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性之后》读后感锦集

《德性之后》读后感锦集

《德性之后》是一本由[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 元,页数:367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性之后》读后感(一):《德性之后》 目录展示

第一章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从各类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德性之后: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第二版跋

《德性之后》读后感(二):第一次写 嘿嘿

应当说麦金太尔对于西方道德哲学史的看法比较独特 他能把握住道德标准的流变过程 特别是对道德标准的情感主义选择的深刻见解 还有对思想灾难的设想 都叫人感觉很有共鸣. 中国正处在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 现在的道德状况 和我们对周围事件的评判标准 也处在一个混乱无序的时期 每个人的道德评判的标准都有情感主义的影子. 虽然 德行之后这本书以西方论理学史和西方学术传统为背景 但是对理解转型之中的中国 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正象译者序言里说的 这本书的批判部分要比道德回归部分有意思的多 不过在阐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的时候 提出了一些象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之类的概念 也叫人很受启发

中国社科的那版现在卖的不多了 要是想读这本书的朋友 可以看看译林出版社的《追寻美德》(是书名after virtu的另一个译法),我没看过译林这本 不知道翻译的怎么样 要是对这位美国的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感兴趣 还可以看看他写的《谁之正义?谁之合理性?》 《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 好象这也算他的三部曲了

《德性之后》读后感(三):只言片语-薛定谔的复试也许用到

1.德性概念自荷马时代的“共同的炉灶”式的血缘氏族(combo of the blood)开始经历逻辑演变到亚氏时候具有目的论下的整体、实践性的。因此其有极强的历史观(我们无法离开时代的背景以及它为何如此去看待德性)、内在性(实践导致的,我们对一种内在利益的追求(善)的统合,而不是近现代的外在利益(fame、power、goods等)),我们永远不能够离开社会整体中个人扮演的角色和对其的要求(common good commands)去定义德性。

内外利益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在utilitarianism中难以维持区别,被归于外在利益(?)因此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

2.当今人类生活整体性的阻碍

(1)社会性的:人类生活的碎片化,各种particular的要求并不必然构成一个逻辑通顺的个人全体。而是相互区别的生活片段而非unity.

(2)哲学性的:分析哲学(analytic)以原子-个人的方式去拆分个人行为。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个人的生活是不连贯事件的总和,detached,同时是道德惟我的,一种共同体的概念和善的概念de-construct。

个人式的自由主义,对共同体定义的潦草和缺失。(Rawls and Nozick also缺乏一种对共同体的建构;前者认为重要的是改变当下群困潦倒者境况的平等权的正当性而不必追究他们为何至此,后者则关注一种追溯(reverse/trace)历史的,对所有物一开始拥有权利的正当-平等性)

3.可叙述性与可理解性

在目的论(teleology world view)解体后,morality向着行为-规则运动,因此我们将任何单一的行为也变成可理解的基本分析单位。但是实际上缺乏对整体的把握,我们无法去真的判定一个独立的行为是能够被理解的。

借助了文学的可叙述性进行论述:“故事在它被说出以前就存在。”

4.传统德性的消失

(1)缺乏传统德性的实践:在悲剧性的环境中,我们选择一个选项丝毫不会减少另一个选项的正当/道德性/正确性( The Death of Socrates),因为德性是整体的概念,在一个浑然一体的体系中,德性不是相互独立的优劣,而是彼此并不冲突的统一体。

(2)Arete(德性)→ethos/dispositions(气质/性情)

情感主义兴起后,不再诉诸某种无法经验的共同体或人性的抽象概念(Hume的形而上学使然),于是德性变成一种在一个个具体情境下的“相同本性对不同遭遇的反应”。

提出了应然与实然的区分,但是尽管一些外在的标准被否决了,诉诸内在时却难以找到标准,因为建立在情感这种非理性-统一的基础上。因此真正的从情感出发的合意是不可能的。

如今,德性=dispositions,是面对particular rules的时候做出的合乎道德的选择,这就潜在承认存在着一种先决的德性规范的内容,然而个人主义下不可能形成一致的prior agreement。

即:抛弃共同善的可能但是又求助于它。

(3)德性被分割,也因此可以被用作手段/武器

在当今的社会机构的作用中,我们普遍接受社会机构是个人实现自我的更好手段,因此他们应该是中立的,但是实际上缺失了原来德性核心的社会机构反而更容易被利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