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尔文与胡克》经典读后感有感

《达尔文与胡克》经典读后感有感

《达尔文与胡克》是一本由•[英] 亚力山德拉·斯图尔特 著 [英] 乔·托德-斯坦顿 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88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尔文与胡克》读后感(一):好的友谊能成就伟大

青豆书坊出品的童书真的让我很满意!已入手的古典音乐故事绘本系列还有极简音乐史都非常棒,这次的《达尔文与胡克》也不例外,是一本有颜值、有内容,更能引发孩子思考的科普童书,是一本给孩子的《物种起源》诞生记。这本童书介绍了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和植物学家约瑟夫·道尔顿·胡克这两位卓越人物为了热爱的事业奉献一生,以及两人之间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达尔文出生富裕家庭,他厌恶寄宿学校,不喜欢父亲为他安排的从医道路,上了大学才确立“科学”为其一生所爱。1831年—1836年,达尔文在为期四年多的南美洲探险中,见识了许多新的物种,有了许多重要发现,出版了《小猎犬号航海记》,并最终得出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来实现进化的结论。

胡克比达尔文小八岁,他的父亲也是植物学家。他聪明又勤奋,从小和父亲一样喜欢植物,崇拜达尔文。1839年—1943年,胡克结束了四年的南极探险后,准备余生致力于植物学研究,也接受了达尔文共同研究其采集的植物标本的邀请。

他们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同样的探险经历也让他们有共同热爱的研究,在其后的40多年,他们两个人频繁书信来往,也是生活中事业上最亲密的朋友。正因为有胡克的支持和鼓励,才让达尔文有勇气把20年辛苦研究得出的理论向世人宣布,我们也才有机会看到这部影响世界的《物种起源》。胡克也始终为达尔文的科学理念捍卫。

达尔文和胡克两人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他们的深厚友谊让人感动。在阅读过程中,我会告诉孩子,好的友谊是非常难得且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好的友谊不但能让双方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许还能成就伟大的梦想,促成影响世界的壮举。另外,还会提醒孩子,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不管家境如何,通往成功的路上,不仅需要保持一颗赤诚之心,还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毅力和忍耐力。

这本童书不是枯燥的科普知识书籍,有内涵,好读易读,也确实能作为家长启发孩子关于友谊、热爱和成功的思考,非常推荐!

《达尔文与胡克》读后感(二):想了解生物进化论,生物老师强力推荐 从《达尔文与胡克》入手

一、推荐原因:

相对于纯文字大部头的《物种起源》专业版来说,这个绘本读起来更轻松,理解起来更容易。这本书适合中小学生,也适合想了解生物进化的所有人。

二、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物种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也有科学家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争论。达尔文和胡克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的观察、记录、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得出的,从观察到的现象、怀疑与质疑、产生的新的想法、到寻找证据证明,最后得出结论,漫长而艰辛。

三、关于达尔文:

爱好是收集物件和观察大自然

童年时也厌恶寄宿学校里几号所有的东西

不适应寄宿学校后,去爱丁堡大学学医,他发现研究人体无聊透了

不过,在这里,他获得了首次科学发现:用显微镜观察到微小的苔藓虫是如何繁殖的,这个发现激励他终身从事科学发现

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沉迷于他的新爱好:捉甲虫

随着小猎犬号探险5年零3天,这期间的经历让达尔文决心扎根科学领域。

除了采集了1500个物种(用瓶装酒精浸泡保存)以及近4000件毛皮、骨骼与其他风干标本之外,达尔文还记录了2000页有关地质学和动物学的笔记。

四、关于胡克

他天资聪颖,14岁就上了大学。

从小喜欢植物,喜欢采集植物标本。

所以幽冥号一起去南极探险,像达尔文一样不断的观察和记录着他的发现。

探险结束后致力于植物学研究。

是达尔文最信任的知己,是达尔文在工作上重要的咨询顾问。

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提供实际的帮助和理论支持。如帮助他观察收集的藤壶,并仔细画下观察结果。是第一位撰文支持达尔文理论的科学家。在辩论会上勇敢的陈述,捍卫达尔文理论。

