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带着裂痕生活》的读后感大全

《带着裂痕生活》的读后感大全

《带着裂痕生活》是一本由(美) 乔治·A.博南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一):在黑暗中找到与症状共存的光亮

在人们经历了非常大的灾难之后,幸存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PTSD或者是创伤事件经常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可能会一蹶不振,这些都带给他们难以磨灭的伤痕,所以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某种形式的创伤应激。《带着裂痕生活》让我们看到关于复原力的描述,复原力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具备复原力的人会进行自我疗愈。 其实PTSD无处不在,有些专家认为创伤就像是一种病毒,总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自我复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过分,但是相对于PTSD,我们要更要清楚复原力的概念。 当然一些人会试着让自己的思想不受疾病的控制,想要通过参加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更令他们无奈的是在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只要想去做别的事,这样的症状就会随时出现,很多时候对于注意力的分散对他们而言也非常有困难,回想过去,即便有许多轻松愉悦的事情存在,但还是忍不住沮丧。 因为一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大脑,会带着各样各样各种各样的疼痛生活下去,每一次性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所以要一次次面对令人煎熬的事实。哪怕思考自己看似光明的未来,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对于情景的高度敏感,会让他们不断逼迫自己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 当通过一次意外幸存下来时候,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当然也是一个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去思考那些过去从未显现的东西。当然也要承受身体上长期的痛苦,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自己与这些问题共存。 也许很多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对书中的主人公而言是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面对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困境时,人们总能表现出强大的心理复原力。当经历了一场自己认为非常大的生活变故,又该如何积极面对创伤应激呢?在生活中循环疼痛的次数,不断去思考那些让自己麻木的回忆是非常难受的,但是总有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前路,也是自己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二):温柔的数据——用科学的方式讲述复原力

换了工作后很忙,只有地铁通勤的时候可以读书,零零碎碎地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它已经有点“破破烂烂”了(爱书人士别呼我)。

大概两周 在地铁上读完

不得不说理想国确实是品质保障,市面上很多海外引进的科普类书籍,我是真的不敢读(掩面哭笑)因为本来科普类书籍就有阅读难度,配合上糟糕的翻译简直就是一个大看不懂。这本书通读下来,完全不会踩雷,内容高深但语句平实,说理靠的是丰富的案例与实验结论配合,逻辑分析层层递进,坦白说,读得很爽。

好吧,以上只是一本合格的书理应达到的标准,还不能构成推荐理由。事实上,这本书更值得介绍的是它的主题——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与复原力。

创伤后的信心重建总是以动人的故事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善于强调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的努力,强调他们与生俱来的乐观品质,但这番言论却对遭遇了灾难却那些没能克服应激的人格外冷漠。我们应当意识到的是“幸存者偏差”始终存在。

书中在开头就讲述了一个故事。二战时期一些士兵在亲历过战场后患上了PTSD,以至于不能再参加战斗行动,当时因为缺乏对于PTSD的了解,这些有了创伤的记忆的士兵被冠上了“胆小”“懦弱”的罪名,甚至还被处死。直到多年后,复原力与PTSD的概念出现,这些士兵才得以被正名:原来他们并非懦弱,只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在赞颂乐观与坚强之余,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去帮助那些没能成功复原的人们,仍旧徘徊在痛苦的边缘的人们?科学虽然冰冷,但它不会责难,它公正地透过现象看原理,然后拥抱每一个人。

这本书的整体基调就是这样的,一副极其T人的口吻,但讲述的却是温柔的故事。这种感觉像什么呢?我想了一个不那么贴切的比喻:大学里最不苟言笑的教授在拆解抚摸他的小狗的5个步骤。

《带着裂痕生活》研究的是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如何拥有复原力的方法,书中除了讲述二战士兵的案例,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911事件亲历者、车祸后的男人、落马瘫痪的女孩还要著名画家弗里达等等的故事作为案例分析。它着重研究了创伤后能够复原的人与不能复原的人的区别,得出了获得复原力的条件与方法。

