成一杯浓浓的香醇

徐徐饮尽

于是九殿华彩,六宫粉翠

也随你醉成

长江边的烽火,石头城内的狼烟

余梦的明月又将谁载?

故国的桃花又为谁开?

这别是一般的滋味,

你究竟明白不明白?

江水滔滔逐着细浪

云烟漫漫转成渺茫

风景变换缠绵往事

惟有晚露诠释苍凉

隔一千年看你,

如昔是残照下的雕栏

隔一千年看你,

春水依旧向东

《李煜集》读后感(四):一江春水向东流

常常想起李煜,在我感到无奈、困感或是迷茫的时候,想起这个被后人吊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可怜的词人。

有人说他是自作自受,因为他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似乎并没有多少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至少我认为,当时在北宋王朝南下的铁蹄之下,面对着大一统的趋势,李煜,只不过是接受了历史的必然。当他接手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南唐王朝时,他又能改变这一被灭亡的命运吗?至于后来被囚禁,他也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和无尽的感伤。

我喜欢李煜,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的好:“后王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不论是“乌夜啼中”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和“相见欢”中“林花谢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疾雨晚来风。”的无奈。“浪淘沙”中“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和“相见欢”中“无言儿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寂寞凄清。还是“浪淘沙令”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子夜歌中”中“往事已成空,还如梦中”的直抒胸臆的哀伤,都无不是他绝望的呼喊与悲泣,更是他以心血所成之人生的一曲挽歌。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血泪。”这不正是说的李后主的词吗?

诗词之所以令人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李煜词中喜欢用水喻人生,比如“世事漫随流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以及那句最广为人知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虽然其中有的给人感受如涨满春悉的幽咽的小溪,有的有着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的悲慨之情。但其中共同的一点,就是都突出了一个“愁”字,并且使之给人以连锦不尽的感觉。然而关键在于他为何而愁,表面上看来,他是在因为已经过去的、无法挽回的欢乐的往日生活与今日之凄清寂寞的对比而感到惆怅。但显然并不仅于此,他的这些词句中,表现出的空虚、疑惑、迷惘感,实际上是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之后所产生的苦闷与徘徨。而他之所以无法摆脱人生的烦恼,只因为他太清醒、太执着。李煜最终为他的词付出了生命,而他的词,也成为了人生道路上那些太清醒、太执着的失落的迷航者心中的丰碑。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维其伤矣!”面对无法掌握的命运和无法改变的结局,“不死心”是最悲惨的境界,也许也终所能做的仅仅面对着滚滚长江,哀叹人生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却总还是有人会吟着这苍凉的诗句,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可悲乎?可叹哉!

《李煜集》读后感(五):流殇

仅以三十几首词存世,,他的光芒却照彻了整个词坛。这便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词犹如一颗颗珍珠,是他经历了生活的洗练和之以血泪而凝成。他从一个享尽世间荣华富贵的皇帝沦为失魂落魄的被软禁者;从一个号令天下的得意人变成委身异国的失意客;从一个拥有三千佳丽簇拥的风流倜傥之辈落成忧思惆怅的孤家寡人。生活织就了一个个梦境,却都如泡沫般碎了。经历了天堂生活,却掉入了地狱的魔窟。太鲜明的对比,太强大的反差,让他措手不及。他站的太高,所以跌落时摔的必然重。满身伤痕,满腹委屈,找谁诉说?只有用他那倾国倾城的才华,借着深沉忧郁的词章,向着后世表达、倾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逐便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他的词是一种味道,一种色调,一种情绪,一种质感,一种表达,一种意境,一种启发……

尴尬的身份,惨淡的身世,心灵的重创,无奈的选择逼出了这位词人的绝世锋芒。在政治上,他是弱者,但在词坛上,他却能绽放万丈光芒。前期宫廷的奢靡生活造就了他词风的缠绵悱恻,藻丽浮华,而后期寄人篱下的囚徒生活却让他受尽折磨,写出一首首血泪的倾诉。

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承载了他几多的苦楚与愤懑,他将愁情化为了实物,水流不止,千古不休;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抒发了多少对人生的无奈与悲哀。深刻的坦然溶解了一股惆怅,无奈的滋味风化了一段忧伤。欲在迷茫中寻找彼岸,而未路渺渺,国事危殆,身家难保。“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淋漓地写出他内心深处的孤寂,而“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尽显出他在心灵遭受重创下的苍老之态。他的词以真为骨,以情为心,感情细腻,真切流露,纯任性灵。亡国前的历历悲欢,亡国后的字字血泪,禁不住让读者为之动容。

心已死,情亦灭,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浮生若梦,只留下一个背影,洗尽铅华,凝成血泪,落寞了红尘,微叹。于是他笔一抖,便宕出了整个词坛的忧伤。

千古愁情,亘古美丽;天上人间,弹指千年却未央。

后记:偶借得《南唐二主词》。入夜,于灯下重温。然合而忆之,其悲欢离合犹历历在目。有感,遂做《南乡子》一首,写李煜,以示缅怀。

南乡子

风断续,晓云出,

凭阑独倚望昔都。

香消不待留春住,

思归处,

花落难寻天色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