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锦集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锦集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是一本由夏晓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一):寻觅

历来女性的地位是被历史埋没的,但是在中国,物化的女性却又与历史有着无法道明的关系。晚清,在我看来,是中国历史中的断层。 一个国家,在此刻被层层剥离。混沌、清醒、麻木、真实、虚假。夏晓红教授,在已经泛黄的报纸上寻找着近代中国中晚清的女性,在晚清的女性身上,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二):瞥见晚清民族主义之盛

晚清民族主义之盛,尤其是在江南之盛,从对汉族妇女的一双脚的讨论就可见一斑。

再看看为兴办女学,在刚刚商量兴办时就自割臂肉以明办学之志,最后因为收不上来捐款、被人冷嘲热讽、学校没钱办不下去被迫停课、为了以一己之身请命学资,因而自杀殉学的惠兴女士,多刚烈率性的女子,甚至为办女学花光自己的家底,连最后自杀用的鸦片,都是典当了一只铜盆才有钱买的。可就是因为女士是瓜尔佳氏满人,所以对其壮烈之举,其本人所在的江南新派人士报以冷漠无情,倒是遥远的京津地区听闻此事,新派人士自发给她开追悼会,九门内外的新派汉人听说了的也都赶来参加。等等。

说起来,惠兴女士愤而兴办女学,也是因为当地一个旗人女子报名去上女学堂(汉人开办的女学堂),结果因为是旗人,所以被拒之门外。

于是也就无怪乎民国初年,很多旗人要隐匿身份了。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三):1

看得出来作者下了很多功夫,史料十分充足,很全面的还原了许多晚清时期发生的事情以及众多女性,还蛮有意思的。

比较有意思的感悟有两个,一个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也就是我去还原六经,六经为主体;而六经注我是以我为主体,六经只是作为一个引用的注脚,用来表达我的思想的一个工具。我一直是很认同‘六经注我’的想法,名人名言(已故)的作用不就是拿来用的吗,借她们的口来传播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断章取义也没什么,旧瓶装新酒也正常。而且,这实际上也是那些名人之所以有生命力的原因。反过来说,批判名人名言也不过是在传播自己的思想,正反都可用,没有什么高劣之分。要是在引用过程中,造成了什么对她的伤害,其实也很难说是好是坏,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不过,说实在的,干嘛那么在乎一个死人呢。不过私心来说,我还是很希望那些已故的女人能够有一个‘正面复活’的。第二是没想到惠兴的死居然还有满汉之间矛盾的因素在,这本书确实挺好的,很还原。另外刚开始兴女权的男人真的还是有点疯的,很激进啊。不过在国家层面的宏大主张还是占主导的,国之丧为女人,所以兴女权,先把清朝不行的锅甩给女人,这是男人一以贯之的角度,当然,贡献肯定是有的,只是淹没了许多女人的真实声音,而只有女人,才会从自身出发,去言自立自强。最后,其实这些“鼓吹”与明清时期的贞女还是有着丝丝缕缕的相似之处的,所谓“男降女不降”,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女人得洒热血。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四):2022.8.4

七夕这天在家乡的一家付费自习室边吃绿豆糕边读完了这本书。

本书真的是越看越好看,史料极其扎实丰富,读起来经常有“这种材料都找到了”,“这里居然还能有史料为证”的感觉!

内容上来说本书细致地呈现了在一个变革中的年代里女性主义是怎样被那许多更加宏大的时代浪潮裹挟着翻涌,沸腾,以及偶尔跃出水面的。

关于女性命运的慨叹并没有被直接地呈现在书中,但我作为读者的确被激发起了许多思考与情绪:比如在新式恋爱观念初步发展时,同为滞后的爱情观念的受害者(我是这样认为的,男女都是受害者),屈疆并未过多地偏离他原本的人生轨道,甚至还颇有留诸笔墨的成就,而杜成淑被中国妇人会划清界限后似乎就沉寂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男降女不降”的真实指向被宣扬者们无奈地回避。关于斯托女士的荒唐误解的成因是她的一部著作以父名译出,而另一部以夫名译出。胡依兰丈夫已经去世,她作为有新思想的女性为封建的婆家所不容,而娘家哥哥是留学生,思想先进且兄妹关系融洽,若是早带着女儿回娘家去,何至于被翁姑活活逼死?她若不能离开婆家,那么胡究竟几分是“以身殉足”,几分是“以身殉礼”?

这些感叹和质疑在那个时代都是被裹挟在更加宏大的命题之中的,还来不及被呈现在世人眼中就被更加巨大的浪潮淹没了。这是时代的悲哀吗?但是转念一想似乎所有关于女性的话题总是伴随着比它“更重要”的一些因素出现的。美国标志性的红头巾工人小姐姐秀肱二头肌的宣传画诞生于劳动力不足的战争年代;著名的演讲“我不是一个女人吗?”的演说者除了是女人,还是一个黑人;之前一度冲上热搜的被铁链拴着的女人的悲剧,一开始人们说是她的性别导致的,后来人们说是贫穷导致的;唐山打人的事件也不单是女性受到伤害,同时还是良民遭遇凶徒……

为什么呢?是因为女人本来就是人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还是因为女人的问题不够重要呢?

why?

