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摘抄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是一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著作,18.00出版的200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一):至少《他人就是地狱》这本书很差

寻章摘句:

1.“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被掐成了11篇文章,也不知道编辑怎么想的;

2.貌似有几篇是从《恶心》里直接摘出来的段落

3.这些乱七八糟的标题亏编辑也能想出来

所以是堆砌无误

仍然马克一下《论诗和诗人》这一篇,写得实在是太好太好,虽然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摘出来的,应该原本也不是这个标题。

总之是一本烂书!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二):翻译太烂

楼上的说读的慢是因为哲学书晦涩,诚然,但这本书看的慢实在是因为翻译的太烂。

为了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大家可以看前言和目录,看过之后,会很有兴趣买下来,像我一样。

但是,除了前言和目录之外,整本书前言不搭后语。偶尔能看懂一些连贯的意思,但很快就迷失在后面的观点里。所以每个小结读下来,我都没能明白作者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或者瞬间就忘记了。

所以翻译是最大的障碍,导致我对这套书的其他分册望而却步了。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三):荒谬与真理

完全不同于以前读过的哲学读本,不同于那种人命论的哲学,即使是何同样宣扬信仰上帝的帕斯卡尔的作品也完全不同,如果说帕斯卡尔试图用理性的推导来证明上帝的存在,那舍斯托夫则完全否认真理的意义。

如果你试图用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信仰的意义,这肯定是徒劳的。就像你站在墙的这一边,想推断出墙的另一边的风景一样,没有基本的前提,理性的推导在此毫无用处。要想看到另一边的风景,只有突破这堵理智之墙。

理性的人不相信上帝,也不可能相信上帝,因为信仰是建立在荒谬的基础上的。

舍斯托夫哲学思想的伟大,在于他始终关心的是人的命运和生活,也许理性使人变得残酷,而信仰给人平和和希望。

荒谬之可贵是它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一旦意识到一切都是可能的,人就不会陷入绝望。

我不是信仰神明的人,所以被舍斯托夫的言论震撼,如果你是个唯物者,看看这本书,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启示。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四):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诚实性

一个朋友说:大家在交流,但每个人真正拿出来交流的少之又少。

萨特说,人与人之间关系之所以变坏,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对别人保留某些隐蔽的、秘密的东西。

这是事实。自我保护意识是一种天性。对未知的恐惧,使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两个人可以自由的谈论第三个人,但如果第三个人在场,本场对话的调性、内容会差之千里。我们几乎可以认定每一次对话都是多么的虚无。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这是必须的经历,迫不得已,这也是现实的存在。

传言更会带来对话的非真实性,如果遭受过传言的伤害,那非真实交流就更加的恶性循环。语言可以无尽的阐释,加上信口开河,几乎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东西。这样的态度会让我们所处的世界异常的糟糕。

所幸的是,社会可以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或感情关系的改变而得到适度的协调。比如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那他们之间的对话的真实性会得到提升,如果两个人是感情良好的夫妻,也一样。前者会产生很多穷开心,后者会让人找到心绪放松的归宿。如果一个人与社会太过的紧密,缺少个体的家庭的生活,压抑与不幸福感一定会相当的强烈。或者我们是否可以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诚实性。

精神生活不充实的社会,他人很容易就成了地狱。

《“蝙蝠”文库系列丛书(4种)》读后感(五):想撞墙吗,跟哲学家对话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以一个消遣的心态看这本俄国人写的书,这样的书,看起来总让我感觉困难重重,有时候我坐了漫长的一个小时也只能翻过四五页,每当这时我总忍不住咒骂几句:你就不能写得有趣一点吗?没错,这本书并不甚有趣,翻看起来像被摆在烈日下般,让人绝望,让人忍不住想以头撞墙(我当然没有撞墙,希望一本哲学书有趣本来就是错误的,我也不想成为哲学家沉思的对象)。

虽然这样,我还是按耐着心中的不耐烦,翻过了这本书的大部分页码,力图在阅读中被作者的说理说服,实际上,我很渴望被说服,因为作者的题目充满诱惑性:《我们有理由不相信理性》、《需要无视逻辑的存在》等等,令人沮丧的是,我虽然虚心地进入,跟随作者竭尽全力地批判理性,竭尽全力地追求信仰,退出时却没有一点心悦臣服,仿佛总有人在我耳边说:哲学家是骗子哲学家是骗子。

全书稍微让人感兴趣的是那篇《理性帮不了牙痛的忙》,它让我想起我牙痛难耐的时候,我会变得无比愤怒,像老鼠般总想找块木头来咬,所以看到这篇文章我就想,倘若我牙痛时感性点就不会想变成一只老鼠了,那么该如何感性呢?书里没说,或许应该以一个确信不移的语气重复万次地告诉自己牙并不在让自己痛苦,这样可能会帮得了牙痛一点忙,可惜的是毕竟未被证明,有失败的危险,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觉得下次牙给我带来痛楚时,我得马上让理性带着我的牙去找牙医,这样就可以检验理性到底能不能帮牙痛的忙。没有牙医?那理性应该不会让我不能自拔的,我自己拔掉坏牙就好。

书里的文章都不长,这点让人喜欢。题目很多,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哲学的任务是使人窘困》,个人觉得,倘若将“窘”字改为“犯”字,会更加圆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