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摘抄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摘抄

《现代性的后果》是一本由[英]安东尼·吉登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0,页数:155 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一):好书但翻译问题不少啊

思想很犀利的一本书,可惜不少关键的地方明显译错,比如对脱域的界定、前现代与现代的信任与风险环境对比。建议若要引用,应对照原文。附一段原文,我觉得应该这么译:the 'lifting out' of social relations from local contexts of interaction and their restructuring across indefinite spans of time-space社会关系从互动的当地情境中‘摆脱出来(lifting out)’,并跨越不确定的时空间隔而重组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二):评《现代性的后果》

评《现代性的后果》 英国吉登斯的著作。观后感如下: 第一,翻译水平差。文中为了词不达义的缘故,生造词汇“脱域,本体安全、脱技能化”,改变对现代性、信任的词义,尽认为理所应当。使人阅读体验很差。结合看到的其他烂翻译,真心觉得,如果译者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拜托不要乱翻译。 第二,由于没看过作者的成名作《第三条道路》,所以对作者并不了解。冲这本小书,也许说明不了什么。只能看到作者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演能力和想象力。文章的结论缺乏数据支持,也没有社会学的实证。完全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一个框架结构。 第三,文章对现代性的认识并不深刻。倒是其臆想出来的抽象体系、信任关系、全球化等概念结合脫域、嵌入等动词,让人大概理解了一种近似物理学的方法。在考察社会变迁时,用剪贴、移动、粘贴的方法,移植其社会关系,进而考察其契合度,反思其影响因素。 第四,文章除了考虑客观因素外,对人的心理因素也有论述。这一点优于其他类似研究。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三):现代性的后果是什么?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读,读完有点失望的 作者提出的现代性的特性: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耳目一新。 以此基础上,作者对于现代社会的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作出阐述,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脱域机制以及知识的专业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依靠抽象系统生活,信任由建立在人本身向抽象体系转变,人们通过对于身边惯常性事物的依赖,来消除对于高强度,广范围,全球化的风险分配和不断增强的风险意识所引起的焦虑,实现本体性安全。人们以敞开心胸的方式建立区别于传统亲密关系的信任,实现自己对于信任的需要,同时又以隐蔽的态度,面对铺天盖地的专业化知识,消除焦虑感。 本书的割裂感就在于此,对于人们处在风险中来实现本体性安全的说法是处于个人本位的,这是本书的的第三第四部分内容。但是第二部分立足于全球化,与第五部分遥相呼应,阐述作者对于乌托邦式现实主义的推崇,认为它是理想的后现代化社会,个体与这种社会的关系好像只有实现生活的政治即自我实现这一点有关,那么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阐述第三第四部分是为了什么?而乌托邦式的现实主义社会实现方式也过于理想化,成书过早,失去价值。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四):16年国庆阅读笔记

【国庆阅读笔记】随着民主进程下自由意志推进,人类整体已进入现代性,其中某些现代文明起步早的社区已出现明显的后现代性。以中国为例,经过世纪五四运动和运动、高校教育改革和改革开放政策、互联网发展等一系列的“突破”,在不完全民主的意识下也率先有后现代的萌芽,其中以新生代的学生和中高层知识分子、企业主,互联网人表现的更为明显。更多的考虑“我"与“你”的存在哲学,解构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存在,在思考“生”与“死”这古老的中国命题外,也更多的寻求超个人价值。碎片化、现象化、印象化的多维度社会解构并整合起来,如同互联网塑造的社区中:碎片化的单维信息流,网状结构下形成一个完善的互联网虚拟社会,并交互影响,潜入式存在,相应的衍生出社会心理和虚拟社会学。表现在心理学和企业人力资源中:个体心理更注重事件的叙述和存在的意义,更加注重灵性。企业人力资源中也表现出新生代90后“企业忠诚度”低的契约心理粘合度“下降”,新型企业内社群的兴起和无边界自由从业者愈来愈多。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愈来愈大。新时代了,21世纪了,思维多维了,社会多维了,自己意识也要跟得上[呲牙][呲牙][呲牙]

《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五):远与近

远与近

《现代性的后果》124页,吉登斯引用梅罗韦兹的话:一个人正在与世界的另一边的一个人通电话,与同房间的一个人相比,他与远处的那个人的距离倒更近一些(同房间的这个人无非是问问:“谁来的电话?她说什么?”,等等)。

显然,在这里交流的信息量的多少,是衡量所谓(人与人之间)远与近的标准。那么,如果同房间的这个人仅有的两句问话——无论是因为没有被听到,还是出于被问者的主观因素————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比之于简单地“某某的,没说什么”这样的回答,我们是否可以说他们的距离更加遥远?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同房间之人发出的信息没有得到反馈,至少从表面上看着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被问者的不作答,对于发问者来说,也是一种反馈——因为其必然在发问者的心理上引起一些反响。表面上看到的无交流,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这种交流是一种不必回应的交流。

我们设想一下这种不必回应的交流的极端形式——就是被问者不在场、发问者又知其不在场的情况。

由此看来,所谓交流,可以是一个人的事。它只发生在发出信息的人自己身上。那么,所谓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远与近,在此时就可以完全忽略被问者了。它完全取决于发问者自身的信息交流回馈与再回馈的密度。

但光有密度似乎也难界定所谓的“近”。例如,在常态的交流下,通电话的两个人,满口都是废话、彼此事务性的应付的时候,很难说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一定离得近。

还应该有一个重要性的因素来参与上述远和近的界定。

但何为重要?这是一个个人的问题。

所以,人与人之间远和近首先是个人的问题,不是两个人的问题。

一个人不断地对另一个人进行思索、考量,并且自认为这很重要,那么他离那个人就非常之近。

反之,他和另一个人即使物理意义上的非常近,也有可能离得很远。因为这也有可能是一种只有密度,但并不重要的交流。

那么,一个人认为重要而另一个人认为不重要的情况下,如何来判断两个人的远和近呢?答案是一个人离另一个人近,而另一个人离前一个人远。

所以,不存在两个人之间的远和近,只有一个人离另一个人的远和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