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语今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语今读》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语今读》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页数:4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今读》读后感(一):论语今读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读《论语译注》时觉得只有译与注,缺了点评这一块。这本书“注”内容较少,多了一部分“记”,就是自己的点评和感受。读的重点也是这部分。作者是美学家,这部分感受能处处透露出其治学思路。他认为,论语是政治、伦理与宗教三者合一,体现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的统一,儒家有很深的上古巫师传统,但对“命”是积极而非消极的,所谓知命、立命、正命并非如后世理解的安命、顺命、宿命。孔孟为第一代儒家,董仲舒以来第二代,宋明理学为第三代,近代以来新儒学为第四代,但后几代均偏其本旨。自儒以来几千年,都是儒法互用、儒道互补,儒是贯穿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观点,我颇能认可,但这书01年购入,15年读过前几章,放到今年才读完,大概与人生阅历有关。说简单点,年轻时还是读不进去。微言大义,仅觉得“需要读”还不行,必须“能理解”才行。所以,过去读书之法太重要了,要趁少年时先背下来再说,成年后慢慢理解,随着年纪增长,总会逐步理解。要是等能理解了再去读去背,就太晚了。

(公号:行云楼)

《论语今读》读后感(二):学《论语》推荐从《论语今读》开始

我学《论语》开始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是他的演讲集,通俗倒是蛮通俗,但洋洋洒洒,信马由缰,而且颇有信口开河的感觉,很多地方的解释明显不妥,但老先生自己倒是很自得很潇洒的模样。读了200多页不想继续,换了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感觉马上不同。

《论语今读》同样讲20篇论语,但厚度只有《别裁》的一半,可内容要丰富很多,不像南怀瑾从始自终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今读》的内容有四部分:原文、译文、历代注释、作者自己的解读。言简意赅,清楚明白,有深度也有广度。

以学而第一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过,则勿惮改。”为例:

《今读》只用了一面的篇幅,而《别裁》用了三面多;

前者对“重”的解释是“严肃、端重”,翻译是:“君子不严肃、端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后者的解释是“自尊、自信”,在说完笑话后勉强解说为“一个人没有自信,不自尊,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后者解说的牵强不说,也没解说完整;

《今读》在翻译之后引了两条注,一是《正义》中对四重的解释:“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是言君子贵‘重’也。”又引了《集释》陆陇其“松阳讲义”:“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自此,读者对孔子的这句话应该理解得很清楚了。在此基础上,李泽厚又谈了自己的解读,完全是顺理成章,把原文解释得非常清楚明白。

从两本书看出两个人大不同:李泽厚是个学者,行文严谨,推理缜密,完全围绕原文,虽有少量引申,但不离孔子精神;南怀瑾汪洋恣肆,信口开河,没有翻译没有论证只谈自己看法。他谈别的还好,可偏偏说的是孔子,这么一个严谨睿智的教师爷。恐怕《论语别裁》偏离《论语》原意远矣。感觉南怀瑾可能适合做科普作家或是演讲家,但做学问还不够孔门弟子的水平。

再引“松阳讲义”的这句话:“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我想我们都应该多些深沉和镇静,少些浮躁。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包括南怀瑾,包括很多人,可能也包括你我。即使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应该重做孔子的学生。

《论语今读》读后感(三):好书不易读

这本《论语今读》我花上除吃饭睡觉外几乎所有的时间,用了整整半个月才把它读完。请不要误会它艰涩乏味,相反的,我常常读的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可惜时间实在有限,否则我想我更愿意再细致一点的去研读它。

之所以用了这许多时间来读这本书,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惭愧的很,这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完整的通读《论语》——这部被奉为儒家经典和中华文化之“心魂”的著作,所以难免要对其中的字句反复推敲解读,甚至搬出小学的《新华字典》来查对里面古文生僻字的发音。这种如同回到少年时代读书时专注于古文的精神体验,让我仿佛跨越了时间和年龄的限制,再次变得充实而富有激情。我也似乎从困扰自己多年的裹足不前的困顿中苏醒过来。

