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歌德传》读后感摘抄

《歌德传》读后感摘抄

《歌德传》是一本由汉斯・尤尔根・格尔茨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元,页数: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德传》读后感(一):无情的抒情诗人传略

书本身有“讨伐时代”的痕迹。恰好译者又或许有删节,凡歌德遇见令其倾心的女性,叙述均语焉不详。再加上不会断句,动辄25个字的长句子,能憋死“有情人‘。

也有意外:里面收录的几首诗的翻译,舒展寥寂的感觉超过钱春绮译本。

《游客的夜歌》

笼罩着所有山峰的

是一片寂静,

在所有树梢上,

你几乎感觉不到

一丝风影;

鸟儿们在林中已不作声。

等一会儿,

你也要安息。

2012.4.16

《歌德传》读后感(二):歌德传读的很不是时候,只读了童年时期到大学莱比锡学习法律的歌德

歌德小时候的经历,家庭政治格局,受母亲性格影响大,小时候受外祖父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家人的各种思想状态,以及他和妹妹学习的日常。青少年时期对诗歌的喜爱,对第一个女孩的感情,……

歌德传读的很不是时候,只读一部分还是硬着头皮硬吞的感觉,因为当时想找一个理工男伟人的传记,后来的富兰克林传记倒是很给力。如今又发现华罗庚等等伟人都有传记。

主要是歌德是作家,对于当时阅读有功利心诱惑,有网络写作的诱惑很困扰,所以读不下去,感觉自己不适合这个时期考虑写作。

很想有机会有个清心的心态了解这位伟人,汲取人生经验。

《歌德传》读后感(三):要怎么看待歌德?

看了《歌德传》评论区,好多人批评这本书的作者格尔茨过多地运用阶级分析法来阅读歌德,因此表示嫌恶。但这也仅仅表明了这样的评论既不理解阶级分析法,也不了解作为后者的阶级斗争思想被孕育出来的那个歌德所生活的时代。歌德自居天才,他指的恰恰不是天生奇才,而是能够和他所生活的大地和时代结合起来的人才,因此传记作者同样清晰的指出了歌德作为一个个人,却是时代的典型,他的精神不断趋近于时代精神。传记结尾用歌德自己的话作为结束:“没有任何过去的东西人们会对之产生怀念之情,有的只是万古常新的东西,它在过去的广泛的要素基础上形成,而真正的憧憬必须永远是有生产作用的,必须创造出新的更好的东西。”试问那在每一时代都发挥着创造性的力量,除了斗争的矛盾的力量外,人们还能找到其它的吗?因此,热爱创造并始终创造着的歌德,在那个时代是一名先驱,若是到了现代和未来他也一定会是先驱,这就是歌德的必然和一个必然的歌德。

《歌德传》读后感(四):一个时代的象征

我喜欢歌德不只是因为他的文采,和才华,更是他的精神。也许时代可以不同,空间可以不同,但总会有歌德这样的人出现。

在那个时代,能有条件学习的人并不多,有条件学习但能站出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的人就更不多了,这也许是文人的理想主义在作怪,文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它完全高于当时的世界,那个理想太完美了,但现实的世界在他们眼中都是有病,他们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的世界,他们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世界,这让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无力,有时又让他们显得那么的伟大。

他们是创作家,不是实干家,因为他们实在是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想改变世界不都是先从改变人开始的嘛!我相信他们做的已经够多的了。

所以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完美的世界,很多人对现实的世界有很多的看法和不满,但有的人就安于现状,而有的人想要去改变世界;安于现状很容易,改变很难,很多人怎么做了,但成功者寥寥无几。歌德失败了,他没有能改变什么,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弱,但我们还是会歌颂他,每个时代都需要像歌德这样的人,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但还是要去做,我相信人总有一天会醒悟

《歌德传》读后感(五):文坛巨擘、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他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个得到自觉的灵。 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歌德,可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超一流作家。 他常在其戏剧、小说、书信里常常插入形式短小、含意隽永的小诗,歌德从八岁写第一首诗开始,到死前十几天写最后一首诗为止,一生所写的长短诗作,总共有二千五百多篇,对别的诗人来说,这数量就要孜孜矻矻一辈子去伏案疾书了。 海涅曾举出世界文坛上的三巨头,他把莎士比亚誉为戏剧的巨头,而抒情诗的巨头则是歌德。2005年11月,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名列其中。

《浮士德》(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共历时六十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巨著《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这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构思宏伟,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歌德的《浮士德》在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具有同等地位。《浮士德》既可作为研究人生的经典著作,亦是极佳的休闲读物。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