唯二能确定的只有这的确是一本好书以及阅读总是无法解决我的困惑,而是带来更多。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读后感(五):晚清女性的小歷史

知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提出「大历史」的概念。即通过高度压缩史料的方法,归纳出一个宏大的历史构架,并不着眼与具体的历史事件与单一的历史人物。而夏晓虹教授的《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一书正与此相反,从个案入手,剖析人物,佐以丰富的史料,展现一段晚清社会变革下的中国女性的「小历史」。

一、内容概述

清朝末年,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正在酝酿,一个庞大的帝国与一套延绵两千年的社会制度正走向没落。新与旧、中与西的碰撞,各种思潮与问题涌入晚清社会。而夏教授选择从女性研究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去呈现一个晚清社会的图景也是颇为特别的,是对于晚清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正如她在前言中说的:「身处晚清,男性涉及的社会问题,女子无一能逃脱;在此之外,女性有诸多必须独自面对的难题。因而,将女性的生存状况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成对的标尺,确有道理。」

本书共分为十章,划作上中下三篇:女性社会、女性典范与女性之死。每章都以个案分析的形式,截取一个经典历史片段,引出并详细阐述该章观点。上篇通过上海「中国女学堂」的办学历程,杜成淑拒绝屈彊函,月刊《女子世界》的研究,以及对「男降女不降」的释义几个案件与社会思潮,从教育、新旧道德观、媒体等方面呈现晚清女性社会。中篇通过对传统经典《女诫》的新诠释,对外国作品《五月花》、《批茶女士传》的解读,以及对罗兰夫人的推崇,总结出晚清社会对带有解放意味的新女性形象之推崇。下篇则由惠兴自杀,胡仿兰服毒,秋瑾就义三则女性非正常死亡案件入手,找出事件背后的关于满汉、新旧习俗、革命等社会矛盾。

二、评价

夏教授《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一书并不似通常的学术集一般严肃或套用许多理论,正如她将导言命名为〈重构晚清图景〉一样,本书更多想展示的似乎是一段历史的真实面貌,它有血有肉,有欢笑有泪水,有激昂有失落。这也使得本书保留了一种灵动鲜活的状态,这需要作者有足够的学识和扎实的工夫,更需要充沛的情智与理趣。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夏教授所选择的史料、展开论述的方式,以及看待历史冲突与矛盾的态度均有不少新颖和独到之处。

首先,本文标题中将此书称为晚清女性的「小历史」,正是因为此书通过剖析一个个历史个案,来试图还原当时的历史图景。比如,此书第十章〈纷纭身后事——晚清人眼中的秋瑾〉,夏教授从多个角度去重现了女性革命先驱秋瑾的就义事件。舆论如何抗争——《申报》对这一事件前后的报道,长达三万余字;又具体描述了大吏如何被驱逐,持反对意见的山阴县令李钟岳如何失望自杀,无人收殓的尸体如何被安葬,告密者如何遭到报应。 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同一事件的面貌是颇为不同的,这样一番描述像一个全景而立体的扫描。以往论及秋瑾事件往往要提到女性在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觉醒而独立,「不爱红装爱武装」,积极投身革命事业,诸如此类论调。但是,夏教授并未在本章中展开论述关于女性参与革命的意义。而是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在这一事件中的不同表现,让读者自己觉出了秋瑾的坚韧与不幸、人性的丑恶与美好、权利角逐的残酷与社会的正义感。历史本是复杂的,夏教授从小处着眼的好处便是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疏漏,让读者在细节的重拾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其次,夏教授舍弃官方档案、笔记或文学作品,剑走偏锋选择报刊作为此书的史料来源,亦可谓是创新之举。书中选用的报刊主要有《申报》、《新闻报》、《万国公报》、《大公报》、《时报》、《点石斋画报》等等,而夏教授更是将月刊《女子世界》独列一章,从媒体角度看时人对「女子世界」的构想。夏教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非常细致全面,如刊登关于开办中国女学堂的消息的报刊有十七余家,夏教授一一列出并注明册数、日期,并对报刊中的评价作客观分析。我认为这点很关键,报刊作为史料的优点,在夏教授看来是「惟有精芜并存的报章所刊载的每一条消息、每一篇诗文,都成为在『众声喧哗』中存在的开放文本,从而带给阅读者立体回声的感受。」 ,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清末的许多私人报纸由洋人创办,主要目的是营利兼顾道义,比如《申报》就是由美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而且《申报》还受到晚清封建文化专制的影响,并不能做到西方媒体那样的独立。所以,当需要使用其报道做史料时也不得不考虑它的立场,他的言论背后的意涵。

最后,读完全书有两点启示,我认为是在做晚清女性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第一,讨论晚清女性问题时绕不开兴女学、放足、新式婚恋、女权解放等话题,此书中也都有提及以上内容,但是夏教授将这些与女性有关的问题,重新放回了整个晚清的大背景中去看待,或者说是通过女性来关注近代社会与社会的变迁。这一方面便于找到女性问题的来源、变化与影响,另一方面也充实了近代史研究的内容。第二,我们应当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女性问题在当时社会产生的矛盾。比如,当时的先进分子虽然反对旧道德,但在女学堂中还是保留了《女四书》 ,这种做法并非不彻底,而是为新式教育留下了立足与生长的必要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