我曾很关注过庄子,并对他超脱而自由的艺术人生精神着迷,可这却让我原本就避世独立的性格在面对和应对这个现实世界时显得雪上加霜。我想,对于我个人来说,读《论语》是一种精神上的制衡,它能够平衡我,使我不至于在一条道路上走到尽头。

第二,李泽厚先生学养深厚,治学严谨。他不哗众取宠、用艰涩特异的语言或偏颇的论点吸引人,相反的,他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把一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尽可能的展现出来,更多地还原给读者问题的本来面目,不轻易下结论,却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李先生具有哲学学术背景,所以书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而我对哲学领域实在毫无涉猎,所以读起来有些吃力,这也是我花费更多时间的原因。所幸这并不是一本哲学专注,而是在前人注疏基础上对《论语》进行当下时代的简要注评,每章一“记”,简明扼要。文笔流畅,启发人不断的思考,一旦有所领悟,欣喜之感伴随而来,仿佛寻到了现实人生中的导师和同伴。这恰好契合了李先生书中的观点,即强调儒家学说的“实用理性”特点。那么这本书也可算所李泽厚先生对于自己理论的一次具体的实践吧。

易读的书常不能带人思考,它不是你进步所需要的;而读起来有些困难,却又不至于十分艰涩的书,往往是你目前所需要的,因为它既不完全跨越你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又能推动你进步。虽然并不是所有不易读的都是好书,但好书却往往是不易读的。

这点文字不能算所书评,只是借此记录自己的一些读后感罢了。

《论语今读》读后感(四):读完”前言“再读书

大概是大二那年,从图书馆找的这本书。当时觉得这本书有两个看点,或者说两个目的:第一,是为了学论语,找一本解释地通俗易懂的书;第二,是为了李泽厚,想看看他是怎么理解论语,有没有什么金句。

等读完后,发现这本书不是工具书,一些重点字音、字意没解释,第一个目的压根没达到,心想自己一开始的想法就跑偏了。于是只好把目标转为读李泽厚,不过自己根基太弱,也没读出所以然。觉得每一则论语下面都有作者的评论,但这些评论由于主题分散,以我的程度很难总结作者的思想脉络,而我自己咽不下不系统的东西,于是第二个目的也落空。

但从系统、有条理的读书这一点看,文章的《前言》到是写的不错,一读完,全知道作者为啥写、写的啥了。所以这里聊两句《论语今读》的前言。

前言有四个小标题,”缘起“、”关于译“、”关于注“、”关于记“。

”缘起“讲了作者为啥写这本书。李泽厚说自己其实最喜欢”老庄玄禅“,最想研究”宋明理学发展行程“,但这些工作太花时间,到现在也没做成,于是本着”君子务本“的宗旨,不如重新审视咱中华民族的”心魂“源头。

《前言》说:”儒学在塑造和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所以有必要思索和发掘。这里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在这本书里多次出现。这也许是,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梳理和探讨的内容之一。(比如:第一则的批注里,作者提到汉民族的”乐感文化“的独特和渊源;又如:在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则时,谈到了中国没有”酒神精神“,这一文化心理范畴的内容。)

明确重要性之后,《前言》又说,作者”半宗教半哲学“的儒家文化进行结构。这里李泽厚无疑是说孔子的儒家,其特征是”半宗教半哲学“。这是本书贯彻始终的第二个内容。同样,本书多处批注谈到了”半宗教半哲学“这个特点。

《前言》的后三部分,谈了关于”译、注、记“。

这是本书编排的一个特色,每一则的下面都会”翻译“”注释“”评记“。于是,在《前言》中,李泽厚交代了一些问题,以免误导读者。这里简单列借条:

1、”君子“”小人“”士“”大夫“等,一律不译。因为”译“和”解“不同,不对具体词条过多展开解说,保持译文的通畅。

2、注,主要采用程树德《论语集释》和朱熹的《集注》。

3、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文本,或谈哲学,或表牢骚;这倒符合《论语》本身体例,也符合我反对建构哲学体系的主张。“(PS:所以,我读着乱,捋不顺,原来活该啊。。)

综上所述,《论语今读》前言中有许多开启本书的信息,不论是学论语找工具书的同学,还是梳理李泽厚思想的大家,莫失其纲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