今天,胡克曾任职过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在鉴定、保护和研究我们地球上的植物与真菌领域,处于世界前沿。

达尔文的胜利主要取决于自己观察自然和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而大量的事实证据是在大批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收集得来的,特别是胡克。

胡克与达尔文的友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五、给家长的建议:

鼓励和支持孩子收集小物件吧,无论是树叶、贝壳、还是动物皮毛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耍

关注孩子的奇思妙想

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达尔文。

《达尔文与胡克》读后感(三):好的少儿读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达尔文与胡克》给出了答案

好的少儿读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达尔文与胡克》给出了答案。

8开大小、全彩印刷,插图排版精致,装帧处处体现出用心;油墨绿色环保,书本无异味。

打开本书,首页的航海图设计惊艳无比,能瞬间将人带入彼时达尔文在小猎犬号的那段意义非凡又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1831年-1836年);末页的幽冥号与恐怖号航海图,则以胡克的南极探险之旅(1839年-1843年),向达尔文致敬,首尾呼应。

《达尔文与胡克》通过“早年时光”、“探险与发现”、“友谊与科学进展”、“遗产”四部分,以流畅简明又生动有趣的文字,还原了达尔文、胡克的人生历程,梳理了他们人生的主要成就和关键转折;配合细节满满、色彩丰富、还原度高、充满想象力与设计感的彩绘插图,能够给读者营造出身临其境之感。

达尔文年长胡克8岁,两人均出身于重视家庭教育且在当时有一定名望的家庭,这给了二人成长的物质基础,同时,二人也或多或少收到家庭成员的影响,为日后走上植物学研究的道路埋下信念的种子。

他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达尔文无法适应寄宿学校的课程,16岁被父亲送至爱丁堡大学学医,19岁从医学院辍学转去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就读,直到22岁踏上小猎犬号航海,南美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诸多哺乳动物化石、海鬣蜥(书中贴心的附上了拼音)等令人无比惊奇的见闻,才逐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坚守的事业,并在之后潜心研究二十余年,终于将研究成果凝结在《物种起源》中公之于众;

胡克相对于达尔文而言,很早确立了自己研究植物学的志向,却因生存需要“先就业”,他成为一名随舰医生。在南极探险中,他搭乘幽冥号木船,与恐怖号木船同时出海,胡克沿途收集植物、动物标本,绘制标本图像,历经龙卷风、陷入浮冰无法航行、暗夜里撞船等生死危机时刻,最终平安归来,并在之后准备余生致力于植物学研究。

作为两个对植物学有着浓厚兴趣,且都经历过长时间航海,对于航海见闻有深入思考的学者,达尔文和胡克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朋友,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他们并肩作战,相互鼓励,达尔文的研究顺利发表离不开胡克的支持,胡克《邱园索引》的编纂,离不开达尔文的资金支持。

这本少儿读物让我爱不释手。即使受限于篇幅,本书仍尽可能的摘取可以如“野人改造实验失败”、“幽冥号浮冰被困船员自娱自乐”、“经济作物移植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等的情节,丰富读者的思考空间,对于少儿读物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至于本书的遗憾之处,胡克的母亲是著名的植物学家、银行家和鸟类学家之女,胡克的妻子弗朗西斯是植物学家,“他支持胡克的研究和写作,并总是把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书中一笔带过,并未展开讲述两位女性对胡克的影响,如果她们生活在今天,应该也能取得不小的成就吧;另外华莱士在1858年寄给达尔文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还是个青年人,书中绘制的是他的老年形象,这可能会引起感知上对达尔文和华莱士年龄的误解。

走进科学最本质的目的始终是了解自然规律,《达尔文和胡克》正是一本足以燃起科学热血的少儿读物,本书推荐给每一个热爱生活、希望了解生活本质的读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