在书店的偶遇

在靠后的章节,作者还给出了一些小而中肯的建议,比如在内心喊出自己的名字,说出鼓励的话等方式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另外,引人深思的是,这本书在后记里着重描写了某个事件。我恍然大悟,尽管我认为自己有过不少至暗时刻,但我业已靠着先天的自愈能力成功复原,而这三年的灰暗,对另外一小部分的人造成PTSD,仍未消失。

无论是带着伤痕生活还是拥有复原力,都没有关系。

“它不会消失,但没关系,我们带着金黄色的创痕,慢慢走。”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三):《带着裂痕生活》:走出创伤阴影,重拾生活的可能

20 世纪 90 年代,PTSD 在美国被广泛关注,随后研究发现,大多数灾难幸存者并未像预期那样出现严重创伤后遗症。这有点反常识了。

博南诺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创伤心理学研究。他在创伤和复原力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书中系统梳理了人们对创伤的认知变迁,指出我们对创伤及 PTSD 的看法存在重大误区。他认为,创伤性事件并不具有本质的创伤性,它们只是“潜在的创伤”,最终后果更多取决于个体自身。

PTSD 有一种典型症状是侵入性记忆,过去会突然进入正常生活,给人强烈的仿真感。研究表明,这种记忆常常以生动的梦境或噩梦的形式出现,内容涉及事件细节,会反复进入意识,造成痛苦。更糟糕的是,它们会毫无预兆地侵入日常,突然出现且非常真实,给人一种事件正在发生的错觉。这种被称为“闪回”的症状,会让人重新体验创伤,状态十分令人不安。

尽管 PTSD 症状影响显著,但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并未发展成 PTSD,而是呈现出了复原力。这似乎与高 PTSD 发生率的预期相悖,但作者指出复原力的根源在于个体的灵活性思维。

所谓灵活性思维,是一种坚信能应对挑战的信念,包括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三要素。乐观支持我们为美好未来努力,自信则激励我们完成必要之事,挑战导向驱使我们思考应对之策。三者互为补充,共同激发个体的适应能力。当然也存在局限,乐观可能导致过度急进,自信可能忽视失败,挑战导向可能消耗精力。所以需要互相制衡,发挥协同优势。只有三者共存,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应对资源。

事实上,博南诺教授在书中强调了创伤的主观感知对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他指出:“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客观上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事件,还取决于此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威胁。” 这一观点恰好强调了灵活性思维的塑造作用,因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对创伤的主观感知。

要培养这种思维,个体需要采取灵活性序列,即一系列识别问题、选择策略的步骤。此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也会影响应对效果。情绪抑制可能有益,但并非万能;重评也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培养灵活性思维,需要运用适当的调节策略,并不断通过纠正环节提高效果。个体要利用所有心理资源,才能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光明面,找到逆境中的奇迹。例如杰德遭遇车祸后调整心态重新开始,马伦在落马后积极重建生活。这启发我们反思创伤形成的社会影响因素,也告诉我们灵活性思维可以培养个体的复原力。

本书突破传统创伤观,提供另一种正向视角。它不再简单归因于创伤事件,而是关注个体差异。作者指出,我们需要在环境压力下保持适应力,而非被动等待创伤愈合。创伤可能发生,但并不必然形成 PTSD。我们要培养灵活性思维,自主掌握命运。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引领读者逐步深入理解创伤心理。作者首先指出创伤研究的误区,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将创伤与 PTSD 等同看待。之后通过统计数据展现出复原力的意外之高,证明个体差异巨大。接着详细解析灵活性思维的内涵,包括三要素(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应对苦难的能力、挑战心态)及培养方法。之后借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复杂性,并概述心理资源的运用。最后,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帮助读者培养灵活性。

在细节描写上,作者选用大量生动案例,帮助读者感性理解。例如 911 的创伤记忆,形象展现 PTSD 的痛苦。杰德、马伦、保罗的故事则令人深思,他们面对生命中的巨变,却在裂痕中找到了奇迹。这些例子让我深刻理解,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仍拥有内在力量。正是这种温暖而又富有启发的案例,让读者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正面的人生价值观。

博南诺的文字充满温暖,就像一位智慧的朋友,陪伴着你探索生命中的裂痕。他试图打破传统对于创伤的认知,给予读者一剂心灵的良药。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即便生活中有裂痕,我们依然可以怀揣希望、拥有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