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姹紫嫣红《牡丹亭》经典读后感有感

姹紫嫣红《牡丹亭》经典读后感有感

《姹紫嫣红《牡丹亭》》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姹紫嫣红《牡丹亭》》读后感(一):做一个牡丹梦

早听说了青春版的牡丹亭,好想看啊,要何时才能到我所在的城市上演?

在电视上看过一小段牡丹亭的片断,真是惊艳,人生在世,能欣赏一场完整的就满意了。

也许,书是承载戏曲的另一种形式,但是,还是最想看在舞台上华美的展示,声色俱佳~~~

《姹紫嫣红《牡丹亭》》读后感(二):多情却被无情恼

刚看了这本书的一两章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牡丹亭用细腻的笔触,温婉圆润的文字表达,从杜丽娘与柳梦梅各自的前尘往事,到杜柳初见,游园惊梦,丽娘还魂,修成正果。从头到尾我读到的是杜柳之间如何跨越地域、跨越生死、跨越门第,这些可能阻隔两人相守的障碍的,却感受出一种轻松、活跃的情绪,仿佛在告诉我们,缘分、钟情,这些形而上的物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应当战胜一切的。这种爱情,我不知道人间有没有,我也不能确信一定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有一种美好,只是在那里,完美地搁置,也让人心旷神怡...................................

《姹紫嫣红《牡丹亭》》读后感(三):大陆出版的“港版书”

繁体字,竖排版,让人感觉回到了古典的阅读环境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白先勇的联合可谓的绝配。在中国似乎已经找不出这么一个既有文化品味又有青春活力的出版社了。

书法气息浓重的封面,精美的插图,让人手不释卷。但同时58圆的价格让人“费思量”。

书前的几篇解读文章很经读,和一些大陆的所谓的学者的文章大有不同,我们的学者大多只是纯粹地从语言的角度解读《牡丹亭》,极度缺乏对其思想意义的发掘。香港台湾的学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得比我们好,这点此处可见一斑。

剧本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不如听戏。

书后曲谱看不懂,但感觉它还是很有学问的。

《姹紫嫣红《牡丹亭》》读后感(四):青春版牡丹亭 Peony Pavilion

很难想象白先勇九岁时在美琪看“惊梦”时的心情。后来他这样回忆道:“当时我并不懂戏,可《游园》中那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皂罗袍》,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以至于许多年后,只要一听到笙箫管笛响起就不禁怦然心动。”他借了牡丹亭来寻自己的梦,这个梦是前世还是今生?是高宅深院的童年生活,还是对深深依赖的母亲的怀恋?他的理想和他的生活并不在此时,并不在此地。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雅米罗尔第一次作为一个诗人而诞生是在他的初恋失败之时。在一种对自己的嫌恶和耻辱之中他蓦然面对的是自己的卑贱与渺小。他依靠写诗,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奇异世界,使他高出了现实的笨拙,得到了一个第二存在的可能性。异曲同工,这个奇异世界是灵虚幻境,亦是那座沁园。白先勇在昆剧中找到了自己的花园。一步一景,曲径通幽,一切细腻、妩媚、哀伤、婉柔,皆可在这座花园中找到她们的角落,化作一株柳,变作一块石,在牡丹亭畔、在芍药栏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姹紫嫣红《牡丹亭》》读后感(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牡丹亭》上承《西厢记》,下起《红楼梦》,不可谓不关键,不可谓不重要。《牡丹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在宋明理学辩论的背景下,它歌颂了两情相悦的自由,肯定了男欢女爱的正常,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的王朝里石破天惊地解放了人性,赞美了爱情。

如序所言:“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仍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早在四百年前便已章显了爱情的伟大,堪比于今人,令我辈惭愧不已。

其实,看书不如听戏。老实说,青春版里的沈丰英mm的表演很投入,只可是唱得还比较“涩”,看来要多花功夫磨一磨啊。白先勇先生做了一件大好事,让更多的年青人走进戏院,走进了昆曲唯美的世界,并让他们开始去了解本民族的传统美学意景,并逐渐发掘和确立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还是用其中的一段戏文来结束吧——《蝶恋花》,“忙处抛人闲处住,无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百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